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肠通便的葵花籽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24463阅读:7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润肠通便的葵花籽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润肠通便的葵花籽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葵花籽为菊科草本植物向日葵的种子。又称葵花子、葵子。市面上的葵花籽口味众多,且各类深加工的产品也很多。由于葵花籽味甘,性平,具有降血脂的功效,但是饮食过多会引起上火等问题,影响了葵花籽的销售。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润肠通便的葵花籽制作方法。
[0004]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润肠通便的葵花籽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S1、按重量份称取罗汉果10?20份、桑叶5?15份、相思藤2?8份、麻黄2?6份、大黄I?3份、皂角2?5份、雪菊I?3份、绞股蓝2?5份、生山药4?6份、生地2?3份、莲子I?3份、沙参2?6份、麦冬I?3份、山茱萸I?3份、甘草2?5份;
[0006]S2、将罗汉果、桑叶、相思藤、麻黄、大黄、皂角和雪菊粉碎,混合均匀得到物料a ;将物料a加入乙醇溶液A中,搅拌均匀后进行冻干处理得到物料c,冻干处理具体为室温下2?3min内降温至0°C,保温10?15min,然后10?20min内降温至-60?-50°C,保温30?40min,然后5?7min内升温至40?50°C,保温20?30min ;
[0007]S3、将绞股蓝、生山药、生地、莲子、沙参、麦冬、山茱萸和甘草粉碎,混合均匀得到物料b ;将物料b加入乙醇溶液B中,搅拌均匀后进行冻干处理得到物料d,冻干处理具体为室温下3?5min内降温至-10?-5 °C,保温30?40min,然后2?3min内降温至-70?-60 °C,保温50?60min,然后3?4min内升温至40?45°C,保温20?30min ;
[0008]S4、按重量份向I份物料c中加入2?5份水进行第一次煎煮2?4h,过滤得到一次煎煮液和滤饼,向滤饼中加入2?5份水进行第二次煎煮I?3h,过滤得到二次煎煮液,将一次煎煮液和二次煎煮液混合均匀得到滤液;
[0009]S5、向物料d中加入乙醇溶液C,浸渍20?28h后进行渗漉提取得到渗漉液;
[0010]S6、按重量份将2-3份滤液和1-2份渗漉液混合均匀后,进行减压浓缩得到稠膏;
[0011]S7、按重量份将8-12份稠膏和35-45份葵花籽混合均匀后,加入150-160份水,加热至60?70°C,保温2?4h,捞出沥干得到物料e ;
[0012]S8、将物料e烘干至水分含量为15?18wt %后,进行一次炒制,一次炒制的温度为150?180°C,一次炒制的时间为15?35min ;摊晾10?30min后进行二次炒制,二次炒制的温度为130?150°C,二次炒制的时间为10?20min ;摊晾20?45min后进行三次炒制,三次炒制的温度为100?120°C,三次炒制的时间为5?20min,摊晾20?50min后得到润肠通便的葵花籽。
[0013]优选地,SI中,按重量份称取罗汉果12?18份、桑叶8?12份、相思藤3?7份、麻黄3?5份、大黄1.5?2.5份、阜角2.5?4.5份、雪菊1.5?2.5份、绞股蓝2.5?4.5份、生山药4.5?5.5份、生地2.2?2.8份、莲子1.5?2.5份、沙参2.5?5.5份、麦冬1.5?2.5份、山菜英1.5?2.5份、甘草2.5?4.5份。
[0014]优选地,SI中,按重量份称取罗汉果15份、桑叶10份、相思藤5份、麻黄4份、大黄2份、皂角3.5份、雪菊2份、绞股蓝3.5份、生山药5份、生地2.5份、莲子2份、沙参4份、麦冬2份、山茱萸2份、甘草3.5份。
[0015]优选地,S2中,乙醇溶液A的浓度为15?25wt%。
[0016]优选地,S3中,乙醇溶液B的浓度为20?40wt %。
[0017]优选地,S5中,乙醇溶液C的浓度为50?70wt %。
[0018]优选地,S6中,稠膏的相对密度为1.20?1.25。
[0019]其中,乙醇溶液A,乙醇溶液B和乙醇溶液C作为萃取剂,其用量为完全萃取中药的有效成分为准。
[0020]其中,渗漉指液体向下滴流。渗漉法是将适度粉碎的药材置渗漉筒中,由上部不断添加溶剂,溶剂渗过药材层向下流动过程中浸出药材成分的方法,属于动态浸出方法,溶剂利用率高,有效成分浸出完全,可直接收集浸出液。
[0021]其中,罗汉果:甘、凉,无毒;入肺、脾经;清肺润肠、清热通便。有清肺止咳、润肠通便之功效,对烟酒过度等引起的声音撕哑、咽干口渴等尤为有效。可调降血糖值,改善糖尿病。有清肺止咳、润肠通便之功效,可保嗓子,还可治疗风热袭肺引起的声音撕哑、咳嗽不爽、咽痛等症。清热润肺,滑肠通便。用于肺火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相思藤: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润肺,利尿等功效。麻黄: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大黄:具有很强的抗感染作用、抗衰老抗氧化作用、能够调节免疫、抗炎、解热作用、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降血脂、止血作用、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促进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利胆、保肝、泻下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最敏感的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次为白喉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肺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能增加肠蠕动,抑制肠内水分吸收,促进排便,还有止血、保肝、降压、降低血清胆固醇等作用;能够泻热通肠,逐瘀通经,凉血解毒,用于瘀血经闭,跌打损伤,湿热黄疸,血热吐衄,实热便秘,积滞腹痛,肠痈腹痛,泻痢不爽,目赤,咽肿,痈肿疔疮,外治水火烫伤。皂角:用于治疗痰咳喘满;中风口噤;痰涎壅盛;神昏不语;癫痫;喉痹;二便不通;痈肿疥癣。雪菊:全草味甘,性平;有清热解毒、化湿的功能,用于急、慢性痢疾,目赤肿痛、湿热痢、痢疾等。绞股蓝:能促进人体脂肪代谢并使之平衡,从而达到降血脂,逆转脂肪肝等养效果,同时对减肥、通便、排毒,促睡眠等效果。生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啻、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解渴。生地: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质润降泄的作用,用于热病、舌绛烦渴舌、阴虚内热、骨蒸消渴、吐血、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等症。莲子:性平、味甘涩,入心、脾、肾经;补脾止泻,益肾涩清,养心安神。用于脾虚久泻,遗精带下,心t季失眠。主治夜寐多梦,失眠,健忘,心烦口渴,腰痛脚弱,耳目不聪,遗精,淋浊,久痢,虚泻,妇女崩漏带下以及胃虚不欲饮食等病症。沙参;具有清热养阴,润肺止咳。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瘘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
[0022]本发明中,通过将中药制成稠膏与葵花籽混合均匀后,加水蒸煮后进行多次炒制摊晾得到润肠通便的瓜子,本发明提出的润肠通便的葵花籽,绞股蓝性凉,有清凉解毒、去血热及滋阴之功效,而生山药、莲子、生地、沙参、麦冬及山茱萸配伍,有滋阴增液、泄热通便之功效。本发明提出的润肠通便葵花籽,对因阴虚火旺引起的便秘,通过清热降火、滋阴增液来起到泄热通便之功效,配伍合理、原材料成本较低且适应性广。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润肠通便的葵花籽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详细说明,应当了解,实施例只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进行限定,任何在本发明基础上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0025]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润肠通便的葵花籽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6]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一种润肠通便的葵花籽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7]S1、按重量份称取罗汉果10?20份、桑叶5?15份、相思藤2?8份、麻黄2?6份、大黄I?3份、皂角2?5份、雪菊I?3份、绞股蓝2?5份、生山药4?6份、生地2?3份、莲子I?3份、沙参2?6份、麦冬I?3份、山茱萸I?3份、甘草2?5份;
[0028]S2、将罗汉果、桑叶、相思藤、麻黄、大黄、皂角和雪菊粉碎,混合均匀得到物料a ;将物料a加入乙醇溶液A中,搅拌均匀后进行冻干处理得到物料c,冻干处理具体为室温下2?3min内降温至0°C,保温10?15min,然后10?20min内降温至-60?-50°C,保温30?40min,然后5?7min内升温至40?50°C,保温20?30min ;
[0029]S3、将绞股蓝、生山药、生地、莲子、沙参、麦冬、山茱萸和甘草粉碎,混合均匀得到物料b ;将物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