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青光眼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青光眼是由于眼压升高而引起的视乳头损害及视野缺损的眼病,其致盲率位于眼科第二。青光眼导致的视功能损害的病理基础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进行性死亡和神经纤维丢失。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认为细胞凋亡是青光眼导致RGC进行性减少的主要机制之一。青光眼手术治疗后,多数患者的眼压能控制在正常水平,但部分患者的视神经损害可继续发展。因此,除降低眼压外,对抗RGC的凋亡和保护视神经成为目前和未来青光眼防治的主要课题。
青光眼治疗的最终目的在于阻止视神经损害,保护视功能。目前治疗青光眼的方法主要是降低眼压,以减缓视神经损害的进展,对压力依赖性青光眼其病变发展能被控制,甚至有逆转的可能;但对于非压力依赖性青光眼,即使药物和手术有效的控制眼压,其病变仍会缓慢发展。因此,除降低眼压外,人们越来越关注改善视乳头血流灌注和加强视神经保护的治疗。在中医认为,青光眼是七情所犯,致肝气郁结不舒,气滞血瘀所致。因此,采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对青光眼视功能有保护作用。在目前对青光眼视功能保护治疗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情况下,应用中药保护视神经在临床研究和筛选药物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腊肠果:本品为豆科植物腊肠树Cassia fistula L. 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果熟时采收,晒干。【性味】甘、微辛,凉。【功能与主治】清肝热,解毒,消肿,攻下。用于肝炎,肝中毒,便秘,四肢肿胀。【性状】本品呈圆柱形。完整者长30~50cm,直径1.5~2.5cm,顶端尖,基部有短果柄。表面暗褐色至黑褐色,平滑而带光泽,具不甚明显的环形浅槽,腹背两缝线明显。质坚,可折断,断面具黄棕色横隔。每两隔间各具种子1粒。种子周围的果肉红白色或黄绿色至黄褐色。种子由短线状珠柄附着于腹缝线上,常脱落。种子呈卵圆形而稍扁,黄棕色至暗红棕色,光滑,两侧具略隆起的皱纹,上下有浅纵沟。质坚硬,遇热水产生透明易剥离的胶质薄膜,胚乳发达角质样。果肉气特异,味甘、苦、涩、酸。收载于卫生部颁藏药标准(第一册),标准编号:WS3-BC-0109-95。
飘拂草:为莎草科飘拂草属植物两岐飘拂草Fimbristylis dichotoma (L) Vahl[Scirpus dichotomus L.;S.annuus All.;Fimbristylis annua(All.)Roem.et Schult]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性味】味淡;性寒。【归经】肾;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利尿;解毒。主小便不利;湿热浮肿;淋病;小儿胎毒。【化学成份】 含双氢莎草醌(dihydrooyperaqnone)、四氢莎草醌。(tetrahydrocyperaquinone),莎草醌(cyperapuinone),羟基莎草醌(hydroxycyperapuinone),去甲莎草醌(demethylcyperapuinone)。【原植物形态】 两歧飘拂草,草本。秆丛生,高20-50cm。全株无毛或有疏柔毛。叶线形,短于秆,宽1-2.5mm,先端急尖或钝;鞘基部革质。花序下的叶状苞片3-4,常1-2片,长于花序。聚伞花序复出或简单;小穗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5-12mm,宽2-3mm,有多数花;鳞片卵形或长圆形,长2-2.5mm,棕褐色,有光泽,有3-5脉,先端有短尖;雄蕊2-3;花柱扁平,上部有缘毛;柱头2。小坚果宽倒卵形,双凸状,长1-1.2mm,白色至至淡褐色,表面有横长圆形网纹,纵肋7-9条,显着隆起,有褐色短柄。花、果期7-10月。收载于中药大辞典。
十三年花:为爵床科马兰属植物铜毛紫云菜Strobilanthes aehobarbus W. W. Smith的根和叶。根、叶全年均可采,洗净,晒干。【性味】 味淡;微苦;性平。【归经】 心;肺;肝经。【功能主治】 清肝利湿;活血散瘀。主湿热黄疸;目赤肿痛;月经不调;产后腹痛。【原植物形态】 铜毛紫云菜 多年生灌木状草本,高约1m。茎直立,多分枝,上部四棱形,节膨大,扁平,密被棕黄色短毛,杂有白色长柔毛,尤以嫩枝叶毛密。单叶对生;有柄;叶片卵圆形或卵形,先端渐尖,基部略不对称,钝圆或心形,边具疏钝锯齿,上面昱绿色,下面暗紫色,两面被棕黄色短毛和白色长毛,枝叶上毛如擦脱后呈蓝色。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叶状;萼5裂;花紫色;花冠筒状,先端5裂,二唇形;雄蕊4,二强,花丝基部有江膜质相连,花冠内面有2行短毛。蒴果。有种子4颗。收载于中药大辞典。
羟基吴茱萸碱(Hydroxyevodiamine):CAS号1238-43-3,分子式C19H17N3O2,分子量319.36。【成分来源】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槐角苷(Sophoricoside):CAS号152-95-4,分子式C21H20O10,分子量432.38。【药理作用】保肝,抗炎。【成分来源】豆科植物槐树果实(槐角)尼泊尔黄花木茎;漆树科植物宽叶尚乳香叶。
葫芦素L( Cucurbitacin L):CAS号1110-02-7,分子式C30H44O7,分子量516.67。【生物活性】抗肿瘤 (动物Ehrlich 腹水癌 in vivo,生命延长率38%~42%),细胞毒(KB in vitro,ED50=0.01~0.1ug/ml,HeLa in vitro,ED50=0.1ug/ml)。【成分来源】白泻根 Bryonia alba,喷瓜 Ecballium elaterium,无卷须西瓜 Citrullus ecirrhosus,药西瓜 Citrullus colocynthis。
3个原料药的化学结构:
槐角苷(Sophoricoside)
羟基吴茱萸碱(Hydroxyevodiamine) 葫芦素L( Cucurbitacin L)。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防治青光眼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制成该防治青光眼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
腊肠果800-810重量份 飘拂草750-758重量份 十三年花740-750重量份 羟基吴茱萸碱65-70重量份 槐角苷30-40重量份 葫芦素L20-24重量份。
优选的用于防治青光眼的药物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组成:
腊肠果805重量份 飘拂草754重量份 十三年花745重量份 羟基吴茱萸碱68重量份 槐角苷35重量份 葫芦素L22重量份。
一种防治青光眼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药物组合物可以采用制剂学的常规方法制备成片剂或胶囊剂或滴丸。
一种防治青光眼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药物组合物与化学药或中药组成的防治青光眼药物。
一种防治青光眼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制备:
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腊肠果800-810重量份 飘拂草750-758重量份 十三年花740-750重量份 羟基吴茱萸碱65-70重量份 槐角苷30-40重量份 葫芦素L20-24重量份;
制备方法:
(1)按原料药配比取飘拂草、十三年花、腊肠果、羟基吴茱萸碱、槐角苷、葫芦素L,混匀,用重量百分比浓度37%乙醇作为溶剂,在30.5℃温浸提取,提取次数为9次,每次提取时间为6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13倍,滤过,得药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0,滤过,药液通过LKS02 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21%乙醇溶液洗脱LKS02 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21%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骤(1)药渣A,用重量百分比浓度56%乙醇作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1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0.9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药渣A重量的17倍,滤过,得药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5,滤过,药液通过XDA-7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79%乙醇溶液洗脱XDA-7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79%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
优选的一种防治青光眼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制备:
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腊肠果805重量份 飘拂草754重量份 十三年花745重量份 羟基吴茱萸碱68重量份 槐角苷35重量份 葫芦素L22重量份;
制备方法:
(1)按原料药配比取飘拂草、十三年花、腊肠果、羟基吴茱萸碱、槐角苷、葫芦素L,混匀,用重量百分比浓度37%乙醇作为溶剂,在30.5℃温浸提取,提取次数为9次,每次提取时间为6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13倍,滤过,得药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0,滤过,药液通过LKS02 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21%乙醇溶液洗脱LKS02 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21%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骤(1)药渣A,用重量百分比浓度56%乙醇作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1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0.9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药渣A重量的17倍,滤过,得药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5,滤过,药液通过XDA-7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79%乙醇溶液洗脱XDA-7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79%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
一种防治青光眼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药物组合物可以采用制剂学的常规方法制备成片剂或胶囊剂或滴丸。
一种防治青光眼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药物组合物与化学药或中药组成防治青光眼药物。
药物组合物防治青光眼作用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防治青光眼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防治青光眼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腊肠果805g 飘拂草754g 十三年花745g 羟基吴茱萸碱68g 槐角苷35g 葫芦素L22g;
制备方法:
(1)按原料药配比取飘拂草、十三年花、腊肠果、羟基吴茱萸碱、槐角苷、葫芦素L,混匀,用重量百分比浓度37%乙醇作为溶剂,在30.5℃温浸提取,提取次数为9次,每次提取时间为6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13倍,滤过,得药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0,滤过,药液通过LKS02 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21%乙醇溶液洗脱LKS02 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21%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骤(1)药渣A,用重量百分比浓度56%乙醇作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1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0.9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药渣A重量的17倍,滤过,得药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5,滤过,药液通过XDA-7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79%乙醇溶液洗脱XDA-7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79%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2:防治青光眼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防治青光眼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腊肠果800g 飘拂草758g 十三年花740g 羟基吴茱萸碱70g 槐角苷30g 葫芦素L24g;
制备方法:
(1)按原料药配比取飘拂草、十三年花、腊肠果、羟基吴茱萸碱、槐角苷、葫芦素L,混匀,用重量百分比浓度37%乙醇作为溶剂,在30.5℃温浸提取,提取次数为9次,每次提取时间为6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13倍,滤过,得药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0,滤过,药液通过LKS02 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21%乙醇溶液洗脱LKS02 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21%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骤(1)药渣A,用重量百分比浓度56%乙醇作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1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0.9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药渣A重量的17倍,滤过,得药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5,滤过,药液通过XDA-7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79%乙醇溶液洗脱XDA-7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79%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3:防治青光眼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防治青光眼的药物组合物的原料药的组成和重量份为:腊肠果810g 飘拂草750g 十三年花750g 羟基吴茱萸碱65g 槐角苷40g 葫芦素L20g;
制备方法:
(1)按原料药配比取飘拂草、十三年花、腊肠果、羟基吴茱萸碱、槐角苷、葫芦素L,混匀,用重量百分比浓度37%乙醇作为溶剂,在30.5℃温浸提取,提取次数为9次,每次提取时间为6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原料药总重量的13倍,滤过,得药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10,滤过,药液通过LKS02 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21%乙醇溶液洗脱LKS02 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21%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骤(1)药渣A,用重量百分比浓度56%乙醇作为溶剂,加热回流提取1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0.9小时,每次溶剂用量为药渣A重量的17倍,滤过,得药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05,滤过,药液通过XDA-7大孔吸附树脂柱,先用水洗脱,再用重量百分比浓度79%乙醇溶液洗脱XDA-7大孔吸附树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浓度79%乙醇洗脱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将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匀,即得药物组合物。
实施例4:片剂的制备
取实施例1药物组合物350g,加入淀粉450g,混匀,制粒,干燥,加微晶纤维素60g,硬脂酸镁8g,混匀,压制成2500片, 即得药物组合物片剂。
实施例5:胶囊的制备
取实施例2药物组合物180g,加入淀粉180g,混匀,制粒,干燥,整粒,加入适量硬脂酸镁,混匀,装胶囊900粒,即得药物组合物胶囊。
实施例6:滴丸的制备
称取聚乙二醇 6000 250g水浴(80℃)加热煮熔,加入实施例3药物组合物10g,充分搅拌均匀,以液体石蜡为冷却剂,置玻璃管(4*80cm)中,冷却温度为2℃,滴口内外径为7.0/2.0(mm/mm),滴口距液面为2.3cm,滴速以每分40滴为最佳条件,用棉布吸干滴丸表面的冷凝剂,即得药物组合物滴丸。
实验例1:防治青光眼的试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病例与分组:本组50例(60只眼)均为我市医院住院患者,其中38例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期,12例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进展期。均行小梁切除术,眼压≤21mmHg。50例中治疗组25例(30只眼)口服药物组合物(实施例1药物组合物)每次1.5g,每日3次,连服30天。对照组25例(30只眼)未用药物治疗。治疗组服药前后和对照组同时查视力与视野,由一名眼科护士专项负责检查并记录。
疗效标准:视力(标准对数视力表):视力增加≥2行为改善;视力下降<2行为退步。视野(苏州医疗器械厂生产的周边视野计):视野扩大≥5°为改善;扩大<5°为不变。
2 结果
两组结果的比较见表1。
表1 服药前后治疗组视力、视野与对照组的比较
视力比较差有显著性差异,视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