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鹿血活性组分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555545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鹿血活性组分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鹿血活性组分制备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鹿血自古以来一直是珍贵的滋补品,中国历代的《本草纲目》、《本草新编》等本草 书籍都有鹿血药用价值的记载。鹿血用于健身最早见于宋代《清波杂志》,明朝李时珍的《本 草纲目》对鹿血的医疗作用作了详细记载:"主阳痿、补虚、止腰痛、跌伤、狂犬伤,和酒服制 肺痿吐血,及崩中带下,诸气痛欲危者饮之立愈。大补虚损,益精血、解痘毒、药毒。我国古 代早至宋朝起,皇宫贵族就养鹿取血生饮,但这种食用方式限制了鹿血的食用人群,亟待开 发出食用方便、功效明确的鹿血保健品,使鹿血这一皇室滋补品走入寻常百姓家庭。
[0003] 鹿血的主要成分血浆和血细胞,血浆中除水外还含有蛋白质、无机盐、葡萄糖及激 素等组分。鹿血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量达到13%。与人血清数据相比鹿血中锌和铁的含 量显著提高(参考文献1 :宋胜利,葛志广,梅花鹿血液微量元素与蛋白组分,中药材,1999, 22 (8) :382 - 383),锌的含量是人血的两倍以上。锌是人体所必需的重要微量元素,参与人 体免疫功能,不仅显著影响免疫功能还影响胰岛素、生长素和性激素等人体重要激素的分 泌,鹿血的益精血等活性与其高含量的锌密切相关。
[0004] 鹿血中铁含量是人血的十倍。鹿血中的铁以有机铁的形式存在,易于为人体所吸 收,鹿血的补血活性与其高含量的有机铁相关,鹿血血红素将是很好的补血良药血红素也 叫铁卟啉、血红素铁或氯化血红素,动物血来源的血红素是用于防治缺铁性贫血的,具有吸 收好副作用小的优点,是纯天然的生物铁剂,广泛应用于药品及保健品。
[0005] 鹿血中蛋白质含量占13%以上,是鹿血中的主要成分。蛋白质是由肽组成的,具 有生理作用的肽类化合物称为功能肽或生物活性肽,活性肽具有抗氧化、降血压、提高免疫 力、抗肿瘤、促进矿物质吸收等活性,用不同来源的蛋白质制备具有各种功能的活性肽已成 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鹿血活性组分制备技术,本发明将新鲜鹿血病毒灭活、 酶解、发酵、干燥等处理后,制备成为可直接食用的活性组分。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 将加入抗凝剂的新鲜鹿血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均匀,加热至60°C~100°C搅拌保温 5~60分钟,降温至20~80°C,用1MHCI或者1MNaOH调节至2. 0~9. 0,每升鹿血加入 为0. 02~5g蛋白水解酶,搅拌酶解0. 5~24小时;酶解结束后升温至80~100°C搅拌保 温10分钟,再降温至30~50°C,每升鹿血加入0. 1~10克的酿酒活性干酵母,发酵0. 5~ 24小时,发酵结束后升温至100°C,保温10分钟;反应结束后冷冻干燥得到粉末状鹿血活性 组分。
[0009] 所述蛋白水解酶为胃蛋白酶、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碱 性蛋白酶或中性蛋白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
[0010] 鹿血活性组分作为活性成份用于药物、功能食品或食品的制备中;其可制备成任 何形式,例如□服剂型:粉剂、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水性药物、糖浆剂、訂剂、丸剂、散剂、 小包、或颗粒剂;
[0011] 外用局部制剂:乳膏、软膏、乳液、凝胶、半固体膏、贴剂糊膏、喷雾剂或气雾剂;
[0012] 注射剂:溶液、悬剂、或乳剂。
[0013]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14] 1.反应条件温和。本发明将鹿血直接酶解,反应条件温和,保留了鹿血固有的活性 组分。
[0015] 2.去除了可能引起过敏的大分子蛋白质,增加了新活性。通过酶解技术可将易引 起:大分子蛋白质是主要的致敏原,直接服用鹿血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酶解技术可将大分 子蛋白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消除了鹿血的致敏原,扩大了鹿血的适用人群。酶法降解蛋白 质可制备成为具有ACE抑制活性、DPP-IV抑制活性、抗氧化、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肽。
[0016] 3.消除了鹿血原有的腥味。本技术是将鹿血经过蛋白质酶解一次酶解、啤酒酵母 二次酶解,去除了鹿血固有的腥味,使口味更易于被接受。
[0017] 4.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通过本工艺制得的活性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食用更 方便,因此作为功能食品、药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实施例1
[0019] 1,鹿血活性组分的制备
[0020] 取10升加入20克抗凝剂EDTA-K. 2H20的新鲜马鹿鹿血,加入10升的去离子水混 合均匀后加热至80°C搅拌保温10分钟,降温至40°C,用1MHCI调节pH为2. 0,加入0. 2克 胃蛋白酶,搅拌酶解24小时;酶解结束后升温至80°C搅拌保温10分钟,再降温至40°C,加 入1克的酿酒活性干酵母,发酵24小时;发酵结束后升温至KKTC,保温10分钟;反应结 束后冷冻干燥得到粉末状鹿血活性组分。
[0021] 2,鹿血活性组分的抗氧化能力
[0022] 2. 1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
[0023] 2. 1. 1铁还原能力的测定
[0024]Fe3+_三吡啶-三吖嗪(TPTZ)可被样品中的还原物质还原为Fe2+而呈现出蓝色, 并于593nm处有最大吸光值,根据吸光值的大小,计算出样品抗氧化活性的强弱。
[0025] (1)¥(3标准曲线制作:精确吸取¥(:标准溶液(27(^8/1^)3、6、9、12、15 4 1^于试管 中,加入1. 8mLTPTZ工作液(组成:25mL0. 3M,pH=3.6醋酸钠-醋酸缓冲液,2. 5mL10mM 三吡啶-三吖嗪溶液,2. 5mL20mMFeCl3),最后加去离子水补齐至2mL,37°C水浴lOmin后, 测定其在593nm处的吸光度值。以Vc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0026] (2)样品铁还原能力的测定
[0027] 吸取一定体积样品液于试管中,加入1. 8mLTPTZ工作液,最后加去离子水补齐至 2mL,37°C水浴lOmin后,测定其在593nm处的吸光度值。根据标准曲线方程计算样品铁还 原能力。样品的铁还原能力以每毫克样品相当于多少μgVc的铁还原能力表示。
[0028] 2·1·2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的测定
[0029] 根据Fenton反应原理,Fe2+可与邻二氮菲形成红色络合物,在510nm处有最大吸收 峰,当邻二氮菲-Fe2+被羟基自由基氧化为邻二氮菲-Fe3+时,其510nm处的吸收强度变小, 当加入抗氧化剂后,对羟基自由基产生抑制作用。因此可根据加入样品前后的吸光度值变 化计算样品对· 0H的清除率。
[0030] (1)·0H的清除率的测定
[0031] 精密吸取lmLO. 1M,pH= 7.4的磷酸盐缓冲液于试管中,加入0· 75mL的5mM的邻 二氮菲溶液,混匀后加入〇. 5mL的7. 5mmol/L的FeS04溶液,立即混匀,向试管中分别加入 0. 5mL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然后加入0. 5mL0. 1 %H202,混匀后,再加入1. 75mL去离子水, 于37°C水浴6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