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9911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缺血性中风是指脑血栓形成或脑血栓的基础上导致脑梗塞、脑动脉堵塞而引起的偏瘫和意识障碍。脑血栓形成多 在50岁以后起病,男性较多,常于休息、静止或睡眠时发生症状,发病情况较脑出血缓慢。常有先兆症状,如头晕、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等,在血压低时更易发生。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呈现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不仅表现为抗炎药效可靠、能独当重任、毒副作用小,而且其治法的研究也日趋成熟客观。CN 1504221公开了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中药组合物,但是疗效不够理想。因此若研制出一种中药新药,既能快速起效,又具有稳定的效果,将深受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欢迎,必将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中药组合物。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生地黄8-16份,石斛8-16份,生黄芪8-16份,葛根12-20份,水蛭1_5份,川芎5_12份,地龙6-12份、巴戟天8-16份、黄芩8-16份。所述的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生地黄12-14份,石斛12-14份,生黄芪12-14份,葛根14-18份,水蛭2_3份,川芎8-10份,地龙6-8份、巴戟天12-16份、黄芩10-14份。所述的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生地黄13. 6份,石斛13. 6份,生黄芪13. 6份,葛根16. 4份,水蛭2. 7份,川芎9. I份,地龙7份,巴戟天I 5份,黄芩11份。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剂型是颗粒剂。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I)将葛根、水蛭、地龙、巴戟天、黄芩粉碎成粗粉,按渗漉法提取,用70%乙醇作溶齐U,浸溃48小时后,以每公斤按每分钟5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药材8倍重量的漉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醇提液和药渣,备用;2)将川芎粉碎成10目粗粒,加10倍量水,浸泡60分钟,加热蒸溜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经10% β-环糊精水溶液包合制成包合液,静置,滤过,备用,蒸溜后的水溶液另行收集;3)石斛先加10倍量水,浸泡60分钟,先煎煮4h后,药渣和药液与加10倍量水,浸泡60分钟后的生地黄、黄芪饮片合并,加入提挥发油后并加10倍量水的川芎药渣以及葛根、水蛭、地龙、巴戟天、黄芩醇提后药渣,煎煮I小时,分离药液;4)将步骤3)所得药渣再加10倍量水,煎煮I小时,分离药液;
5)将步骤3)和步骤4) 二次煎煮液与蒸溜后的水溶液,用100目筛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06时,用管式高速离心机以16000转/分的速度离心,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I. 10,得提取液;6)加入挥发油包合物和步骤I)得到的醇提液,再加糊精适量,搅拌均匀,加适量蒸馏水,最终得提取液相对密度为I. 12 ;7)用80目筛滤过,滤液经喷雾干燥得粉末后,干挤制粒,得颗粒,检验,包装即成。本发明的中药养阴生津,益气活血,适用于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急性期(脑血栓形成、脑梗塞),阴亏气虚,瘀阻脑络证,证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偏身麻木等。口服,一次5. 5g,一日2次,21天为一个疗程或遵医嘱。孕妇慎用。本发明将养阴药生地黄、石斛,益气药生黄芪,通络药葛根,活血药水蛭、川芎、地龙,补肾药巴戟天,解毒药黄芩按照特殊比例进行配伍,可显著提高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皮质SOD活力与6-Keto-PGFla含量,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脑皮质MDA和TXB2的含量,可显 著降低脑缺血的脑含水量,显著降低脑血管通透性,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并能使梗死总体积、皮层和皮层下的梗死体积不同程度减少,显著提高皮层神经元的存活率,对缺血性中风疗效好。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原料药配方生地黄1360g,石斛1360g,生黄芪1360g,葛根1640g,水蛭270g,川芎910g,地龙700g,巴戟天1500g,黄芩IlOOg0制备方法将葛根、水蛭、地龙、巴戟天、黄芩粉碎成粗粉。按渗漉法提取,用70%乙醇作溶剂,浸溃48小时后,以每公斤按每分钟5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药材8倍的漉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醇提液和药渣,备用。川芎粉碎成10目粗粒,加10倍量水,浸泡60分钟,加热蒸溜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经10% β-环糊精水溶液包合制成包合液,静置,滤过,备用,蒸溜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石斛先加10倍量水,浸泡60分钟,先煎煮4h后,药渣和药液与加10倍量水,浸泡60分钟后的生地黄、黄芪饮片合并,加入提挥发油后的川芎药渣以及葛根、水蛭、地龙、巴戟天、黄芩醇提后药渣(加10倍量水),煎煮I小时,分离药液,药渣再加10倍量水,煎煮I小时,分离药液,合并二次煎煮液与蒸溜后的水溶液,用100目筛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06(50 60°C )时,用管式高速离心机离心(16000转/分),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I. 10(50 60°C ),得提取液约5L,加入挥发油包合物和以上经70 %乙醇渗漉提取的醇提液,再加糊精适量,搅拌均匀,加适量蒸馏水,最终得提取液相对密度为112(50 60°C ),用80目筛滤过,滤液经喷雾干燥得粉末后,干挤制粒,得颗粒lOOOg,检验,包装即成。实施例I的药效学实验(一 )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采用四血管阻断法(4V0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本制剂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I.动物实验动物均采用雄性SD大鼠,体重300 350g,10月龄。2.分组与给药SD大白鼠随机分为7组,即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单纯脑缺血组(脑缺血模型组);缺血再灌注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再灌注本发明实施例I制剂治疗组(分2g · Kg_V24h、lg · Kg_724h、0· 5 · Kg_724h大中低三个剂量组);维脑路通组(IOOmg · Kg_724h,阳性药对照组)。将本发明制剂和维脑路通片用生理盐水制成口服液,按上述用量灌胃给药,每日早晚各一次,连续3天,并于手术前Ih追加一次。假手术对照组、脑缺血组及脑缺血再灌注组按同样方法灌服等量生理盐水。3.动物模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四血管阻断法(4V0法)。大鼠用10%水合氯醛(O. 4ml/100g)腹腔注射麻醉,腹卧位固定,无菌枕部切口,暴露第一颈椎横突翼小孔,用尖端约O. 5mm电针电凝闭双侧翼小孔内的椎动脉。然后改为背部固定,颈正中切口,分离双侧颈总动脉,穿线备用。次日在清醒的状态下,用微动脉夹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假手术组除不行椎动脉凝闭和颈总动脉夹闭外,余手术过程相同。模型成功的标准实验动物意识丧失,四肢瘫痪,角膜反射及翻正反射消失;EEG描记的脑电波频率减慢,波幅降低以至出现脑电波几乎成一条直线。 脑缺血再灌注组于颈总动脉夹闭后30min放开动脉夹,使血流再通30min后迅速断头取脑,以备检测有关指标。假手术组于手术后60mim,单纯脑缺血组于术后30min迅速断头取脑。4.检测指标断头取脑,制备脑匀浆,指标测定均按其测定试剂盒说明书进行。5.结果(I)养阴通脑颗粒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皮质SOD活力和MDA含量影响对SOD活力的影响(表I)。脑缺血再灌注组与正常对照组、脑缺血组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本发明制剂各剂量组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本发明制剂各组量效成正相关;本发明制剂作用优于维脑路通组。提示本发明制剂可显著提高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皮质SOD活力。对MDA含量的影响(表I)。脑缺血再灌注组、脑缺血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脑缺血再灌注组与脑缺血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本发明制剂各剂量组、维脑路通组与脑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提示本发明制剂能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皮质MDA含量。表I本发明制剂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皮质SOD活力和MDA含量的影响('X±SE)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生地黄8 —16份,石斛8 —16份,生黄芪8 —16份,葛根12 — 20份,水蛭I一 5份,川弯5—12份,地龙6 —12份、巴戟天8 —16份、黄芩8 —16份。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生地黄12— 14份,石斛12— 14份,生黄芪12—14份,葛根14一 18份,水蛭2— 3份,川弯8—10份,地龙6— 8份、巴戟天12 —16份、黄芩10 —14份。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成生地黄13. 6份,石斛13. 6份,生黄芪13. 6份,葛根16. 4份,水蛭2. 7份,川芎9. I份,地龙7份,巴戟天15份,黄芩11份。
4.如权利要求I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剂型是颗粒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葛根、水蛭、地龙、巴戟天、黄芩粉碎成粗粉,按渗漉法提取,用70%乙醇作溶剂,浸溃48小时后,以每公斤按每分钟5ml的速度缓缓渗漉,收集药材8倍重量的漉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得醇提液和药渣,备用; 2)将川芎粉碎成10目粗粒,加10倍量水,浸泡60分钟,加热蒸溜提取挥发油,挥发油经10% β -环糊精水溶液包合制成包合液,静置,滤过,备用,蒸溜后的水溶液另行收集; 3)石斛先加10倍量水,浸泡60分钟,先煎煮4h后,药渣和药液与加10倍量水,浸泡60分钟后的生地黄、黄芪饮片合并,加入提挥发油后并加10倍量水的川芎药渣以及葛根、水蛭、地龙、巴戟天、黄芩醇提后药渣,煎煮I小时,分离药液; 4)将步骤3)所得药渣再加10倍量水,煎煮I小时,分离药液; 5)将步骤3)和步骤4)二次煎煮液与蒸溜后的水溶液,用100目筛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06时,用管式高速离心机以16000转/分的速度离心,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I. 10,得提取液; 6)加入挥发油包合物和步骤I)得到的醇提液,再加糊精适量,搅拌均匀,加适量蒸馏水,最终得提取液相对密度为I. 12 ; 7)用80目筛滤过,滤液经喷雾干燥得粉末后,干挤制粒,得颗粒,检验,包装即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由生地黄、石斛、生黄芪、葛根、水蛭、川芎、地龙、巴戟天、黄芩制成,本发明可显著降低脑血管通透性,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并能使梗死总体积、皮层和皮层下的梗死体积不同程度减少,显著提高皮层神经元的存活率,对缺血性中风疗效好。
文档编号A61K36/8984GK102961606SQ20121047129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0日
发明者万海同, 黄绳武, 杨洁红, 张宇燕, 何昱 申请人:浙江中医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