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氧气袋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3243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急救氧气袋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氧气袋,特别涉及一种急救氧气袋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氧气袋是用来装氧气的袋子,主要由无毒、无有害化学作用的材料合成。氧气袋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可以用于家庭保健,也可以用于医疗单位外出急救输送用。

氧气袋由于其容量较小,且氧气以气态的形式储存,氧气袋在使用的过程中,氧气量逐渐减少,导致其输出压力逐渐减弱而不能满足正常的供氧需求。目前,医院通常的做法是医护人员对氧气袋施加一个外力,保证氧气袋的压力能够满足正常的供氧需求,但是这种方式不仅麻烦,而且供氧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急救氧气袋辅助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保持持续地氧气输出。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急救氧气袋辅助装置,包括:

板框,所述板框形成有一适于收容氧气袋的镂空区及位于所述镂空区外围的至少两个用以将所述氧气袋固定于所述镂空区的定位件;

第一挤压机构和第二挤压机构,所述第一挤压机构及第二挤压机构相对设置于所述板框横向的两侧且位于所述板框的上表面,用以沿横向挤压所述镂空区内的所述氧气袋且所述第一挤压机构的挤压方向与第二挤压机构的方向相反。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联动挤压机构和第二联动挤压机构,所述第一联动挤压机构及第二联动挤压机构相对设置于所述板框横向的两侧且位于所述板框的下表面;

所述第一联动挤压机构与所述第一挤压机构联动以沿横向挤压所述氧气袋,且与所述第一挤压机构的挤压方向相同;

所述第二联动挤压机构与所述第二挤压机构联动以沿横向挤压所述氧气袋,且与所述第二挤压机构的挤压方向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挤压机构包括:

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设置于所述板框纵向两侧,且位于所述板框的上表面并沿所述横向可滑动;

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用以为所述第一滑块提供横向的弹力,所述第二弹簧用以为所述第二滑块提供横向的弹力,且所述第二弹簧提供的弹力的方向与所述第一弹簧提供的弹力的方向相同;

第一挤压棍,所述第一挤压棍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相连,所述第一挤压棍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二挤压机构包括:

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分别设置于所述板框纵向两侧,且位于所述板框的上表面并沿所述横向可滑动;

第三弹簧和第四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用以为所述第三滑块提供横向的弹力,所述第四弹簧用以为所述第四滑块提供横向的弹力,且所述第三弹簧提供的弹力的方向与所述第四弹簧提供的弹力的方向相同,与所述第一弹簧提供的弹力的方向相反;

第二挤压棍,所述第二挤压棍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滑块相连,所述第二挤压棍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滑块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联动挤压机构包括:

第五滑块和第六滑块,所述第五滑块和第六滑块分别设置于所述板框纵向两侧,且位于所述板框的下表面并沿所述横向可滑动;

第五弹簧和第六弹簧,所述第五弹簧用以为所述第五滑块提供横向的弹力,所述第六弹簧用以为所述第六滑块提供横向的弹力,且所述第五弹簧、所述第六弹簧提供的弹力的方向与所述第一弹簧提供的弹力的方向相同;

第三挤压棍,所述第三挤压棍的一端与所述第五滑块相连,所述第三挤压棍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滑块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二联动挤压机构包括:

第七滑块和第八滑块,所述第七滑块和第八滑块分别设置于所述板框纵向两侧,且位于所述板框的下表面并沿所述横向可滑动;

第七弹簧和第八弹簧,所述第七弹簧用以为所述第七滑块提供横向的弹力,所述第八弹簧用以为所述第八滑块提供横向的弹力,且所述第七弹簧、所述第八弹簧提供的弹力的方向与所述第三弹簧提供的弹力的方向相同;

第四挤压棍,所述第四挤压棍的一端与所述第七滑块相连,所述第四挤压棍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八滑块相连。

优选地,所述板框纵向的一侧设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横向并排布置;所述板框纵向的另一侧设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横向并排布置;

所述第一滑槽内可滑动设置一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滑块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五滑块相连;

所述第二滑槽内可滑动设置一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三滑块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第七滑块相连;

所述第三滑槽内可滑动设置一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二滑块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块与所述第六滑块相连;

所述第四滑槽内可滑动设置一第四连接块,所述第四滑块通过所述第四连接块与所述第八滑块相连。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

第一导向杆,所述板框纵向的一侧设有两相对的第一支撑块,两相对的所述第一支撑块位于所述板框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导向杆设置于两相对的所述第一支撑块之间;

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三滑块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杆上,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杆上,且位于两所述第一支撑块之一和所述第一滑块之间;所述第三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杆上,且位于两所述第一支撑块中的另一个和所述第三滑块之间;

第二导向杆,所述板框纵向的另一侧设有两相对第二支撑块,两相对的所述第二支撑块位于所述板框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导向杆设置于两相对的所述第二支撑块之间;

所述第二滑块和第四滑块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杆上,所述第二 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杆上,且位于两所述第二支撑块之一和所述第二滑块之间;所述第四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杆上,且位于两所述第二支撑块中的另一个和所述第四滑块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

第三导向杆,所述板框纵向的一侧设有两相对的第三支撑块,两相对的所述第三支撑块位于所述板框的下表面,所述第三导向杆设置于两相对的所述第三支撑块之间;

所述第五滑块和第七滑块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三导向杆上,所述第五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三导向杆上,且位于两所述第三支撑块之一和所述第五滑块之间;所述第七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三导向杆上,且位于两所述第三支撑块中的另一个和所述第七滑块之间;

第四导向杆,所述板框纵向的另一侧设有两相对第四支撑块,两相对的所述第四支撑块位于所述板框的下表面,所述第四导向杆设置于两相对的所述第四支撑块之间;

所述第六滑块和第八滑块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第四导向杆上,所述第六弹簧套设于所述第四导向杆上,且位于两所述第四支撑块之一和所述第六滑块之间;所述第八弹簧套设于所述第四导向杆上,且位于两所述第四支撑块中的另一个和所述第八滑块之间。

优选地,所述定位件为四个,四个所述定位件中的两个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板框纵向的一侧,四个所述定位件中的另外两个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板框纵向的另一侧,且所述板框上设用以将所述定位件锁紧固定的锁紧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急救氧气袋辅助装置,将急救氧气袋放入至板框的镂空区并通过定位件固定,再利用第一挤压机构和第二挤压机构相向挤压,从而使得氧气袋能够保持持续地输出氧气,而且,其结构简单,携带及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急救氧气袋辅助装置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急救氧气袋辅助装置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板框10;

镂空区101;

定位件102;

第一滑槽103;

第二滑槽104;

第三滑槽105;

第四滑槽106;

第一支撑块107;

第二支撑块108;

第三支撑块109;

第四支撑块110;

第一挤压机构20;

第一滑块201;

第二滑块202;

第一弹簧203;

第二弹簧204;

第一挤压棍205;

第二挤压机构30;

第三滑块301;

第四滑块302;

第三弹簧303;

第四弹簧304;

第二挤压棍305;

第一联动挤压机构40;

第五滑块401;

第六滑块402;

第五弹簧403;

第六弹簧404;

第三挤压棍405;

第二联动挤压机构50;

第七滑块501;

第八滑块502;

第七弹簧503;

第八弹簧504;

第四挤压棍505;

第一导向杆60;

第二导向杆61;

第三导向杆70;

第四导向杆7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急救氧气袋辅助装置,包括板框10、第一挤压机构20及第二挤压机构30。

具体而言,板框10形成有一适于收容氧气袋的镂空区101及位于所述镂空区101外围的至少两个用以将所述氧气袋固定于所述镂空区101的定位件102。例如图1所示示例中,板框10为方形,可以采用硬质塑胶材质,也可以采用金属材质,例如铝材等。对应的,镂空区101为方形,定位件102为圆柱状。氧气袋的边角或边沿位置一般设置有孔眼,将孔眼挂套在定位件102上即可实现氧气袋的固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板框10及镂空区101也可以设计成其他形状,例如,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等。

第一挤压机构20及第二挤压机构30相对设置于所述板框10横向的两侧且位于所述板框10的上表面,用以沿横向挤压所述镂空区101内的所述氧气袋且所述第一挤压机构20的挤压方向与第二挤压机构30的方向相反。例如图1所示,第一挤压机构20的挤压方向是从左向右挤压,而第二挤压机构30的挤压方向是从右向左挤压,也即是,第一挤压机构20和第二挤压机构30是对氧气袋进行相向挤压的。

在具体使用时,可以先将急救氧气袋放置于板框10的镂空区101,并通过板框10上的至少两个定位件102将急救氧气袋固定在镂空区101,接着通过第一挤压机构20和第二挤压机构30对氧气袋进行相向挤压,最终使得氧气袋持续的输出氧气,以供病人吸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急救氧气袋辅助装置,由于第一挤压机构20和第二挤压机构30相向挤压作用,所以,可以使得氧气袋能够保持持续地输出氧气,而且,其结构简单,携带及使用方便。

参照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联动挤 压机构40和第二联动挤压机构50,所述第一联动挤压机构40及第二联动挤压机构50相对设置于所述板框10横向的两侧且位于所述板框10的下表面。也就是说,第一联动挤压机构40与第一挤压机构20是上下相对设置于板框10横向的一端,而且分别位于板框10的下表面和上表面,而第二联动挤压机构50与第二挤压机构30也是上下相对设置于板框10横向的另一端,而且分别位于板框10的下表面和上表面。

第一联动挤压机构40与所述第一挤压机构20联动以沿横向挤压所述氧气袋,且与所述第一挤压机构20的挤压方向相同。也就是说,第一联动挤压机构40和第一挤压机构20是同步动作,当第一挤压机构20从左向右挤压氧气袋时,第一联动挤压机构40也从左向右挤压氧气袋。由于氧气袋在充气状态下,是沿上下方向突出的,因此,利用上下相对设置第一挤压机构20和第一联动挤压机构40从左到右水平挤压,即可使得在水平运动时将氧气袋向中间挤压。

第二联动挤压机构50与所述第二挤压机构30联动以沿横向挤压所述氧气袋,且与所述第二挤压机构30的挤压方向相同。也就是说,第二联动挤压机构50和第二挤压机构30是同步动作,当第二挤压机构30从右向左挤压氧气袋时,第二联动挤压机构50也从右向左挤压氧气袋。由于氧气袋在充气状态下,是沿上下方向突出的,因此,利用上下相对设置第二挤压机构30和第二联动挤压机构50从右到左水平挤压,即可使得在水平运动时将氧气袋向中间挤压。由此,使得氧气袋两端的氧气向中间部分聚集,最终保持持续输出,具有更好挤压效果,而且可以使得氧气袋内氧气能够被全部挤出,达到充分利用的目的。

参照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挤压机构20可以包括第一滑块201、第二滑块202、第一弹簧203、第二弹簧204及第一挤压棍205。

具体的,第一滑块201和第二滑块202分别设置于所述板框10纵向两侧,且位于所述板框10的上表面并沿所述横向可滑动。例如图1所示,第一滑块201设置于板框10的上侧,而且,可以在板框10上沿横向自由滑动一定距离。第二滑块202设置于板框10的下侧,而且,可以在板框10上沿横向自由滑动一定距离。

第一弹簧203用以为所述第一滑块201提供横向的弹力,所述第二弹簧204用以为所述第二滑块202提供横向的弹力,且所述第二弹簧204提供的弹力的方向与所述第一弹簧203提供的弹力的方向相同。例如施加拉力使得第一滑块201向左滑动时,第一弹簧203压缩,而撤去该拉力时,第一弹簧203复位,迫使第一滑块201向右滑动。同理,施加拉力使得第二滑块202向左滑动时,第二弹簧204压缩,而撤去该拉力时,第二弹簧204复位,迫使第二滑块202向右滑动。

第一挤压棍20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201相连,所述第一挤压棍20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202相连。

也就是说,第一挤压棍205是连接在第一滑块201和第二滑块202之间的,与第一滑块201和第二滑块202同步运动。例如施加拉力拉动第一挤压棍205,使得第一挤压棍205向左运动,此时,第一滑块201和第二滑块202向左运动,第一弹簧203和第二弹簧204压缩,当撤去拉力时,第一弹簧203和第二弹簧204释放复位,则迫使第一滑块201和第二滑块202向右滑动,此时,第一挤压棍205则随之向右运动。当第一挤压棍205向右运动时,即可对板框10的镂空区101内的氧气袋进行向右挤压。

参照图1所示,第二挤压机构30可以包括第三滑块301、第四滑块302、第三弹簧303、第四弹簧304及第二挤压棍305。

具体的,第三滑块301和第四滑块302分别所述板框10纵向两侧,且位于所述板框10的上表面并沿所述横向可滑动。例如图1所示,第三滑块301设置于板框10的上侧,而且,可以在板框10上沿横向自由滑动一定距离,第四滑块302设置于板框10的下侧,而且,可以在板框10上沿横向自由滑动一定距离。

第三弹簧303用以为所述第三滑块301提供横向的弹力,所述第四弹簧304用以为所述第四滑块302提供横向的弹力,且所述第三弹簧303提供的弹力的方向与所述第四弹簧304提供的弹力的方向相同,与所述第一弹簧203提供的弹力的方向相反。例如施加拉力使得第三滑块301向右滑动时,第三弹簧303压缩,而撤去该拉力时,第三弹簧303复位,迫使第三滑块301向左滑动。同理,施加拉力使得第四滑块302向右滑动时,第四弹簧304压缩,而撤去该拉力时,第四弹簧304复位,迫使第四滑块302向左滑动。

第二挤压棍305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滑块301相连,所述第二挤压棍30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滑块302相连。

也就是说,第二挤压棍305是连接在第三滑块301和第四滑块302之间的,与第三滑块301和第四滑块302同步运动。例如施加拉力拉动第二挤压棍305,使得第二挤压棍305向右运动,此时,第三滑块301和第四滑块302向右运动,第三弹簧303和第四弹簧304压缩,当撤去拉力时,第三弹簧303和第四弹簧304释放复位,则迫使第三滑块301和第四滑块302向左滑动,此时,第二挤压棍305则随之向左运动。当第二挤压棍305向右运动时,即可对板框10的镂空区101内的氧气袋进行向左挤压。

由此,通过第一挤压棍205和第二挤压棍305的相向挤压可以使得氧气袋内的氧气向中间部分聚集并排出。本实施例中,一方面,第一挤压棍205和第二挤压棍305与氧气袋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可以覆盖氧气袋的宽度方向,如此,可以使得氧气能够被完全挤出,而且,确保挤压排出的氧气持续。另一方面,利用第一弹簧203、第二弹簧204为第一挤压棍205提供挤压的动力,第三弹簧303、第四弹簧304为第二挤压棍305提供挤压的动力,如此,可以使得挤压作用力保持线性变化,以利于氧气持续排出。

可以理解的是,作为优选地,第一弹簧203、第二弹簧204、第三弹簧303及第四弹簧304的压缩比相同,如此,可以保持提供的弹力相同,进而保持对第一挤压棍205和第二挤压棍305的同步推动。

参照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联动挤压机构40包括第五滑块401、第六滑块402、第五弹簧403、第六弹簧404及第三挤压棍405。

具体的,第五滑块401和第六滑块402分别设置于所述板框10纵向两侧,且位于所述板框10的下表面并沿所述横向可滑动。例如图2所示,第五滑块401设置于板框10的上侧,而且,可以在板框10上沿横向自由滑动一定距离,第六滑块402设置于板框10的下侧,而且,可以在板框10上沿横向自由滑动一定距离。

第五弹簧403用以为所述第五滑块401提供横向的弹力,所述第六弹簧404用以为所述第六滑块402提供横向的弹力,且所述第五弹簧403、所述第六弹簧404提供的弹力的方向与所述第一弹簧203提供的弹力的方向相同。 例如施加拉力使得第五滑块401向左滑动时,第五弹簧403压缩,而撤去该拉力时,第五弹簧403复位,迫使第五滑块401向右滑动。同理,施加拉力使得第六滑块402向左滑动时,第六弹簧404压缩,而撤去该拉力时,第六弹簧404复位,迫使第六滑块402向右滑动。

第三挤压棍405的一端与所述第五滑块401相连,所述第三挤压棍40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滑块402相连。

也就是说,第三挤压棍405是连接在第五滑块401和第六滑块402之间的,与第五滑块401和第六滑块402同步运动。例如施加拉力拉动第三挤压棍405,使得第三挤压棍405向左运动,此时,第五滑块401和第六滑块402向左运动,第五弹簧403和第六弹簧404压缩,当撤去拉力时,第五弹簧403和第六弹簧404释放复位,则迫使第五滑块401和第六滑块402向右滑动,此时,第三挤压棍405则随之向右运动。当第三挤压棍405向右运动时,即可对板框10的镂空区101内的氧气袋进行向右挤压。

由于第一联动挤压机构40与第一挤压机构20是上下设置,第一挤压棍205和第三挤压棍405之间具有间隙,氧气袋一端刚好位于第一挤压棍205和第三挤压棍405之间。而且,第一联动挤压机构40与第一挤压机构20是联动的,所以,第三挤压棍405和第一挤压棍205同步向右运动,第一挤压棍205和第三挤压棍405刚好能够从氧气袋的一端向氧气袋的中间挤压,使得氧气袋一端的氧气向中间聚集,最后从中间部分排出。

参照图2所示,第二联动挤压机构50可以包括第七滑块501、第八滑块502、第七弹簧503、第八弹簧504及第四挤压棍505。

具体的,第七滑块501和第八滑块502分别设置于所述板框10纵向两侧,且位于所述板框10的下表面并沿所述横向可滑动。例如图2所示,第七滑块501设置于板框10的上侧,而且,可以在板框10上沿横向自由滑动一定距离,第八滑块502设置于板框10的下侧,而且,可以在板框10上沿横向自由滑动一定距离。

第七弹簧503用以为所述第七滑块501提供横向的弹力,所述第八弹簧504用以为所述第八滑块502提供横向的弹力。且所述第七弹簧503、所述第八弹簧504提供的弹力的方向与所述第三弹簧303提供的弹力的方向相同。例如施加拉力使得第七滑块501向右滑动时,第七弹簧503压缩,而撤去该 拉力时,第七弹簧503复位,迫使第七滑块501向左滑动。同理,施加拉力使得第八滑块502向右滑动时,第八弹簧504压缩,而撤去该拉力时,第八弹簧504复位,迫使第八滑块502向左滑动。

第四挤压棍505的一端与所述第七滑块501相连,所述第四挤压棍50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八滑块502相连。

也就是说,第四挤压棍505是连接在第七滑块501和第八滑块502之间的,与第七滑块501和第八滑块502同步运动。例如施加拉力拉动第四挤压棍505,使得第四挤压棍505向右运动,此时,第七滑块501和第八滑块502向右运动,第七簧和第八弹簧504压缩,当撤去拉力时,第七弹簧503和第八弹簧504释放复位,则迫使第七滑块501和第八滑块502向左滑动,此时,第四挤压棍505则随之向左运动。当第四挤压棍505向右运动时,即可对板框10的镂空区101内的氧气袋进行向左挤压。

由于第二联动挤压机构50与第二挤压机构30是上下设置,第二挤压棍305和第四挤压棍505之间具有间隙,氧气袋另一端刚好位于第二挤压棍305和第四挤压棍505之间。而且,第二联动挤压机构50与第二挤压机构30是联动的,所以,第四挤压棍505和第二挤压棍305同步向左运动,第四挤压棍505和第二挤压棍305刚好能够从氧气袋的另一端向氧气袋的中间挤压,使得氧气袋另一端的氧气向中间聚集,最后从中间部分排出。

籍此,第一挤压棍205和第三挤压棍405同步向右挤压氧气袋,而第二挤压棍305和第四挤压棍505同步向左挤压氧气袋,使得氧气袋两端的氧气向中间聚集并排出。

更为有利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第一挤压棍205是可枢转连接于第一滑块201和第二滑块202之间,第二挤压棍305是可枢转连接于第三滑块301和第四滑块302之间,第三挤压棍405是可枢转连接于第五滑块401和第六滑块402之间,第四挤压棍505是可枢转连接于第七滑块501和第八滑块502之间。如此,第一挤压棍205、第二挤压棍305、第三挤压棍405、第四挤压棍505对氧气袋进行挤压时,可以与氧气袋之间形成滚动摩擦,如此,可以减小第一挤压棍205、第二挤压棍305、第三挤压棍405、第四挤压棍505运动的阻力,使得对氧气袋的挤压更加可靠顺利。

参照图1所示,为了实现第一联动挤压机构40与第一挤压机构20的联 动,第二联动挤压机构50与第二挤压机构30的联动。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板框10纵向的一侧设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一滑槽103和第二滑槽104,所述第一滑槽103和第二滑槽104横向并排布置;所述板框10纵向的另一侧设有沿横向延伸的第三滑槽105和第四滑槽106,所述第三滑槽105和第四滑槽106横向并排布置。

第一滑槽103内可滑动设置一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滑块20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五滑块401相连。第二滑槽104内可滑动设置一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三滑块301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第七滑块501相连。第三滑槽105内可滑动设置一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二滑块202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块与所述第六滑块402相连。第四滑槽106内可滑动设置一第四连接块,所述第四滑块302通过所述第四连接块与所述第八滑块502相连。

由此,第一滑块201与第五滑块401可以同步滑动,而第二滑块202与第六滑块402可以同步滑动,由于第一挤压棍205连接于第一滑块201和第二滑块202之间,第三挤压棍405连接于第五滑块401和第六滑块402之间,所述第一挤压棍205和第三挤压棍405可以同步运动。同理,第三滑块301和第七滑块501可以同步滑动,而第四滑块302和第八滑块502可以同步滑动,由于第二挤压棍305连接于第三滑块301和第四滑块302之间,第四挤压棍505连接于第七滑块501和第八滑块502之间,所以,第二挤压棍305和第四挤压棍505即可同步运动。其结构简单,同步运动更加可靠。

参照图1所示,在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杆60及第二导向杆61。

具体的,板框10纵向的一侧设有两相对的第一支撑块107,两相对的所述第一支撑块107位于所述板框10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导向杆60设置于两相对的所述第一支撑块107之间。例如图1所示,第一导向杆60的一端与两相对的第一支撑块107中的一个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两相对的第一支撑块107中的另一个固定连接。

第一滑块201和第三滑块301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杆60上,所述第一弹簧203套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杆60上,且位于两所述第一支撑块107之一和所述第一滑块201之间;所述第三弹簧303套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杆60上,且位于两所述第一支撑块107中的另一个和所述第三滑块301之间。如 此,第一滑块201和第三滑块301即可在第一导向杆60上自由滑动,而且,第一弹簧203和第三弹簧303能够顺利压缩和释放。

板框10纵向的另一侧设有两相对第二支撑块108,两相对的所述第二支撑块108位于所述板框10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导向杆61设置于两相对的所述第二支撑块108之间。例如图1所示,第二导向杆61的一端与两相对的第二支撑块108中的一个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两相对的第二支撑块108中的另一个固定连接。

第二滑块202和第四滑块302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杆61上,所述第二弹簧204套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杆61上,且位于两所述第二支撑块108之一和所述第二滑块202之间;所述第四弹簧304套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杆61上,且位于两所述第二支撑块108中的另一个和所述第四滑块302之间。如此,第二滑块202和第四滑块302即可在第二导向杆61上自由滑动,而且,第三弹簧303和第四弹簧304能够顺利压缩和释放。

参照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第二导向机构,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第三导向杆70及第四导向杆71。

具体的,板框10纵向的一侧设有两相对的第三支撑块109,两相对的所述第三支撑块109位于所述板框10的下表面,所述第三导向杆70设置于两相对的所述第三支撑块109之间。例如图2所示,第三导向杆70的一端与两相对的第三支撑块109中的一个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两相对的第三支撑块109中的另一个固定连接。

所述第五滑块401和第七滑块501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三导向杆70上,所述第五弹簧403套设于所述第三导向杆70上,且位于两所述第三支撑块109之一和所述第五滑块401之间;所述第七弹簧503套设于所述第三导向杆70上,且位于两所述第三支撑块109中的另一个和所述第七滑块501之间。如此,第五滑块401和第七滑块501即可在第三导向杆70上自由滑动,而且,第五弹簧403和第七弹簧503能够顺利压缩和释放。

板框10纵向的另一侧设有两相对第四支撑块110,两相对的所述第四支撑块110位于所述板框10的下表面,所述第四导向杆71设置于两相对的所述第四支撑块110之间。例如图2所示,第四导向杆71的一端与两相对的第四支撑块110中的一个固定连接,另一端与两相对的第四支撑块110中的另 一个固定连接。

所述第六滑块402和第八滑块502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第四导向杆71上,所述第六弹簧404套设于所述第四导向杆71上,且位于两所述第四支撑块110之一和所述第六滑块402之间;所述第八弹簧504套设于所述第四导向杆71上,且位于两所述第四支撑块110中的另一个和所述第八滑块502之间。如此,第六滑块402和第八滑块502即可在第四导向杆71上自由滑动,而且,第六弹簧404和第八弹簧504能够顺利压缩和释放。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定位件102为四个,四个所述定位件102中的两个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板框10纵向的一侧,四个所述定位件102中的另外两个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板框10纵向的另一侧,且所述板框10上设用以将所述定位件102锁紧固定的锁紧件(未示出)。作为优选地,锁紧件为螺栓,在板框10上设置螺纹孔,将螺栓锁入螺纹孔,通过旋转螺栓,使得螺栓的自由端与定位件102相抵,进而将定位件102锁紧。由此,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四个定位件102的位置,进而适应不同尺寸的氧气袋,其使用更加方便,适应性更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