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公藤的炮制方法

文档序号:767396阅读:7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雷公藤的炮制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中药炮制领域,公开了一种雷公藤的炮制方法。该法包括以下炮制步骤:将雷公藤带皮根药材,用黄泥均匀包裹,包层厚度约0.2~0.5厘米,黄泥用黄土与10%食盐水按毎4克黄土中加入1毫升食盐水的比例和匀制得,自然晾干后,置烘箱内于120℃—500℃加热30min—90min,剥离黄泥,得雷公藤烘箱煨制品。
【专利说明】一种雷公藤的炮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炮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雷公藤的炮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雷公藤为卫矛科藤本植物,又名断肠草、黄藤根等,在我国有三个品种,即雷公藤 Tripterygiumwilfordii Hook. > Tripterygiumhypoglaucum (Levi.) Hutch 和东北雷公藤斤regelii Spragueet Takeda (又称黑蔓),统称为雷公藤。雷 公藤味辛、苦,性凉,有大毒,归心、肝、脾、肾经,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舒筋活血通络,消肿 止痛,杀虫止痒之功。主要分布福建、湖南、江西、云南和东北等地。现代药理及临床研究证 实,雷公藤具有抗炎、抗生育、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 炎、慢性肾炎、红斑狼疮等难治性免疫功能亢进疾病。而且在器官移植抗排斥反应、癌症等 方面疗效显著。雷公藤是国内外公认具有良好疗效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功能 亢进性疾病的中药,其主要有效成分为雷公藤甲素等二萜内酯类成分。目前有雷公藤片、雷 公藤多苷片、雷公藤内酯、雷公藤内酯软膏、雷公藤总萜片等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多个国产 药品品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雷公藤具有肝、肾、心、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多脏器 毒性,毒性强烈,甚至能引起死亡。据临床观察统计,雷公藤是目前不良反应报道最多的中 药之一。虽然毒副作用制约了雷公藤药物的临床应用,但是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优 势来看,目前还没有其它药物能够取代雷公藤药物。雷公藤的毒性大大限制了雷公藤药物 的临床应用,因此,研究开发减少雷公藤的毒性,同时保持或增强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疗效的方法,对于提高雷公藤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以及开发雷公藤新药具有十分重要的 社会和经济意义。
[0003]炮制是中医药临床应用中降低有毒药物毒性的有效而且经济的途径之一。有毒 中药一直是中药炮制研究的重点,古云"有毒宜制"。目前关于雷公藤的炮制研究报道情况 如下:一、净制或修制法:雷公藤传统药用须去根皮,现认为应去其根皮及韧皮部两部分, 用其木质部,称为净制或修制法(田磊磊,等.炮制对雷公藤毒性影响的研究综述.中华 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166-168)。净制法去掉了毒性 最大但也是活性最大的根皮,该法虽然降低了毒性但同时降低了雷公藤的治疗效果,这样 造成资源大大的浪费。二、煮法:刘锡钧等发现用羊血煮可降低雷公藤的毒性(刘锡钧,等. 雷公藤经羊血炮制可降低毒性.药学实践杂志,1986,4 :73-75),采用的药材为去除根皮 净制后的雷公藤粗粉。毛泽玲报道了水、甘草汁、莱菔子汁炮制对雷公藤的毒性有不同程度 的降低,其中莱菔子汁和甘草汁煮对雷公藤的减毒效果最明显,雷公藤莱菔子炮制品的抗 炎作用优于雷公藤生品(毛泽玲.不同炮制方法对雷公藤的减毒保效作用及减毒机制的 初步研究.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6月),采用的药材也为去除根皮净制 后的雷公藤饮片。三、炙法:毛泽玲报道了雷公藤醋炙和酒炙炮制品毒性稍小于雷公藤生 品。四、蒸法:毛泽玲还报道了水蒸也可降低雷公藤的急性毒性。沈炜等报道了酒蒸和醋 蒸明显降低雷公藤对肝细胞的体外毒性,采用的药材为去除根皮净制后的雷公藤,但未比 较评价其抗炎活性(沈炜,等.MTT法检测雷公藤不同炮制品对L-02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 研究.浙江中医杂志,2012, 47(6) :405。范永升,沈炜,等.一种醋制雷公藤的炮制方法. 中国专利201210580741. 2)。五、浸泡法:杨更亮报道了雷公藤减毒炮制方法及相关制剂, 发现用含氯离子的酸液浸泡处理雷公藤可降低其毒性(杨更亮.雷公藤减毒炮制方法及 相关制剂.中国专利200610075914. X)。六、其它炮制方法,如淸炒、水漂、煅炭、微波炮制 等对雷公藤也有减毒作用(陈锦忠.雷公藤加工炮制与毒性检验.农村新技术,2011,2: 45。刘建群,等.微波炮制对雷公藤毒性及其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14, 25(02) :344-345)。水漂和煅炭炮制采用的药材为去除根皮净制后的雷公藤。上述炮制方 法虽然对雷公藤的毒性有一定的降低效果,但多数文献未对雷公藤炮制品和生品的药效进 行对比研究,而且采用的药材绝大多数为去皮净制的雷公藤药材。目前,有关雷公藤炮制研 究比较薄弱,减毒效果研究缺乏详实的科学数据,特别是缺少抗炎、免疫抑制等活性对比研 究,许多雷公藤现有炮制方法疗效还未明确,探索雷公藤炮制物质基础变化的文献报道也 较少,缺少带皮雷公藤药材的炮制研究。只有炮制后,在降低毒性的基础上保持或提高了雷 公藤的药效,该炮制方法才存在实际应用价值。煨制是常用炮制方法之一,具有"缓和药性、 增强疗效的作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公藤的烘箱煨法炮制方法。该煨制方法对雷公藤 具有确切的减毒增效作用,该法所得雷公藤煨制品与雷公藤生品比较,具有治疗类风湿性 关节炎、抗炎活性更好,毒性更小的优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法较优工艺煨制品的毒性比生 品下降了约2飞倍,而抗炎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显著优于生品,从而大大提高了雷 公藤的临床应用安全性。与雷公藤其它炮制方法比较,本发明烘箱煨法炮制采用雷公藤的 带皮根药材,资源利用充分,炮制过程简便,工艺可控性强,容易规范化和推广,具有重要的 实际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雷公藤的烘箱煨法炮制方法。该煨制方法对雷公藤具 有确切的减毒增效作用,该法所得雷公藤煨制品与雷公藤生品相比治疗指数得到了大大提 高,且采用雷公藤的带皮根药材,资源利用充分,炮制过程简便,工艺可控性强,容易规范化 和推广,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将雷公藤带皮根药材,用黄泥均匀包裹,包层厚 度约0. 2~0. 5厘米,黄泥用黄土与10%食盐水按每4克黄土中加入1毫升食盐水的比例和 匀制得,自然晾干后,置烘箱内120°C-500°C条件下加热30min - 90min,剥离黄泥,得雷公 藤供箱纟畏制品。
[0006] 本法雷公藤烘箱煨制品与雷公藤生品以及雷公藤微波煨制品的毒性、抗炎、和治 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比较的实验数据参见实施例19一22。雷公藤微波煨制品制法见发明 人报道(刘建群,等.微波炮制对雷公藤毒性及其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时珍国医国药, 2014,25(02) :344-345)。实验结果表明:与雷公藤生品比较,本法雷公藤烘箱煨制品的毒 性大大降低,较优工艺煨制品的半数致死量提高了约2飞倍,而且抗炎和治疗类风湿性关 节炎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本发明雷公藤烘箱煨制法与发明人已报道的微波煨制法的工艺 差别为用烘箱加热炮制代替微波炮制。发明人的研究结果表明,烘箱煨制和微波煨制均能 降低雷公藤的毒性,但烘箱煨制减毒效果更明显。而且雷公藤烘箱煨制后抗炎和治疗类风 湿性关节炎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雷公藤微波煨制后完全丧失了抗炎和治疗类风湿性 关节炎作用。研究结果还表明,较低温度烘箱煨制后雷公藤的毒性反而有所增加,提高适当 温度烘箱煨制后雷公藤的毒性明显下降。与发明人已报道的雷公藤微波煨制法比较,本法 雷公藤烘箱煨制品的药效得到显著提高,大大优于生品,而雷公藤微波煨制品完全丧失了 药效。因此,本发明雷公藤烘箱煨制法与微波煨制法具有本质的效果差别。与雷公藤其它 炮制方法比较,本发明烘箱煨法炮制采用雷公藤的带皮根药材,资源利用充分,炮制过程简 便,工艺可控性强,容易规范化和推广,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应理解本发明的范围非仅限于这 些实施例的范围。
[0008] 实施例1 : 取雷公藤带皮根药材生品100克,用黄泥均匀包裹,包层厚度约0. 2厘米,黄泥用黄土 与10%食盐水按每4克黄土中加入1毫升食盐水的比例和匀制得,自然晾干后,置烘箱内 120°C条件下加热30min,剥离黄泥,得烘箱煨制品。
[0009] 实施例2 取雷公藤带皮根药材生品100克,用黄泥均匀包裹,包层厚度约0. 3厘米,黄泥用黄土 与10%食盐水按每4克黄土中加入1毫升食盐水的比例和匀制得,自然晾干后,置烘箱内 150°C条件下加热30min,剥离黄泥,得烘箱煨制品。
[0010] 实施例3 取雷公藤带皮根药材生品100克,用黄泥均匀包裹,包层厚度约0. 5厘米,黄泥用黄土 与10%食盐水按每4克黄土中加入1毫升食盐水的比例和匀制得,自然晾干后,置烘箱内 200°C条件下加热30min,剥离黄泥,得烘箱煨制品。
[0011] 实施例4: 取雷公藤带皮根药材生品100克,用黄泥均匀包裹,包层厚度约0. 5厘米,黄泥用黄土 与10%食盐水按每4克黄土中加入1毫升食盐水的比例和匀制得,自然晾干后,置烘箱内 300°C条件下加热30min,剥离黄泥,得烘箱煨制品。
[0012] 实施例5: 取雷公藤带皮根药材生品100克,用黄泥均匀包裹,包层厚度约0. 5厘米,黄泥用黄土 与10%食盐水按每4克黄土中加入1毫升食盐水的比例和匀制得,自然晾干后,置烘箱内 400°C条件下加热30min,剥离黄泥,得烘箱煨制品。
[0013] 实施例6: 取雷公藤带皮根药材生品100克,用黄泥均匀包裹,包层厚度约0. 5厘米,黄泥用黄土 与10%食盐水按每4克黄土中加入1毫升食盐水的比例和匀制得,自然晾干后,置烘箱内 500°C条件下加热30min,剥离黄泥,得烘箱煨制品。
[0014] 实施例7 : 取雷公藤带皮根药材生品100克,用黄泥均匀包裹,包层厚度约0. 3厘米,黄泥用黄土 与10%食盐水按每4克黄土中加入1毫升食盐水的比例和匀制得,自然晾干后,置烘箱内 120°C条件下加热45min,剥离黄泥,得烘箱煨制品。
[0015] 实施例8 取雷公藤带皮根药材生品100克,用黄泥均匀包裹,包层厚度约0. 3厘米,黄泥用黄土 与10%食盐水按每4克黄土中加入1毫升食盐水的比例和匀制得,自然晾干后,置烘箱内 150°C条件下加热45min,剥离黄泥,得烘箱煨制品。
[0016] 实施例9 取雷公藤带皮根药材生品100克,用黄泥均匀包裹,包层厚度约0. 3厘米,黄泥用黄土 与10%食盐水按每4克黄土中加入1毫升食盐水的比例和匀制得,自然晾干后,置烘箱内 200°C条件下加热45min,剥离黄泥,得烘箱煨制品。
[0017] 实施例10 : 取雷公藤带皮根药材生品100克,用黄泥均匀包裹,包层厚度约0. 3厘米,黄泥用黄土 与10%食盐水按每4克黄土中加入1毫升食盐水的比例和匀制得,自然晾干后,置烘箱内 300°C条件下加热45min,剥离黄泥,得烘箱煨制品。
[0018] 实施例11 : 取雷公藤带皮根药材生品100克,用黄泥均匀包裹,包层厚度约0. 3厘米,黄泥用黄土 与10%食盐水按每4克黄土中加入1毫升食盐水的比例和匀制得,自然晾干后,置烘箱内 400°C条件下加热45min,剥离黄泥,得烘箱煨制品。
[0019] 实施例12 : 取雷公藤带皮根药材生品100克,用黄泥均匀包裹,包层厚度约0. 3厘米,黄泥用黄土 与10%食盐水按每4克黄土中加入1毫升食盐水的比例和匀制得,自然晾干后,置烘箱内 500°C条件下加热45min,剥离黄泥,得烘箱煨制品。
[0020] 实施例13 : 取雷公藤带皮根药材生品100克,用黄泥均匀包裹,包层厚度约0. 2厘米,黄泥用黄土 与10%食盐水按每4克黄土中加入1毫升食盐水的比例和匀制得,自然晾干后,置烘箱内 120°C条件下加热90min,剥离黄泥,得烘箱煨制品。
[0021] 实施例14 取雷公藤带皮根药材生品100克,用黄泥均匀包裹,包层厚度约0. 3厘米,黄泥用黄土 与10%食盐水按每4克黄土中加入1毫升食盐水的比例和匀制得,自然晾干后,置烘箱内 150°C条件下加热90min,剥离黄泥,得烘箱煨制品。
[0022] 实施例15 取雷公藤带皮根药材生品100克,用黄泥均匀包裹,包层厚度约0. 3厘米,黄泥用黄土 与10%食盐水按每4克黄土中加入1毫升食盐水的比例和匀制得,自然晾干后,置烘箱内 200°C条件下加热90min,剥离黄泥,得烘箱煨制品。
[0023] 实施例16 : 取雷公藤带皮根药材生品100克,用黄泥均匀包裹,包层厚度约0. 3厘米,黄泥用黄土 与10%食盐水按每4克黄土中加入1毫升食盐水的比例和匀制得,自然晾干后,置烘箱内 300°C条件下加热90min,剥离黄泥,得烘箱煨制品。
[0024] 实施例17 : 取雷公藤带皮根药材生品100克,用黄泥均匀包裹,包层厚度约0. 5厘米,黄泥用黄土 与10%食盐水按每4克黄土中加入1毫升食盐水的比例和匀制得,自然晾干后,置烘箱内 400°C条件下加热90min,剥离黄泥,得烘箱煨制品。
[0025] 实施例18 : 取雷公藤带皮根药材生品100克,用黄泥均匀包裹,包层厚度约0. 5厘米,黄泥用黄土 与10%食盐水按每4克黄土中加入1毫升食盐水的比例和匀制得,自然晾干后,置烘箱内 500°C条件下加热90min,剥离黄泥,得烘箱煨制品。
[0026] 实施例19 : 雷公藤烘箱煨制品与生品以及微波煨制品的急性毒性比较试验: 将雷公藤生品组和各炮制组药材,切碎,用10倍量70%的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提取液 合并,减压蒸干得到各组雷公藤提取物,用于下面毒性和药效比较实验。采用改良寇氏法 进行小鼠口服急性毒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除120°C烘箱煨制品急性毒性有所增加外,其余 150°C _500°C烘箱煨制品与生品比较的急性毒性大大下降,其中200°C和300°C烘箱煨制品 半数致死量LD5tl增大2飞倍,见表1。

【权利要求】
1. 一种雷公藤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炮制步骤:将雷公藤带皮根药材,用 黄泥均匀包裹,黄泥用黄土与10%食盐水按每4克黄土中加入1毫升食盐水的比例和匀制 得,自然晾干后,置烘箱内加热,炮制完毕后剥离黄泥,得雷公藤烘箱煨制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雷公藤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黄泥包层厚度约0. 2~0. 5 厘米,置烘箱内加热温度为120°C-500°C,加热时间为30min - 90min。
【文档编号】A61K36/37GK104306426SQ201410616114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6日
【发明者】刘建群, 张国华, 高俊博 申请人:江西中医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