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痰湿内阻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药及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798007阅读:来源:国知局

[0025]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08年5月-2014年4月间共收集了 140位痰湿内阻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门诊 患者,其中女性80位,男性60位,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70例。两组年龄等资料无显 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0026] 2、试验方法 2.1对照组服大活络丹,按说明书服用,21天一个疗程。
[0027] 2.2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早、中、晚各一次。疗程为21 天。
[0028] 3、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痊愈:痰湿内阻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显效:痰湿内阻型短 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痰湿内阻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症状均 有好转。无效:痰湿内阻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症状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0029] 3.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
[0030] 表1两组疗效比较
下面举出三个典型病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1、康某,男,55岁,突然出现阵发性眩晕,伴有胸闷恶心,舌苔白腻,脉象入缓,我处诊断 为痰湿内阻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服用本药方7天后,症状有所缓解,14天后症状全消,痊 愈。
[0031 ] 2、于某,男,48岁,突发偏身麻木无力,伴有食少多寐,头昏,舌苔白腻,脉象入缓, 在我处诊断为痰湿内阻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服用本药方7天后,症状缓解,后又连续服用 10天,症状全消,痊愈。
[0032] 3、方某,女,66岁,突然出现阵发性眩晕,伴有恶心呕吐,胸闷少食,舌苔白腻,脉象 入缓,在我处诊断为痰湿内阻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服用本药方14天后,症状即基本消失, 后又服用7天进行了巩固治疗,痊愈。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的例子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 的描述。
[0034] 实施例1 称取化橘红5克、羊蹄甲40克、八月札13克、扁豆衣7克、桂木根22克、七爪风8克、白芥子 7克、茜草根13克、山百足8克、穿山龙8克、大叶南苏12克、路路通8克、白云瓜8克、黑壳楠7 克、佛手柑8克、甘草5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 合并滤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胶囊剂。
[0035]用于治疗痰湿内阻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0036] 实施例2 称取化橘红5克、羊蹄甲40克、八月札13克、扁豆衣7克、桂木根22克、七爪风8克、白芥子 7克、茜草根13克、山百足8克、穿山龙8克、大叶南苏12克、路路通8克、白云瓜8克、黑壳楠7 克、佛手柑8克、甘草5克,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 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散剂。
[0037]用于治疗痰湿内阻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0038] 实施例3 称取化橘红5克、羊蹄甲40克、八月札13克、扁豆衣7克、桂木根22克、七爪风8克、白芥子 7克、茜草根13克、山百足8克、穿山龙8克、大叶南苏12克、路路通8克、白云瓜8克、黑壳楠7 克、佛手柑8克、甘草5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 合并滤液,浓缩,干燥,按照本领域常规工艺制粒,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颗粒 剂。
[0039]用于治疗痰湿内阻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0040] 实施例4 称取化橘红3克、羊蹄甲35克、八月札10克、扁豆衣5克、桂木根19克、七爪风6克、白芥子 5克、茜草根10克、山百足6克、穿山龙6克、大叶南苏9克、路路通6克、白云瓜6克、黑壳楠5克、 佛手柑6克、甘草3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 并滤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胶囊剂。
[0041 ]用于治疗痰湿内阻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0042] 实施例5 称取化橘红7克、羊蹄甲45克、八月札16克、扁豆衣9克、桂木根25克、七爪风10克、白芥 子9克、茜草根16克、山百足10克、穿山龙10克、大叶南苏15克、路路通10克、白云瓜10克、黑 壳楠9克、佛手柑10克、甘草7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 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胶囊剂。
[0043]用于治疗痰湿内阻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0044] 实施例6 称取化橘红9克、羊蹄甲50克、八月札19克、扁豆衣11克、桂木根28克、七爪风12克、白芥 子11克、茜草根19克、山百足12克、穿山龙12克、大叶南苏18克、路路通12克、白云瓜12克、黑 壳楠11克、佛手柑12克、甘草9克,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过滤;滤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 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散剂。
[0045]用于治疗痰湿内阻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0046] 实施例7 称取化橘红1克、羊蹄甲30克、八月札7克、扁豆衣3克、桂木根16克、七爪风4克、白芥子3 克、茜草根7克、山百足4克、穿山龙4克、大叶南苏6克、路路通4克、白云瓜4克、黑壳楠3克、佛 手柑4克、甘草1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合并 滤液,浓缩,干燥,按照本领域常规工艺制粒,包装,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颗粒剂。
[0047] 用于治疗痰湿内阻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
[0048] 以上通过对所列实施方式的介绍,阐述了本发明的基本构思和基本原理。但本发 明绝不限于上述所列实施方式,凡是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作的等同变化、改进及故意 变劣等行为,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痰湿内阻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 材制成: 化橘红1_9份、羊蹄甲30-50份、八月札7_19份、扁?衣3_11份、桂木根16-28份、七爪风 4-12份、白芥子3-11份、茜草根7-19份、山百足4-12份、穿山龙4-12份、大叶南苏6-18份、路 路通4-12份、白云瓜4-12份、黑壳楠3-11份、佛手柑4-12份、甘草1-9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痰湿内阻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药,其特征在于, 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 化橘红3_7份、羊蹄甲35_45份、八月札10-16份、扁?衣5_9份、桂木根19_25份、七爪风 6-10份、白芥子5-9份、茜草根10-16份、山百足6-10份、穿山龙6-10份、大叶南苏9-15份、路 路通6-10份、白云瓜6-10份、黑壳楠5-9份、佛手柑6-10份、甘草3-7份。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痰湿内阻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药,其特征在于, 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 化橘红5份、羊蹄甲40份、八月札13份、扁豆衣7份、桂木根22份、七爪风8份、白芥子7份、 茜草根13份、山百足8份、穿山龙8份、大叶南苏12份、路路通8份、白云瓜8份、黑壳楠7份、佛 手柑8份、甘草5份。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治疗痰湿内阻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药,其特 征在于,采用下述方法制备: Α:称取重量配比的化橘红、羊蹄甲、八月札、扁豆衣、桂木根、七爪风、白芥子、茜草根、 山百足、穿山龙、大叶南苏、路路通、白云瓜、黑壳楠、佛手柑和甘草备用; Β:将上述十六味药材倒入器皿内,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时,过滤; C:滤渣加6倍量水,煎煮1小时,过滤; D:合并滤液,浓缩,干燥,装入胶囊壳即可。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痰湿内阻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药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化橘红1-9份、羊蹄甲30-50份、八月札7-19份、扁豆衣3-11份、桂木根16-28份、七爪风4-12份、白芥子3-11份、茜草根7-19份、山百足4-12份、穿山龙4-12份、大叶南苏6-18份、路路通4-12份、白云瓜4-12份、黑壳楠3-11份、佛手柑4-12份、甘草1-9份。本发明能有效治疗痰湿内阻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多年来,通过对多例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达到95.7%,预防了脑卒中的发生。
【IPC分类】A61K36/896, A61K36/8945, A61P9/10
【公开号】CN105560746
【申请号】CN201610005534
【发明人】陈彬
【申请人】陈彬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