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静电作用的真皮基质敷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7776阅读:6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敷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静电作用的真皮基质敷料。



背景技术:

脱细胞真皮基质(acellular dermal matrix ADM)是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将人或动物皮肤中的表皮层及细胞成分彻底去除仅保留真皮中含胶原网架的细胞外基质。在完整地保留细胞外基质的三维空间结构及具有重要作用的生长因子的同时,去除具有免疫原性的细胞成分,为组织细胞提供了一个生长代谢的立体框架,促进表皮细胞的附着和增生,从而完成组织的生理性修复。ADM作为一种组织工程新型载体材料,解决自体真皮来源有限,异体真皮引起的排异反应等问题,改变了传统的修复重建方式,能够实现人体组织的自身修复,具有独特优势。当前,ADM 已被广泛用于各种修复手术,如重度烧伤、复发疝气、腹部伤口、眼成型等。

皮肤组织是一类生物驻极体,能长期储存电荷或是保持极化状态。外源性驻极体可长时间给皮肤提供静电场和微电流,调控皮肤的驻极态。负电场中组织内的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增强组织细胞的兴奋性、细胞膜通透性、组织的松软等。这些变化驱使中枢神经系统发挥作用,改变周围神经的兴奋性,促进神经细胞、纤维细胞的再生,引起皮肤血管扩张和血液循环增加,起到抑制疼痛、消除炎症、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大面积深度烧伤或其他创伤导致皮肤真皮成分缺损,通过刃厚小皮片或微粒植皮技术虽然能使创面愈合,但由于其缺乏真皮层,导致愈合周期长,且愈合后创面弹性差,凸凹不平,易挛缩且不耐摩擦。移植自体皮瓣或全厚及中厚皮片固然是最好的方法,但大面积深度烧伤后,能作为供皮区的部位已很少,供皮区又将形成同等程度的缺损,日后形成瘢痕。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致力于寻找一种理想的真皮替代品。

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促愈合、祛疤及保护作用的敷料。该真皮基质敷料在皮肤移植中具有重要作用,其真皮基质层与人类真皮相似,可以保护创面,诱导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促进创面的愈合;其驻极体层能够持续释放微电流,发挥消炎、止痛、促进细胞组织再生的功能。此外,该敷料还具有防水、透气性好的特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静电作用的真皮基质敷料,从上到下依次由驻极体层、粘贴层、真皮基质层及保护层组成,并依次紧密粘结;所述驻极体层和真皮基质层通过粘贴层进行复合,所述真皮基质层的面积小于驻极体层,所述真皮基质层贴覆在驻极体层中央。这样设计,一方面有利于驻极体层与皮肤接触,释放微电流,发挥消炎、止痛、促进细胞组织再生的功能;另一方面,有利于敷料贴覆在皮肤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驻极体层为驻极体薄膜,所述的驻极体薄膜由氟塑料通过电晕法或是击穿法等驻极技术处理制成。外源性驻极体可长时间给皮肤提供静电场和微电流,调控皮肤的驻极态,使组织内的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增强组织细胞的兴奋性、细胞膜通透性、组织的松软等。这些变化驱使中枢神经系统发挥作用,改变周围神经的兴奋性,促进神经细胞、纤维细胞的再生,引起皮肤血管扩张和血液循环增加,起到抑制疼痛、消除炎症、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驻极体薄膜表面含有气孔,气孔直径为5~40 µm,孔隙率为30~70%。该气孔的存在,使敷料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可以增加创面的呼吸作用,促进创面的愈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粘贴层为硅酮凝胶,均匀的涂布在驻极体层的下表面。硅酮凝胶具有很好的黏性,可以与真皮基质层粘合在一起,同时也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将敷料黏附在皮肤上。此外,硅酮凝胶具有很好的祛疤作用,当真皮基质层被创面血管化吸收后,在创面愈合的后期,可以有效的发挥抑制疤痕生长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粘贴层表面含有气孔,气孔的直径为200~500 µm。气孔的存在,可以增加敷料的透气性,增加创面的呼吸作用,为创面的愈合提供适宜的环境。

进一步的,所述的真皮基质层为猪皮脱细胞真皮基质。猪皮脱细胞真皮基质保留了表皮和真皮间的基底膜,移植后可形成真皮面和基底膜面。基底膜面可支持断层皮片的生长,这对表皮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移植皮的外观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利于种子细胞的點附增殖等。真皮面利于猪皮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快速血管化,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提供支架,有助于胶原成分改建,促使成纤维细胞排列分布规则,形成结构形态正常的胶原纤维。此外,细胞外基质蛋白也可以促进表皮细胞的再生,促进创面的愈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真皮基质层表面含有气孔,气孔的直径为100 ~ 300 µm,孔隙率为30~80%。气孔的存在,可以增加敷料的透气性,增加创面的呼吸作用,促进创面的愈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保护层为铝箔纸,所述的保护层覆盖在真皮基质层上面,并向驻极体层周边延伸,直至完全覆盖到驻极体层。这样设计,有利于保护硅酮凝胶的黏性,同时有利于防止驻极体层电荷的衰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敷料中设置有真皮基质层,不仅对创面具有保护作用,而且可以被组织血管化,为组织的生长提供支架作用,促进细胞的黏附和生长作用,促进创面的愈合。(2)敷料中设置有驻极体薄膜层,在静电场的作用下,能够持续长时间释放电流,发挥消炎、止痛、促进细胞组织再生的功能。(3)敷料中设置有大量的气孔,使敷料具有很好的透气性,促进创面的呼吸作用,促进创面的愈合。(4)敷料中含有硅酮凝胶,具有很好的抑制疤痕生长的作用。(5)敷料的粘贴层为硅酮凝胶,可以反复使用,黏贴在皮肤上。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静电作用的真皮基质敷料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驻极体层;2、粘贴层;3、真皮基质层;4、保护层。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和附图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静电作用的真皮基质敷料,从上到下依次由驻极体层1、粘贴层2、真皮基质层3、和保护层4构成,并依次紧密粘结;驻极体层1为驻极体薄膜,由氟塑料通过电晕法或是击穿法等驻极技术处理制成。驻极体层1在静电场的作用下,能够持续长时间释放电流,发挥消炎、止痛、促进细胞组织再生的功能;粘贴层2为硅酮凝胶,粘贴层2均匀的涂布在驻极体层1的下表面。粘贴层2具有很好的黏性,可以与真皮基质层3粘合在一起,同时也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将敷料黏附在皮肤上。此外,粘贴层2还具有很好的祛疤作用,当真皮基质层3被创面血管化吸收后,在创面愈合的后期,可以有效的发挥抑制疤痕生长的作用;真皮基质层3为猪皮脱细胞真皮基质,通过粘贴层2与驻极层1复合在一起。真皮基质层3贴覆在驻极体层1的中央。真皮基质层3对创面具有保护作用,可以保护创面不受外在作用力及外来物质的损伤。同时真皮基质层3可以被组织血管化,为组织的生长提供支架作用,促进细胞的黏附和生长作用,促进创面的愈合;保护层4为铝箔纸,保护层4覆盖在真皮基质层3上面,并向驻极体层1周边延伸,直至完全覆盖到驻极体层1。这样设计,有利于保护硅酮凝胶的黏性,同时有利于防止驻极体层电荷的衰减;驻极体层1、粘贴层2及真皮基质层3表面均含有大量的气孔,具有协同作用,可以增加敷料的透气性,增加创面的呼吸作用,促进创面的愈合,真皮基质层表面含有的气孔直径为100 ~ 300 µm,孔隙率为30~80%;驻极体薄膜表面含有的气孔直径为5~40 µm,孔隙率为30~70%。

使用时,揭开保护层4,将真皮基质层3对准创面,将边缘涂覆有硅酮凝胶的驻极体层1粘贴在皮肤上,固定敷料而不易滑落。

本实施例附图只提供敷料的切面图的情形,当然,在此基础上敷料的外形尺寸可是正方形、圆形、椭圆形或更多。可根据伤口的形状或者伤口类型,选择性使用敷料。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