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疲劳和拉伸试验的口腔种植固定桥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29552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用于疲劳和拉伸试验的口腔种植固定桥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口腔种植学的基础研究领域,具体涉及可用于疲劳加载和拉伸试验的种植体支持的双端固定桥的设计。



背景技术:

种植体支持的双端固定桥是口腔种植中常见的修复方式之一,其最大的优点是减少了种植体的使用数目,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目前,临床上种植固定桥的固位方式主要有两种:粘接固位和螺丝固位。两种固位方式各有其自身的优缺点,但究竟哪种方式最佳目前还尚无定论,这需要根据具体的临床情况而定。宿玉成等学者认为:在种植固定桥修复中,粘接固位一般作为首选。这种固位方式中修复体与基台之间主要是通过粘接剂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其主要优点是更接近于传统修复技术,舒适、美观,制造及临床操作简便,且具有一定的被动适应性。

为获得修复体长期的功能与稳定,在采用粘接固位修复方式时,必须控制好影响粘接效果的各种因素。研究表明:影响粘接效果的因素众多,其中口腔内环境的变化是主要因素之一。体外冷热循环和疲劳加载试验能最大程度地模拟口腔内环境的变化,已经成为了检验各种修复体性能及粘接剂优越性的主要方法之一。如何设计一个能较好模拟修复体、可用于疲劳加载试验和拉伸试验的种植体固定桥设计是本发明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检测粘接剂性能的用于疲劳和拉伸试验的口腔种植固定桥装置,以保证固定桥能进行体外疲劳试验、冷热循环试验等,最大程度地模拟口腔内环境,而且试验后的固定桥还能进行拉伸试验,以检测其粘接剂的粘接性能。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疲劳和拉伸试验的口腔种植固定桥装置,其要点在于它包括双端固定桥、底座、基台、替代体,双端固定桥与基台通过粘接剂粘接固定,基台与替代体连接,底座与替代体固定成一体。

本发明通过设计一个底座使得试验设备除了拉伸试验外还能进行疲劳试验。

双端固定桥是指下颌第二前磨牙至第二磨牙间的三个牙冠。

双端固定桥的牙合面采用相应牙位的正常解剖牙合面。

双端固定桥的牙合面采用相应牙位的正常解剖牙合面,双端固定桥的每个牙冠颊、舌侧边各设计一个固位孔突台,固位孔突台上加工有固位孔,并设计有拉伸固定装置、拉钩,拉钩的钩端与固位孔相配合,可穿过固位孔,拉钩的上端固定于拉伸固定装置上。在每个牙冠都设计固位孔,使每个牙冠都承受拉力,受力均匀,与使用环境相同。

固定桥固位圈的设计:在固定桥每个牙冠颊舌侧中1/3处设计2mm的固位圈,共6个;颊、舌侧3个固位圈在同一直线上,两条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到相应牙冠牙合面的距离相等。

固位孔突台位于每个牙冠颊舌侧中部,厚度为整体高度的1/3。保证固位孔突台自身的强度,及纵向受力均匀。

拉伸固定装置为“凸”字形,上端与拉伸机相配合,下端加工有与双端固定桥牙冠数量相同,间距与固位孔相同的固定通孔,用于固定拉钩。将每个拉钩的受力统一到拉伸固定装置中,受力均匀。

由于磨牙区主要是行使咀嚼功能,咀嚼的应力和蠕动变形是影响粘接剂粘接性能的重要因素。目前的拉伸试验只在中部牙冠表面设计拉孔,无法在拉伸试验前进行咀嚼(疲劳)试验模拟口腔内环境,使得试验结果可靠性较差。而本发明双端固定桥的牙合面为相应牙位的正常解剖牙合面,固位孔在牙冠的侧面,牙冠表面与正常的牙相同,使得固定桥即可以进行咀嚼(疲劳)试验模拟其在口内的咀嚼运动,又可以通过六个拉钩进行拉伸试验,以检测粘接剂在修复体经过一定的疲劳加载试验后其粘接性能的变化,为临床上粘接剂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是:在牙科标准石膏模型上制作下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二磨牙的种植导板,将第二前磨牙至第二磨牙的石膏牙体磨除,磨除的深度为由冠面向下深度为10-12mm,利用种植导板在缺失的第二前磨牙和第二磨牙位置进行常规种植窝预备,于窝洞内分别置入替代体,将基台固定于对应替代体上,用平行仪确定两个基台拥有共同就位道后固定替代体,将带有基台的模型进行计算机数字化扫描,3D打印制作种植体支持的标准模型的下颌第二前磨牙至第二磨牙的双端固定桥,固定桥的每个牙冠颊、舌侧中部相对应处各设计一个固位孔突台,固位孔突台上加工有固位孔,供拉伸试验用,再松开基台与替代体的连接,将替代体包埋于自凝树脂块中制作底座,然后将基台固定于替代体上,基台螺丝孔用棉花加热牙胶封闭,最后再将双端固定桥通过粘接剂固定于相应的基台上。

根据双端固定桥的六个固位圈中心点的距离设计加工相同中心距的拉伸固定装置的固定通孔,6根相同大小、长度的拉钩,上端有能与固定装置上固定通孔相匹配的圆孔,另一端为能穿过固位孔的钩形。

拉伸试验固定装置设计:根据颊侧(或舌侧)三个固位圈中心点的距离设计一中间带有螺丝孔的拉伸装置,通过6根相同大小长度的拉钩与固定桥相连接。

拉伸试验时将底座固定于机台上,固定装置固定于试验拉伸机的上端,通过拉伸机可检验基台与双端固定桥之间粘接剂的粘接强度。

将带有底座的双端固定桥固定于磨床的下端,上端使用球形加载头,按一定的频率与载荷值进行磨合试验。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整体受力均匀,能用于全面的疲劳和拉伸试验,保证固定桥能进行体外疲劳试验、冷热循环试验等,能直接进行磨合试验模拟其在口内的咀嚼运动,最大程度地模拟口腔内环境,而且试验后的固定桥还能进行拉伸试验,以检测粘接剂在修复体经过一定的疲劳加载试验后其粘接性能的变化,以为临床上粘接剂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双端固定桥的立体图

其中:1双端固定桥11固位孔12固位孔突台2拉伸固定装置21固定通孔23螺栓3拉钩31钩端4底座 5基台 6替代体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视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所列举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疲劳和拉伸试验的口腔种植固定桥装置,它包括双端固定桥1、底座4、基台5、替代体6,双端固定桥1与基台5通过粘接剂粘接固定,基台5与替代体6通过中央螺丝连接,底座4与替代体6固定成一体。本发明所指的双端固定桥是指下颌第二前磨牙至第二磨牙间的三个牙冠。双端固定桥的牙合面采用相应牙位的正常解剖牙合面,双端固定桥的每个牙冠颊、舌侧边各设计一个固位孔突台12,固位孔突台12上加工有固位孔11,并设计有拉伸固定装置2、拉钩3,拉钩3的钩端31与固位孔11相配合,可穿过固位孔,拉钩3的上端通过螺栓23固定于拉伸固定装置2上。固位孔突台12位于每个牙冠颊舌侧中部,厚度为整体高度的1/3,颊、舌侧3个固位圈在同一直线上,两条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到相应牙冠牙合面的距离相等。拉伸固定装置2为“凸”字形,上端与拉伸机相配合,下端加工有与双端固定桥牙冠数量相同,间距与固位孔11相同的固定通孔21,用于固定拉钩3。

它的制作方法是:在牙科标准石膏模型上制作下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二磨牙的种植导板,将第二前磨牙至第二磨牙的石膏牙体磨除,磨除的深度为由冠面向下深度为10-12mm,利用种植导板在缺失的第二前磨牙和第二磨牙位置进行常规种植窝预备,于窝洞内分别置入替代体6,将基台5通过中央螺丝固定于对应替代体6上,用平行仪确定两个基台拥有共同就位道后固定替代体6,将带有基台的模型进行计算机数字化扫描,3D打印制作种植体支持的标准模型的下颌第二前磨牙至第二磨牙的双端固定桥。固定桥的每个牙冠颊、舌侧中部相对应处各设计一个固位孔突台12,颊、舌侧3个固位圈在同一直线上,两条直线在同一水平面上,且到相应牙冠牙合面的距离相等,固位孔突台12上加工有固位孔11。本设计中固位孔11供拉伸试验用,直径为2mm。再松开基台与替代体的连接,将替代体包埋于自凝树脂块中制作底座4,即底座是用自凝树脂与替代体6浇铸而成一体,然后将基台固定于替代体上,基台的螺丝孔用棉花加热牙胶封闭,最后再将双端固定桥通过粘接剂固定于相应的基台上。根据双端固定桥的六个固位圈中心点的距离设计加工相同中心距的拉伸固定装置的固定通孔21,6根相同大小、长度的拉钩,上端有能与固定装置上固定通孔21相匹配的圆孔,用螺栓23固定于固定装置2上,另一端为能穿过固位孔11的钩形,整根拉钩长度约5cm,钩的大小约1.5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