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引拉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0022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牵引拉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牵引拉伸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经常会出现关节、肌肉疼痛等的症状。

在现有技术中解决上述问题,第一种方式是使用特定的膏药或热水瓶在患处施加热量,以减轻在患处的疼痛;第二种方式是使用止痛药等药物;最后一种方式是按摩疗法,由受过培训的治疗师进行定期的按摩治疗。

上述缓减疼痛的方式,一,使用施加热量的方式在短期内有效,但是只要热消退,疼痛往往几乎立即返回;二,使用施加热量和使用药物的方式,只是对初始阶段治疗疼痛有效,但是用于治疗慢性疼痛实际上无效;三,按摩疗法,必须由合格的治疗师来进行,因此,费用极其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够有效降低使用成本的牵引拉伸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牵引拉伸装置,包括第一薄板、第二薄板和弹性板;第一薄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粘结层,第二薄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粘结层;第一薄板上表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吸头,第一吸头包括拱形壳体,拱形壳体内部形成一空腔,拱形壳体底部设有一开口,上部设有阀,第一薄板上表面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薄板上对应第一吸头底部所述开口处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薄板上表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吸头,第二吸头的结构与第一吸头的结构相同,第二薄板上表面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薄板上对应第二吸头底部所述开口处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弹性板一端与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弹性板一端开设有与第一连接件配合的第一凹槽,另一端开设有与第二连接件配合的第二凹槽。

其中,所述牵引拉伸装置还包括止动装置,止动装置包括第一弹性杆和第二弹性杆,第一弹性杆一端与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另一端套设在第二弹性杆的一端,与第二弹性杆滑动连接,第二弹性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一弹性杆和第二弹性杆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止动孔,第一弹性杆和第二弹性杆通过定位销插入止动孔来限制第一弹性杆和第二弹性杆的相对位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牵引拉伸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牵引拉伸装置可以在任何场合和任何时间使用,能够有效地缓减疼痛;

3)由于牵引拉伸装置的易用性,不需要一个训练有素的治疗师来治疗,因此使用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牵引拉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牵引拉伸装置的弹性板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连接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薄板、11-第一粘结层、12-第一吸头、121-拱形壳体、122-空腔、123-阀、13-第一通孔、14-第一连接件、141-第一轴孔、2-第二薄板、21-第二粘结层、22-第二吸头、23-第二通孔、24-第二连接件、241-第二轴孔、3-弹性板、31-第一凹槽、32-第二凹槽、4-止动装置、41-第一弹性杆、42-第二弹性杆、43-止动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牵引拉伸装置,包括第一薄板1、第二薄板2、弹性板3和止动装置4;

第一薄板1由聚合材料制成,第一薄板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粘结层11,能使薄板能够紧密地粘结在皮肤上;第二薄板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粘结层21;

进一步地,第一薄板1上表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吸头12,第一吸头12包括一由透明材料制成的拱形壳体121,拱形壳体121内部形成一空腔122,拱形壳体121底部设有一开口,上部设有阀123;第一薄板1上表面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4,第一连接件14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轴孔141;第一薄板1上对应第一吸头12底部所述开口处设置有第一通孔13;

第二薄板2上表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吸头22,第二吸头22的结构与第一吸头12的结构相同,第二薄板2上表面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24,第二连接件24的上部设置有第二轴孔241;第二薄板2上对应第二吸头22底部所述开口处设置有第二通孔23;

第一吸头12和第二吸头22通过外部泵抽取或者加热的方式使空腔内形成负压,从而使第一薄板1和第二薄板2紧紧地吸附在皮肤上;

所述弹性板3一端开设有与第一连接件14配合的第一凹槽31,弹性板3的一端通过轴与第一连接件14转动连接;弹性板3的另一端开设有与第二连接件24配合的第二凹槽32,弹性板3的另一端通过轴与第二连接件24转动连接;

所述止动装置4包括第一弹性杆41和第二弹性杆42,第一弹性杆41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件14的下部,另一端套设在第二弹性杆42的一端,与第二弹性杆42滑动连接,第二弹性杆4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件24的下部;

所述第一弹性杆41和第二弹性杆42上均匀设置有若干止动孔43,第一弹性杆41和第二弹性杆42通过定位销插入止动孔43来限制第一弹性杆41和第二弹性杆42的相对位置。

在使用时,先将第一薄板1贴在疼痛部位的一侧,然后通过外部泵对第一吸头12进行抽气,使第一吸头12的内腔形成负压,使第一吸头12和第一薄板1紧紧吸附在疼痛部位;之后先将第二薄板2贴在疼痛部位的另一侧,然后同样通过外部泵对第二吸头22进行抽气,使第二吸头22和第二薄板2紧紧吸附在疼痛部位的另一侧,通过定位销锁住第一弹性杆41和第二弹性杆42,固定住第一弹性杆41和第二弹性杆42的位置,通过弹性板3的拉扯者挤压所述疼痛部位,缓减关节、肌肉等疼痛症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