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皮肤护理的覆盖材料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05367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皮肤护理的覆盖材料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皮肤护理的覆盖材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人体的皮肤有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是控制体内水分的蒸发;二是防止外界细菌侵入人体。当皮肤烧伤后,由于皮肤的功能受到了破坏,因此对于烧伤病人来说,创面清理后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创面的覆盖,以防止体液大量流失引起脱水,并防止细菌侵入从而造成感染。目前在烧伤外科中覆盖材料是使用异体皮或异种皮等生物皮源,生物皮因其来源困难,价格昂贵,难以普及使用。尤其是在战争时期,在烧伤病例剧增的情况下,这种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开发合成高分子材料作为皮肤的代用品,乃是当前医用材料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皮肤护理的覆盖材料制备方法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皮肤护理的覆盖材料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皮肤护理的覆盖材料制备方法,该用于皮肤护理的覆盖材料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1:将聚氨酯原料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配制成聚氨酯原液,在聚氨酯原液中掺入致孔剂并搅拌均匀;

s2:经过过滤滤除聚氨酯原液中的杂质和不溶物后,将聚氨酯原液倒在玻璃板上,并用简易式刮膜机刮制成厚度为10~15μm的薄膜;

s3:刮膜后将薄膜放在恒温恒湿的烘箱内蒸发成型;

s4:待成型完全后,取出薄膜进行充分的水洗,以去除残余的溶剂,制得pu多孔膜;

s5:将pu多孔膜装入塑料袋中,利用γ射线辐射消毒使其达到无菌状态,在室温下贮存备用。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致孔剂为高聚物凝聚能力适中的乙二醇,且致孔剂的浓度为4~24%。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烘箱内的湿度为50~60%,温度为40~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来源容易,制作简单、贮存方便、成本低廉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能够有效的减少创面的水分蒸发,防止细菌感染,保护并促进创面的愈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作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不同致孔剂浓度与蒸发速率、孔隙率和透湿量的关系图;

图3为本发明不同蒸发气氛温度与蒸发速率、孔隙率和透湿量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皮肤护理的覆盖材料制备方法,该用于皮肤护理的覆盖材料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1:将聚氨酯原料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配制成聚氨酯原液,在聚氨酯原液中掺入致孔剂并搅拌均匀,致孔剂为高聚物凝聚能力适中的乙二醇,且致孔剂的浓度为4~24%;

s2:经过过滤滤除聚氨酯原液中的杂质和不溶物后,将聚氨酯原液倒在玻璃板上,并用简易式刮膜机刮制成厚度为10~15μm的薄膜;

s3:刮膜后将薄膜放在恒温恒湿的烘箱内蒸发成型,烘箱内的湿度为50~60%,温度为40~60℃;

s4:待成型完全后,取出薄膜进行充分的水洗,以去除残余的溶剂,制得pu多孔膜;

s5:将pu多孔膜装入塑料袋中,利用γ射线辐射消毒使其达到无菌状态,在室温下贮存备用。

请参阅图2,随着致孔剂浓度的增加,微孔尺寸逐步增大,膜的透湿量和孔隙率也随之增大,在本发明中采用高聚物凝聚能力适中对的乙二醇为致孔剂,随着致孔剂的浓度增加,微孔尺寸逐步变大,膜表面由粗糙向光滑变化,这是由于致孔剂浓度的增加,蒸发速度变慢,贫富聚合物二相能充分增长,所以微孔变化大,当致孔剂浓度达到很高时,皮层变得很薄甚至不能保持其完整结果,所以致孔剂一方面能调节微孔的大小,另一方面还能起到调节皮层厚度的作用,其中膜结构的变化必然导致膜性能的变化;

请参阅图3,蒸发气氛温度对溶剂蒸发很敏感,随着蒸发气氛温度的增加,蒸发速度加快,使膜截面微孔尺寸逐步变小,而膜表面由粗糙向光滑转化,这是由于高聚物链段运动具有温度和时间双重依赖,蒸发气氛温度升高,一方面使溶剂蒸发速度加快,与此同时使高聚物链段获得一定热运动能,从而加速了松弛过程,所以即使在很短的时间内,高聚物凝聚所产生的收缩应力,也可通过链段运动加以消除,因而蒸发气氛温度增加,蒸发速度加快,结果膜表面并不粗糙,另一方面蒸发速度加快,使贫富聚合物二相不能充分增长,导致微孔尺寸变小,当蒸发气氛温度很高时,则可得到完全致密膜;

本发明采用完全蒸发的方法成膜,将铸膜液倒在玻璃板上刮成薄膜后,溶剂立即蒸发,由于溶剂从铸膜液与空气界面上蒸发速度比溶液内部快得多,所以空气界面处的溶剂迅速耗尽,聚合物浓度增加,并使聚合物从溶液中析出,形成由胶束组成的皮层,皮层形成后,溶剂蒸发速度变慢,以致下层结构的胶凝速度比皮层慢的多,随着溶剂不断蒸发,最后残余溶剂的溶解能力不足以使所有组分维持在均相溶液状态,发生相分离,其中溶剂比致孔剂易挥发,在大量溶剂挥发以后,仍留下一定量的致孔剂,致孔剂从均相溶液中分离出来形成分散相的小液滴,即贫聚合物相,聚集在小液滴周围的聚合物分子呈连续相,即富聚合物相,最终富聚合物相形成膜的骨架,贫聚合物相形成膜的微孔,故采用完全蒸发法制成的膜为不对称膜,整个膜由致密上层和多孔海绵状下层所构成;

经过消毒处理后的pu多孔膜,送往医院烧伤科进行初步的临床应用,选取15例年龄4~37岁,烧伤程度均为浅ⅱ度,其中10例为男性,5例为女性,临床试验表明,pu多孔膜具有较好的透湿性和弹性,使用方便,与床面粘附良好,床面渗液少,病人疼痛减轻,愈合加速,在烧伤后平均十三天左右即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医用材料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皮肤护理的覆盖材料制备方法,该用于皮肤护理的覆盖材料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将聚氨酯原料溶解于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配制成聚氨酯原液,在聚氨酯原液中掺入致孔剂并搅拌均匀;S2:将聚氨酯原液倒在玻璃板上,并用简易式刮膜机刮膜;S3:刮膜后将薄膜放在恒温恒湿的烘箱内蒸发成型;S4:待成型完全后,去除残余的溶剂,制得PU多孔膜;S5:利用γ射线辐射消毒使其达到无菌状态,在室温下贮存备用,本发明具有来源容易,制作简单、贮存方便、成本低廉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能够有效的减少创面的水分蒸发,防止细菌感染,保护并促进创面的愈合。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丽
技术研发日:2017.03.20
技术公布日:2017.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