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锤形光动力治疗外鞘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6507发布日期:2019-04-20 03:22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锤形光动力治疗外鞘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别适用于环腔肿瘤治疗的纺锤形光动力治疗外鞘管。



背景技术:

光动力疗法特别适用于年老体迈或有手术、放化疗禁忌症的病人或术后、放化疗复发的病人,对晚期肿瘤病人进行姑息治疗,延长病人生存期和提高生存治疗,对于一些癌症早期、部位明确的病人,更有可能通过光动力治疗获得治愈。对于腔外巨大肿物或转移灶不能完全消除的肿瘤,建议采用综合治疗措施。

光动力治疗的疗效主要决定于三方面的因素:光动力设备、光敏药物、操作技术。其中,光敏剂能否被激发主要依赖于激发光的波长,而激发光的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对光动力治疗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理想的激发光源应该具有以下特征:(1)激发光的波长与光敏剂所吸收的波长峰值一致,即其波长能激活该光敏剂;(2)激发光有一定的组织穿透性,光在组织的穿透性对肿瘤的光动力治疗具有重要意义;(3)光源有一定的能量和强度,并能保持稳定;(4)激光光源的波长稳定性高,不发生偏移。

而操作技术的好坏取决于光动力设备的功能性强度,而现目前临床上专门用于光动力治疗的光动力设备较少,缺乏专业的用于治疗肿瘤的光动力治疗外鞘管,尤其肿瘤呈向心性环腔生长时,光动力外鞘管的需求尤为迫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纺锤形光动力治疗外鞘管,该外鞘管通过纺锤形鞘管的设计方便了外鞘管在环腔肿瘤间的穿梭移动,减少了对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表面造成的机械损伤,同时也扩大了肿瘤组织接受光照的表面积,并且对光纤线起到了良好的稳定保护作用,也方便根据肿瘤位置对光纤发光体进行定位,保证了光动力治疗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纺锤形光动力治疗外鞘管,该外鞘管包括纺锤形鞘管和导引鞘管,所述纺锤形鞘管内部设有供光纤发光体放置的空腔,所述纺锤形鞘管前端设有用于对该外鞘管进行定位的显影头,所述纺锤形鞘管后端与导引鞘管前端的连接处采用圆滑过渡;所述导引鞘管内部设有供光纤线插入的管道,所述导引鞘管后端设有两个手持块,两个手持块以管道为中心呈中心对称;所述手持块外壁均设有防滑条纹,一个手持块内壁设有用于加固光纤线的加固绑带,另一个手持块内壁设有用于固定加固绑带的固定扣;所述导引鞘管外壁设有用于对该外鞘管进行定位的刻度尺。

进一步的是,所述加固绑带一侧均匀布置有防滑齿,另一侧设置有加强加固绑带固定的魔术贴;当加固绑带将光纤线缠绕住时,防滑齿可减少光纤线在管道中的转动或水平移动,保证了光纤线在该外鞘管中的稳定性;当加固绑带缠绕住光纤线之后,一端穿过固定扣,然后通过魔术贴进行粘贴,加强了加固绑带的固定,从而加强了光纤线在外鞘管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是,所述显影头呈半球状,所述显影头内部设有显影剂;在将外鞘管伸入肿瘤组织部位中,可通过CT定位或者X光线对显影剂进行监测实现外鞘管的定位。

进一步的是,所述手持块的内壁均位于管道端部的外侧;方便用加固绑带进行操控。

进一步的是,所述管道端部与导引鞘管的后端呈圆滑过渡;减少光纤线与尖锐处的接触,减少对光纤线的摩擦,延长了光纤线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是,所述纺锤形鞘管由高透光率的有机玻璃或PVC透明板材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纺锤形鞘管的设计方便了外鞘管在环腔肿瘤间的穿梭移动,降低了外鞘管伸入至肿瘤组织的难度,也减少了外鞘管或光纤线对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表面造成的机械损伤,同时通过纺锤形鞘管的外形增大了激光的发散面积,扩大了肿瘤组织接受光照的表面积,保证了光动力治疗肿瘤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不仅对光纤线和光纤发光体进行了保护,也加强了光纤线在外鞘管中的稳定性。对光纤线进行保护,可避免光纤线在环腔中出现弯折、卷曲导致光纤线折断等问题,同时也避免了环腔中的组织分泌物、渗出液等将光纤发光体覆盖住影响肿瘤组织部位的激光照射强度以及发散面积,提高了光动力治疗的效率;

(3)本实用新型在对光纤线进行保护的同时,也通过加固绑带对光纤线在该外鞘管的管道入口处进行进一步保护,避免光纤线在管道入口处出现弯折、卷曲等情况,降低了折断的可能性,并且加固绑带也避免了光纤线在外鞘管内部进行转动或者移动,保证了光纤线在外鞘管内部的稳定性,保证光纤发光体的最大工作效率,让光纤发光体始终位于纺锤形鞘管中对肿瘤区域进行治疗;

(4)本实用新型可同时通过内部装有显影剂的显影头和刻度尺对该外鞘管进行定位,通过刻度尺可读出该外鞘管伸入组织中的深度,方便医护人员进行定位调整与控制,同时通过CT定位或X光对显影头进行定位,大大保证了该外鞘管在肿瘤区域的位置准确度,避免外鞘管太过深入对内部组织造成挤压影响治疗效果,也可避免因外鞘管深入不足造成光纤发光体的激光光照不足影响治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未插入光纤线的示意图。

图中:1、纺锤形鞘管;1-1、空腔;2、导引鞘管;2-1、管道;3、手持块; 4、加固绑带;4-1、魔术贴;5、固定扣;6、刻度尺;7、显影头;8、光纤线; 9、光纤发光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在本实施中,如图1-2所示,一种纺锤形光动力治疗外鞘管,该外鞘管包括纺锤形鞘管1和导引鞘管2,所述纺锤形鞘管1内部设有供光纤发光体9放置的空腔1-1,所述纺锤形鞘管1前端设有用于对该外鞘管进行定位的显影头7,所述纺锤形鞘管1后端与导引鞘管2前端的连接处采用圆滑过渡;所述导引鞘管2 内部设有供光纤线8插入的管道2-1,所述导引鞘管2后端设有两个手持块3,两个手持块3以管道2-1为中心呈中心对称;所述手持块3外壁均设有防滑条纹,一个手持块3内壁设有用于加固光纤线8的加固绑带4,另一个手持块3内壁设有用于固定加固绑带4的固定扣5;所述导引鞘管2外壁设有用于对该外鞘管进行定位的刻度尺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加固绑带4一侧均匀布置有防滑齿,另一侧设置有加强加固绑带4固定的魔术贴4-1;当加固绑带4将光纤线8缠绕住时,防滑齿可减少光纤线8在管道2-1中的转动或水平移动,保证了光纤线8 在该外鞘管中的稳定性;当加固绑带4缠绕住光纤线8之后,一端穿过固定扣5,然后通过魔术贴4-1进行粘贴,加强了加固绑带4的固定,从而加强了光纤线8 在外鞘管中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显影头7呈半球状,所述显影头7内部设有显影剂;在将外鞘管伸入肿瘤组织部位中,可通过CT定位或者X光线对显影剂进行监测实现外鞘管的定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方案,所述手持块3的内壁均位于管道2-1端部的外侧;方便用加固绑带4进行操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管道2-1端部与导引鞘管2的后端呈圆滑过渡;减少光纤线8与尖锐处的接触,减少光纤线8在管道2-1处的摩擦,延长了光纤线8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纺锤形鞘管1由高透光率的有机玻璃或PVC透明板材制成。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使用时,首先对患者使用光敏剂,在患者注射了光敏剂过后再等待2-48小时进行激光照射;对患者进行麻醉后,调试光纤线输出激光的输出功率、频率和强度等参数;随后将光纤线8插入管道2-1中,让光纤发光体 9位于纺锤形鞘管1内部,并让加固绑带4将光纤线8进行缠绕,缠绕之后穿过固定扣5,在通过加固绑带4上的魔术贴4-1实现固定,保证光纤线8在外鞘管内部的稳定性;双手拿持住手持块3将该外鞘管置入肿瘤的目标治疗区域,通过对刻度尺6的记录以及显影头7的检测,可保证纺锤形鞘管1位于肿瘤目标区域的最佳位置,在伸入该外鞘管时通过手持块3外壁的防滑条纹保证用手操控该外鞘管的稳定性;在纺锤形鞘管1携带空腔1-1内部的光纤发光体9位于光动力治疗的最近位置时,开始进行光动力治疗;待光动力治疗结束之后,解开加固绑带 4,取出光纤线8,撤出外鞘管。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