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式血管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1945阅读:9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式血管支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用于血管介入医疗领域的球囊扩张式管型血管支架的设计。



背景技术:

血管支架是治疗血管狭窄类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目前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然而,通常在支架术后几个月内就会出现严重的支架内再狭窄现象,支架内再狭窄成为制约支架术发展的潜在局限性问题。

发明人顾兴中等人发明的专利名称"新型血管支架",公开号:CN 20105544Y,血管支架为管形网状结构。将支架植入病变血管后,会改变血管内的血流状况,支架的网状结构会导致支架内血液不规则流动,促使细胞外基质和血小板在血管支架丝周围聚集和粘附,增加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此外,支架内血液不规则流动也会导致血管壁剪切应力的不正常分布,进而促使血栓的形成和生长,导致支架内再狭窄。

其次,人体内血管大多呈弯曲状态,为满足临床上血管支架的植入需求,血管支架需具备优良的柔顺性。早期血管支架沿支架长度方向采用直的金属丝,支架柔顺性较差,仅适用于较短的支架结构,对于血栓斑块较长的血管则不适合。当前的血管支架沿长度方向多采用弯曲的金属丝,有效地提高了支架的柔顺性,但减小了支架径向刚度,降低了支架的径向支撑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血管支架结构设计存在的缺陷,发明一种螺旋式血管支架,这种血管支架的的螺旋丝呈螺旋分布,有助于引导支架内血液呈螺旋流动,不仅能减少细胞外基质和血小板在血管支架丝周围聚集和粘附,而且可以减少支架内血栓的的形成和生长,从而可降低支架内再狭窄风险。并且,螺旋式血管支架的螺旋丝呈螺旋状分布,同时具有良好的柔顺性、可扩张/压缩性和径向支撑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旋式血管支架,其特征是,血管支架形状呈管型网状结构,血管支架由支撑单元和波形连接单元构成,整体呈螺旋分布;

支撑单元周向由偶数个螺旋丝1组成,螺旋丝1数量小于16个大于等于6个,且在支架两端口的螺旋丝1用曲线1a平滑连接,整体构成一个闭合状态;

波形连接单元由轴向若干行均匀分布的连接件2构成;连接件2为“S形”,“反S形”、“左弧形”、“右弧形”、“∨形”或“U形”形状,且沿支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血管支架的材质为金属或聚合物,采用激光切割而成;

血管支架的材质为金属或聚合物,采用激光切割而成;螺旋式血管支架长度通过增加或减小螺旋丝的长度调节,同时,根据支架长度增加或减少情况来调节支架长度方向上连接件的个数。

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本发明的血管支架上所有螺旋丝整体上均呈螺旋分布,可引导支架内血流呈螺旋状流动,有利于改善支架内的血流状况,减小因血液不规则流动诱发的支架内血栓的再次生长,并能减少细胞外基质和血小板在支架丝周围的聚集和粘附,从而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其次,螺旋分布的金属或聚合物丝有利于提高血管支架的柔顺性和径向支撑能力。

附图说明

附图1为一种现有的血管支架平面展开图。

附图2为本发明血管支架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图2的平面展开图。

其中,1-螺旋丝,2-连接件,1a-曲线,φ-血管支架的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技术方案和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附图2、附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螺旋式血管支架的支撑单元由周向6个螺旋丝1组成,在螺旋式血管支架两端口的螺旋丝1用曲线1a平滑连接,整体构成一个闭合状态;连接单元由轴向4行均匀分布的“反S”型连接件2构成,支撑单元和连接单元共同构成管型网状结构的血管支架。其材质可选用与人体相容性较好的金属或聚合物,采用激光在等厚度的圆管上切割而成。

在图2中,螺旋式血管支架厚度范围为0.06~0.2mm。螺旋丝1的宽度与波形连接件2的宽度相同或大于波形连接件2的宽度,宽度范围为0.06~0.2mm。血管支架的直径范围为2~10mm,可通过调节螺旋丝的曲率和螺距来调节血管支架的直径和螺旋程度,以满足不同直径的病变血管需求。

螺旋式血管支架的波形连接件2在血管支架周向和轴向均可间隔分布,可不受实施例1的限制。本发明的螺旋式血管支架具有良好的可扩张或压缩性能,支撑性能,柔顺性,以及适宜的覆盖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