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备吸收制品的设备和方法

文档序号:1292552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用于制备吸收制品的设备和方法
【专利摘要】本公开涉及用于装配吸收制品(并且更具体地,尿布裤)的方法和设备,所述尿布裤各自包括与前弹性带和后弹性带连接的基础结构。如下文所更详细论述,基础结构的相对的端区连接到弹性带区,其中弹性带的弹性已被除去或失效。如下文所更详细论述,弹性层合体可通过在第一连续基底层和第二连续基底层之间连续地粘结弹性股线来形成。然后弹性股线在弹性层合体的弱粘结区中被间歇地切断。该层合体上的粘合剂致使切断的弹性端以相对更慢和/或受控的速率从弱粘结区回缩或快速回缩。
【专利说明】用于制备吸收制品的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公开涉及用于制造吸收制品的方法。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用于制备用于尿布 的弹性带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沿着组装线,可通过将各部件添加到推进的连续材料纤维网和/或以其它方式修 改推进的连续材料纤维网来组装各种类型的制品,例如尿布和其它吸收制品。例如,在一些 方法中,推进的材料纤维网与其它推进的材料纤维网组合。在其它例子中,从推进的材料纤 维网产生的单个部件与推进的材料纤维网相组合,然后所述推进的纤维网继而与其它推进 的材料纤维网相组合。在一些情况下,由推进的一个或多个纤维网形成的单个部件与由其 他推进的一个或多个纤维网形成的其他单个部件组合。用于制造尿布的材料纤维网和组成 部件可包括:底片、顶片、腿箍、腰带、吸收芯组件、前耳片和/或后耳片、前带和后带、扣紧 组件、以及各种类型的弹性纤维网和组件诸如腿弹性部件、阻隔腿箍弹性部件、拉伸侧片和 腰弹性部件。一旦组装好了所期望的组成部件,使推进的纤维网和组成部件经受最终刀切 以将该纤维网分离成离散的尿布或其它吸收制品。
[0003] -些尿布裤实施例被构造成带有与前弹性带和后弹性带连接的基础结构,其中前 带和后带的相对的端区在侧缝处彼此连接。在一些情况下,在其中基础结构连接到这些带 的区中,前带和后带的弹性被除去。在一些构型中,尿布可在带上或在带区域中包括图形, 并且此类区域中弹性的缺乏可能允许减小位于那些区域中的图形的畸变。因此,在一些适 于组装此类尿布裤的转换加工构形中,将拉伸的弹性股线胶合在两个连续的非织造纤维网 之间以形成弹性层合体。然后可通过切割弹性股线而使弹性股线区沿弹性层合体的长度间 歇地失效。在使弹性股线失效之后,可使弹性层合体经受附加处理和转换加工操作。
[0004] 然而,切割弹性股线也可能损坏弹性层合体中的其它材料,例如非织造纤维网,从 而导致相对较差的审美外观。此外,所切割的弹性股线的端部还可能以不受控的方式快速 回缩,并且因此可能终止于所述层合体内的非期望位置并且有时呈弹性部件小块的形式, 所述小块可能负面地影响舒适度和外观。另外,使弹性层合体中的弹性部件失效还可能弱 化层合体,使得层合体相对来讲更易于撕裂,和/或可能以别的方式在后续的加工期间导 致与层合体内的差别拉伸特性相关联的控制困难和处理困难。因此,有益的是提供以下方 法和设备,它们被构造成在间歇地使其中的弹性部件失效之后最小化对弹性层合体的处 理;和/或以此类方式装配弹性层合体以最大化层合体的审美外观(当置于装配好的产品 中时)。


【发明内容】

[0005] 本公开涉及用于装配吸收制品(并且更具体地,尿布裤)的方法和设备,所述尿布 裤各自包括与前弹性带和后弹性带连接的基础结构。如下文所更详细论述,基础结构的相 对的端区连接到弹性带区,其中弹性带的弹性已被除去或失效。如下文所更详细论述,弹性 层合体可通过在第一连续基底层和第二连续基底层之间连续地粘结弹性股线来形成。然后 这些弹性股线在弹性层合体的弱粘结区中被间歇地切断。该层合体上的粘合剂致使切断的 弹性端以相对更慢和/或受控的速率从弱粘结区回缩或快速回缩。
[0006] 在一种形式中,一种方法可适用于一次性尿布,每个尿布包括基础结构,所述基础 结构具有由中心区彼此分开的第一端区和相对的第二端区,并且具有纵向轴线和侧向轴 线,基础结构包括:顶片、底片、以及设置在顶片和底片之间的吸收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在纵向上推进具有第一表面和相对的第二表面的第一连续基底层,并且在横向上限定 宽度;在纵向上推进具有第一表面和相对的第二表面的第二连续基底层,并且在横向上限 定宽度;连续地沿纵向向第一连续基底层的第一表面施加第一粘合剂;在纵向上以拉伸状 态推进弹性股线;间歇地沿纵向向弹性股线、第一连续基底层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连续基底 层的第一表面中的至少一者施加第二粘合剂;以拉伸状态将弹性股线置于第一基底层的第 一表面和第二基底层的第一表面之间以形成弹性层合体,弹性层合体包括具有第一粘合剂 且不具有第二粘合剂的第一区、和具有第一粘合剂和第二粘合剂两者的第二区,第二区沿 纵向间歇地间隔开;沿纵向切割弹性层合体以形成第一连续弹性层合体和第二连续弹性层 合体,第一连续弹性层合体和第二连续弹性层合体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区和第二区;在横 向上分离第一连续弹性层合体和第二弹性层合体;在第一连续弹性层合体和第二弹性层合 体的第一区中切断弹性股线,其中切断的弹性股线从第一区朝第二区回缩;以及粘结每个 基础结构的第一端区与第一连续弹性层合体的第一区,以及粘结每个基础结构的第二端区 与第二连续弹性层合体的第一区。
[0007] 在另一种形式中,方法可被配置成装配一次性尿布,每个尿布包括基础结构,所述 基础结构具有由中心区彼此分开的第一端区和相对的第二端区,并且具有纵向轴线和侧向 轴线,基础结构包括:顶片、底片、以及设置在顶片和底片之间的吸收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在纵向上推进具有第一表面和相对的第二表面的第一连续基底层,并且在横向上限定 宽度;在纵向上推进具有第一表面和相对的第二表面的第二连续基底层,并且在横向上限 定宽度;连续地沿纵向向第一连续基底层的第一表面施加第一粘合剂;在纵向上以拉伸状 态推进弹性股线;间歇地沿纵向向弹性股线、第一连续基底层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连续基底 层的第一表面中的至少一者施加第二粘合剂;以拉伸状态将弹性股线置于第一基底层的第 一表面和第二基底层的第一表面之间以形成弹性层合体,弹性层合体包括具有第一粘合剂 且不具有第二粘合剂的第一区、和具有第一粘合剂和第二粘合剂两者的第二区,第二区沿 纵向间歇地间隔开;以及在弹性层合体的第一区中切断弹性股线,其中切断的弹性股线从 第一区朝第二区回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 图1为尿布裤的透视图。
[0009] 图2A为图1所示尿布裤的在部分切除之后的平面图。
[0010] 图2B为尿布裤的第二实施例的在部分切除之后的平面图。
[0011] 图3A为沿线3A-3A截取的图2A和2B的尿布裤的剖面图。
[0012] 图3B为沿线3B-3B截取的图2A和2B的尿布裤的剖面图。
[0013] 图4为适于制造尿布的转换加工设备的示意性侧视图。
[0014] 图4A示出了用于形成弹性层合体的第一另选的转换加工实施例。
[0015] 图4A1为沿线4A1-4A1截取的出自图4A的连续长度的弹性层合体的视图。
[0016] 图4B示出了用于形成弹性层合体的第二另选的转换加工实施例。
[0017] 图4B1为沿线4B1-4B1截取的出自图4B的连续长度的弹性层合体的视图。
[0018] 图4B2为沿线4B2-4B2截取的出自图4B的连续长度的弹性层合体的视图。
[0019] 图5A为沿线5A-5A截取的出自图4的连续长度的弹性层合体的视图。
[0020] 图5B为沿线5B-5B截取的出自图4的弹性层合体在被裁切成在横向CD上彼此分 开的第一带基底和第二带基底之后的视图。
[0021] 图5B1为沿线B1-B1截取的出自图5B的第一带基底的剖面图。
[0022] 图5B2为沿线B2-B2截取的出自图5B的第二带基底的剖面图。
[0023] 图5B3示出了带基底的详细视图,其中切除了外层带材料以示出粘合剂涂覆实施 例。
[0024] 图5C为沿线5C-5C截取的出自图4的连续长度的推进的第一带基底和第二带基 底材料的视图。
[0025] 图5C1为沿线C1-C1截取的出自图5C的第一带基底的剖面图,示出了在弱粘结区 中切割之后回缩的弹性部件。
[0026] 图5C2为沿线C2-C2截取的出自图5C的第二带基底的剖面图,示出了在弱粘结区 中切割之后回缩的弹性部件。
[0027] 图5C3示出了出自图5C的带基底的详细视图,其中切除了外层带材料以示出在弱 粘结区中已被切割之后回缩的弹性部件。
[0028] 图5CC为在切割的弹性部件已进一步回缩至强粘结区之后的图5C的连续长度的 推进的第一带基底和第二带基底材料的视图。
[0029] 图5CC1为沿线CC1-CC1截取的出自图5CC的第一带基底的剖面图,示出了在已回 缩至强粘结区之后的弹性部件。
[0030] 图5CC2为沿线CC2-CC2截取的出自图5CC的第二带基底的剖面图,示出了在已回 缩至强粘结区之后的弹性部件。
[0031] 图5CC3示出了出自图5CC的带基底的详细视图,其中切除了外层带材料以示出在 已回缩至强粘结区之后的弹性部件。
[0032] 图5CC1A为沿线CC1-CC1截取的出自图5CC的第一带基底的剖面图,示出了在弱 粘结区中切割的弹性部件和内带材料。
[0033] 图5CC2A为沿线CC2-CC2截取的出自图5CC的第二带基底的剖面图,示出了在弱 粘结区中切割的弹性部件和内带材料。
[0034] 图5CC1B为沿线CC1-CC1截取的出自图5CC的第一带基底的剖面图,示出了在弱 粘结区中切割的弹性部件、内带材料、和外带材料。
[0035] 图5CC2B为沿线CC2-CC2截取的出自图5CC的第二带基底的剖面图,示出了在弱 粘结区中切割的弹性部件、内带材料、和外带材料。
[0036] 图5CC1C为沿线CC1-CC1截取的出自图5CC的第一带基底的剖面图,其中内带材 料和外带材料由切割装置粘结在一起。
[0037] 图5CC2C为沿线CC2-CC2截取的出自图5CC的第二带基底的剖面图,其中内带材 料和外带材料由切割装置粘结在一起。
[0038] 图?为沿线OT-5D截取的出自图4的连续长度的基础结构组件的视图。
[0039] 图5E1为沿线5E1-5E1截取的出自图4的离散的基础结构的视图。
[0040] 图5E2为沿线5E2-5E2截取的出自图4的离散的基础结构的视图。
[0041] 图5F为沿线5F-5F截取的沿纵向MD彼此间隔开且由出自图4的前侧片材料和后 侧片材料彼此连接的多个离散的基础结构的视图。
[0042] 图5G为沿线5G-5G截取的折叠的多个离散的基础结构的视图,所述基础结构带有 呈面对关系的出自图4的前侧片材料和后侧片材料。
[0043] 图5H为沿线5H-5H截取的在纵向MD上推进的出自图4的两个离散吸收制品的视 图。
[0044] 图6为切割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
[0045] 图7为图6的切割设备的前侧视图,这时两个刀片朝围绕砧辊部分地包裹的两个 基底被旋转。
[0046] 图8A为图7的切割设备的左侧视图,示出了开始接触围绕砧辊被部分地包裹的基 底的刀片。
[0047] 图8B示出了图8A的切割设备,这时刀片在被旋转而与围绕砧辊被部分地包裹的 基底接触的同时发生了挠曲。
[0048] 图8C示出了在刀片被旋转而远离围绕砧辊被部分地包裹的基底之后的图8B的切 割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49] 以下术语的解释对理解本公开是可用的:
[0050] "吸收制品"在本文中用于指主要功能为吸收和保留污垢和废物的消费品。"尿布" 在本文中用于指一般由婴儿和失禁患者围绕下体穿着的吸收制品。术语"一次性的"在本 文中用于描述通常不旨在洗涤、或者以其他方式复原、或作为吸收制品再使用的吸收制品 (例如,它们旨在在单次使用后丢弃,并且也可被构造成可回收利用、堆肥处理或换句话讲 以其它与环境相容的方式进行处理)。
[0051] "弹性的"、"弹性体"或"弹性体的"是指表现出弹性性能的材料,它们包括如下任 何材料,在向其松弛的初始长度施加力时所述材料能够拉伸或伸长至比其初始长度大超过 10%的伸长长度,并在释放所施加的力时将基本上回复至大约其初始长度。
[0052] 如本文所用,术语"接合"涵盖其中通过将一元件直接附固于另一元件而使该元件 直接固定到另一元件上的构形,以及其中通过将一元件附固于中间构件而中间构件又被附 固于另一元件而使该元件间接固定到另一元件上的构形。
[0053] "纵向"是指当制品处于平展未收缩状态时从吸收制品的腰部边缘到纵向相对的 腰部边缘,或者在双折的制品中从腰部边缘到裆的底部(即折叠线)基本上垂直延伸的方 向。在纵向的45度以内的方向被认为是"纵向"。"侧向"是指由制品的纵向延伸的侧边缘 向侧向相对纵向延伸的侧边缘穿行且与纵向大体成直角的方向。在侧向的45度以内的方 向被认为是"侧向"。
[0054] 术语"基底"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如下材料,所述材料主要为二维的(即在XY平面 中),并且其厚度(在Z方向上)与其长度(在X方向上)和宽度(在Y方向上)相比相对 较小(即1/10或更小)。基底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纤维网、一层或多层纤维材料、非织造材 料、膜和箔片诸如聚合物膜或金属箔片。这些材料可单独使用或可包括层压在一起的两个 或更多个层。因此,纤维网为一种基底。
[0055] 术语"非织造材料"在本文中是指采用如纺粘法、熔喷法、梳理成网等方法由连续 (长)丝(纤维)和/或不连续(短)丝(纤维)制成的材料。非织造材料不具有限定的 纺织丝或编织丝图案。
[0056] 术语"纵向"(MD)在本文中用于指加工过程中材料流的方向。此外,材料的相对放 置和运动还能够被描述为在纵向上从工艺上游至工艺下游流动经过工艺。
[0057] 术语"横向"(CD)在本文中用于指大致垂直于纵向的方向。
[0058] 术语"裤"(也称为"训练裤"、"预闭合尿布"、"尿布裤"、"裤型尿布"、和"套穿尿 布")在本文中是指经设计用于婴儿或成人穿着者的具有连续周边腰部开口和连续周边腿 部开口的一次性吸收制品。在制品被穿用到穿着者身上之前,裤可用连续或闭合的腰部开 口和至少一个连续的闭合的腿部开口来构形。裤可通过多种技术预成形,所述技术包括但 不限于使用任何可重复扣紧的闭合构件和/或永久性闭合构件将制品的一些部分接合在 一起(例如接缝、热粘结、压力焊接、粘合剂、胶粘剂粘结、机械扣件等)。裤可沿制品周围在 腰区中的任何位置预成形(例如,侧边扣紧的或接缝的、前腰扣紧的或接缝的,后腰扣紧的 或接缝的)。
[0059] "预扣紧的"在本文中是指以如下构形制造并提供给消费者的裤型尿布,其中在被 穿用到穿着者身上之前,前腰区和后腰区是扣紧的或在包装时是彼此连接的。因此,裤型尿 布可具有被设计成用于婴儿或成人穿着者的连续周边腰部开口和连续周边腿部开口。如 下文所更详细论述,尿布裤可通过各种技术来预成形,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可重复扣紧的和/ 或永久性闭合构件将尿布的一些部分接合在一起(例如,接缝、热结合、压力焊接、粘合剂、 胶粘剂结合、机械扣件等)。此外,裤型尿布还可在沿腰区周围的任何位置预成形(例如,侧 边扣紧的或接缝的、前腰扣紧的或接缝的、后腰扣紧的或接缝的)。
[0060] 本公开涉及用于装配吸收制品(并且更具体地,尿布裤)的方法和设备,所述尿布 裤各自包括与前弹性带和后弹性带连接的基础结构。基础结构可包括顶片、底片、以及设置 在顶片和底片之间的吸收芯。基础结构也可具有由中心区将彼此分开的第一端区和相对的 第二端区。如下文所更详细论述,基础结构的相对的端区连接到弹性带区,其中弹性带的 弹性已被除去或失效。弹性层合体可通过如下方法来形成:在第一连续基底层和第二连续 基底层之间连续地粘结弹性股线,使得第一粘合剂(本文称作"基底粘合剂")以相对低的 基重连续地施加于第一连续基底层和/或第二连续基底层。第二粘合剂(本文称作"弹性 粘合剂")也间歇地施加于弹性股线。因此,弹性层合体包括沿纵向间歇地间隔开的第一区 (本文称作"强粘结"区域)和第二区(本文称作"弱粘结"区域),其中弹性股线在强粘结 区中用基底粘合剂和弹性粘合剂两者粘结至第一基底层和第二基底层两者。并且弹性股线 在弱粘结区中用基底粘合剂粘结至第一基底层和/或第二基底层。然后沿纵向切割弹性层 合体以形成第一连续弹性层合体和第二连续弹性层合体,第一连续弹性层合体和第二连续 弹性层合体中的每一者包括强粘结区和弱粘结区。然后将第一连续弹性层合体和第二弹性 层合体在横向上彼此分开。然后弹性股线在第一连续弹性层合体和第二弹性层合体的弱粘 结区中被间歇地切断。
[0061] 弹性股线的切断的端部从弱粘结区回缩至强粘结区,从而使弱粘结区中的弹性失 效。因此,第一连续弹性层合体和第二连续弹性层合体各自具有与强粘结区对应的弹性区、 和与弱粘结区对应的失效区(其中弹性部件已被切断)。虽然弹性股线由弱粘结区中的基 底粘合剂粘结至第一基底层和第二基底层,但基底粘合剂的强度不足以将切断的弹性端保 持在弱粘结区中。但与如果无粘合剂在弱粘结区中施加于基底层和弹性部件相比,基底粘 合剂的强度可足以致使弹性端以相对更慢和/或受控的速率从弱粘结区回缩或快速回缩。 因此,切断的弹性端可被构造成以受控的速率从弱粘结区回缩或快速回缩,所述受控的速 率可部分地取决于施加于弱粘结区中的基底粘合剂的基重和/或类型和在弹性部件中赋 予的预应变。切断的弹性端的相对慢的回缩速率或快速回缩速率可导致切断的弹性端在完 整弹性层合体内的外观和最终位置的改善的一致性和/或可预测性。然后可将多个基础结 构粘结在第一弹性层合体和第二弹性层合体之间以形成复合制品纤维网,其中每个基础结 构的第一端区和第二端区粘结至第一弹性层合体纤维网和第二弹性层合体纤维网,所述第 一弹性层合体纤维网和第二弹性层合体纤维网与第一连续弹性层合体和第二连续弹性层 合体的弱粘结区重叠。
[0062] 应当理解,弹性层合体能够以各种方式来形成。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续 基底层可从第一连续基底形成,并且第二连续基底层可从第二连续基底形成。在其它实施 例中,第一连续基底层和/或第二连续基底层可通过将单一连续基底的一部分折叠到所述 单一连续基底的另一部分上来形成。
[0063] 本文所讨论的方法和设备可用于组装各种类型的基底构形中的弹性层合体,它们 中的一些可用于制造不同类型的吸收制品。为了帮助为对过程实施例的后续的讨论提供附 加的上下文,下文提供了对呈尿布形式的吸收制品的一般描述,所述尿布包括可根据本文 所公开的方法和设备组装的弹性层合体。虽然下文是在制造吸收制品的上下文中讨论本文 的方法和设备的,但应当理解,本文的组装方法和设备可被构造成制造具有间歇地间隔开 的弹性区和非弹性区的各种类型的基底。
[0064] 图1和2A示出了尿布裤100的一个实例,其可根据本文所公开的设备和方法来组 装和折叠。具体地,图1示出了处于预扣紧构形的尿布裤100的透视图,并且图2A示出了 尿布裤100的平面图,其带有背离朝观察者取向的穿着者的尿布的部分。图1和2A中所示 的尿布裤1〇〇包括基础结构102和环状弹性带104。如下文所更详细论述,第一弹性带106 和第二弹性带108连接在一起以形成环状弹性带104。
[0065] 继续参见图2A,基础结构102包括第一腰区116、第二腰区118、以及设置在第一腰 区和第二腰区中间的裆区119。第一腰区116可被构造为前腰区,并且第二腰区118可被构 造为后腰区。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腰区、后腰区和裆区中每一个的长度可为吸收制品100的 长度的1/3。尿布100也可包括前腰区116中的侧向延伸的前腰边缘120和后腰区118中 的纵向相对且侧向延伸的后腰边缘122。为了为本讨论提供参照系,图2A的尿布100和基 础结构102被示出具有纵向轴线124和侧向轴线126。在一些实施例中,纵向轴线124可延 伸穿过前腰边缘120并穿过后腰边缘122。并且侧向轴线126可延伸穿过基础结构102的 第一纵向或右侧边缘128并穿过缘130的中点。
[0066] 如图1和2A中所示,尿布裤100可包括内的面向身体表面132、和外的面向衣服 表面134。基础结构102可包括底片136和顶片138。基础结构102也可包括具有吸收芯 142的吸收组件140,所述吸收芯可设置在顶片138的一部分和底片136之间。如下文所更 详细论述,尿布100也可包括其它特征诸如腿弹性部件和/或腿箍,以增强围绕穿着者腿部 的贴合性。
[0067] 如图2A中所示,基础结构102的周边可由以下限定:第一纵向侧边128、第二纵向 侧边130 ;设置在第一腰区116中的第一侧向延伸的端边144 ;和设置在第二腰区118中的 第二侧向延伸的端边146。侧边缘128和130均在第一端边缘144和第二端边缘146之间 纵向延伸。如图2A中所示,侧向延伸的端边缘144和146位于前腰区116中的侧向延伸的 前腰边缘120和后腰区118中的侧向延伸的后腰边缘122的纵向内侧。当尿布裤100被穿 着在穿着者下体上时,尿布裤100的前腰边缘120和后腰边缘122可环绕穿着者腰部的一 部分。同时,基础结构侧边缘128和130可环绕穿着者腿部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裆区119 可大体被定位在穿着者两腿之间,其中吸收芯142从前腰区116穿过裆区119延伸至后腰 区 118。
[0068] 还应当理解,尿布100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被制造成侧向可延展的。所述附加延 展性在穿着者运动期间可帮助允许尿布100适形于穿着者的身体。附加延展性也可例如, 帮助允许包括在延伸之前具有特定尺寸的基础结构102的尿布100的使用者使尿布100和 /或基础结构102的前腰区116、后腰区118、或这两个腰区延伸,从而为不同尺寸的穿着者 提供附加的身体覆盖范围,也就是,使尿布适合于个体穿着者。只要裆区被延伸到与腰区相 比相对较小的程度,腰区的此类延伸即可使吸收制品具有大致沙漏形形状,并且在制品被 穿着时可赋予其合身的外观。
[0069] 如前文所提及,尿布裤100可包括底片136。底片136也可限定基础结构102的 外表面134。底片136可为流体(例如,经液、尿液、和/或稀便)不能透过的,并且可由薄 的塑料膜制造,虽然也可使用其他柔性的液体不能透过的材料。底片136可防止吸收芯中 所吸收和容纳的流出物润湿与尿布100接触的制品,诸如床单、睡衣和内衣。底片136也可 包括机织材料或非织造材料、聚合物膜诸如聚乙烯或聚丙烯的热塑性膜、和/或多层的或 复合材料,包括膜和非织造材料(例如,具有内膜层和外非织造层)。底片也可包括弹性体 膜。一个示例底片136可为具有约0· 012mm(0. 5密尔)至约0· 051mm(2. 0密尔)厚度的聚 乙烯膜。不例性聚乙烯薄膜由Clopay Corporation,Cincinnati,Ohio以名称BR-120和 BR-121 制造,并且由 Tredegar Film Products,Terre Haute,Ind.以名称 XP-39385 制造。 底片136也可进行压印和/或表面打毛以提供更像布料的外观。此外,底片136还可允许 蒸气从吸收芯中逸出(即底片是可透气的),同时仍然防止流出物透过底片136。底片136 的尺寸可取决于吸收芯142的尺寸和/或尿布100的特定构形或尺寸。
[0070] 上文还描述,尿布裤100可包括顶片138。顶片138也可限定基础结构102的内表 面132的全部或一部分。顶片138可为柔顺的、感觉柔软的,并且不刺激穿着者的皮肤。其 可在一个或两个方向上弹性拉伸。此外,顶片138还可为液体可透过的,允许液体(例如, 经液、尿液和/或稀便)穿透其厚度。顶片138可由宽泛的材料范围制造,诸如织造材料和 非织造材料;开孔或液压成形的热塑性膜;开孔非织造材料、多孔泡沫;网状泡沫;网状热 塑性膜;和热塑性稀松布。织造材料和非织造材料可包括天然纤维,诸如木纤维或棉纤维; 合成纤维,诸如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或聚乙烯纤维;或它们的组合。如果顶片138包括纤 维,则纤维可以由纺粘法、梳理法、湿法成网法、熔喷法、水刺法或其它本领域已知的方法加 工。
[0071] 顶片138可选自高蓬松非织造物顶片、开孔膜顶片和开孔非织造物顶片。开孔 膜顶片可让身体流出物透过但基本上不吸收它们,并且可减弱允许流体回流并回渗穿着 者皮肤的趋势。示例性的开孔膜可包括美国专利5, 628, 097 ;5, 916, 661 ;6, 545, 197 ;和 6, 107, 539中所述的那些。
[0072] 如上文所提及,尿布裤100也可包括接合到基础结构102的吸收组件140。如图 2A中所示,吸收组件140在前腰区116中可具有侧向延伸的前边缘148,并且在后腰区118 中可具有纵向相对且侧向延伸的后边缘150。吸收组件可具有纵向延伸的右侧边缘152并 且可具有横向相对且纵向延伸的左侧边缘154,这两个吸收组件侧边152和154均可在前 边缘148和后边缘150之间纵向延伸。吸收组件140可附加地包括一个或多个吸收芯142 或吸收芯层。吸收芯142可至少部分地设置在顶片138和底片136之间,并且可按与尿布 相容的各种尺寸和形状来形成。用作本公开的吸收芯的示例性吸收结构描述于美国专利 4, 610, 678 ;4, 673, 402 ;4, 888, 231 ;和 4, 834, 735 中。
[0073] -些吸收芯实施例可包括包含减小量的纤维素透气毡材料的流体贮存芯。例如, 此类芯可包括小于约40 %,30 %,20 %,10 %,5 %,或甚至1 %的纤维素透气毡材料。此类芯 可主要包括含量为至少约60 %,70 %,80 %,85 %,90 %,95 %,或甚至约100 %的吸收胶凝 材料,其中芯的剩余部分包括微纤维胶(如果适用的话)。此类芯、微纤维胶、和吸收胶凝 材料描述于美国专利5, 599, 335 ;5, 562, 646 ;5, 669, 894 ;和6, 790, 798以及美国专利公布 2004/0158212 和 2004/0097895 中。
[0074] 如前文所提及,尿布100也可包括弹性化的腿箍156。应当理解,腿箍156可且有时 候也称为腿围、侧翼、阻挡箍、弹性箍或衬圈箍。弹性化腿箍156可按各种方式来构造以帮 助减少身体流出物在腿区中的渗漏。例子腿箍156可包括美国专利3, 860, 003 ;4, 909, 803 ; 4, 695, 278 ;4, 795, 454 ;4, 704, 115 ;4, 909, 803 ;和美国专利公布 2009/0312730A1 中所述 的那些。
[0075] 如上文所提及,尿布裤可被制造成具有环状弹性带104并以如下构形提供给消费 者,其中在被穿用到穿着者身上之前,前腰区116和后腰区118在包装时是彼此连接的。因 此,尿布裤可具有诸如图1中所示的连续周边腰部开口 110和连续周边腿部开口 112。
[0076] 如前文所提及,环状弹性带104由连接至第二弹性带108的第一弹性带106限定。 如图2A中所示,第一弹性带106限定第一端区106a和相对的第二端区106b以及中心区 106c,并且第二弹性带108限定相对的第一端区108a和第二端区108b以及中心区108c。
[0077] 第一弹性带的中心区106c连接至基础结构102的第一腰区116,并且第二弹性带 108的中心区108c连接至基础结构102的第二腰区118。如图1中所示,第一弹性带106 的第一端区l〇6a在第一侧缝178处连接至第二弹性带108的第一端区108a,并且第一弹性 带106的第二端区106b在第二侧缝180处连接至第二弹性带108的第二端区108b,从而限 定环状弹性带104以及腰部开口 110和腿部开口 112。
[0078] 如图2A,3A和3B中所示,第一弹性带106也限定外侧向边缘107a和内侧向边缘 107b,并且第二弹性带108限定外侧向边缘109a和内侧向边缘109b。外纵向相对的边缘 107a,109a也可限定前腰边缘120和侧向延伸的后腰边缘122。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 也可各自包括外的面向衣服层162和内的面向穿着者层164。应当理解,第一弹性带106和 第二弹性带108可包括相同的材料和/或可具有相同的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 带106和第二弹性带可包括不同的材料和/或可具有不同的结构。还应当理解,第一弹性 带106和第二弹性带108可由各种材料构造成。例如,第一带和第二带可由以下材料制造, 诸如塑料膜;开孔塑料膜;天然材料(例如,木纤维或棉纤维)、合成纤维(例如,聚烯烃、聚 酰胺、聚酯、聚乙烯、或聚丙烯纤维)或天然纤维和/或合成纤维的组合的织造纤维网或非 织造纤维网;或涂覆的织造纤维网或非织造纤维网。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 性带包括合成纤维的非织造纤维网,并且可包括可拉伸的非织造材料。在其它实施例中,第 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包括内疏水的不可拉伸的非织造材料和外疏水的不可拉伸的非织 造材料。
[0079] 第一弹性带106和第二弹性带108也可各自包括插置在外层162和内层164之间 的带弹性材料。带弹性材料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弹性元件诸如沿弹性带的长度延伸的股线、 带状物、或板。如图2A,3A和3B中所示,带弹性材料可包括多个弹性股线168,它们在本文 中可称作外腰弹性部件170和内腰弹性部件172。
[0080] 如图2A中所示,外腰弹性部件170连续地在相对的第一端区106a和第二端区 106b之间侧向延伸并横跨第一弹性带106的中心区106c,并且在相对的第一端区108a和 第二端区108b之间侧向延伸并横跨第二弹性带108的中心区108c。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些 弹性股线168可被构造成带有区域中断部分。例如,如图2A中所示,内腰弹性部件172沿 第一弹性带106和第二弹性带108间歇地延伸。更具体地,内腰弹性部件172沿相对的第 一端区106a和第二端区106b延伸并部分地横跨第一弹性带106的中心区106c。内腰弹 性部件172也沿相对的第一端区108a和第二端区108b延伸并部分地横跨第二弹性带108 的中心区108c。因此,内腰弹性部件172不横跨第一弹性带106和第二弹性带108的整个 中心区106c,108c延伸。因此,一些弹性股线168可不连续地延伸穿过第一弹性带106和 第二弹性带108的如下区,其中第一弹性带106和第二弹性带108重叠吸收组件140。在一 些实施例中,一些弹性股线168可部分地延伸到第一弹性带106和第二弹性带108的如下 区中,其中第一弹性带106和第二弹性带108重叠吸收组件140。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些弹 性股线168可不延伸到第一弹性带106和第二弹性带108的如下任何区中,其中第一弹性 带106和第二弹性带108重叠吸收组件140。应当理解,第一弹性带106和/或第二弹性带 108可被构造成在外腰弹性部件170和/或内腰弹性弹性部件172中具有各种构形的中断 部分。
[0081]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股线168可按纵向上的恒定间隔设置。在其它实施例中,弹 性股线168可按纵向上的不同间隔设置。还应当理解,弹性股线可具有可变的分特和/或 不透明度。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股线可沿直线和/或曲线延伸。如下文所更详细论 述,带弹性股线168在拉伸状态中可插置并接合在未收缩的外层和未收缩的内层之间。当 带弹性材料松弛时,带弹性材料回复至未拉伸状态并使外层和内层收缩。带弹性材料可在 环状弹性带区域中提供收缩力的所期望的变化。
[0082] 应当理解,可按除图2A所述的方式之外的不同的方式来构造基础结构102和弹性 带106, 108。例如,图2B示出了尿布裤100的平面图,所述尿布裤具有参考图2A所述的相 同的部件,不同的是基础结构102的第一侧向延伸的端边缘144沿第一弹性带106的外侧 向边缘107a对齐并与其重合,并且第二侧向延伸的端边146沿第二带108的外侧向边缘 109a对齐并与其重合。
[0083] 如前所提及的,根据本公开的设备和方法可用于组装尿布100的各种部件。例如, 图4示出了适于制造裤型尿布100的转换加工设备300的示意图。可参照上文所述且图1 和2A中所示的裤型尿布100的各种组件来描述转换加工设备300的操作方法。虽然以下 方法是在图1和2A中所示的尿布100的上下文中提供的,但应当理解,可根据本文所公开 的方法来制造尿布和相关联组件例如腿箍和腰带的各种实施例,例如美国专利7, 569, 039 和 5, 745, 922 ;美国专利公布 2005/0107764AU2012/0061016A1、和 2012/0061015A1 ; 以及2012年3月30日提交的、也由代理人案卷号12395确认的名称为"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Making Leg Cuffs for Absorbent Articles"的美国专利申请中所公开 的吸收制品,这些专利全部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0084] 如下文所更详细描述,图4中所示的转换加工设备300运行以沿纵向MD推进离散 基础结构102,初始时使纵向轴线平行于纵向,并且随后切割基础结构纤维网并使独立基础 结构转向使得每个基础结构102的侧向轴线平行于纵向,并且其中基础结构102沿纵向彼 此间隔开。然后将间隔开的基础结构102的相对的腰区116, 118连接至连续长度的推进的 第一弹性带基底406和第二弹性带基底408。然后沿侧向轴线折叠基础结构102以使第一 弹性带基底406和第二弹性带基底408成面对关系,并且第一弹性带基底和第二弹性带基 底沿间歇地间隔开的接缝336连接在一起。并且沿接缝336切割弹性带基底406, 408以产 生离散的尿布100,诸如图1中所示。
[0085] 如图4和5A中所示,将呈连续长度的外层带材料162形式的第一连续基底层;呈 连续长度的内层带材料164形式的第二连续基底层;和弹性部件168组合以形成呈带材料 402形式的连续弹性层合体。更具体地,连续长度的外层带材料162、内层带材料164、外弹 性股线170和内弹性股线172在纵向MD上被推进并且在压料辊502处组合以形成连续长度 的带材料402。在进入压料辊502之前,外弹性股线170和内弹性股线172在纵向MD上被 拉伸。此外,在进入压料辊502之前,可将粘合剂504施加于弹性股线170, 172以及连续长 度的外层带材料162和内层带材料164中的任一者或两者。更具体地,第一粘合剂504A (本 文称作"基底粘合剂")可连续地施加于连续长度的外层带材料162和内层带材料164中 的任一者或两者。另外,在进入压料辊502之前,可沿内弹性股线172的长度和/或沿连 续长度的外层带材料162和内层带材料164中的任一者或两者的长度间歇地施加第二粘合 剂504B (本文称作"弹性粘合剂")。为清楚起见,基底粘合剂504A在图5B3、5C3和5CC3 中由阴影区或暗色区表示;并且弹性粘合剂504B在图5B3、5C3和5CC3中由围绕弹性部件 168, 172的一些部分的网纹区表示。
[0086] 因此,基底粘合剂504A可沿纵向MD连续地施加于外层带材料162、内层带材料 164、外弹性股线170、和内弹性股线中的一者或多者。此外,弹性粘合剂504B沿纵向MD间 歇地施加于内弹性股线172和/或连续长度的外层带材料162和内层带材料164中的任一 者或两者。更具体地,如图5A中所示,带材料402可包括沿纵向MD在第二区405 (本文称 作"强粘结区")405之间间歇地间隔开的第一区403(本文称作"弱粘结区")。因此,内弹 性股线172在弱粘结区403中仅用基底粘合剂504A粘结至外层带材料162或内层带材料 164。并且内弹性股线172在强粘结区405中用弹性粘合剂504B且在某些实施例中用基底 粘合剂504A粘结至外层带材料162和/或内层带材料164。为清楚起见,图5A-5C2中示 出了虚线401以表示弱粘结区403和强粘结区405之间的示例边界。应当理解,弱粘结区 403和强粘结区405之间的此类边界也可为弯曲的、成角度的、和/或直的。
[0087] 虽然图4示出了实施例,其中带材料402是通过组合连续长度的外层带材料162 和内层带材料164与弹性股线168形成的,但应当理解,带材料402能够以各种其它方式来 形成。如先前所提及,第一连续基底层和第二连续基底层可通过将单一连续基底的一部分 折叠到所述单一连续基底的另一个部分上来形成。例如,图4A示出了实施例,其中带材料 402是通过组合连续长度的弹性股线168与单一连续长度的带材料160形成的,所述单一连 续长度的带材料具有第一表面161a和相对的第二表面161b。更具体地,连续长度的外弹性 股线170和内弹性股线172在纵向MD上被推进并在转筒528处与带材料160的第一表面 161a组合。在转筒528处被组合之前,外弹性股线170和内弹性股线172在纵向MD上被拉 伸。从转筒528开始,所组合的弹性部件170, 172和带材料160推进至折叠设备530,所述 折叠设备适于将带材料160的第一表面161a的一部分折叠到第一表面161a的另一个部分 上,使得弹性部件170, 172在带材料160的一些折叠部分之间间歇地粘结。在图4A和4A1 中所示的布置方式中,在进入折叠机530之前,弹性粘合剂504B可间歇地施加于弹性股线 170, 172和/或连续长度的带材料160。例如,图4A1示出了一种布置方式,其中带材料160 包括相对的纵向边缘160a, 160b和由中心区166c分开的侧向相对的边缘区166a, 166b。并 且弹性部件与带材料160的第一表面161a的中心区166c组合。折叠机530将相对的边缘 区166a, 166b折叠到中心区166c上。因此,弹性部件夹置在相对的边缘区166a, 166b的第 一表面161a和中心区166c的第一表面161a之间。因此,可形成弹性层合体,其中第一基 底层可包括中心区166c,并且其中第二基底层可包括折叠的边缘区166a,166b。从折叠机 530开始,所组合的弹性部件168和带材料160可进入压料辊502以形成带材料402。
[0088] 应当理解,可按各种方式在530处折叠带材料。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部件 168可按如下方式与带材料160组合,所述方式使折叠机530仅需沿中心区166c折叠带材 料160-次。例如,折叠机530可将带材料160的第一表面161a折叠到其自身上,使得第 一纵向边缘161a与第二纵向边缘161b对齐。
[0089] 在图4B中所示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带材料402是通过如下方法形成的:首 先在转筒528处将连续长度的外弹性股线170与单一连续长度的带材料160的相对的边 缘区166a,166b组合一起。在转筒528处被组合之前,外弹性股线170在纵向MD上被拉 伸。从转筒528开始,所组合的弹性部件170和带材料160推进至折叠设备530,所述折叠 设备适于将相对的边缘区166a,166b折叠到它们自身上。因此,外弹性部件170夹置在相 对的边缘区166a,166b的第一表面161a之间,诸如图4B1中所示。从折叠机530开始,夕卜 弹性部件170和带材料160在压料辊502处与内弹性部件172和内带材料164组合以形成 带材料402,如图4B2中所示。因此,可形成弹性层合体,其中第一基底层可包括折叠的边 缘区166a,166b和/或中心区166c的一部分,并且其中第二基底层可包括折叠的边缘区 166a, 166b和/或中心区166c的一些部分、和带材料164。在图4A和4A1中所示的布置方 式中,在进入折叠机530之前,弹性粘合剂504B可施加于弹性股线170和/或连续长度的 带材料160。
[0090] 重新参见图4,从压料辊502开始,连续长度的带材料402在纵向MD上推进至切割 器506,所述切割器将带材料402切割成两个连续的带基底,它们称作第一带基底406和第 二带基底408。可按各种方式来构造切割器506。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切割器506可为裁 切器或冲切器,其以直线切割和/或曲线切割方式将带材料分离成两个连续的带基底。切 割器506也可被构造为穿孔器,所述穿孔器在带材料中穿孔出弱线,并且其中带材料在随 后的步骤中沿弱线分离。从切割器506开始,第一带基底406和第二带基底408推进穿过 转向器508,所述转向器使第一带基底和第二带基底在横向CD上彼此分离,诸如图5B中所 示。并因此,弹性股线170, 172,连续长度的第一带基底406和第二带基底408在沿纵向MD 推进的同时保持在拉伸状态。
[0091] 应当理解,可按各种方式来构造转向器508。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向器508可 包括相对于纵向成45度的角度或某种其它角度的转杆。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向器可包括凸 面乳棍。其它实施例可包括呈枢转台形式的转向器,例如由Maxcess-FIFE Corporation制 造的FIFE-500纤维网引导系统。转向器也可包括允许精密地主动控制基底位置的仪器和 纤维网边缘控制结构。
[0092] 继续参见图4、5B、5B1、5B2和5B3,第一带基底406和第二带基底408从转向器508 推进至切割单元510。然后切割单元510间歇地使第一带基底406和第二带基底408中的 弹性部件168失效。更具体地,切割单元510可在第一带基底406和第二带基底408的弱 粘结区403中切断、切割、和/或破坏内弹性部件168, 172。因此,第一带基底406和第二 带基底408各自具有与强粘结区405对应的弹性区405、和与弱粘结区403对应的失效区 403 (其中弹性部件172已被切断)。
[0093] 如图5C、5C1、5C2和5C3中所示,随着带基底在纵向上推进或在装配好的吸收制品 已被封装后,取决于回缩的速率,内弹性部件172的切断的端部404将开始以受控的方式回 缩或快速回缩至第一带基底406和第二带基底408的强粘结区405。如先前所提及,虽然内 弹性部件172由弱粘结区中的基底粘合剂504A粘结至外层带材料162或内层带材料164, 但基底粘合剂504A的强度不足以将切断的弹性端404保持在弱粘结区403中。但与如果无 粘合剂在弱粘结区中施加于基底和弹性部件相比,基底粘合剂504A的强度可足以致使弹 性端404以相对更慢的速率从弱粘结区403回缩或快速回缩。因此,切断的弹性端404可 随时间推移以受控的速率继续从弱粘结区403回缩或快速回缩,所述受控的速率部分地取 决于施加于弱粘结区403中的基底粘合剂504A的基重和/或类型。图5CC、5CC1、5CC2和 5CC3示出了在完全回缩至强粘结区405之后的内弹性部件172的切断的端部404。
[0094] 应当理解,取决于具体应用,基底粘合剂504A和弹性粘合剂504B可按各种方式 并以各种量来施加。例如,在一些情况下,可用多孔槽式涂覆方法来施加基底粘合剂504A。 在一些构形中,可按范围为〇. 5gsm至lOgsm的量来施加基底粘合剂504A。应当理解,粘合 强度(高对低)可按各种方式变化。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给定类型的粘合剂,粘合 强度可根据其中施加粘合剂的工艺技术而有变化。一些例子的应用工艺技术可包括槽式涂 覆、熔喷、和螺旋图案涂覆。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给定类型的粘合剂,粘合强度可根据其中 施加粘合剂的基重而有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粘合强度可根据所施加的粘合剂的类型而 有变化,例如,购自Η. B. Fuller的以产品代码PH0-3000出售的热熔性粘合剂。在一些实施 例中,粘合强度可根据压缩力而有变化,诸如对于非织造基底,其中压缩力可影响粘合剂被 压入到非织造纤维中的深度。
[0095] 如先前所提及,本文的方法可被构造成使得随着带基底在纵向上推进,内弹性部 件172的切断的端部404以受控的方式朝第一带基底406和第二带基底408的强粘结区 405回缩或快速回缩。因此,应当理解,在回缩期间或在完成回缩之后,可发生各种附加的 装配操作。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内弹性部件172已回缩或快速回缩至强粘结区405之 后,基础结构102可与第一带基底406和第二带基底408粘结。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内弹性 部件172继续朝强粘结区405回缩或快速回缩的同时,基础结构102可与第一带基底406 和第二带基底408粘结。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装配好的吸收制品已被封装之后,内弹性部件 172可继续朝强粘结区405回缩或快速回缩。
[0096] 在一些实施例中,诸如图5CC1和5CC2中所示,切割单元510可被构造成仅切断第 一带基底406和/或第二带基底408的弱粘结区403中的弹性部件168,172,而不切穿外层 带材料162或内层带材料164。在其它构形中,切割单元510可被构造成切割第一带基底 406和第二带基底408的弱粘结区403中的弹性部件168,172,同时也切穿外层带材料162 和内层带材料164中的一者或两者。例如,图5CC1A和5CC2A示出了一种构形,其中切割单 元510穿过内层带材料164切割出狭缝413,同时切割第一带基底406和第二带基底408的 弱粘结区403中的弹性部件168, 172,而不切穿外层带材料162。在另一个例子中,图5CC1B 和5CC2B示出了一种构形,其中切割单元510穿过内层带材料164和外层材料162两者切 割出狭缝413,同时切割第一带基底406和第二带基底408的弱粘结区403中的弹性部件 168,172。
[0097] 如先前所论述,内弹性股线172在弱粘结区403仅用基底粘合剂504A粘结至外层 带材料162和/或内层带材料164。然而,应当理解,弱粘结区403和强粘结区405可被构 造成具有各种粘合剂涂覆。例如,图5B3示出了带基底408的详细视图,其中切除了外层带 材料164以示出强粘结区405和弱粘结区403中粘合剂涂覆的一个实施例。更具体地,图 5B3示出了粘合剂涂覆构形的一个例子,其中基底粘合剂504A已在强粘结区405和弱粘结 区403中施加于带材料162, 164和/或弹性部件168, 170, 172。此外,弹性粘合剂504B已在 强粘结区405中但不在弱粘结区403中施加于带材料162, 164、和/或内弹性部件168, 172 中的一者或两者。因此,弹性粘合剂504B可沿纵向MD间歇地施加于强粘结区405中,并且 基底粘合剂504A可沿纵向连续地施加于弱粘结区403和强粘结区405中。
[0098] 继续参见图5B3,弹性粘合剂504B可施加于弹性部件168, 172,所述弹性部件在强 粘结区405中在纵向MD上延伸。因此,弹性粘合剂504B在强粘结区405中将内层带材料 162、外层带材料164、和弹性部件168, 172粘结在一起。此外,基底粘合剂504A还可施加 于在纵向MD上在弱粘结区403和强粘结区405中延伸的弹性部件168, 172、内带材料162 或外带材料164中的一者或多者。因此,基底粘合剂504A在弱粘结区403中将内层带材料 162和外层带材料164粘结在一起。如先前所提及,在已被切割之后,基底粘合剂504A的强 度不足以永久性地在弱粘结区403中将弹性部件168, 172保持到内层带材料162或外层带 材料164。图5C3示出了出自图5B3的带基底408的详细视图,其中切除了外层带材料164 以示出在弱粘结区403中已被切割之后的弹性部件168, 172,其中弹性部件168, 172的切断 的端部404已开始回缩或快速回缩至强粘结区405,如定向箭头404D所指示。
[0099] 应当理解,各种构形的切割单元510均能够与本文的设备和方法一起使用。 此类切割单元的构型可包括以下专利中所公开的切割刀结构/单元:例如,美国专利 5, 393, 36〇 ;7, 7〇8,849 ;7,861,756 ;7, 777,〇94 ;2〇12 年 3 月 3〇 日提交的进一步由代理人 案卷号12394确认的美国专利申请13/434, 912 ;和2012年3月30日提交的进一步由代理 人案卷号AA833FP-AF确认的美国专利申请61/617, 713,这些专利全部以引用方式并入本 文。因此,切割单元可被构造成带有冲切刀、柔性刀片、和/或压缩辊结构,并且也可包括附 加结构以控制刀砧间隙和/或力。
[0100] 图6和7示出了包括切割辊600和砧辊602的切割单元510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 切割辊600适于围绕旋转轴线604旋转并限定外圆周表面606。并且砧辊602适于围绕旋 转轴线608旋转并限定外圆周表面610。切割辊600邻近于砧辊602并在切割辊602的外 圆周表面606和站棍602的外圆周表面610之间产生由最小距离D限定的棍隙603。如图 6和7中所示,切割辊600也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刀片612。每个刀片612可具有近端部分 614,所述近端部分在横向(⑶)上沿切割辊600的外圆周表面606延伸长度L。刀片612可 限定从近端部分614延伸至远侧边缘616的尺寸H1。此外,从近端部分614开始,刀片可按 距离Η从切割辊600的外圆周表面606径向向外延伸至远侧边缘616。应当理解,刀片612 可从外圆周表面606径向向外延伸以在刀片612和切面之间限定90度或更小诸如约45度 的角度,所述切面在外圆周表面606上与近端部分614相交。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Η1可 等于Η ;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Η1可大于Η。如图6和7中所示,刀片612可限定矩形形状, 所述矩形形状具有由厚度t分开的第一表面618和相对的第二表面620。刀片612可相对 于距离H1具有小厚度t,使得刀片612成为柔性的或可弯曲的。
[0101] 如图6-8C中所示,切割单元510可被布置成使得第一带基底406和第二带基底 408在纵向MD上推进以围绕砧辊602的外圆周表面610部分地包裹。随着砧辊602和切割 辊600的旋转,第一表面618的一些部分和刀片612的远侧边缘616被移动而接触第一带 基底406和第二带基底408,诸如图8A中所示。如图8A-8C中所示,每个刀片612的距离Η 均大于切割辊600和砧辊602之间的距离D。因此,参照图8Β,随着刀片612旋转通过切割 辊600和砧辊602之间的辊隙603,刀片612向内沿第二表面620挠曲或弯曲。因此,第一 表面618的一些部分和/或刀片612的远侧边缘616对第一带基底406和第二带基底408 施加压力以切割弱粘结区403中的弹性部件168, 172。现在参见图8C,随着切割辊600继 续旋转,刀片612移动远离辊隙603并沿距离Η1恢复成直的,因此在进入辊隙603之前回 复至初始刀片形状。
[0102] 应当理解,带基底材料可按各种方式布置在切割单元510上。例如,如图6-8C中 所示,前带基底材料406和后带基底材料408可在纵向MD上推进以围绕旋转的砧辊602部 分地包裹,使得前带基底材料406和后带基底材料408的外层带材料162接触砧辊602的 外圆周表面610。因此,旋转的切割辊600的刀片612在推进穿过辊隙603的同时接触前带 基底材料406和后带基底材料408的内层带材料164。应当理解,前带基底406和后带基 底408可被布置成使得带材料162的内层或带材料164的外层接触砧辊602的外圆周表面 610。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前带基底材料406和后带基底材料408可被布置成围绕旋转 的砧辊602部分地包裹,使得前带基底材料406和后带基底材料408的带材料162的内层 接触砧辊602的外圆周表面610。如上文所论述,图6-8C中所示的切割单元510可被构造 成切断第一带基底406和/或第二带基底408的弱粘结区403中的仅弹性部件168, 172,而 不切穿外层带材料162或内层带材料164。在其它构形中,切割单元510可被构造成切割第 一带基底406和第二带基底408的弱粘结区403中的弹性部件168,172,同时也切穿外层带 材料162和内层带材料164中的一者或两者。
[0103] 如上文所论述,切割单元500的刀片612对弹性层合体300施加压力以切断弹性 部件302。在一些实施例中,由刀片612施加的压力也可在第一基底层和第二基底层之间 产生压力粘结。例如,在其中第一基底层和第二基底层包括外层带材料162和内层带材料 164 (两者均包括非织造纤维网)的实施例中,刀片612的远侧边缘616可对非织造纤维网 施加足够的压力以将非织造纤维中的一些熔化并熔合在一起,因此在外层带材料162和内 层带材料164之间产生粘结613。粘结613的实施例示出于图5CC1C和5CC2C中。如图1 中所示,粘结613在尿布100的弹性带104中可为可见的,并且可与刀片612的远侧边缘 616的形状对应。
[0104] 应当理解,切割单元510可被构造成具有各种数量的刀片,它们具有各种形状和 取向。例如,图6-8C中所示的切割单元510包括四个刀片612 &、61213、612(:、612(1。在切割 辊600的外圆周表面606上,第一刀片612a和第二刀片612b可与第三刀片612c和第四刀 片612d隔开180度。应当理解,切割辊也可被构造成具有周向地沿切割辊600的外圆周表 面606布置的各种数目的刀片。第一刀片612a和第二刀片612b的近端部分614也可彼此 对齐并与旋转轴线604对齐以便按直线在垂直于纵向(MD)的横向(CD)上延伸。相似地, 第三刀片612c和第四刀片612d的近端部分614可彼此对齐并与旋转轴线604对齐以便 按直线在垂直于纵向(MD)的横向(⑶)上延伸。此外,第一刀片612a和第二刀片612b以 及第三刀片612c和第四刀片612d可限定不同的长度L,并且可在横向⑶上彼此分开各种 距离。例如,刀片612的长度L被构造成便于接合第一带基底406和第二带基底408的一 些部分以便切割弹性部件168, 172,而不切割弹性部件168, 170。此外,刀片612还可被构 造成同时在⑶方向上沿基本上直线切割弹性部件168, 172。还应当理解,切割辊600可被 构造成具有多于两个或少于两个刀片612,它们沿切割辊600的外圆周表面606的CD方向 对齐。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替代具有第一刀片612a和第二刀片612b,切割辊600可被 构造成具有在外圆周表面606上沿⑶方向延伸长度L的单一刀片612。还应当理解,切割 辊600可被构造成多于一次地切割某个区或区域中的弹性部件。例如,切割辊600可被构 造成多于一次地切割弱粘结区403中的弹性部件168, 172。当弹性部件被切割成多个片段 时,切断的端部可不朝强粘结区405回缩,而是可朝彼此回缩,直至基本上全部预应变从弹 性片段释放。因此,弹性片段可以松弛状态保持在弱粘结区中。
[0105] 重新参见图4,从切割单元510开始,第一带基底406和第二带基底408在纵向MD 上推进并与离散的基础结构102组合。如图4和?中所示,在纵向MD上将连续长度的基础 结构组件302推进至载体设备512并用刀辊514切割成离散的基础结构102。如图?中所 示,连续长度的基础结构组件302可包括吸收组件140,所述吸收组件夹置在顶片材料138 和d底片材料136、腿弹性部件、阻隔腿箍等之间。基础结构组件的一部分被切除以示出顶 片材料138的一部分和吸收组件140。
[0106] 在吸收基础结构102的连续纤维网被刀辊514切割以形成离散的基础结构102之 后,载体设备512旋转并在纵向MD上以图5E1中所示的取向推进离散的基础结构102,其中 基础结构102的纵向轴线124从大致平行于纵向MD旋转至大致垂直于纵向的位置。尽管 图5E1中所示的基础结构102被示出带有作为前缘的第二侧向延伸的端边缘146和作为后 缘的第一侧向延伸的端边缘144,但应当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基础结构102可按其它取 向被推进。例如,基础结构可取向成使得第二侧向延伸的端边缘146成为后缘并且第一侧 向延伸的端边缘144成为前缘。载体设备308也旋转,同时改变推进的基础结构102的取 向。载体设备308也可改变基础结构102在纵向MD上推进的速度。应当理解,各种形式的 载体设备可用于本文的方法,例如,美国专利7, 587, 966所公开的载体设备。图5E2示出了 基础结构102在纵向(不同于图5E1中所示的方向)上推进的同时在载体设备308上的取 向。更具体地,图5E2示出了如下基础结构102,其中基础结构102的侧向轴线126大致平 行于纵向MD,并且其中第一纵向侧边缘128为前缘且第二纵向侧边缘130为后缘。
[0107] 如下文参照图4、5F、5G和5H所述,基础结构102从载体设备512转移并与推进的 连续长度的带基底406, 408组合,所述带基底随后被切割以形成尿布100上的第一弹性带 106和第二弹性带108。
[0108] 参照图4和5F,基础结构102从载体设备512转移至载体设备512和辊518之间 的辊隙516,在那里基础结构102与连续长度的推进的前带基底材料406和后带基底材料 408组合。前带基底材料406和后带基底材料408各自限定面向穿着者表面312和相对的 面向衣服表面314。第一带基底406的面向穿着者表面312可沿第一腰区116与基础结构 102的面向衣服表面134组合,并且第二带基底408的面向穿着者表面312可沿第二腰区 118与基础结构102的面向衣服表面134组合。如图4中所示,在辊518和载体设备512之 间的辊隙516处,与离散的基础结构102组合之前,可将粘合剂520间歇地施加到第一带基 底406和第二带基底408的面向穿着者表面312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础结构102可按 各种不同的方式接合到第一带和第二带,例如热粘结、压力粘结、超声粘结、粘合剂以及它 们的组合。
[0109] 在一些实施例中,诸如图4、5C、5C1、5C2和5F中所示,粘合剂520可在第一带基底 406和/或第二带基底408的弱粘结区403处间歇地施加于面向身体表面312的一部分。 并且粘合剂可不在第一带基底406和/或第二带基底408的强粘结区405处施加于面向身 体表面312的一部分。因此,基础结构102的面向衣服表面134可按重叠关系与第一带基底 406和/或第二带基底408的弱粘结区403组合。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带基底406 和第二带基底408的弱粘结区403可对应于和/或限定上文参照图1-2B所述的第一弹性 带106和第二弹性带108的中心区106c,108c。此外,强粘结区405还可对应于和/或限定 上文参照图1-2B所述的第一弹性带106和第二弹性带108的相对的端区106a、106b、108a、 108b。
[0110] 如上文所提及,能够以各种方式来配置所述转换加工方法,使得切断的弹性端以 受控的速率从弱粘结区回缩或快速回缩,所述受控的速率部分地取决于施加于弱粘结区中 的基底粘合剂的基重和/或类型。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础结构102能够在切断的弹性 部件168, 172已完全回缩至强粘结区405之前被置于弱粘结区403上。在一些实施例中, 基础结构102能够在切断的弹性部件168, 172已完全回缩至强粘结区405之后被置于弱粘 结区403上。还应当理解,强粘结区405和弱粘结区403可相对于基础结构102具有各种 尺寸。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础结构102的一些部分可重叠或可定位在切断的端部404 和/或切断的弹性部件168, 172的一些部分之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部件168, 172的 切断的端部404可与基础结构102的纵向边缘128, 130对齐或可位于所述纵向边缘之外。 如先前所提及,在一些情况下,弹性部件可不完全回缩,直至装配好的吸收制品被设置在包 装件内侧。
[0111] 参照图4和5F,连续长度的吸收制品400由多个离散的基础结构102限定,所述多 个离散的基础结构沿纵向MD彼此间隔开并通过第二带基底408和第一带基底406彼此连 接。如图4中所示,连续长度的吸收制品400从辊隙516推进至折叠设备522。在折叠设 备522处,在横向⑶上沿侧向轴线126折叠每个基础结构102以将第一腰区116 (具体地, 内的面向身体表面132)放置成与第二腰区118的内的面向身体表面132成面对的表面对 表面取向。基础结构的折叠也将在每个基础结构102之间延伸的第二带基底408的面向穿 着者表面312定位成与在每个基础结构102之间延伸的第一带基底406的面向穿着者表面 312成面对关系。如图4, 5F和5G中所示,连接至第一带基底406和第二带基底408的折叠 的离散的基础结构102从折叠设备522被推进至粘结机524。粘结机524用于粘结在每个 基础结构102之间延伸的第二带基底408的一部分与在每个基础结构102之间延伸的第一 带基底406的一部分,因此产生离散的粘结区336。应当理解,各种类型的粘结机设备和方 法均能够用于粘结第二带基底材料408与第一带基底材料406,例如美国专利6, 248, 195 ; 6, 546, 987 ;和7, 383, 865 ;以及美国专利公布2012/0021186A1中所公开的设备和方法,这 些专利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0112] 如图4和5H中所示,连续长度的吸收制品从粘结机524被推进至刀辊526,在该处 沿横向切割出离散的粘结区336以产生吸收制品100上的第一侧缝178和随后推进的吸收 制品上的第二侧缝180。
[0113] 本文所公开的量纲和值不应被理解为严格限于所引用的确切数值。相反,除非另 外指明,每个此类量纲旨在表示所引用的值和围绕该值的功能上等同的范围。例如,公开为 "40mm"的尺寸旨在表示"约40mm"。
[0114] 除非明确地排除或换句话讲限制,本文所引用的每篇文献,包括任何交叉引用的 或相关的专利或申请,均特此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本文。任何文献的引用不是对其作为本 文所公开的或受权利要求书保护的任何发明的现有技术,或者其单独地或与任何其它参考 文献的任何组合,或者参考、提出、建议或公开任何此类发明的认可。此外,当本发明中术语 的任何含义或定义与以引用方式并入的文献中术语的任何含义或定义矛盾时,应当服从在 本发明中赋予该术语的含义或定义。
[0115]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对那些本领域中技术人员显而 易见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所 附权利要求书旨在涵盖本发明范围内的全部此类改变和修改。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装配一次性尿布(100)的方法,每个尿布包括基础结构(102),所述基础结 构具有由中心区(119)彼此分开的第一端区(116)和相对的第二端区(118),并且具有纵向 轴线(124)和侧向轴线(126),所述基础结构(102)包括:顶片(138)、底片(136)、以及设 置在所述顶片(138)和所述底片(136)之间的吸收芯(142),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纵向上推进具有第一表面和相对的第二表面的第一连续基底层(162),并且在横向 上限定宽度; 在纵向上推进具有第一表面和相对的第二表面的第二连续基底层(164),并且在横向 上限定宽度; 沿纵向向所述第一连续基底层(162)的第一表面连续地施加第一粘合剂(504A); 在纵向上以拉伸状态推进弹性股线(168); 沿纵向向所述弹性股线(168)、所述第一连续基底层(162)的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连 续基底层(164)的第一表面中的至少一者间歇地施加第二粘合剂(504B); 以所述拉伸状态将所述弹性股线(168)置于所述第一基底层(162)的第一表面和所述 第二基底层(164)的第一表面之间以形成弹性层合体(402),所述弹性层合体包括具有所 述第一粘合剂(504A)且不具有所述第二粘合剂(504B)的第一区(403)、和具有所述第一粘 合剂(504A)和所述第二粘合剂(504B)两者的第二区(405),所述第二区沿所述纵向间歇地 间隔开;以及 在所述弹性层合体(402)的第一区(403)中切断弹性股线(168),其中所述切断的弹性 股线从所述第一区(403)朝所述第二区(405)回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切断所述弹性股线(168)的步骤还包括在所 述第一区(403)中切割所述弹性股线和所述第一连续基底层(162),而不切割所述第二连 续基底层(164)。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切断所述弹性股线的步骤还包括在所述第一 区(403)中切割所述弹性股线(168),而不切割所述第一连续基底层(162)或所述第二连续 基底层(164)。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切断所述弹性股线的步骤还包括切割所述弹 性股线(168)以及在所述第一区(403)中切割所述第一连续基底层(162)和所述第二连续 基底层(164)两者。
5.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沿所述纵向切割所述弹性层合体 (402)以形成第一连续弹性层合体(406)和第二连续弹性层合体(408)的步骤,所述第一连 续弹性层合体和所述第二连续弹性层合体中的每一个包括第一区(403)和第二区(405)。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横向上分离所述第一连续弹性层合体 (406)和所述第二弹性层合体(408)的步骤。
7.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粘结每个基础结构(118)的第一端 区(116)与连续弹性层合体(402)的第一区(403)的步骤。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粘结每个基础结构的第一端区与所述连续弹性层 合体的第一区的步骤是在所述切断的弹性股线(168)从所述第一区(403)朝所述第二区 (405)回缩的同时执行的。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每个基础结构(102)的第一端区(116)与所述 连续弹性层合体(402)的第一区(403)粘结之后,所述切断的弹性股线(168)继续从所述 第一区(403)朝所述第二区(405)回缩。
10.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切断所述弹性股线(168)的步骤还 包括用刀片(612)的远侧边缘(616)向所述第一基底层(162)、所述第二基底层(164)和所 述弹性股线(168)施加压力。
11.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纵向(MD)上推进所述第一弹性 层合体(406)穿过限定在切割辊(600)和砧辊(602)之间的辊隙(603)的步骤,所述切割 辊(600)围绕第一旋转轴线(604)旋转并且所述砧辊¢02)围绕第二旋转轴线(608)旋 转,其中所述切割辊(600)包括外圆周表面(606),并且其中所述砧辊(602)包括外圆周表 面(610),所述外圆周表面(610)限定所述切割棍(600)的外圆周表面(606)和所述外圆 周表面(610)之间的最小距离D,其中所述切割辊(600)包括具有远侧边缘(616)的刀片 (612),所述远侧边缘限定所述远侧边缘¢16)和所述切割辊¢00)的外圆周表面¢06)之 间的最大距离H,并且其中所述Η大于D。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使所述刀片(612)弯曲。
【文档编号】A61F13/15GK104203180SQ201380017748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0日
【发明者】U·施奈德, G·D·拉文 申请人:宝洁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