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59786发布日期:2018-06-12 17:3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心血管植入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可通过介入方式植于血管内的可回收腔静脉滤器。



背景技术:

腔静脉滤器(以下简称滤器)在临床上被证实为预防肺栓塞安全有效的手段,可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但是滤器植入下腔静脉一定时间后,由于对血管的刺激,滤器支撑杆会不同程度地被内皮细胞爬覆、包裹,造成难于取出,只能作为永久滤器长期植入人体。而滤器永久植入人体具有一定风险,例如:滤器长期与血液和血管内皮接触,可能发生蛋白质吸附、血小板粘附,最终形成血栓导致静脉血管堵塞,或导致肺栓塞再发生;长期植入体内,有发生滤器变形、倾斜、移位、断裂,甚至穿透血管的危险等。

将滤器制作成两端封闭的结构,并且增加用于与血管壁抵接的开放性支撑杆,可延长临时滤器的回收时间。但是,此种滤器在经输送鞘输送至预定位置展开时,开放性支撑杆之间可能会存在相互缠绕,导致滤器在血管内不能顺利展开,降低了滤器的可用性,导致手术无法顺利进行。且开放性支撑杆的末端存在刺破血管壁的风险,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不会刺破血管壁、不易发生缠绕、可用性更高的腔静脉滤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滤器,包括近端、远端以及连接于所述近端和所述远端之间的滤器主体,所述滤器主体包括均为网状结构的第一过滤单元、第二过滤单元以及多个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单元和所述第二过滤单元的中间连接杆,所述中间连接杆上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自所述中间连接杆向外延伸的过渡段以及自所述过渡段弯折并朝近端延伸的支撑段,所述支撑段的末梢设有外轮廓圆滑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外轮廓过渡到所述支撑段的部分为平滑过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段的横截面包括两条相对设置的轮廓线,所述凸出部的横截面包括与所述支撑段横截面的两条轮廓线分别相连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其中一条所述轮廓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侧边与另一条所述轮廓线之间均为平滑过渡,且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与两条所述轮廓线均呈钝角夹角。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的横截面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边相连的第三侧边、以及与所述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相连的第四侧边,各所述侧边之间均为平滑过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的横截面具有一较长对角线和一较短对角线,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延长线的交点落在所述较长对角线上,所述凸出部横截面的尺寸满足以下条件:

1)所述第三侧边或所述第四侧边在所述较长对角线上正投影的长度与所述支撑段横截面宽度的比值在0到4之间;

2)所述较长对角线的长度与所述支撑段横截面宽度的比值在0到6之间;

3)所述较短对角线的长度与所述支承段横截面宽度的比值大于1。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的横截面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的半圆弧,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延长线的交点落在所述支撑段的两条轮廓线之间,所述凸出部横截面的尺寸满足以下条件:

1)所述半圆弧的半径与所述支承段横截面宽度之间的比值大于0;

2)所述半圆弧的直径与所述支承段横截面宽度之间的比值不小于1;

3)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延长线的交点与所述半圆弧中点之间的连线长度与所述支承段横截面宽度之间的比值在0到5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的横截面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相连的直线段以及连接两所述直线段的圆弧段,所述凸出部的横截面的尺寸满足以下条件:

1)所述圆弧段的半径与所述支承段横截面宽度之间的比值大于0;

2)所述圆弧段的直径与所述支承段横截面宽度之间的比值大于1;

3)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延长线的交点与所述圆弧段中点之间的连线长度与所述支承段横截面宽度之间的比值在0到5之间;

4)所述直线段在条件3)所述的连线长度上的正投影长度与所述支承段横截面宽度之间的比值大于0;

5)两所述直线段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与所述支承段横截面宽度之间的比值不小于1。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为圆弧线且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的一端经过圆弧相连,则所述凸出部的横截面的尺寸满足以下条件:

1)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之间的最大距离与所述支承段横截面宽度之间的比值大于1;

2)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交点与其另一端延长线的交点之间的连线长度与所述支承段横截面宽度之间的比值大于1。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的横截面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边相连的第三侧边、与所述第三侧边相连的第五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相连的第四侧边以及与所述第四侧边和所述第五侧边相连的第六侧边,各所述侧边之间均为平滑过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的截面具有连接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延长线交点与所述第五侧边和所述第六侧边交点的较长对角线,则所述凸出部的横截面尺寸满足以下条件:

1)所述第五侧边或所述第六侧边落在所述较长对角线上的正投影长度与所述支承段横截面宽度之间的比值在0到6之间;

2)所述第三侧边或所述第四侧边落在所述较长对角线上的投影长度与所述支承段横截面宽度之间的比值在0到6之间;

3)所述较长对角线的长度与所述支承段横截面宽度之间的比值大于1;

4)所述第五侧边与所述第六侧边之间的最大距离与所述支承段横截面宽度之间的比值大于1。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的末端还设有外轮廓圆滑的球状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相邻两所述中间连接杆上的所述支撑杆交错分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单元和所述第二过滤单元中至少有一个由汇集在所述近端或远端的Y形滤网杆形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滤单元Y形滤网杆的数量为所述第二过滤单元Y形滤网杆数量的一半。

本发明滤器的支撑杆末梢设有外轮廓圆滑的凸出部,且凸出部的外轮廓过渡到支撑段的部分为平滑过渡,这种结构设计解决了滤器在收缩或展开时开放支撑杆之间的相互缠绕的问题,提升了滤器的可用性,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且外轮廓光滑的凸出部大大降低了支撑杆刺破血管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滤器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滤器中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滤器中的支撑杆末梢凸出部第一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滤器中的支撑杆末梢凸出部第二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滤器中的支撑杆末梢凸出部第三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滤器中的支撑杆末梢凸出部第四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滤器中的支撑杆末梢凸出部第五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滤器10包括远端1、近端2以及连接于远端1和近端2之间的滤器主体。滤器主体包括第一过滤单元3、第二过滤单元4和多个连接第一过滤单元3和第二过滤单元4的中间连接杆5。多个中间连接杆5环绕远端1和近端2的连线均匀间隔分布。第一过滤单元3由多个Y形滤网杆31汇集在远端1形成使得第一过滤单元3呈锥形网状结构,第二过滤单元4亦由多个Y形滤网杆41汇集在近端2形成使得第二过滤单元4呈锥形网状结构,且第一过滤单元3的Y形滤网杆31的数量是第二过滤单元4的Y形滤网杆41数量的一半,使滤器10在整体上呈非对称结构。此种非对称的结构对预过滤的血栓具有选择性,即只过滤会造成肺栓塞的血栓,从而保证腔静脉的长期通畅性。同时滤器远端1还设置有回收钩(未标示),用于作为临时滤器使用时回收用。

中间连接杆5上还设有用于与血管壁抵接的支撑杆6和7。支撑杆6和7的作用均是滤器植入血管后与血管壁接触,使中间连接杆5远离血管壁,从而防止血管内膜在滤器表面爬覆造成的回收时间窗短的问题。支撑杆6和支撑杆7的结构相同,以支撑杆7为例,支撑杆7包括自中间连接杆5向血管壁方向延伸的过渡段71以及自过渡段71延伸的支撑段72,支撑段72用于与血管壁抵接。只不过支撑杆6上还设有用于刺入血管壁内的固定锚61,而支撑杆7未设有固定锚,固定锚61可以使滤器在血管内更稳固。且在该优选实施例中,一个中间连接杆5上只设有一个支撑杆6或7,且相邻的中间连接杆5上的支撑杆交错布置,从而使得支撑杆在血管中可以为滤器提供更加均匀、稳定的支撑力,防止滤器因在血管中倾斜、移位而造成血栓过滤效果减弱,术后病人肺栓塞的风险提高;与此同时,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滤器杆刺破血管壁的发生率。在其它可能的实施例中,中间连接杆上也可以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支撑杆,这些支撑杆可以被固定在中间连接杆的任意位置,前提是由支撑杆的过渡段和支撑段形成的开口朝向应当与滤器被取出的方向相反。

支撑段72的末梢73还设有外轮廓圆滑的凸出部,且该凸出部的外轮廓过渡到支撑段72的部分同为平滑过渡。本发明中的平滑过渡指的是通过圆弧或倒角过渡。且凸出部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有多种,以下将通过几个实施例来对凸出部的横截面形状做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

如图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凸出部20的横截面呈四边形,支撑段72的横截面具有两条轮廓线72a和72b。凸出部20的横截面包括与轮廓线72a呈钝角夹角的第一侧边20a、与轮廓线72b呈钝角夹角的第二侧边20b、与第一侧边20a相连的第三侧边20c以及同时与第三侧边20c和第二侧边20b相连的第四侧边20d。其中,第一侧边20a和第二侧边20b分别与轮廓线72a和72b相连且两两之间均为平滑过渡。且第一侧边20a和第三侧边20c之间、第三侧边20c和第四侧边20d、以及第四侧边20d与第二侧边20b之间均为平滑过渡,使得凸出部20的外轮廓呈现圆滑的形态。具体地,凸出部20可以通过机械喷砂、抛光等机械方法、化学方法或氩弧焊处理成平滑的表面。

第一侧边20a与第二侧边20b延长线的交点落在轮廓线72a与72b之间,连接第三侧边20c与第四侧边20d延长线的交点、与第一侧边20a与第二侧边20b延长线的交点得到凸出部20横截面的一较长对角线A,连接第一侧边20a与第三侧边20c延长线的交点、与第二侧边20b和第四侧边20d延长线的交点得到凸出部20横截面的一较短对角线A’。设第三侧边20c或第四侧边20d在较长对角线A上的正投影长度为L1、支撑段72横截面的宽度为L5、较长对角线A的长度为L2以及较短对角线A’的长度为L3;要使凸出部20起到防止滤器在收缩或展开时支撑杆间的缠绕问题的作用,则凸出部20的横截面尺寸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1)0<L1/L5<4;

2)0<L2/L5<6;

3)L3/L5>1。

第二实施例:

如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凸出部30的横截面呈水滴形,支撑段72的横截面具有两条轮廓线72a和72b。凸出部30的横截面包括与轮廓线72a呈钝角夹角的第一侧边30a、与轮廓线72b呈钝角夹角的第二侧边30b以及同时与第一侧边30a和第二侧边30b相连的半圆弧30c。其中,第一侧边30a和第二侧边30b分别与轮廓线72a和72b相连且两两之间均为平滑过渡。同样的,凸出部30可以通过机械喷砂、抛光等机械方法、化学方法或氩弧焊处理成平滑的表面。

第一侧边30a与第二侧边30b延长线的交点落在轮廓线72a与72b之间,连接第一侧边30a与第二侧边30b延长线的交点、与半圆弧30c的中点得到凸出部30横截面的一对角线B。设半圆弧30c的半径为L1、对角线B的长度为L2、半圆弧30c的直径为L3以及支撑段72的横截面宽度为L5;要使凸出部30起到防止滤器在收缩或展开时支撑杆间的缠绕问题的作用,则凸出部30的横截面尺寸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1)L1/L5>0;

2)0<L2/L5<5;

3)L3/L5≥1。

第三实施例:

如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凸出部40的横截面呈水滴形,支撑段72的横截面具有两条轮廓线72a和72b。凸出部40的横截面包括与轮廓线72a呈钝角夹角的第一侧边40a、与轮廓线72b呈钝角夹角的第二侧边40b、与第一侧边40a相连的直线段40c、与第二侧边40b相连的直线段40e以及连接两直线段40c和40e的圆弧段40d。其中,第一侧边40a和第二侧边40b分别与轮廓线72a和72b相连且两两之间均为平滑过渡,两直线段40c和40e与圆弧段40d相切。同样的,凸出部40可以通过机械喷砂、抛光等机械方法、化学方法或氩弧焊处理成平滑的表面。

第一侧边40a与第二侧边40b延长线的交点落在轮廓线72a与72b之间,连接第一侧边40a与第二侧边40b延长线的交点、与圆弧段40d的中点得到凸出部40横截面的一对角线C。设圆弧段40d的半径为L1、圆弧段40d的直径为L4、对角线C的长度为L3、直线段40c或40d在对角线C上的正投影长度为L2、支撑段72的横截面宽度为L5以及直线段40c和40d的最短垂直距离为L6;要使凸出部40起到防止滤器在收缩或展开时支撑杆间的缠绕问题的作用,则凸出部40的横截面尺寸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1)L1/L5>0;

2)L2/L5>0;

3)0<L3/L5<5;

4)L4/L5>1;

5)L6/L5≥1。

第四实施例:

如图6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凸出部50的横截面呈六边形,支撑段72的横截面具有两条轮廓线72a和72b。凸出部50的横截面包括与轮廓线72a呈钝角夹角的第一侧边50a、与轮廓线72b呈钝角夹角的第二侧边50b、与第一侧边50a相连的第三侧边50c、与第三侧边50c相连的第四侧边50d、与第四侧边50d相连的第五侧边50e、以及与第五侧边50e和第二侧边50b相连的第六侧边50f。其中,第一侧边50a和第二侧边50b分别与轮廓线72a和72b相连且两两之间均为平滑过渡,各侧边之间均为平滑过渡。同样的,凸出部50可以通过机械喷砂、抛光等机械方法、化学方法或氩弧焊处理成平滑的表面。

第一侧边50a与第二侧边50b延长线的交点落在轮廓线72a与72b之间,连接第一侧边50a与第二侧边50b延长线的交点、与第四侧边50d和第五侧边50e延长线的交点得到一对角线D。设第四侧边50d和第五侧边50e在对角线D上正投影的长度为L1、第三侧边50c或第六侧边50f在对角线D上正投影的长度为L2、对角线D的长度为L3、第四侧边50d和第五侧边50e的最大垂直距离为L4、以及支撑段72的横截面宽度为L5;要使凸出部50起到防止滤器在收缩或展开时支撑杆间的缠绕问题的作用,则凸出部50的横截面尺寸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1)0<L1/L5<6;

2)0<L2/L5<6;

3)L3/L5>1;

4)L4/L5>1。

第五实施例:

如图7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凸出部60的横截面呈椭圆形,支撑段72的横截面具有两条轮廓线72a和72b。凸出部60的横截面呈包括与轮廓线72a呈钝角夹角的第一侧边60a以及与轮廓线72b呈钝角夹角的第二侧边60b,且在该实施例中第一侧边60a和第二侧边60b均为圆弧线。其中,第一侧边60a和第二侧边60b的一端分别与轮廓线72a和72b相连,且另一端相交并通过大圆弧过渡。同样的,凸出部60可以通过机械喷砂、抛光等机械方法、化学方法或氩弧焊处理成平滑的表面。

第一侧边60a与第二侧边60b延长线的交点落在轮廓线72a与72b之间,椭圆形的截面具有长轴E和与长轴E垂直的短轴F。设长轴E的长度为L1、短轴F的长度为L2以及支撑段72的横截面宽度为L5;要使凸出部60起到防止滤器在收缩或展开时支撑杆间的缠绕问题的作用,则凸出部60的横截面尺寸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1)L1/L5>1;

2)L2/L5>1。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凸出部的末端增加外轮廓圆滑的球状结构,进一步防止支撑杆刺破血管壁。该外轮廓圆滑的球状结构可以通过氩弧焊处理凸出部的末端得到。可以理解的,除了在凸出部的末端处理得到外轮廓圆滑的球状结构之外,任何一种不会刺破血管壁的结构都可以设置在凸出部的末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