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9639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高血脂症是指人体血浆中的一种或多种脂质成分的含量超过正常值,其发病原因主要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遗传性高血脂症是由于单基因缺陷或多基因缺陷,使参与脂蛋白转运和代谢的受体、酶或载脂蛋白异常所致;环境因素引发的高血脂症主要是由于饮食、药物、情绪、季节或吸烟、饮酒等其它不良生活习惯所致。此外,一些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肥胖、肝肾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年龄、性别等因素也会导致高血脂症的发病。

高血脂症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因而很多人并未意识到自己已经患病,或已知自己患病却不重视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随着高血脂症的发展,人体器官机能逐渐减退,并会引发如头晕目眩、头痛、胸闷、气短、心慌、胸痛、乏力、口角歪斜、不能说话、肢体麻木等症状,最终导致冠心病、脑中风等严重疾病。对于高血脂症的治疗,西医主要采用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主的他汀类药物、树脂类药物,或者以降低血清三酰甘油为主的贝特类药物、烟酸类药物。其中,他汀类药物占市场份额的80%以上,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降血脂西药,但此类药物的治愈率较低,仅有3.7%左右,且还会导致无症状性肝炎、消化道不适、皮疹、周围神经痛及失眠等不良反应;树脂类药物对任何类型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均无效,并易引发胃肠道不良反应;贝特类药物和烟酸类药物也易产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还会诱发溃疡病,导致肝脏损害,甚至加重痛风和糖尿病症状。

中医降脂具有疗效稳定、副作用小等优点,但目前的各类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组合物中,治疗思路各不相同,治疗效果参差不齐,且在停药后病症容易复发,难以保证完全根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根据高血脂症的发病机理,能够从根本上治疗高血脂症,且无副作用的用于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苍术30-60份、桂枝12-36份、附子5-12份、侧柏叶24-60份、荷叶24-90份、丹参12-36份、生山楂24-36份、泽兰12-36份及泽泻12-36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苍术30-45份、桂枝12-30份、附子5-12份、侧柏叶24-45份、荷叶24-60份、丹参12-36份、生山楂24-36份、泽兰12-36份及泽泻12-36份。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苍术35-45份、桂枝15-25份、附子6-10份、侧柏叶30-45份、荷叶35-60份、丹参15-30份、生山楂25-33份、泽兰15-30份及泽泻15-30份。

所述的苍术包括茅苍术或北苍术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附子包括盐附子、黑顺片或白附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丹参包括白花丹参或紫花丹参中的一种或两种。其中,白花丹参中丹参酮等多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要比一般的丹参高出很多,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疾病,故优选为白花丹参。

所述的生山楂包括甜口山楂、大绵球或歪把红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泽泻包括建泽泻或川泽泻中的一种或两种。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高血脂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药物的剂型为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或口服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在应用时,采用常规的中药煎煮方法制备成治疗高血脂症的药物,即:将按重量份含量称取的各组分混合后,加水浸泡,之后依次经煎煮、过滤,得到中药组合物药液,直接服用该药液或将药液进一步制成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或口服液等后服用。

高血脂症是一种以血液内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增高为特征的血脂代谢性疾病,可发病于任何年龄段。一般认为肥胖人群的高血脂症发病率较高,但近些年来,体型偏瘦的人群中,高血脂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很多体型偏瘦的人过去都以为自己不会得高血脂症,并没有对其充分重视,反而使病情逐渐加重,不断并发其他疾病。研究表明,高血脂症的形成与起居习惯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过度饮用肥甘厚腻及高营养食品,不加以节制,再加上抽烟饮酒无度、工作压力过大及长期熬夜,使高血脂症的发病率不断增加。

经过对高血脂症的病因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发现脾胃功能的强弱对高血脂症的发病有直接关系。脾胃为精血津液生化之源,食物的消化吸收、精微物质的转运输布及其转化为气血津液等一系列生命过程,必须依赖于中焦脾胃的运化和气化。脾胃把饮食水谷转化成能够被人体利用的精微物质,并将这些精微物质输送到各脏腑组织器官中,使其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长期的食用肥甘厚腻,再加上不良的生活习惯,逐渐导致中焦脾胃功能减弱,运化功能和升清降浊机能严重下降,脾胃阳气受损,使气化无力,所食水谷气化不全,产生粗微物质,并输送于全身,长久以往血液里的代谢垃圾逐渐增多,导致血液粘稠,血液循环受阻,代谢垃圾沉淀,逐渐形成了高血脂症。

本发明的治疗思路为:从高血脂症产生的根本原因出发,通过纯自然植物中草药的配伍,增强中焦脾胃发动机的机能,提高脾胃的运化和气化能力,产生更多的精微物质,减少粗微物质的生成,并提高血液的循环速率,清除络脉和经络里的代谢垃圾,从而实现治疗高血脂症,杜绝并发症的目的。

本发明中,各组分的药理如下:

苍术:根状茎入药,为运脾药,性味苦温辛烈,有燥湿、健脾、化浊、止痛、祛风湿的功效,可调整胃肠运动功能、抗溃疡、保肝,有利于提高脾胃运化能力。

桂枝:其性味辛、甘、温,入肺、心、膀胱经,是主治里寒常用的温里药,具有补元阳、通血脉、暖脾胃之功效,能够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

附子:味辛、咸、苦,温,入足太阴脾、足少阴肾经。暖水燥土,泻湿除寒,走中宫而温脾,入下焦而暖肾,补垂绝之火种,续将断之阳根。开脏腑阴滞,通经脉之寒瘀,降浊阴逆上,提清阳下陷。但由于附子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用量不可过多,且用量要精准。

侧柏叶:味苦涩,归肺、肝、脾经,清血分湿热,凉血止血。祛风降湿,通络止痛,治气血郁滞不通,对于脾胃虚弱之人较为适合。

荷叶:味苦涩,归肝、脾、胃、心经,生发清阳,裨助脾胃,消暑利湿。荷叶的主要化学成分有荷叶碱、柠檬酸、苹果酸、葡萄糖酸、草酸、琥珀酸及其它抗有丝分裂作用的碱性成分。药理研究发现,荷叶具有解热、抑菌、解痉作用,对脾虚泄泻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丹参:味苦性微寒,入心、肝经,破癓除瘕,消痈散肿,止烦满,益气养血,有通经活血之功。丹参能够加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降低血粘度;能使主动脉粥样斑块形成面积明显减少,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经研究发现,丹参含有的丹参素能够抑制细胞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此外,丹参还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对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生山楂:味甘酸,性平,入脾、肝经,消积破结,行血开瘀。生山楂能够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β脂蛋白,促进胆固醇的排泄,还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进食欲,促进胃肠蠕动,是健脾胃的良药。

泽兰:味苦,性微温,入肝经,通经活血,行血破瘀,通关窍、理血脉。泽兰既能活血,又能行水,对于气滞血瘀而又水肿者尤为适宜。通过泽兰的活血利水作用,使水道通调,全身的水液运行通畅,使血液有规律的运行于血脉之中,脾气得健,脾胃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也得以完成。

泽泻:味甘,微寒、入脾、膀胱经,燥土泻湿。泽泻甘淡渗透,健脾而不生湿,治脾胃伤冷,水谷不分。

本发明中,苍术健脾祛湿、祛风散寒,桂枝温通血脉、暖脾胃,以苍术和桂枝二药相使作为君药,能够增强中焦脾胃发动机的运转能力,有利于脾气运化;泽泻燥土祛湿,荷叶解热利湿,生山楂行血开瘀,侧柏叶祛风降湿,四药同为臣药,有利于加速清除血分及脾胃垃圾;丹参破癓除瘕,调节血液粘稠度,泽兰通经活血统领血脉,二药相使作为佐药,能够提高血液循环的速度,清理四肢筋脉的垃圾;附子作为使药,温水燥土,泄湿祛寒助脾阳,使水谷气化完全,离照当空,阴霾自散。各组分相辅相成,从而达到治愈高血脂症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根据高血脂症产生的根本原因,制备出中药组合物,各组分相辅相成,通过组分之间的配伍,增强中焦脾胃代谢机能,同时加速排泄四肢经脉代谢垃圾,使内源性代谢失衡状态得到快速复原,一方面促进血液中垃圾的排泄,提高血液运行的速度,另一方面加强人体的代谢机能,提高脾的气化能力,标本兼治,从而调节血液粘稠度,使其恢复正常指标,并使体内脏腑代谢趋于动态平衡状态,进而实现治疗高血脂症的目的;

2)本发明不仅对治疗高血脂症有明显的效果,同时对高尿糖和高尿酸均有一定的促进恢复作用;

3)无副作用,对人体的其他血液指标及器官功能等方面均不会造成异常,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苍术30份、桂枝36份、附子5份、侧柏叶60份、荷叶24份、丹参36份、生山楂24份、泽兰36份及泽泻12份。

其中,苍术为茅苍术;附子包括盐附子、黑顺片和白附片;丹参为白花丹参;生山楂为歪把红;泽泻为建泽泻。

将该中药组合物制备成剂型为片剂的药物,用于治疗高血脂症。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苍术60份、桂枝12份、附子12份、侧柏叶24份、荷叶90份、丹参12份、生山楂36份、泽兰12份及泽泻36份。

其中,苍术为北苍术;附子包括盐附子和白附片;丹参为紫花丹参;生山楂为大绵球;泽泻为川泽泻。

将该中药组合物制备成剂型为丸剂的药物,用于治疗高血脂症。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苍术30份、桂枝30份、附子5份、侧柏叶45份、荷叶24份、丹参36份、生山楂24份、泽兰36份及泽泻12份。

其中,苍术包括茅苍术和北苍术;附子包括黑顺片和白附片;丹参包括白花丹参和紫花丹参;生山楂包括大绵球和歪把红;泽泻包括建泽泻和川泽泻。

将该中药组合物制备成剂型为胶囊剂和颗粒剂的药物,用于治疗高血脂症。

实施例4:

一种用于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苍术45份、桂枝12份、附子12份、侧柏叶24份、荷叶60份、丹参12份、生山楂36份、泽兰12份及泽泻36份。

其中,苍术为北苍术;附子包括盐附子和黑顺片;丹参为紫花丹参;生山楂包括甜口山楂和歪把红;泽泻为建泽泻。

将该中药组合物制备成剂型为口服液的药物,用于治疗高血脂症。

实施例5:

一种用于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苍术35份、桂枝25份、附子6份、侧柏叶45份、荷叶35份、丹参30份、生山楂25份、泽兰30份及泽泻15份。

其中,苍术为茅苍术;附子为白附片;丹参为白花丹参;生山楂包括甜口山楂、大绵球和歪把红;泽泻为川泽泻。

将该中药组合物制备成剂型为丸剂、颗粒剂和散剂的药物,用于治疗高血脂症。

实施例6:

一种用于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苍术45份、桂枝15份、附子10份、侧柏叶30份、荷叶60份、丹参15份、生山楂33份、泽兰15份及泽泻30份。

其中,苍术包括茅苍术和北苍术;附子为黑顺片;丹参包括白花丹参和紫花丹参;生山楂包括甜口山楂和大绵球;泽泻包括建泽泻和川泽泻。

将该中药组合物制备成剂型为片剂、胶囊剂和口服液的药物,用于治疗高血脂症。

实施例7:

一种用于治疗高血脂症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苍术40份、桂枝20份、附子8份、侧柏叶37份、荷叶45份、丹参22份、生山楂30份、泽兰23份及泽泻23份。

其中,苍术为茅苍术;附子为盐附子;丹参为白花丹参;生山楂为甜口山楂;泽泻为川泽泻。

将该中药组合物制备成剂型为颗粒剂的药物,用于治疗高血脂症。

应用例1:

刘某,男,53岁。平时生活饮食规律,喜好吸烟。2011年2月,在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但无其它症状,故仅通过持续服用西药进行降血压的治疗。2015年3月,在体检时发现血清总胆固醇含量为6.3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为4.81mmol/L,甘油三酯含量为5.1mmol/L,被医生诊断为高血脂症,之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每日服用20mg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同时控制饮食中脂肪含量。治疗两月后,血脂含量有所下降,但仍未达到标准值。医生让其每日加服0.2g非诺贝特片,服用一个半月,未见明显好转。之后改服实施例1中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每日早晚各服用一次。治疗两个月后,血脂含量重新回到标准范围内。之后继续服用三个月,同时控制饮食。血脂含量至今仍保持稳定。

应用例2:

赵某,男,35岁。由于工作性质,每天坐着的时间长达10小时,若加班,则当日可能会14小时以上时间坐着。平时工作繁忙,周末以睡觉休息为主,基本不出去运动。2012年6月,在体检时发现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含量均超过正常值,并患有轻度脂肪肝。在医生的指导下,每周坚持体育锻炼,同时采用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并隔日服用降血脂西药进行辅助治疗。半年后血脂恢复正常,遂逐渐降低了运动频率,且偶尔还会食用高脂肪食物。三个月后的复查中,血脂含量又超过了正常值。之后服用实施例2中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每日服用一次。治疗三周后,血脂含量恢复正常。之后又继续服用两个月巩固治疗,至今未再复发。

应用例3:

王某,女,23岁。于2014年11月查出患有轻度高血脂,同时尿糖含量过高。在朋友的介绍下,服用某中医开的降血脂药物。服药期间,血脂含量有所降低,但高尿糖没有改善。此外,一旦停药或遇到感冒等诱因,血脂含量又重新上升,使得病情反复加重。于2015年4月改服实施例3中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每日服用两次。治疗一月后,血脂含量恢复正常,同时尿糖含量明显下降。继续服用两个月后,尿糖含量恢复正常。之后隔日服用一次,一个月之后停药。至今未再复发。

应用例4:

叶某,男,38岁。年轻时为网球运动员,多年的专业训练,使其拥有健壮的体魄。退役后,虽然工作轻松,但怠于运动,即便如此,仍未发胖。2014年6月,被诊断为患有高血脂症,虽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仅略高于正常值,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却远低于正常值,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于2014年7月开始服用实施例4中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每日服用两次。治疗一月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有升高趋势,同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恢复正常。继续服用一个半月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恢复正常,至今保持稳定。

应用例5:

张某,男,63岁。经常喝酒,且一直喜欢吃肉类食物,较少吃蔬菜。于2015年1月因冠心病住院,化验单上显示其血液中总胆固醇含量高达8.22mmol/L,远高于标准范围5.20-5.72mmol/L。诊断结果表明,是高血脂症引发了冠心病。于2015年3月开始服用实施例5中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每日服用两次,同时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维生素、纤维的摄入,并每日吃水果。一个月后,冠心病症状缓解,遂出院后回家治疗。又过了两个月,高血脂症状减轻。之后隔日服用一次,至今保持稳定。

应用例6:

杨某,女,46岁。于2014年8月体检时发现血脂偏高,并患有高尿酸。之后,每日下班后都去健身房锻炼,并节制饮食,但收效甚微。医生建议服用药物进行调脂,遂采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半月后,血脂含量未见明显下降,而尿酸含量反而出现升高。之后改服实施例6中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每日服用三次。一个月后,血脂恢复正常,尿酸值也保持稳定。继续服用两个月,尿酸值也恢复正常。又持续服用两个月巩固,至今未见复发。

应用例7:

陈某,女,62岁。阵发性胸痛2年,有冠心病家族史,平时在上楼梯或快走时易引发胸痛。于2015年5月被诊断患有高血脂症,且出现冠心病症状,遂住院治疗。医生为其开一剂包含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美托洛尔、阿托伐他汀及消心痛的药方,进行高血脂症及冠心病的治疗。两周后,冠心病症状减轻,遂出院,并定期复查。又过了两个月,冠心病症状逐渐消失,但高血脂症仍未明显改善。之后改服实施例7中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每日服用两次。两个月后,血脂含量逐渐下降,冠心病症状未见复发。继续服用三个月后,血脂含量恢复正常。此后虽时有心悸,但血脂含量始终保持正常。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