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藏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366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瑞藏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医药上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为关于化合物瑞藏芯的一系列的新衍生物。本发明还提供了这类化合物的制备工艺以及为应用这类化合物而作的制剂及其使用方法。
瑞藏芯为一具有如下结构式的已知化合物
瑞藏芯及其醋酸酯曾在抗菌素杂志(J.Antibiotics)37卷354页(1984)上公布,其抗癌活性曾在日本肿瘤协会第43届全会文摘上公布(Abstracts of the 43rd GeneraL Meet-ing of the Japanese Cancer Society),第243页,标题号1005(1984)。
1984年12月18日于夏威夷州檀香山召开的太平洋区域协会1984年国际化学会议上报告了瑞藏芯-2-烯。
我们现在已经发现了一系列的瑞藏芯的衍生物,它们具有远离高于瑞藏芯及其醋酸酯的抗癌活性并具有较瑞藏芯本身为低的毒性。
本发明的化合物为具有如结构(Ⅰ)之物
其中R代表一个具有至少2个碳原子的烷烃;而A代表一个额外的碳-碳键或一个氧原子,以及合于制药的盐类及其闭环内酯。
相应的化合物(Ⅰ)的闭环内酯可以用结构式(Ⅱ)代表
其中R及A如上所述。
式(Ⅱ)化合物可以由一种结构式(Ⅲ)化合物
(其中A如上述)与一种结构式(Ⅳ)的羧酸(其中R如上述)或其活性衍生物反应而制备
式(Ⅰ)化合物的盐类可以由式(Ⅱ)化合物与一种适当的碱反应而制备。式(Ⅰ)的游离酸可以由其盐与一种酸反应而制得。
本发明也提供由一种抗肿瘤剂与一种适合制药的载体式稀释剂混合组成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抗肿瘤剂至少是一种化合物,它是从式(Ⅰ)化合物,式(Ⅱ)化合物以及该式(Ⅰ)化合物的适合制药的盐类这组化合物中挑选出来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方法,用一种有效剂量的抗肿瘤药对一种患肿瘤的动物给药,特别是哺乳类动物,包括人类。其中所说的抗肿瘤药至少为一种化合物,它选自式(Ⅰ)化合物,式(Ⅱ)化合物以及该式(Ⅰ)化合物的盐类这组化合物。
本发明的化合物中,R代表一个最少有2个碳原子的烷基。这种烷基可以是直链的或支链的并且原则上其所包含的碳原子数可超过实用的某种可得到的有关的相应酸,而没有上限。大多数情况下,实用的上限或许约为40碳原子,更为可取的约为30碳原子。这样的基团的实例包括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戊基,异戊基,新戊基,叔戊基,己基,1-甲基戊基,2-甲基戊基,3-甲基戊基,异己基,庚基,1-甲基己基,2-甲基己基,5-甲基己基,3-乙基戊基,辛基,2-甲基庚基,6-甲基庚基,2-乙基己基,2-乙基-3-甲基戊基,3-乙基-2-甲基戊基,壬基,2-甲基辛基,7-甲基辛基,4-乙基庚基,3-乙基-2-甲基己基,2-乙基-1-甲基己基,癸基,2-甲基壬基,8-甲基壬基,5-乙基辛基,3-乙基-2-甲基庚基,3,3-二乙基己基,十一烷基,2-甲基癸基,9-甲基癸基,4-乙基壬基,3,5-二甲基壬基,3-丙基辛基,5-乙基-4-甲基辛基,十二烷基,1-甲基十一烷基,10-甲基十一烷基,3-乙基癸基,5-丙基壬基,3,5-二乙基辛基,十三烷基,11-甲基十二烷基,7-乙基十一烷基,4-丙基癸基,5-乙基-3-甲基癸基,3-戊基辛基,十四烷基,12-甲基十三烷基,8-乙基十二烷基,6-丙基十一烷基,4-丁基癸基,2-戊基壬基,十五烷基,13-甲基十四烷基,10-乙基十三烷基,7-丙基十二烷基,5-乙基-3-甲基十二烷基,4-戊基癸基,十六烷基,14-甲基十五烷基,6-乙基十四烷基,4-丙基十三烷基,2-丁基十二烷基,十七烷基,15-甲基十六烷基,7-乙基十五烷基,3-丙基十四烷基,5-戊基十二烷基,十八烷基,16-甲基十七烷基,5-丙基十五烷基,十九烷基,17-甲基十八烷基,4-乙基十七烷基,廿烷基18-甲基十九烷基,3-乙基十八烷基,廿一烷基,廿二烷基,廿三烷基,廿四烷基及廿五烷基。在这些基团中,我们认为较好的是C3-C17,更好的是C7-C13烷基基团,无论是直链的或是支链的。
式(Ⅰ)化合物为游离酸,因此可以与碱生成盐,倘若生成的盐是适合制药的,这在工艺方面众所周知,它意味着这种盐要比原来的酸不能减少(或者不超过允许程度地减少)活性或者增加(或者不超过允许程度地增加)毒性,对于生成盐的正离子的性质也无干扰。适合的盐类的实例包括金属盐与氨基酸生成的盐及与氨和有机胺生成的盐。适合的金属盐包括与碱金属,例如钠或钾;碱土金属,例如钙或镁;以及其它适于制药的金属,例如铝、铁、锌、铜、
及钴生成的盐。但是较可取的是那些与碱金属,碱土金属及铝生成的盐,而最为可取的是钠、钾、钙及铝盐。可以与式(Ⅰ)化合物成盐的氨基酸的实例包括碱性氨基酸如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α,γ-二氨基丁酸及鸟氨酸。可以与式(Ⅰ)化合物生成盐的胺类的实例包括叔-辛基胺,二苄胺,二环己基胺,吗啉,D-苯基甘氨酸的烷基酯类及D-葡糖胺。
在本发明化合物命名方面,是按照纯化学及应用化学国际联合会的建议采用半系统(Semi Systematical)命名法依“有机化学命名原则“(Nomencla ture of Organic Chemistry)F节,用rhizoxin作为基本名称。
如此,式(Ⅱ)化合物其中A代表一个氧原子时就是瑞藏芯与一种结构式为RCOOH的酸所形成的简单的酯,因而被命名为瑞藏芯-13-基酰化物。瑞藏芯的开环类似物叫作瑞藏芯-5b-酸,因此式(Ⅰ)化合物A代一个氧原子的叫作其13-酰氧基衍生物,例如13-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
A代表一个附加的碳-碳键的式(Ⅱ)化合物可被认为是瑞藏芯-2-烯的衍生物,更正规的名称是2,3-去氧瑞藏芯-2-烯。因此,A代表这样一种键的式(Ⅰ)及(Ⅱ)化合物可分别叫13-酰氧基-13-去羟-2,3-去氧瑞藏芯-2-烯-5b-酸,以及2,3-去氧瑞藏芯-2-烯-13-基酰化物。
本发明化合物的实例在下表中给出,并且在下文中用表中的序号来代表这些化合物。
1.13-丁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2.瑞藏芯-13-基丁酸酯3.13-戊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4.瑞藏芯-13-基戊酸酯5.13-异戊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6.瑞藏芯-13-基异戊酸酯7.13-己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8.瑞藏芯-13-基己酸酯9.13-(3,3-二甲丁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10.瑞藏芯-13-基3,3-二甲丁酸酯11.13-庚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12.瑞藏芯-13-基庚酸酯13.13-(5-甲-己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
14.瑞藏芯-13-基5-甲基己酸酯15.13-(4-甲基己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16.瑞藏芯-13-基4-甲基己酸酯17.13-辛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18.瑞藏芯-13-基辛酸酯19.13-(6-甲基庚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20.瑞藏芯-13-基6-甲基庚酸酯21.13-(4-乙基己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22.瑞藏芯-13-基4-乙基己酸酯23.13-壬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24.瑞藏芯-13-基壬酸酯25.13-(4-乙基-3-甲基己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26.瑞藏芯-13-基4-乙基-3-甲基己酸酯27.13-(7-甲基辛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28.瑞藏芯-13-基7-甲基辛酸酯29.13-癸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30.瑞藏芯-13-基癸酸酯31.13-(8-甲基壬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32.瑞藏芯-13-基8-甲基壬酸酯33.13-(5-乙基辛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34.瑞藏芯-13-基5-乙基辛酸酯35.13-十一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36.瑞藏芯-13-基十一酸酯
37.13-(9-甲基癸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38.瑞藏芯-13-基9-甲基癸酸酯39.13-(6-乙基壬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40.瑞藏芯-13-基6-乙基壬酸酯41.13-十二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42.瑞藏芯-13-基十二酸酯43.13-(10-甲基十一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44.瑞藏芯-13-基10-甲基十一酸酯45.13-(6-乙基-5-甲基壬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46.瑞藏芯-13-基6-乙基-5-甲基壬酸酯47.13-十三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48.瑞藏芯-13-基十三酸酯49.13-(11-甲基十二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50.瑞藏芯-13-基11-甲基十二酸酯51.13-(4,6-二乙基壬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52.瑞藏芯-13-基4,6-二乙基壬酸酯53.13-十四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54.瑞藏芯-13-基十四酸酯55.13-(8-乙基十二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56.瑞藏芯-13-基8-乙基十二酸酯57.13-十五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58.瑞藏芯-13-基十五酸酯59.13-(9-乙基十三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
60.瑞藏芯-13-基9-乙基十三酸酯61.13-十六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62.瑞藏芯-13-基十六酸酯63.13-(8-丙基十三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64.瑞藏芯-13-基8-丙基十三酸酯65.13-十七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66.瑞藏芯-13-基十七酸酯67.13-(7-乙基十五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68.瑞藏芯-13-基7-乙基十五酸酯69.13-十八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70.瑞藏芯-13-基十八酸酯71.13-(8-乙基十六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72.瑞藏芯-13-基8-乙基十六酸酯73.13-十九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74.瑞藏芯-13-基十九酸酯75.13-廿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76.瑞藏芯-13-基廿酸酯77.13-庚酰氧基-13-去羟-2,3-去氧瑞藏芯-2-烯-5b-酸78.2,3-去氧瑞藏芯-2-烯-13-基庚酸酯79.13-辛酰氧基-13-去羟-2,3-去氧瑞藏芯-2-烯-5b-酸80.2,3-去氧瑞藏芯-2-烯-13-基辛酸酯
81.13-壬酰氧基-13-去羟-2,3-去氧瑞藏芯-2-烯-5b-酸82.2,3-去氧瑞藏芯-2-烯-13-基壬酸酯83.13-(7-甲基辛酰氧基)-13-去羟-2,3-去氧瑞藏芯-2-烯-5b-酸84.2,3-去氧瑞藏芯-2-烯-13-基7-甲基辛酸酯85.13-癸酰氧基-13-去羟-2,3-去氧瑞藏芯-2-烯-5b-酸86.2,3-去氧瑞藏芯-2-烯-13-基癸酸酯87.13-(8-甲基壬酰氧基)-13-去羟-2,3-去氧瑞藏芯-2-烯-5b-酸88.2,3-去氧瑞藏芯-2-烯-13-基8-甲基壬酸酯89.13-十一酰氧基-13-去羟-2,3-去氧瑞藏芯-2-烯-5b-酸90.2,3-去氧瑞藏芯-2-烯-13-基十一酸酯91.13-(9-甲基癸酰氧基)-13-去羟-2,3-去氧瑞藏芯-2-烯-5b-酸92.2,3-去氧瑞藏芯-2-烯-13-基9-甲基癸酸酯93.13-十二酰氧基-13-去羟-2,3-去氧瑞藏芯-2-烯-5b-酸94.2,3-去氧瑞藏芯-2-烯-13-基十二酸酯95.13-十三酰氧基-13-去羟-2,3-去氧瑞藏芯-2-烯-5b-酸96.2,3-去氧瑞藏芯-2-烯-13-基十三酸酯在上表列出的化合物中第18号,29号,30号,42号及54号化合物是特别好的。
本发明的化合物由于其各种取代基的构型可有各种形式的几何异构体,并且也由于有许多不对称碳原子而有各种形式的光学异构体。这些异构体及其混合物可用一个通式所代表。但本发明既包括各单个的异构体又包括其混合物。通常,我们宁愿要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与瑞藏芯相同的构型。
式(Ⅱ)的闭环内酯衍生物可由上述式(Ⅲ)化合物与一个式(Ⅳ)羧酸或其活性衍生物反应而得,此式(Ⅲ)物可以是瑞藏芯(A为一氧原子)或瑞藏芯-2-烯(A为一附加碳-碳键)。这种反应为一简单的和常规的酰化反应并可用众所周知酰化反应方法来进行。
在使用式(Ⅳ)羧酸本身时,反应最好是在有一种具脱水效能的缩合剂的情况下进行。这种缩合剂以二环己基碳化二亚胺(dicyc-lohexylcarbodiimide)及碳酰二咪唑(Carbonyldiim-idazole)为适宜。反应最好在有溶媒存在情况下进行,倘若这溶媒对反应无不良影响则对其性质并不严求。适宜的溶媒实例包括芳香烃,如苯、甲苯或二甲苯;脂肪烃,如己烷,庚烷环己烷或石油醚;卤代烃,特别是卤代脂肪烃,如氯仿,四氯化碳或二氯甲烷;以及醚类如四氢呋喃或二噁烷。反应将在很宽的温度范围中发生并且不严格要求选择准确的温度。我们通常发现进行反应的适宜温度在0~40℃范围内,而最好是在室温左右。
适宜的式(Ⅳ)羧酸的活性衍生物包括酰基卤,酸酐,混合的酸酐,活性酯及活性酰胺,其中较佳的是酰基卤(如酰基氯或酰基溴)及酸酐(包括混合酸酐)。
使用酰基卤反应时,最好是在有一种惰性溶媒及一种酸结合剂存在的情况下进行。倘若这种溶媒无不利影响于反应,本发明对所使用的溶媒的性质不严格要求。溶媒最好是有机溶媒,例如芳香烃,如苯、甲苯或二甲苯;卤代脂肪烃,如氯仿,二氯甲烷或1,1,2-三氯乙烷;醚类,如二乙醚,四氢呋喃或二噁烷;脂肪酸的二烷基酰胺类,如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乙酰胺;腈类,如乙腈;酮类,如丙酮;二甲基亚砜;以及吡啶。酸结合剂的作用是除去反应中产生的卤化氢,可以使用任何能与卤化氢反应并从反应中除去它们的化合物。适宜的酸结合剂的实例包括碱金属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碱金属碳酸盐类,如碳酸钠或碳酸钾;以及有机碱类,如三乙胺,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或1-甲基咪唑。反应可以在广泛的温度范围进行,但最好是在-10℃~+130℃。
使用式(Ⅳ)化合物酸酐时,反应最好在有附加溶媒存在的情况下进行。但是,若使用足够过剩的酸酐时,就无需附加溶媒。在使用溶媒的情况下,倘若它对反应无不利影响,对溶媒的性质不严格要求。适宜的溶媒实例包括芳香烃,如苯,甲苯或二甲苯;醚类,如二噁烷,四氢呋喃及二甘醇-二甲醚。反应将在广泛的温度范围进行,但更佳的温度范围是室温至160℃之内。
本反应的产物为式(Ⅱ)的内酯。适合制药的式(Ⅰ)羧酸盐类可以由式(Ⅱ)内酯与一种碱反应而制备。这是一种从内酯生成盐的常规反应并且可以使用工艺中众所周知的技术来进行。
例如,式(Ⅰ)羧酸的金属盐可以由式(Ⅱ)内酯与适当的金属的氢氧化物或碳酸盐反应而制备,最好在一种含水溶媒中反应。倘若溶媒对反应无不利影响,溶媒的性质不严格要求。适宜的溶媒包括水本身及水与一种或更多有机溶媒的混合物,例如一种醇,如甲醇或乙醇;一种醚,如乙二醇二甲醚或二噁烷;一种酮,如丙酮;或其它溶媒如象己烷,乙酸乙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式吡啶。使用一种亲水性有机溶媒与水的混合物会是特别好的。反应温度无严格要求,我们通常喜欢在大约室温进行反应。但如果需要,可以在微热下进行。
为了避免在15位和1位的碳原子之间形成的内酯开裂,最好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开环反应,例如使用一种比较稀的碱溶液以及/或在比较低的温度,例如在室温范围。
式(Ⅰ)羧酸的胺盐可以由式(Ⅱ)内酯与一种胺反应而制备。最好在一种含水溶媒中进行。倘若溶媒对反应无不良影响,则对它的选用并不严格。适宜的溶媒包括水本身及水与一种或多种有机溶媒的混合物,例如一种醇,如甲醇或乙醇;一种醚,如四氢呋喃;一种腈,如乙腈;或一种酮,如丙酮。更好的溶媒是含水丙酮。反应最好在PH值7~8.5进行,而且,虽对反应温度无特殊严格要求,我们宁愿在相对低的温度反应以避免副反应。依此,温度低于室温更好些,最好是5~10℃。反应迅速完成。胺盐也可以由一种盐交换反应来产生,那就是说把一种所需要的胺的无机酸盐(例如盐酸)加到一种式(Ⅰ)化合物金属盐的水溶液中。
式(Ⅰ)羧酸的氨基酸盐可以由式(Ⅱ)内酯与一种适当的氨基酸作用而制备,最好在含水溶媒中进行。倘若溶媒对反应无不利影响,对溶媒的选用并不严格,适宜的溶媒为含水溶媒,如水本身及水与一种或数种有机溶媒的混合物,例如一种醇,如甲醇或乙醇;或一种醚,如四氢呋喃。反应温度可不严格,但在50℃~60℃将反应物加热则可得到最好的结果。
式(Ⅰ)的游离酸可以由其盐与一种酸作用而制备。反应可以用常规的方法进行,这在制备工艺中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反应最好在有溶媒存在时进行,倘若溶媒对反应无不利影响,对溶媒性质要求不严。适宜的溶媒包括,例如,甲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及二甲基乙酰胺。将(Ⅰ)羧酸盐溶于这类溶媒中,然后将化学计算量的或稍稍过剩的一种酸加入。倘若所用的酸对所需要的化合物无任何不利影响。对使用的酸的性质并无特殊规定且可使用任何有机或无机酸。适宜的酸类包括三氟乙酸,盐酸及硫酸。
另外,式(Ⅰ)化合物可以由相当于式(Ⅲ)化合物的开环内酯与式(Ⅳ)化合物或其活性衍生物反应而得。但是,这不是目前宁愿采用的方法。
用上述任何方法制备所得的本发明的化合物都可以从反应混合物中收得,如需要,可以用任何常规的技术或其联合技术来进一步纯化。例如,一种适宜的收集操作由包括将反应混合物倾入水中;用一种与水不混溶的溶媒提取,溶媒如苯,乙醚或乙酸乙酯;如需要将提取液先干燥之后再蒸除溶媒,收得成品。
如需要,可以用吸附色谱技术精制,使用诸如活性碳或硅胶作为吸附剂,可用离子交换色谱法,可用凝胶过滤法,用一种适宜的吸附剂如Sophadex(商标),或者用从一种有机溶媒中再结晶的方法,有机溶媒如乙醚,乙酸乙酯或氯仿。自然,如果适当,可以使用这些技术的联合。
本发明各种工艺过程使用的起始原料为瑞藏芯,它可以由在一种培养基上培养一种产生瑞藏芯的霉菌,例如根霉菌(Rhizopus)属,然后从培养肉汤中分离瑞藏芯。选用的霉菌比较好的是Rhizopus chinensis种而最好的为Rhizopus chinenis SANK21584。
Rhizopus chinensis SANK21584在20℃至47℃温度范围生长。它可以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介质上在温度26℃生长极快。毛状的菌丝体生长很好。随着孢子囊孢子的形成,菌丝的颜色从米色转变成暗棕色。大多数的孢子囊孢子是不分枝的,而且一个到几个孢子囊孢子都垂直地长在单一形状的假根生长的部位。
孢子囊柄的大小为100-600×7-12微米。孢子囊为球状至类球状,其大小为50-120微米;当它们成熟时变成棕色。小柱为类球状至椭园体,其大小为15-50微米。孢子囊孢子为棕色类球状至椭园形,其大小为6-10×3-8微米。生成的分枝孢子有各种不同形态。没有结合孢子形成。
SANK21584菌株已参照下列文献进行鉴定,经过鉴定它是一种Rhizopus chinensis Saito菌株。
T.Inui等,“关于Rhizopus属分类学的研究(Taxonom-ical studies on Genus Rhizopus)”,J.Gen.Appl.Microbiol.11卷,1-108页(1965);
D.H.Ellis,“Rhizopus属的诸嗜热种及某些类似属的孢子囊孢子的修饰(Sporangiospore Ornamentation of Thermophilic Rhizopus Species and Some Allied Genera”,Mycologia,73卷,511-523页(1981)。
已于1985年2月14日以登记号ferm p-8093将Rhiz-opus chinensis SANK21584委托日本东京发酵研究所保存并且按布达佩斯条约规定的条件于1986年2月15日以登记号BP-989再行保存。
本发明化合物对于被植入了P388白血病细胞的小鼠显示优越的抗肿瘤活性,因此可用作治疗动物的特别是温血动物如人类的这类肿瘤的抗肿瘤剂。
如象下面将在实例6中生理活性数据所证明的,本发明化合物对于被植入了这类肿瘤的试验动物显示一种明显地延长寿命的能力,用延长寿命指数(ILS)来测量。ILS表示对动物或患者的在药物的疗效及其毒性之间的均衡的效果,因此,在剂量和ILS之间没有一个简单的关系。由于小值的ILS表示动物或患者的存活期较短(不管其死因是由于肿瘤或是药物毒性),而高值的ILS表示存活期较长,一个潜在的抗肿瘤药的关键性的特征是增加其ILS值到最大,不管在达到最大ILS时剂量是多少;在这方面,评价抗肿瘤药物的标准与用于大多数其它药,包括抗菌素、降压药等,的标准不同。本发明化合物显示出的ILS值说明它们具有潜在价值的抗肿瘤活性同时有比较低的毒性并且明显地较瑞藏芯及其已知衍生物更好。
这些化合物可以任何适宜途径给药,例如非肠胃的途径(例如静脉、皮下或肌肉注射)或者用栓剂,或者以口服途径(例如片剂,胶囊,粉剂或颗粒剂)。
当需要时,本发明化合物可以这样给药,但最好与一种常规的适于制药的载体或稀释剂结合在一起,以合于特定的给药途径。
例如,组合物可含有悬浮剂,稳定剂或分散剂,它可以粉剂形式提供而在给药之前溶于适宜的溶剂中,例如无热原灭菌的水溶剂。例如,这样的粉剂可以将一种化合物的丙酮溶液滴注于玻璃小瓶,加入水然后将混合物冻干的方法来制造。口服的各种制剂可以作成片剂,胶囊,粉剂,颗粒或糖浆,其中含有适当量的本发明化合物。
注射制剂最好是作成含一个单位剂量的安瓿瓶或含几倍剂量的小瓶。
如果需要,本发明化合物可以与其它抗癌药合并使用,例如亚硝脲类药,如ACNu或BCNu,顺铂(cisplastin),5-氟脲嘧啶(5-Fu),柔毛霉素(daunomycin),亚德里亚霉素(adrimycin),丝裂霉素C(mitomycinc)或足叶乙甙(eloposide)。
本发明化合物的剂量将依据病的性质及严重程度,也依据给药途径,次数及周期而改变。但是,为成人适合的剂量可以在每天1至100毫克,此剂量可以一次或分几次给药。
本发明化合物类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在下列实例中进一步阐明。
实例1瑞藏芯-13-基癸酸酯(第30号化合物)
在有625毫克(1毫摩尔)瑞藏芯及285毫克(1.5毫摩尔)癸酰氯的10毫升苯的溶液中在冰冷条件下加入250毫克(3.0毫摩尔)吡啶及催化剂量的4-二甲氨基吡啶,混合物在室温搅拌约30分钟。然后将反应混合物用稀盐酸及水依次洗涤。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在减压下蒸去溶媒。残留物用硅胶柱色谱法来精制,用95∶5容量比的苯及丙酮混合物洗脱,得到一结晶物,用甲醇再结晶得到500毫克标题化合物,白色结晶,熔点168-169℃。
紫外吸收光谱(CH3OH)λmaxnm(ε)297(43,700),309(55,800),323(41,100)。
红外吸收光谱(CCl4)υmaxcm-12940,2855,1740,1580,1450,1225,1190,1110,1090。
电子碰撞质谱779(M+),232。
实例2用实例1相同的操作但使用不同的酰氯制备下列各化合物
(1)瑞藏芯-13-基丁酸酯(2号化合物)R=-CH2CH2CH3白色粉状物紫外吸收光谱(CH3OH)λmaxnm(ε)297(44,400),309(56,600),323(41,700)。
红外吸收光谱(CCl4)υmaxem-12970,2940,2870,1740,1580,1450,1380,1225,1190,1175,1110,1090。
电子碰撞质谱625(M+),232(C-17至C-26a碎片)。
(2)瑞藏芯-13-基异戊酸酯(6号化合物)R=-CH2CH(CH2)2白色粉状物紫外吸收光谱(CH3OH)λmaxnm(ε)297(42,800),309(55,200),323(40,300)。
红外吸收光谱(CCl4)υmaxcm-1
2970,2940,2870,1740,1580,1460,1225,1190,1110,1090。
电子碰撞质谱751(M+),232。
(3)瑞藏芯-13-基辛酸酯(18号化合物)R=-(CH2)6CH3白色粉状物紫外吸收光谱(CH3OH)λmaxnm(ε)297(43,400),309(55,200),323(40,700)。
红外吸收光谱(CCl4)υmaxcm-12970,2940,2855,1740,1580,1450,1225,1190,1110,1090。
电子碰撞质谱751(M+),232(4)瑞藏芯-13-基十二酸酯(42号化合物)R=-(CH2)10CH3白色结晶,熔点141-142℃。
紫外吸收光谱(CH3OH)λmaxnm(ε)296(42,800),309(54,600),323(40,300)。
红外吸收光谱(CCl4)υmaxcm-12940,2855,1740,1580,1455,1225,1190,1110,1090。
电子碰撞质谱807(M+),232。
(5)瑞藏芯-13-基十八酸酯(70号化合物)R=-(CH2)16CH3白色结晶,熔点62-64℃。
紫外吸收光谱(CH3OH)λmaxnm(ε)297(40,500),309(51,500),323(38,100)。
红外吸收光谱(CCl4)υmaxcm-1
2940,2855,1740,1580,1455,1225,1190,1110,1090。
电子碰撞质谱891(M+),232。
(6)瑞藏芯-13-基十四酸酯(54号化合物)R=-(CH2)12CH3白色结晶,熔点116.5-117.5℃。
紫外吸收光谱(乙醇)λmaxnm(ε)298(41800),310(53400),324(39800)。
红外吸收光谱(KBr)υmaxcm-12925,2853,1736,1231,1187,1109,1084,983。
电子碰撞质谱835(M+),232。
实例313-癸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6-酸钠(化合物29号钠盐)
将2毫升(0.2毫摩尔)0.1N氢氧化钠水溶液滴加到一个搅拌着的156毫克(0.2毫摩尔)瑞藏芯-13-基癸酸酯(如上述实例1法制备)溶于8毫升乙二醇二甲醚的溶液中,此混合物在室温中搅拌10分钟。然后在室温减压蒸除有机溶媒,将残留的水溶液冻干,得到164毫克标题化合物,白色粉状,熔点115-120℃。
紫外吸收光谱(CH3OH)λmaxnm(ε)297(40,200),309(51,500),323(37,900)。
红外吸收光谱(CCl4)υmaxcm-13300(宽的),2940,2855,1740,1575,1450,1410,1190,1110,1090。
电子碰撞质谱780(M+-ONa),779(M+-HONa),232(基峰)。
实例413-癸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酸-5b(化合物29号)
将13-癸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钠(如上述实例3制备的)的样品溶于甲醇并向其中加入1.1当量的0.1N盐酸水溶液。将混合物经薄层色谱法检查(硅胶60F-254,Merck),显示出标题化合物,相应的游离酸的斑点。使用容量比为4∶1的苯与异丙醇的混合物作展开剂,其Rf值为0.40;使用容量比为1∶1的苯与丙酮的混合物作展开剂,其Rf值为0.23。作为对照,瑞藏芯在这些展开剂中的Rf值分别为0.82和0.89。
实例52,3-去氧瑞藏芯-2-烯-13-基癸酸酯(化合物86号)。
将183毫克(0.3毫摩尔)瑞藏芯-2-烯(按后述制备而得),100毫克(0.99毫摩尔)三乙胺及一个催化量的4-二甲胺基吡啶溶于10毫升干燥苯中,然后将86毫克(0.45毫摩尔)癸酰氯滴加到搅拌并冰冷的上述溶液中。继续于室温再搅拌一个小时,然后将反应混合物用水洗涤,以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蒸除有机溶媒。残留物经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用容量比为95∶5的苯与丙酮混合物洗脱,得到粗结晶,从甲醇重结晶,得165毫克标题化合物,白色结晶,熔点145-146℃。
紫外吸收光谱(CH3OH)λmaxnm(ε)297(44,000),309(56,900),323(41,500)。
红外吸收光谱(CCl4)υmaxcm-12940,2855,1735,1650,1580,1450,1380,1320,1210,1195,1170,1110,1080,1040,980,965,电子碰撞质谱763(M+),232(基峰)。
制备瑞藏芯-2-烯
从Rhizopus chinensis(FERM-8093)培养物中取一满斜面的菌丝接种到一支500毫升锥形烧瓶中,瓶中有100毫升含有下列组分的培养基(重量百分数)葡萄糖 1% K2HPO40.75%乳糖 1% MgSO4.7H2O 0.25%多蛋白冻 1% (NH4)2SO40.2%KH2PO40.25%PH(灭菌前)6.8(在此以前培养基已在120℃45分钟灭菌过)。在28℃震荡培养24小时。
然后将得到的这种预接种过的液体200毫升转移到一个500升罐中,内含300升与上述组分相的培养基,将此混合物在28℃培养95小时,培养时以每分钟15公升的速度通气,保持内压1.0公斤/厘米2,搅拌200rpm。
反应终了时,将培养液加Celite(商标)助滤剂过滤,滤液用等容量的乙酸乙酯提取。将溶媒蒸除,残留物经LH20柱色谱法分离,使用丙酮作洗脱剂,得到含有标题化合物的馏分。然将此馏分径硅胶柱色谱法分离,使用一种容量比为85∶15的苯与丙酮的混合物洗脱,得到标题化合物与瑞藏芯的混合物。将此混合物使用LH20柱色谱法分离柱及硅胶色谱法分离进一步精制,得到纯度约90%的标题化合物15毫克及约相同纯度的瑞藏芯670毫克,这是从300升培养液中得到的。标题化合物最后使用ODS柱经高压液相色谱法精制,得白色粉状物,熔点125-128℃。
紫外吸收光谱(CH3OH)λmaxnm(ε)297(48,600),309(64,400),323(46,300)。
红外吸收光谱(CCl4)υmaxcm-1
3580,2970,2940,2880,1740,1720,1650,1580,1450,1385,1320,1310,1220,1195,1170,1110,1080,1050,980,965。
电子碰撞质谱609(M+),232(基峰)。
实例6生物活性试验用的动物为CDF1种生长8周的雌性小鼠。将小鼠分成组,每组5支,同组内所有的小鼠作相同处理。每支小鼠腹腔内植入1×106小鼠白血病P-388(mouse leukemia P-388)细胞。
将下表中列出的试验化合物悬浮在灭菌的生理盐水中,将此悬浮液在植入白血病细胞后的第一,第五和第九天腹腔给药。测定小鼠存活的期限,对照组除不给活性药物外其它处理均相同。
抗肿瘤效果在下表中以延命率(ILS%)来表示,按下列等式计算ILS(%)=(Dt/Dc-1)×100式中Dt=试验组生存的平均天数;
Dc=对照组生存的平均天数;
在本次试验中,Dc为10.6天本发明化合物在下表中用前表所定的标号标示。化合物A,B及C为瑞藏芯,瑞藏芯-2-稀及瑞藏芯-13-基乙酸酯。
上示的结果表明本发明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所有本发明化合物至少在一种剂量水平具有从98到241范围的ILS值,这表明其抗肿瘤活性较瑞藏芯,瑞藏芯-2-烯及瑞藏芯-13-基乙酸酯都更高,而后三者的ILS的最高值分别为73(2毫克/公斤/日),65(8毫克/公斤/日)及38(4毫克/公斤/日)。负的ILS值表明试验组的平均生存期比对照组为低。这样,瑞藏芯显示了在2毫克/公斤/日剂量时其ILS值最高,但在剂量为6毫克/公斤/日时其毒性大于其抗肿瘤活性。另一方面,29号化合物直到一个剂量(那些试验过的)为64毫克/公斤/日时才达到其最大的ILS值并且大多数本发明化合物在8毫克/公斤/日剂量时显出它们的最大ILS值。
勘误表CPCH866093文件名称 页 行 补正前 补正后说明书 1 倒2 远离高 远高2 4 烷烃 烷基27 2 (毫克/天/日) (毫克/公斤/日)(表)
权利要求
1.一种制备式(Ⅰ)化合物的过程
[其中R代表一个具有至少2个碳原子的烃基;和A代表一个额外的碳--碳键或一个氧原子],及其适合制药的盐类及其闭环内酯的工艺过程,该工艺包括这些步骤
(其中A如上述)与-具式(Ⅳ)的羧酸(其中R如上述)或其活性衍生物反应,得式(Ⅱ)化合物
(其中R及A如上述);(b)所述的式(Ⅱ)化合物与一种碱任意反应,得到一种所述的式(Ⅰ)化合物的盐;并且(C)所述的盐与一种酸任意反应,得到所述的式(Ⅰ)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
1的一种工艺过程,其中R在所述的式(Ⅳ)羧酸中代表一个C3-C17烃基团。
3.根据权利要求
1的一种工艺过程,其中R在所述的式(Ⅳ)羧酸中代表一个C7-C13烃基团。
4.根据权利要求
1的一种工艺过程,其中R在所述式(Ⅳ)羧酸中代表一个庚基,壬基,十一基或十三基团。
5.根据上述诸权利要求
中任何一种工艺过程,其中所述的式(Ⅲ)化合物为瑞藏芯本身。
6.根据权利要求
1至5中任何一种工艺过程,其中仅用步骤(a)来制备所述的式(Ⅱ)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
1一种得到瑞藏芯-13-基辛酸酯的工艺,其中所述的式(Ⅲ)化合物为瑞藏芯本身,所述的式(Ⅳ)羧酸为辛酸,且仅用步骤(a)。
8.根据权利要求
1一种得到13-癸酰氧基-13-去羟瑞藏芯-5b-酸或其适合制药的盐的工艺,其中所述的式(Ⅲ)化合物为瑞藏芯本身,所述式(Ⅳ)羧酸为癸酸,而且用步骤(a)和(b)以及任选的步骤(c)。
9.根据权利要求
1一种得到瑞藏芯-13-基癸酸酯的工艺,其中所述式(Ⅲ)化合物为瑞藏芯本身,所述的式(Ⅳ)化合物为癸酸,而且仅用步骤(a)。
10.根据权利要求
1一种得到瑞藏芯-13-基十二酸酯的工艺,其中所述式(Ⅲ)化合物为瑞藏芯本身,所述式(Ⅳ)化合物为十二酸,而且仅用步骤(a)。
11.根据权利要求
1一种得到瑞藏芯-13-基十四酸酯的工艺,其中所述式(Ⅲ)化合物为瑞藏芯本身,所述式(Ⅳ)羧酸为十四酸,而且仅用步骤(a)。
专利摘要
瑞藏芯的及瑞藏芯-2-烯的酰化衍生物可以由瑞藏芯或瑞藏芯-2-烯与酸或其活性衍生物反应而制备。它们具有优良的抗肿瘤活性。
文档编号C07D493/22GK86102020SQ86102020
公开日1986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1986年2月28日
发明者奥田重倍, 岩崎成夫, 浪越通夫, 三共株式会社研究室企画部内三共株式会社生物研究所内 申请人:三共株式会社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