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囊一体化穿刺鞘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3861发布日期:2019-09-25 00:01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球囊一体化穿刺鞘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腔内血管外科介入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结构简单、一体化、操作方便、实现快速救治、提高操作效率、降低使用难度的球囊一体化穿刺鞘管。



背景技术:

急诊外伤、战场创伤等引起的主动脉出血,是急诊治疗的难点。目前现有的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开刀手术及腔内血管外科手术,快速、及时的止血是治疗关键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腔内血管外科,是近年迅速发展的一门学科。它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T、超声和磁共振等影像设备的引导和监视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手术器材,通过人体血管自然腔道将特定的器械导入人体病变部位进行微创治疗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

血管外科治疗的技术很多,大家都很熟悉的治疗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和溶栓就是典型的血管介入治疗技术。鞘管又称导管鞘,主要用于引导导管、球囊导管或其他血管内器具顺利地进入血管。鞘管由外鞘、扩张器和短导丝组成。目前常用的鞘管分为普通鞘管、防漏鞘管(Check-Flo sheath)、剥皮导管插入鞘(peel-way sheath)和长鞘管四种。

目前的介入治疗所需的导丝、鞘管、球囊等是各自独立的部分,需要按照要求进行搭配选择。首先穿刺血管建立通道后,经过导丝置入,鞘管置入,最后经鞘管将所需治疗球囊置入血管进行手术操作。缺点:整个过程需要经过系统培训,且难以在短时间完成。在急诊及战场环境下难以实现快速有效救治。

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一体化、操作方便、实现快速救治、提高操作效率、降低使用难度的球囊一体化穿刺鞘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一体化、操作方便、实现快速救治、提高操作效率、降低使用难度的球囊一体化穿刺鞘管。

球囊一体化穿刺鞘管,包括:

鞘管,所述鞘管设有鞘管体和连接环,轴向设置贯通的管腔,所述管腔通过连接管连接到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分别连接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

鞘芯,所述鞘芯的鞘芯管放置在管腔内,端部设置球囊本体,所述球囊本体一端与鞘芯管导通,另一端与球囊头导通,所述球囊头的上部为椎体状,椎体头部开口,所述球囊头的中部为球囊头底座,所述球囊头底座的宽度大于鞘管体的内径。

所述球囊本体的外壳为椭圆形。

所述连接管设置在连接环上。

所述连接环上设有握持片,所述握持片沿着连接环的径向向外伸出。

所述三通阀设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转动到第一工作位,第一接头和连接管导通,第二接头和连接管关闭,所述转动把手转动到第二工作位,第一接头和连接管关闭,第二接头和连接管导通,所述连接管与鞘芯的鞘芯管导通。

所述鞘管体弹性的条形管。

所述鞘芯的两端分别伸出鞘管的两端。

所述球囊本体的宽度分别小于鞘管体的内径。

所述球囊本体和球囊头的连接处为喇叭状。

所述鞘芯管壁上,相对于鞘管的入口处设有刻度。

本实用新型鞘管设有鞘管体和连接环,轴向设置贯通的管腔,管腔通过连接管连接到三通阀,三通阀分别连接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鞘芯的鞘芯管放置在管腔内,端部设置球囊本体,球囊本体一端与鞘芯管导通,另一端与球囊头导通,球囊头的上部为椎体状,椎体头部开口,球囊头的中部为球囊头底座,球囊头底座的宽度大于鞘管体的内径。球囊头与鞘芯呈“一体化”设计结构,鞘芯管和球囊本体可以收缩进鞘管体。穿刺进入指定血管后,鞘管置于预定位置不动,操作鞘芯的外端,使鞘芯在鞘管内相对运动,鞘芯的鞘芯管带动球囊头移动,进而鞘芯管和球囊头进入指定血管位置,进行手术治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一体化、操作方便、实现快速救治、提高操作效率、降低使用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鞘芯收纳在鞘管局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鞘芯伸出鞘管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鞘管,2、鞘芯,11、鞘管体,12、连接环,13、管腔,14、连接管,15、三通阀,16、第一接头,17、第二接头,21、鞘芯管,22、球囊本体,23、球囊头,24、球囊头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球囊一体化穿刺鞘管,包括:鞘管1,鞘管1设有鞘管体11和连接环12,轴向设置贯通的管腔13,管腔13通过连接管14连接到三通阀15,三通阀15分别连接第一接头16和第二接头17;鞘芯2,鞘芯2的鞘芯管21放置在管腔13内,端部设置球囊本体22,球囊本体22一端与鞘芯管21导通,另一端与球囊头23导通,球囊头23的上部为椎体状,椎体头部开口,球囊头23的中部为球囊头底座24,球囊头底座24的宽度大于鞘管体11的内径。

球囊本体22的外壳为椭圆形。连接管14设置在连接环12上。连接环12上设有握持片,握持片沿着连接环12的径向向外伸出。三通阀15设有转动把手,转动把手转动到第一工作位,第一接头16和连接管14导通,第二接头17和连接管14关闭,转动把手转动到第二工作位,第一接头16和连接管14关闭,第二接头17和连接管14导通,连接管14与鞘芯2的鞘芯管21导通。鞘管体11弹性的条形管。鞘芯2的两端分别伸出鞘管1的两端。球囊本体22的宽度分别小于鞘管体11的内径。球囊本体22和球囊头23的连接处为喇叭状。鞘芯2管壁上,相对于鞘管1的入口处设有刻度。

球囊头23与鞘芯2呈“一体化”设计结构,鞘芯管21和球囊本体22可以收缩进鞘管体11。穿刺进入指定血管后,鞘管1置于预定位置不动,操作鞘芯2的外端,使鞘芯2在鞘管1内相对运动,鞘芯2的鞘芯管21带动球囊头23移动,进而鞘芯管21和球囊头23进入指定血管位置,进行手术治疗。

鞘芯管21,球囊本体22和球囊头23保持通畅,鞘管1尾端可以通过三通进行注射、充盈球囊等操作,同时鞘管1尾端标有刻度,能够显示球囊进入深度。

目前的鞘管是将鞘芯从末端拔出,再从尾端插入相适应的球囊进行治疗。同时可以通过连在尾端的三通阀门进行注射,抽吸。采用鞘管和球囊一体化结构设计,简化了鞘管置入和球囊置入的过程,实现了快速救治,简化治疗球囊置入过程。使用范围:急诊介入手术、战场介入止血等情况下快速置入所需球囊实现止血等介入治疗。

可以在置入鞘管1后,迅速向前推进球囊头23,减少拔出鞘芯2的操作,置入球囊头23的过程及避免拔出鞘芯2时的鞘管出血,节省时间,适合战场和急诊的急救。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