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调节电极导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32613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方向调节电极导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方向调节电极导管组件,更详细而言,涉及对人体施行手术时,可以比较容易地接触患者的患部,并可调节方向而施行手术的方向调节电极导管组件。
【背景技术】
[0002]一般而言,医疗用导管(catheter)被使用为如下用途,即,插入人体而测定患部的状态或是切除患部,或是在患部注入药物。导管是以合成树脂或金属材质形成为细管形状。使用者手持与细管连接的构件,将细管扎在患者的患部后施行手术。
[0003]在选择性地切断脊髓神经的手术方法等,可使用如上述的导管,在包围脊髓的硬膜外侧上把注入管放进去后,注入局部麻醉剂。例如,动过腰部椎间盘手术后,若因为发生发炎、沾黏、再发等等的原因,为了治疗抱怨疼痛的患者、腰痛及脊梁管狭窄症的患者、因神经沾黏而腰痛的患者、坐骨神经痛的患者,可适用使用导管的手术法。
[0004]对于如使用导管的手术,施行手术的人通常抓住导管构件,一直监督透过摄影手段得到的影像而施行手术。施行手术的人需要用手抓住导管,并调节导管插入在患者身体的长度及前端部顶端的方向而施行手术,故不易施行手术。如此,以往导管在使用上并不方便,因此有着手术时间加长且患者的不便也加重的问题。

【发明内容】

_5] 需要解决的问题
[0006]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的,在对人体施行手术时,不但可容易地调节插入在患者的患部的导管的长度,而且也提供给施行手术的人可容易调节顶端部位的角度的方向调节电极导管组件。
_7] 问题的解决手段
[0008] 达成解决上述问题的目的,本发明的方向调节电极导管组件的特征在于,使用者可以用手持取并操作,且所述方向调节电极导管组件具有可分离为上下部的上部体以及下部体,并且所述方向调节电极导管组件包括:外壳,在所述上部体及下部体之间形成着中空部;外侧部件,形成为管形状,且相对于所述外壳沿前后方向可滑动地被安装着;导管,包括配置于前端部即顶端部位的顶端电极与环电极,且所述导管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顶端电极与环电极的一对导线,并且所述导管是以所述前端部即顶端部分向前方伸展且后端部插入于所述外侧部件的状态下被安装于所述外壳的上部体以及下部体之间;位置调节部件,安装于所述外壳而使所述外侧部件相对于所述导管以及外壳前进或后退,从而调节所述外侧部件的位置;以及方向调节部件,安装于所述外壳,并对所述导管的一对导线中的至少其中一条导线进行拉引。
_9] 发明的优点
[0010]本发明的方向调节电极导管组件提供具备简单方便的构造的方向调节电极导管组件。
[0011]而且,本发明的方向调节电极导管组件容易调节插入在人体的导管的长度以及对接触在患部的前端部顶端部位的角度,易于依照使用者所需要的方向变形。
[0012]而且,本发明的方向调节电极导管组件对于插入人体的导管的长度,在皮肤外侧也可确认而进行调节。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根据本发明中一实施例的方向调节电极导管组件的斜视图。
[0014]图2为图1中所示的方向调节电极导管组件的分离斜视图。
[0015]图3为图1中所示的方向调节电极导管组件的上部开放的平面图。
[0016]图4至图6为说明图1中所示的方向调节电极导管组件的操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参照附图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方向调节电极导管组件。
[0018]图1为根据本发明中一实施例的方向调节电极导管组件的斜视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方向调节电极导管组件的分离斜视图。图4至图6为说明图1中所示的方向调节电极导管组件的操作的示意图。
[0019]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方向调节电极导管组件100包含外壳110、外侧部件120、导管130、位置调节部件140、方向调节部件150以及引导管160。
[0020]外壳110具备可分离为上下部的上部体111和下部体112。外壳110形成为可让使用者手持而操作。外壳110的上部体111和下部体112之间形成中空部。在外壳110形成第一贯通孔1111和第二贯通孔1112。第一贯通孔1111和第二贯通孔1112分别形成于上部体111和下部体112上。
[0021]位置调节部件140具备位置调节旋钮141和位置调节构件142。位置调节构件142形成为圆筒形,而可旋转地被装在外壳110的内侧。位置调节旋钮141结合于位置调节构件142,且位置调节旋钮141以通过第一贯通孔1111从而使位置调节旋钮141的一部分向外壳110的外部突出的方式来装置。藉由使用者以手指头将位置调节旋钮141旋转的方法来操作位置调节部件140。在位置调节构件142形成螺母。
[0022]外侧部件120形成为管形状。外侧部件120的截面较佳地形成为非圆形形状。本实施例的方向调节电极导管组件的外侧部件120的截面的外径形成为椭圆形。外侧部件120相对于外壳110,以可往前后方向滑动而装在外壳110。支撑外侧部件120的外径的外壳110部分形成为与外侧部件120的非圆形形状对应的形状。因此外壳110向长度方向可滑动地支持外侧部件120,从而防止外侧部件120的旋转。
[0023]导管130的后端部插入至外侧部件120。外侧部件120具备配置于前端部的第一结合部121。在第一结合部121形成着与引导管160结合的螺母。在外侧部件120的外面标示尺寸122。
[0024]外侧部件120的后端部连接移动螺丝部143。在移动螺丝部143上形成螺栓。移动螺丝部143与形成于位置调节构件142的螺母螺丝结合。如上述,外侧部件120,通过外壳110而防止旋转,且向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被外壳110支持,故若使位置调节旋钮141旋转,通过移动螺丝部143的作用,外侧部件120会前进或后退。位置调节旋钮141在外面形成着凹凸,从而在外壳110被手持的状态下可以利用手指进行转动。
[0025]导管130具备顶端电极131、环电极132、绝缘体133、软管134、硬管135、第一导线136、第二导线137。
[0026]顶端电极131装置在导管130的前端部。第一导线136跟顶端电极131连接并沿长度方向延长。
[0027]环电极132以环形状来形成而装置在顶端电极131的后方。第二导线137连接于环电极132并沿长度方向延长。
[0028]在第一导线136跟第二导线137上分别施加着外部的电源,从而提供电力至顶端电极131跟环电极132。在第一导线136跟第二导线137其中任一个的外面或第一导线136跟第二导线137两个的外面镀有绝缘膜,从而防止第一导线跟第二导线彼此互相通电。
[0029]绝缘体133配置于顶端电极131跟环电极132之间。绝缘体133将顶端电极131跟环电极132之间电性绝缘。
[0030]软管134连接环电极132。软管134以弹性材质的绝缘性材料形成。作用于第一导线136上的张力传达到软管134,故软管134弯曲从而调节顶端电极131和环电极132的方向。
[0031]软管134的后侧插入于硬管135而被支撑。硬管135受到在第一导线136上作用的张力,使软管弹性变形而支撑着软管134。硬管135在插入至外侧部件120的状态下,设置于外壳110的上部体111及下部体112之间。如图2所示,硬管135在外壳110的内部通过支撑体20而被固定。支撑体20连接于硬管135而以坚固地固定在外壳110上,以使硬管135不会抖动及旋转的方式支撑着硬管135。
[0032]第一导线136与方向调节部件150连接而被拉引,从而可调节顶端电极131的方向。
[0033]方向调节部件150具备方向调节旋钮151,旋钮构件152,操作螺丝部153,安插螺栓 154。
[0034]方向调节旋钮151配置于外壳110,以使方向调节旋钮151的一部分通过第二贯通孔1112向外壳外部突出。方向调节旋钮151在外面形成凹凸,藉此以让使用者易于用手指头进行旋转。
[0035]旋钮构件152可旋转地配置于外壳110。旋钮构件152形成为圆筒形,并在内面形成了螺母部。方向调节旋钮151结合于旋钮构件152。
[0036]在操作螺丝部153外侧面形成着螺栓部,并与形成于旋钮构件152内的螺母螺丝结合。在操作螺丝部153形成着沿长度方向形成的贯通孔,且第一导线136以及第二导线137被被配置为经过操作螺丝部153的贯通孔。安插螺栓154结合于操作螺丝部153。安插螺栓154可滑动地嵌合于引导槽部1121,所述引导槽部1121以依照下部体112底面的长度方向延长的方式形成。当方向调节旋钮151旋转,安插螺栓154被引导槽部1121卡住,因此操作螺丝部153不会旋转而操作螺丝部153和安插螺栓154可前后方向移动。第一导线136被操作螺丝部153缠住而固定位置。当操作螺丝部153前进或后退时,第一导线136会放松或被拉紧。
[0037]当操作螺丝部153后退时并拉紧第一导线136,软管134会弯曲,从而可调节导管(catheter) 130的顶端电极131和环电极132的方向。
[0038]引导管160是形成为可插入导管(catheter) 130的管形状,尾部形成为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