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1408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抗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抗菌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抗菌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菌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医院配药室采用的垃圾柜,主要材料为三聚氰胺板、不锈钢或纸箱等,无防菌功能,同时垃圾柜无盖且无分类功能,由于每天都要倾倒大量的各种废弃物,导致整个配药室空间致病菌含量过高,不但会长期影响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而且医护人员被医院内部病菌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很高。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菌装置,能够使附着于抗菌装置上的微生物死亡,以减少病菌对人体的感染。[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菌装置,该装置包括抗菌层和基材,抗菌层覆盖于基材表面;其中,基材为一垃圾存储装置。[0005]其中,抗菌层的厚度为80 150微米。[0006]其中,垃圾存储装置为分类垃圾柜。[0007]其中,分类垃圾柜包括柜体、封边条及金属配件。[0008]其中,柜体包括柜体板,柜体板包括上柜体板、下柜体板及4个侧面柜体板;踏脚板,脚踏板设置于柜体的底部;联动装置,联动装置设置于柜体的内部,联动装置的一端与踏脚板的一端铰接;活动盖,活动盖的一端与上柜体板的一端铰接,可上下移动,且与联动装置的另一端相接;圆形孔,圆形孔设置于上柜体板。[0009]其中,上柜体板和活动盖上分别设置有贴放分类垃圾标签的标签位。[0010]其中,金属配件为把手,固定于一侧面柜体板的表面。[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抗菌装置包括抗菌层和基材,抗菌层覆盖于基材表面,其中,基材为一垃圾存储装置。当抗菌装置表面存在微生物时,抗菌层会将抗菌装置表面的微生物杀死,包括可感染的病菌。通过上述方式,可减少病菌对接触者的感染。


[0012]图I是本实用新型抗菌装置一实施例的剖面图;[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垃圾存储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001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抗菌装置可应用于医疗环境,确保医疗环境的健康。[0016]图I是本实用新型抗菌装置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如图所示,该图为抗菌装置与人体接触部位的剖面图,包括抗菌层11和基材12。[0017]抗菌装置的制造方法为,在基材12表面覆盖一层抗菌层11,其中,基材12为一垃圾存储装置,抗菌层11的抗菌材料为纳米银。在本实施例中,垃圾存储装置如图2所示。[0018]其中,纳米银通过喷涂的方式进行覆盖,不进行渗透。[0019]其中,抗菌层的厚度为80 150微米。[0020]在本实施例中,抗菌层的抗菌原理为,[0021]当纳米银离子与细菌、真菌、霉菌或孢子等病菌接触后,到达病菌微生物的细胞壁,由于纳米银带正电荷会吸附在带负电荷的细胞壁上,并依靠库伦引力使两者牢固吸附。 然后银离子穿透细胞壁进入微生物细胞内,与细胞内的巯基(-SH)反应,导致蛋白质凝固, 使微生物细胞发生破裂而死亡。当微生物失去活性后,银离子又会从微生物细胞中游离出来,重复进行杀菌活动,抗菌效果持久。且纳米银对人体皮肤无任何毒性及刺激反应。[0022]目前,医院配药室采用的垃圾柜,不具备防菌和分类功能,可能导致医护人员感染病菌。本实施例的抗菌装置通过在基材表面喷涂纳米银,可综合抗菌,防止交叉感染,且可长期有效的防止病菌的生存。[0023]通过上述方式,无需采用化学杀菌或电灯杀菌等方式,可自动阻止抗菌装置上有害病菌的生存,控制配药室空间内病菌的交叉感染,保护医生和病人的健康。且使配药室空间安全无毒,无环境污染。[0024]如图2所示的垃圾存储装置,为医疗分类垃圾柜。具体结构包括柜体21、封边条 22及金属配件23。[0025]其中,在柜体21、封边条22及金属配件23表面分别喷涂有80 150微米的纳米银。[0026]在本实施例中,分类垃圾柜为木质基材。[0027]其中,柜体包括柜体板211、踏脚板212、联动装置(图未示)、活动盖213及圆形孔214,上述装置连接如下[0028]柜体板211包括上柜体板(图未标)、下柜体板(图未标)及4个侧面柜体板(图未标);踏脚板212设置于柜体21的底部;联动装置设置于柜体21的内部,联动装置的一端与踏脚板212的一端铰接;活动盖213的一端与上柜体板的一端铰接,可上下移动,且与联动装置的另一端相接;圆形孔214设置于上柜体板。[0029]其中,上柜体板和活动盖213上分别设置有贴放分类垃圾标签的标签位(图未标)。[0030]其中,金属配件23为把手,固定于一侧面柜体板的表面。[0031]其中,本实施例中柜体21的低端设有支撑台(图未标)。[0032]上述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当踩下踏脚板212后,通过联动装置将活动盖213顶开, 不需要手动即可完成垃圾暂存的工作流程。同时,还可将如针头类小型垃圾直接通过圆形孔214进行暂存。[0033]在其他实施例中,垃圾存储装置的材料还可以为钢材、塑料制品或木材、钢材、塑料制品、布料及海绵软包的任意组合。[003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抗菌装置包括抗菌层和基材,抗菌层覆盖于基材表面,其中,基材为一垃圾存储装置。当抗菌装置表面存在微生物时,抗菌层会将抗菌装置表面的微生物杀死,包括可感染的病菌。通过上述方式,可减少病菌对接触者的感染。[00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抗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抗菌层和基材,所述抗菌层覆盖于所述基材表面;其中,所述基材为一垃圾存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抗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的厚度为80 150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存储装置为分类垃圾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垃圾柜包括柜体、封边条及金属配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包括柜体板,所述柜体板包括上柜体板、下柜体板及4个侧面柜体板;踏脚板,所述脚踏板设置于所述柜体的底部;联动装置,所述联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柜体的内部,所述联动装置的一端与所述踏脚板的一端铰接;活动盖,所述活动盖的一端与所述上柜体板的一端铰接,可上下移动,且与所述联动装置的另一端相接;圆形孔,所述圆形孔设置于所述上柜体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柜体板和活动盖上分别设置有贴放分类垃圾标签的标签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配件为把手,固定于一所述侧面柜体板的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菌装置,所述抗菌装置包括抗菌层和基材,所述抗菌层覆盖于所述基材表面;其中,所述基材为一垃圾存储装置。通过上述方式,能够使附着于抗菌装置上的微生物死亡,以减少病菌对人体的感染。
文档编号A61L11/00GK202729023SQ201220349140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8日
发明者李勇 申请人:广州市仪美医院办公家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