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外用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3858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外用制剂。
背景技术
:乳腺增生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失调,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据调查,约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见于25~45岁的女性。西医常采用激素类药物、碘制剂或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这些药物都具有较大的胃肠道不适、月经失调等副作用。中医认为,乳腺增生始于肝郁,而后血瘀痰凝成块,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常用的中药有柴胡、白芍、香附、橘叶、丹参、地龙等,中成药有散结灵、乳块消、乳宁、乳康片、逍遥散或丹栀逍遥散等,还可采用中医外治疗法,如中药乳罩、针灸、按摩等。中医与西医相比副作用更少,但起效较慢,服药时间长,剂量大,患者难以坚持。目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成药大多为口服制剂,《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收载了一种具有散结消肿,化瘀止痛之功效的中药,商品名是“小金胶囊”,由人工麝香、木鳖子、制草乌、枫香脂、乳香、没药、五灵脂、酒当归、地龙、香墨等10味中药制成。中医用于痰气凝滞所致的瘰疬、瘿瘤、乳岩、乳癖,症见肌肤或肌肤下肿块一处或数处,推之能动,或骨及骨关节肿大、皮色不变、肿硬作痛等症。西医主要用于甲状腺肿、良性前列腺增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乳腺囊性增生、慢性盆腔炎包块及结节性筋膜炎等症。由于外用药的吸收、代谢途径均与口服药完全不同,它是通过皮肤的渗透作用到达机体内部,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以及药物在胃肠道内的降解,因此,药物吸收不受胃肠道因素的影响,能减少用药的个体差异,同时还避免了口服给药等引起的血药浓度峰谷现象,降低了毒副反应。但并非任何一种口服药都能制成外用药,药物能否外用主要与其自身的理化性质相关,如透皮吸收性、油水分配系数等。《中国药典》2015版收载的剂型是胶囊剂,目前已有片剂、丸剂等其它剂型上市,但尚无外用制剂的相关报道。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口服中成药副作用大,服用不方便等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外用制剂。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的外用制剂的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材组成:人工麝香20-50份、木鳖子100-200份、制草乌100-200份、枫香脂100-200份、乳香50-100份、没药50-100份、五灵脂100-200份、酒当归50-100份、地龙100-200份、香墨5-20份。优选地,所述外用制剂的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药材组成:人工麝香30份、木鳖子150份、制草乌150份、枫香脂150份、乳香75份、没药75份、五灵脂150份、酒当归75份、地龙150份、香墨12份。理论上来讲,上述中药材可以制成任何一种适合临床使用的外用制剂,如膏药、乳膏、贴剂、巴布剂、软膏、凝胶剂、膜剂、搽剂、喷雾剂等,这些剂型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使用上述中药材制备这些剂型时,可以参照《中药药剂学》,采用本领域的常规工艺进行,并不需要克服太大的技术障碍,因此本发明在实施例中不对每一种剂型都进行详细列举。本发明优选的外用制剂为膏药。本发明优选的膏药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木鳖子、制草乌、酒当归、地龙,用50~90%乙醇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成相对密度为1.2-1.3的清膏;2)将人工麝香、枫香脂、乳香、没药、五灵脂、香墨粉碎成细粉并混匀;3)取麻油400-500重量份,倒入锅中,加热至300-320℃,将红丹50-100重量份下入油锅中,搅拌混匀,当冷却至200-250℃时,缓缓加入粉碎成细粉的人工麝香、枫香脂、乳香、没药、五灵脂、香墨,继续搅拌至冷却到室温,最后加入步骤1)中的清膏,混匀后分摊于裱背材料上,即得。采用该方法制备的外用制剂与其它外用制剂相比,透皮吸收性更好,血药浓度更高,持效时间更长,疗效更佳,使用更方便,同时还具有更少的副作用如皮肤刺激性。最佳的制备方法是:1)取木鳖子、制草乌、酒当归、地龙,用70%乙醇提取,提取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的清膏;2)将人工麝香、枫香脂、乳香、没药、五灵脂、香墨粉碎成细粉并混匀;3)取麻油450重量份,倒入锅中,加热至305℃,将红丹60重量份下入油锅中,搅拌混匀,当冷却至220℃时,缓缓加入粉碎成细粉的人工麝香、枫香脂、乳香、没药、五灵脂、香墨,继续搅拌至冷却到室温,最后加入步骤1)中的清膏,混匀后分摊于裱背材料上,即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通过皮肤的渗透作用到达机体内部,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药物在胃肠道内的降解,因此药物吸收不受胃肠道因素的影响,能减少用药的个体差异,同时还避免了口服给药等引起的血药浓度峰谷现象,降低了毒副反应。2)本发明具有较好的透皮吸收性和缓释效果,血药浓度高且持效时间长,保证了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3)本发明对乳腺增生的临床总有效率达83.3%,明显优于口服制剂。4)本发明无皮肤刺激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人工麝香30g、木鳖子150g、制草乌150g、枫香脂150g、乳香75g、没药75g、五灵脂150g、酒当归75g、地龙150g、香墨12g1)取木鳖子、制草乌、酒当归、地龙,用70%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提取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60℃测)的清膏;2)将人工麝香、枫香脂、乳香、没药、五灵脂、香墨粉碎成细粉并混匀;3)取麻油450g,倒入锅中,加热至305℃,将红丹60g下入油锅中,搅拌混匀,当冷却至220℃时,缓缓加入粉碎成细粉的人工麝香、枫香脂、乳香、没药、五灵脂、香墨,继续搅拌至冷却到室温,最后加入步骤1)中的清膏,混匀后分摊于裱背材料上,即得。规格:每帖含药相当于生药材42g。实施例2人工麝香50g、木鳖子100g、制草乌100g、枫香脂100g、乳香50g、没药50g、五灵脂100g、酒当归50g、地龙100g、香墨5g1)取木鳖子、制草乌、酒当归、地龙,用5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小时,提取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成相对密度为1.2的清膏;2)将人工麝香、枫香脂、乳香、没药、五灵脂、香墨粉碎成细粉并混匀;3)取麻油400g,倒入锅中,加热至300℃,将红丹50g下入油锅中,搅拌混匀,当冷却至200℃时,缓缓加入粉碎成细粉的人工麝香、枫香脂、乳香、没药、五灵脂、香墨,继续搅拌至冷却到室温,最后加入步骤1)中的清膏,混匀后分摊于裱背材料上,即得。规格:每帖含药量相当于生药材35g。实施例3人工麝香20g、木鳖子200g、制草乌200g、枫香脂200g、乳香100g、没药100g、五灵脂200g、酒当归100g、地龙200g、香墨20g1)取木鳖子、制草乌、酒当归、地龙,用90%乙醇回流提取1次,提取时间为3小时,提取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成相对密度为1.3的清膏;2)将人工麝香、枫香脂、乳香、没药、五灵脂、香墨粉碎成细粉并混匀;3)取麻油500g,倒入锅中,加热至320℃,将红丹100g下入油锅中,搅拌混匀,当冷却至250℃时,缓缓加入粉碎成细粉的人工麝香、枫香脂、乳香、没药、五灵脂、香墨,继续搅拌至冷却到室温,最后加入步骤1)中的清膏,混匀后分摊于裱背材料上,即得。规格:每帖含药相当于生药材38g。实施例4临床试验选取6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乳腺增生病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乳腺增生病诊断标准”,同时满足以下两条者即纳入作为研究对象:①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胀痛、刺痛或隐痛,可发放射至腋下、肩背部,可与月经、情绪变化有相关性,连续3个月或间断疼痛3-6个月不缓解;②一侧或两侧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形态多样的肿块,肿块可分散于整个乳房,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与皮肤或深部组织不粘连,推之可动,可有触痛,可随情绪及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消长,部分病人乳头可有溢液或瘙痒。以上研究对象年龄为18~45岁,平均年龄为34.3±4.1岁,其中包括已婚患者44例,未婚患者16例,病程为3~6个月,平均病程为4.8±0.8个月,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疼痛症状评分、肿块症状评分等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治疗组采用实施例1中的膏药贴敷于乳房疼痛明显区域或肿块所在象限区域,每次1贴,1次/日。对照组给予小金丸口服(打碎后口服),每次1.2g,2次/日。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进行疗效与安全性评价。疗效评价标准分为:显效(改善率≥70%)、有效(改善率为30%-69%)、无效(改善率<30%)。其中,改善率=[(治疗前症状积分-治疗后症状积分)/治疗前症状积分]×100%,而症状积分是疼痛症状评分与肿块症状评分之和。两种症状评分标准见表1。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表1乳腺增生患者症状评分判定标准结果:有效性结果见表2;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肝肾功能异常及其他不良反应。表2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组别n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总有效率(%)治疗组301114583.3对照组307121163.3乳腺增生病是一种由内分泌功能紊乱而导致的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和间质纤维组织进行性增生的乳房病,由此可见,该疾病的治疗一方面可以通过全身性的作用,调节内分泌功能,平衡体内雌激素与雄激素水平;另一反面可通过乳房局部用药,快速达到病灶,改善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和间质纤维组织等的增生情况。实施例1中的膏药则可能通过乳房部位的贴敷,达到以上两方面的治疗目的。其有效成分可能通过透皮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从而起到全身调理之功,且有部分成分可能通过局部组织液的渗透迅速达到乳腺组织,避免了口服途径所遇到的首过效应,因此疗效优于口服制剂。治疗过程中未见皮肤发痒、红斑、水肿等严重刺激反应,显示本发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