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用止痛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46953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用止痛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遇到腰酸背痛等疼痛的症状,会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止痛贴剂作为外用止痛方式具有操作便捷、止痛迅速的优点,因此,止痛贴剂是家中常备的止痛药。

目前,止痛药的种类繁多,有通过化学合成的止痛贴剂,该贴剂的止痛效果好,但是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损伤,有采用中药组合物制成的贴剂,中药因为药性温和和广泛应用,但是,现有的的中药止痛贴剂的止痛效果不明显,只能针对部分疼痛较轻的患者,而对于某些疼痛较严重的患者则不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用止痛药物组合物,解决现有止疼药物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外用止痛药物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

蟾酥,全蝎,川芎,五灵脂,枫香脂,郁金,姜黄。

所述蟾酥、全蝎均具有解毒、止痛的功效。

所述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祛瘀通脉。

所述五灵脂用于心腹淤血作痛,痛经,血瘀经闭,产后淤血腹痛,炒炭治崩漏下血,外用治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所述枫香脂用于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所述郁金用于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经闭痛经,乳房胀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血热吐衄,黄疸尿赤。

所述姜黄用于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痛经经闭,症瘕,风湿肩臂疼痛,跌扑肿痛。

本发明通过将具有强烈止痛的蟾酥、全蝎进行组合,能够用于治疗疼痛严重的患者,配合五灵脂,枫香脂,郁金,姜黄等用于跌打损伤,蛇、虫咬伤,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的中药材,使本配方能够用于不同的疼痛,辅以川芎活血祛瘀通脉,因此,本发明所述配方对疼痛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

蟾酥10-20重量份,全蝎10-20重量份,川芎30-40重量份,五灵脂20-30重量份,枫香脂15-25重量份,郁金10-20重量份,姜黄15-25重量份。

一种外用止痛药物组合物,由以下组分组成:

蟾酥,全蝎,川芎,五灵脂,枫香脂,郁金,姜黄。

进一步地,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

蟾酥10-20重量份,全蝎10-20重量份,川芎30-40重量份,五灵脂20-30重量份,枫香脂15-25重量份,郁金10-20重量份,姜黄15-25重量份。

进一步地,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

蟾酥15重量份,全蝎15重量份,川芎35重量份,五灵脂25重量份,枫香脂20重量份,郁金15重量份,姜黄20重量份。

进一步地,还包括红花10-20重量份,薄荷20-30重量份。

所述红花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所述薄荷清凉,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具有强烈止痛的蟾酥、全蝎进行组合,能够用于治疗疼痛严重的患者,配合五灵脂,枫香脂,郁金,姜黄等用于跌打损伤,蛇、虫咬伤,胸胁刺痛,胸痹心痛的中药材,使本配方能够用于不同的疼痛,辅以川芎活血祛瘀通脉,因此,本发明所述配方对疼痛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外用止痛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

蟾酥10-20重量份,全蝎10-20重量份,川芎30-40重量份,五灵脂20-30重量份,枫香脂15-25重量份,郁金10-20重量份,姜黄15-25重量份。

使用时,将上述配方泡酒,白酒与上述配方按1:1比例进行泡制药酒,或是将上述配方制成粉末,然后将粉末制成贴剂。

实施例2:

一种外用止痛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

蟾酥10-20重量份,全蝎10-20重量份,川芎30-40重量份,五灵脂20-30重量份,枫香脂15-25重量份,郁金10-20重量份,姜黄15-25重量份。

实施例3:

一种外用止痛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

蟾酥15重量份,全蝎15重量份,川芎35重量份,五灵脂25重量份,枫香脂20重量份,郁金15重量份,姜黄20重量份。

实施例4:

一种外用止痛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

蟾酥15重量份,全蝎15重量份,川芎35重量份,五灵脂25重量份,枫香脂20重量份,郁金15重量份,姜黄20重量份,红花10重量份,薄荷20重量份。

实施例5:

一种外用止痛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组分组成:

蟾酥15重量份,全蝎15重量份,川芎35重量份,五灵脂25重量份,枫香脂20重量份,郁金15重量份,姜黄20重量份,红花20重量份,薄荷30重量份。

将实施例1-实施例5所述的配方分别用于50疼痛患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没有副作用,且没有复发。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