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小分子化合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38207发布日期:2018-12-28 20:40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小分子化合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小分子化合物,并提出该化合物在制备各种形式的预防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或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广泛的持续存在的关节滑膜炎及对称性、破坏性的关节病变为特征。ra的治疗却非常困难,到目前为止,仍然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现代医学主要是抗炎及减轻后遗症,tnfα抑制剂etanercept、infliximab和adalimumab等药物能够将一部分ra患者肿胀、触痛关节计数等客观症状指标减少到50%,但仍然有许多患者在初次治疗时对其不应答,或二次治疗失败,平均每年约有10%的患者因此停药。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成为ra研究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中医学在治疗ra方面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缓解和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常能取得较好疗效。

巨噬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中起着关键作用,疾病发病之初,巨噬细胞在滑膜内里和外层聚集,释放il-1β等致炎因子和趋化因子,同时进行抗原呈递,募集th1为主的淋巴细胞和b细胞。经过有效治疗后,m1巨噬细胞大量减少,疾病进入缓解期。因此抑制巨噬细胞il-1β等炎症因子表达,对于ra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小分子化合物,并提出其医药用途。

根据实施例,本发明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小分子化合物,其有效成分为羌活醇,浓度为1-100μm。羌活醇是从中药伞形科羌活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它可以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小鼠的炎症浸润面积、骨量缺损和软骨缺损降低,减轻关节炎症损伤,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因子il-1β的mrna表达。

根据实施例,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提出是基于羌活醇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药物,其在患者体液中的有效作用浓度为0.01-1000μm。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羌活醇与药物学上可接受的药物辅料混合形成散剂、膏剂、粉剂、针剂、水剂或注射剂。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羌活醇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药物,为主要有效成分制备的各种形式的药物或保健食品,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在使用时可以采取皮下、静脉注射或肛肠给药;注射液的使用可以任意选用生理盐水、葡萄糖、稳定剂、防腐剂、悬浮剂或乳化剂等。

本发明随后的实施例进行了动物实验,建立dba/1小鼠cia模型。dba/1雌鼠6-8周,适应性饲养1周后,采用牛二型胶原和完全弗氏佐剂(卡介苗浓度为4mg/ml),完全乳化后,尾椎附近背部皮肤皮内注射100μl(含100μg牛二型胶原),42天后小鼠下肢(踝关节一下)或上肢(腕关节一下)可出现明显红肿,发病率为90%左右。dba/1小鼠初次免疫42天后,将造模小鼠随机分为组,分为羌活醇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以上。羌活醇组中将羌活醇溶解在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制备成混悬液,对照组为0.5%的cmc-na。羌活醇用量为40mg/kg。灌胃给药,每天一次,连续治疗7周。经动物实验关节炎症状评分,羌活醇可以减轻关节炎评分,体内micro-ct检测结果表明,羌活醇能使cia小鼠踝关节骨侵蚀降低;组织形态学分析结果显示羌活醇能减轻cia小鼠踝关节炎症,减少骨侵蚀和软骨侵蚀。因此,以羌活醇为主要有效成分制备的各种形式的药物或保健食品,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附图说明

图1为羌活醇的结构简式。

图2动物关节炎症状评分图。

图3是动物实验体内的micro-ct检测结果图。

图4是动物实验体内的abog染色检测结果图。

图5是巨噬细胞体外实验qpcr检测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应理解为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记载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改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羌活醇(结构简式如图1所示)采用市售品或按照中药领域常用提取方法从中药伞形科羌活中提取。

本发明以下实施例中,m为摩尔浓度,即mol/l;μm为微摩尔每升。

实验例

建立dba/1小鼠cia模型。dba/1雌鼠6-8周,适应性饲养1周后,采用牛二型胶原和完全弗氏佐剂(卡介苗浓度为4mg/ml),完全乳化后,尾椎附近背部皮肤皮内注射100μl(含100μg牛二型胶原),42天后小鼠下肢(踝关节一下)或上肢(腕关节一下)可出现明显红肿,发病率为90%左右。dba/1小鼠初次免疫42天后,将造模小鼠随机分为组,分为羌活醇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以上。羌活醇组中羌活醇溶解在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制备成混悬液,对照组为0.5%的cmc-na。羌活醇用量为40mg/kg。灌胃给药,每天一次,连续治疗7周,每周记录关节炎症状评分一次。7周后,取踝关节,进行micro-ct检测踝关节距骨骨量,关节切片阿尔辛兰-orangeg(abog)染色观察炎性浸润、关节骨质和关节软骨破坏情况。

(一)进行动物实验关节炎症状评分。

关节炎症状评分标准如下,每一周观察一次,统计评分结果。

每只小鼠最低评分0分,最高评分为16分。

如图2所示,实验结果显示,在治疗第26-46天,羌活醇组(not,羌活醇)的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control组。

(二)进行micro-ct检测。

动物踝关节取材后,10%多聚甲醛固定24h,转入75%酒精中,micro-ct扫描,计算骨量。如图3所示,与mock组小鼠相比,cia小鼠(control组)踝关节距骨骨量明显减少;与control组比较,羌活醇组(not,羌活醇)小鼠踝关节距骨骨缺损明显减轻。

(三)进行动物实验的体内abog染色检测。

切片脱蜡至水→盐酸乙醇30sec→艾尔新蓝染液30min→水洗→2%盐酸乙醇分化2sec→水洗→氨水15sec→水洗→橙红染液1min→脱水透明→中性树胶封片。通风橱中放置4h后显微镜下观察。

艾尔新蓝可将关节软骨蓝染,如图4所示,在wt小鼠,可见完整的蓝染的踝关节软骨。但是在cia小鼠(control)组踝关节,滑膜炎症细胞大量浸润,蓝染的软骨出现明显缺损,关节结构破坏。与control组比较,羌活醇组关节软骨破坏明显减轻,炎症细胞明显减少。

(四)进行细胞学实验,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检测。

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m):采用pbs反复冲洗c57/bl6小鼠胫骨和股骨骨髓腔,红细胞裂解后,12孔板中,每孔铺下2×106细胞,加细胞入20ng/mlm-csf(dmem高糖培养基+20%fbs+1%lg+1%ps)1ml,3天后进行半换液,5天后贴壁细胞即为bmm.

羌活醇(1μm、10μm、100μm)作用于bmm细胞3小时后,加入lps(1μg/ml)和ifn-γ(100ng/ml)刺激巨噬细胞6小时后采用qpcr技术检测il-1β炎症因子的表达。如图5所示,lps(1μg/ml)和ifn-γ(100ng/ml)刺激巨噬细胞高表达il-1β的mrna,羌活醇呈剂量依赖性抑制il-1β的表达(not,羌活醇)。

以上结果提示,羌活醇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小鼠关节炎症,减轻炎症对关节骨组织和软骨组织的损伤,说明羌活醇是一个可用于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