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植入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6564阅读:3020来源:国知局
金标植入穿刺针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刺针,具体涉及金标植入穿刺针。



背景技术:

腹部肿瘤患者射波刀治疗前常需影像引导下在肿瘤附近(即目标靶区)植入金标,以便于射波刀治疗时能跟踪肿瘤的位置,实现精准治疗,金标是纯金粒子,长5mm,直径0.8mm。

如图1-4所示,目前在超声引导下将金标4′植入目标靶区需要通过穿刺针实现,穿刺针包括针管1′及针芯2′,针芯2′插入针管1′中配套使用。采用现有的穿刺针对金标4′进行目标靶区的植入的方式为:首先在超声引导下将带有针芯2′的针管1′刺入目标靶区(例如肿瘤靶目标),再拔除针管1′内部的针芯2′,将装有金标4′的不锈钢毛细管3′与针管1′对接,再用针芯2′将毛细管3′内的金标4′推送入针管1′内,并在超声监视下继续通过针芯2′将金标4′推送至目标靶区,之后拔除针芯2′及针管1′即操作结束。

临床常用的金标4′直径为0.8mm,可配合使用针管1′内腔直径为1.0mm的普通穿刺针,该针针管1′内径与装金标4′的毛细管3′直径一致。如图4所示,普通穿刺针针管1′的尾区12′存在不足,令装有金标4′的毛细管3′与穿刺针针管1′内腔对接时难以快速精准形成直线对接,常导致金标4′推入时显著受阻,需反复调整才能完成操作,费时费力,成功率低,且长时间操作也增加了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另外如图1所示,穿刺针针管1′的针首13′为斜面型,针首13′锋利,在上述反复调整对接的过程中可能损伤靶目标周围的重要器官或血管,从而出现不必要的并发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金标植入穿刺针,能够快捷精准地实现毛细管与穿刺针针管内腔的无角度对接,顺利完成金标的植入,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金标植入穿刺针,包括:针管,所述针管包括管身及尾区,管身具有管身内腔,尾区具有尾区内腔,管身内腔的顶部与尾区内腔的底部呈外放的钝角连接;管身内腔的顶部具有扩展区,所述扩展区连接尾区内腔及管身内腔。

进一步地,所述扩展区的长度与金标的长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管身内腔的顶部向上呈放大的台阶状,从而在管身内腔的顶部形成扩展区。

更进一步地,所述台阶的数目为1。

进一步地,所述管身内腔为圆柱状的。

进一步地,所述尾区内腔呈圆台状,且尾区内腔顶部的直径大于尾区内腔底部的直径。

所述的金标植入穿刺针,还配有:能够承装金标的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外径等于针管的管身内腔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毛细管长度大于金标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针管的针首为平顶型。

所述的金标植入穿刺针,还包括:针芯,所述的针芯的针尖呈矛刺状。

本实用新型中针管的管身内腔的顶部具有扩展区,可令毛细管可与管身内腔完成直线对接,从而令金标顺利的进入目标靶区;本实用新型中毛细管的外径等于针管的管身内腔的直径,能够使毛细管更加容易的与管区内腔成直线对接;本实用新型中针管的针首为平顶型,可保证针首在导入人体后不会损伤周围的组织及器官,避免了潜在的风险;本实用新型中针芯的针尖呈矛刺状,可保证针芯刺入目标靶区的顺畅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穿刺针的针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穿刺针的针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的装有金标的毛细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的毛细管与穿刺针的针管对接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穿刺针的针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穿刺针的针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装有金标及药物的毛细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毛细管与穿刺针的针管对接的示意图。

其中,1′/1-针管,2′/2-针芯,3′/3-毛细管,11-管身,12′/12-尾区,111′/111-管身内腔,121′/121-尾区内腔,112-扩展区,4′/4-金标,5-药物,13′/13-针首,21-针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如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金标植入穿刺针,包括:针管1及针芯2。所述针管1包括管身11及尾区12,管身11具有管身内腔111,尾区12具有尾区内腔121,管身内腔111的顶部与尾区内腔121的底部呈外放的钝角连接。在管身内腔111的顶部具有扩展区112,所述扩展区112连接尾区内腔121及管身内腔111。

如图4所示,采用现有的穿刺针进行金标植入时,需将装有金标4′的毛细管3′与针管1′的管身内腔111′直线对接,从而保证毛细管3′中的金标4′在针芯2′的推下,在管身内腔111′中按照管身内腔111′设定的路线进行移动,到达目标靶区。而毛细管3′与管区内腔111′对接时稍有成角(即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就会阻碍针芯2′在管区内腔111′中推动金标4′,使金标4′的移动受阻。

如图5-8所示,采用本实用新型时,当将毛细管3放入针管1的管身内腔111中时,可以将毛细管3通过针管1的尾区内腔121放入到扩展区112中,由于扩展区112对尾区内腔121与管身内腔111的连接作用,毛细管3可与管身内腔111完成直线对接,从而令毛细管3中的金标4在针芯2的推动下,沿着管身内腔111顺利的进入目标靶区。如果没有扩展区112,如图4所示,尾区内腔121′与管身内腔111′呈角状连接,在将毛细管3′放入尾区内腔121′时,毛细管3′很难与管区内腔111′成直线对接,从而使金标4′的移动受阻,这就需要人工调整,从而费力费时,时间过长的话则会引起并发症,而采用本实用新型则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优选地,所述扩展区112的长度与金标4的长度相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管身内腔111为圆柱状,圆柱状的顶部向上呈放大的台阶状,从而在管身内腔111的顶部形成扩展区112。此种结构的扩展区112更易于毛细管3与管身内腔111的直线对接。优选地,台阶的数目为1。所述尾区内腔121呈圆台状,且尾区内腔121顶部的直径大于尾区内腔121底部的直径。此种结构的尾区内腔121易于将毛细管3放入扩展区112。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还配有能够承装金标4的毛细管3,从而可将金标4放入毛细管3中,便于金标植入过程对金标4进行操作。所述毛细管3的外径等于针管1的管身内腔111的直径,从而保证在将毛细管3放入针管1的尾区内腔121中时,毛细管3更加容易的与管区内腔111成直线对接。所述的毛细管3的长度还应大于金标4的长度,从而在装有金标4的毛细管3的内腔中可以植入药物5,例如氟尿嘧啶植入剂。

在一种实施例中,当进行金标植入的金标4的直径为0.8mm、长度为5mm时,本实用新型的针管1的管身内腔111的直径为1.0mm;扩展区112的直径为1.2mm,扩展区112的长度为5mm;毛细管3为外径值为1.0mm的金属管;针芯2的外径为0.8mm。

如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针管1的针首13为平顶型,所述的针芯2的针尖21呈矛刺状。在整个金标植入过程中,针管1需要通过其针首13导入人体,而平顶型的针首13在导入人体后不会损伤周围的组织及器官,避免了潜在的风险,当植入过程用时很长时,所述针管1尤其适用。在进行金标植入时,首先需要将带有针芯2的针管1顺利的植入目标靶区,呈矛刺状的针尖21可保证针芯2刺入目标靶区的顺畅性。在后续操作中,所述形状的针芯2也能够更加准确、顺利地将金标4推入目标靶区。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