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用分段可调式肢体抬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3003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临床护理用分段可调式肢体抬高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临床护理用分段可调式肢体抬高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护理中,部分患者由于病情需要,要将肢体进行垫高或抬高,以促进血液回流,目前常用的抬高架,均为不可调节式结构,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另外在患者在将肢体进行垫高或抬高的时候,因为重力的原因,很容易导致身体不自主的下滑,这时患者是需要能抓住能够固定自己身体的东西,例如床上需要设置支撑杆等,可是目前的抬高架上均未设置侧类设备,明显并不人性化。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了上述缺陷的,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方便的调节肢体抬高角度的抬高架,同时防止人体下滑,并且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临床护理用分段可调式肢体抬高架,包括底板,底板的前端通过转轴连接有下支撑板,底板的顶面中部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部通过转轴连接有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的底部均并排设有多个挡块,下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下调节板,上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上调节板,下调节板和上调节板的底端均通过转轴连接在底板的顶部,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的顶部均纵向设置有肢体放置槽;

所述的上支撑板中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柱,两根支撑柱之间设置有活动安装的手机支撑杆;

所述支撑柱前端设置有圆形凹槽,手机支撑杆活动安装在两根支撑柱的圆形凹槽内。

所述的底板底部连接有防滑层。

所述的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的底部均并排设有4-6个挡块。

所述的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设置的肢体放置槽内设置有海绵层。

使用原理为: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当需要将患者的肢体抬高时,将本实用新型放置在病床上,根据病人的体型和抬高的高度需求,调整下调节板,将下调节板卡在下支撑板底部的适当位置的挡块上,随后调整上调节板,将上调节板卡在上支撑板底部的适当位置的挡块上,达到合适的放置角度,随后将患者的肢体放在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的肢体放置槽内,从而起到了将肢体抬高的作用,有利于血液回流;、

同时当患者因为重力因素下滑的时候,患者可以立刻用手抓住支撑板中部两侧的支撑柱,这样就能够稳定身体,同时因为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设置的肢体放置槽内设置有海绵层也有效的增大了摩擦,减小了下滑的因素,另外设置海绵层还能够使得患者更加舒服;

另外支撑板中部两侧的支撑柱上设置有活动安装的手机支撑杆,患者如果在此待得时间长可以将手机放置上去,适当的娱乐一下,因为是活动安装,因此拆装非常灵活。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临床护理用分段可调式肢体抬高架可通过设置了可以调节的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在使用时可以调整肢体的放置角度,能更好的适应患者的体型,有利于血液回流;

同时当患者因为重力因素下滑的时候,患者可以立刻用手抓住支撑板中部两侧的支撑柱,这样就能够稳定身体,同时因为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设置的肢体放置槽内设置有海绵层也有效的增大了摩擦,减小了下滑的因素,另外设置海绵层还能够使得患者更加舒服。

另外支撑板中部两侧的支撑柱上设置有活动安装的手机支撑杆,患者如果在此待得时间长可以将手机放置上去,适当的娱乐一下,因为是活动安装,因此拆装非常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下支撑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支撑柱和手机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下支撑板;3、固定板;4、上支撑板;5、挡块;6、下调节板;7、上调节板;8、肢体放置槽;9、防滑层;10、支撑柱;11、手机支撑杆;12、海绵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临床护理用分段可调式肢体抬高架包括底板1,底板1的前端通过转轴连接有下支撑板2,底板1的顶面中部设有固定板3,固定板3的顶部通过转轴连接有上支撑板4,下支撑板2和上支撑板4的底部均并排设有多个挡块5,下支撑板2的下方设置有下调节板6,上支撑板4的下方设置有上调节板7,下调节板6和上调节板7的底端均通过转轴连接在底板1的顶部,下支撑板2和上支撑板4的顶部均纵向设置有肢体放置槽8;

所述的上支撑板4中部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柱10,两根支撑柱10之间设置有活动安装的手机支撑杆11;

所述支撑柱10前端设置有圆形凹槽13,手机支撑杆11活动安装在两根支撑柱10的圆形凹槽13内。

所述的底板1底部连接有防滑层9。

所述的下支撑板2和上支撑板4的底部均并排设有5个挡块5。

所述的下支撑板2和上支撑板4设置的肢体放置槽8内设置有海绵层1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