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口蹄疫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852185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口蹄疫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中药复方制剂,具体是一种治疗口蹄疫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口蹄疫是呈世界性流行且对牛、羊等偶蹄动物危害极大的一种传染病,国际兽医局(OIE)将其列为“A类烈性传染病”的第一位。一旦发生口蹄疫,所有感染和接触的牛、羊、猪及疫点周围易感的野生动物等都必须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经济损失巨大,阻碍畜牧业发展,影响疫情发生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现今,各国主要采用疫苗或西医洗涤两种方法防治口蹄疫,但效果均不理想,疫苗产生免疫力迟缓且易受到干扰,洗涤治疗成本高且治标不治本。
[0003]中医理论认为,口蹄疫病毒经动物鼻口进入体内,主要入侵脾胃与心脏,又因心胃主口舌,心胃被实火热毒所迫会口舌生疮,脾主四肢,所以热毒下注,蹄间侧重发病。治疗应该用可以化解排除脏腑内温热病毒为主,以解表透疹消肿敛湿,生肌止痛为辅的治疗原则,从而标本兼治。

【发明内容】

[0004]发明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解实火热毒,疗效好,标本兼治的中药复方制剂。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
[0005]技术方案:为实现第一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
一种治疗口蹄疫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其各组分的重量为:山豆根5-10份、大青叶10-15份、板蓝根10-20份、当归10-20份、金银花5_15份、升麻10-20份、甘草5_10份、南星7-13份、朴硝27-33份;黄柏9-15份。
[0006]优选,其各组分的重量为:山豆根7份、大青叶13份、板蓝根15份、当归15份、金银花12份、升麻15份、甘草8份、南星10份;朴硝30份;黄柏12份。
[0007]为实现第二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
一种制备治疗口蹄疫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各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均匀,研磨成粉状过筛,装入干净容器中;
(2)向装有药物的容器中缓缓倒入生产不超过2个月的植物油,浸泡0.5-1小时;
(3)搅拌所述容器内的物料,直至植物油与药物混合成粘糊状;
(4)将粘糊状药物装入瓶中即可使用。
[0008]进一步的,上述步骤(I)中,使用100目筛子过筛。
[0009]用法与用量:直接涂抹于患病动物的口腔及四肢的病患处,早晚各一次,每次一剂(500g)o
[0010]本药物以清热解毒为主,直接作用于病灶处,见效快,治愈率搞。临床病例共247例,其中牛58例,羊69例,猪120例。一般涂抹2-3天有效,3-5天可治愈,治愈后稳定不易复发。
[0011]临床病例中,涂抹3天后,50头牛、53只羊与104头猪,均有好转,食欲增进,精神恢复,有效率83.8%;
涂抹5天后,57头牛、64只羊与116头猪,体温正常,蹄部、口腔溃疡基本结痂,有效率95.9%。
[0012]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可直接作用于患处,被患病动物所吸收,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的特点;原料易得,制备简单,治疗成本低廉,适于大众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0014]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治疗口蹄疫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其各组分成分及重量为:
山豆根7份、大青叶13份、板蓝根15份、当归15份、金银花12份、升麻15份、甘草8份、南星10份;朴硝30份;黄柏12份。
[0015]上述一种治疗口蹄疫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称取山豆根7份、大青叶13份、板蓝根15份、当归15份、金银花12份、升麻15份、甘草8份、南星10份;朴硝30份;黄柏12份,混合均匀,研磨成粉状过100目筛,装入干净容器中;
(2)向装有药物的容器中缓缓倒入生产不超过2个月的植物油,浸泡0.5-1小时;
(3)搅拌所述容器内的物料,直至植物油与药物混合成粘糊状;
(4)将所述容器内粘糊状药物装入瓶中即可使用。
[0016]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治疗口蹄疫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其各组分成分及重量为:
山豆根5份、大青叶10份、板蓝根10份、当归10份、金银花5份、升麻10份、甘草5份、南星7份、朴硝27份;黄柏9份。
[0017]上述一种治疗口蹄疫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称取山豆根5份、大青叶10份、板蓝根10份、当归10份、金银花5份、升麻10份、甘草5份、南星7份、朴硝27份;黄柏9份,混合均匀,研磨成粉状过100目筛,装入干净容器中;
(2)向装有药物的容器中缓缓倒入生产不超过2个月的植物油,浸泡0.5-1小时;
(3)搅拌所述容器内的物料,直至植物油与药物混合成粘糊状;
(4)将所述容器内粘糊状药物装入瓶中即可使用。
[0018]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治疗口蹄疫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其各组分成分及重量为:
山豆根10份、大青叶15份、板蓝根20份、当归20份、金银花15份、升麻20份、甘草10份、南星13份、朴硝33份;黄柏15份。
[0019]上述一种治疗口蹄疫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山豆根10份、大青叶15份、板蓝根20份、当归20份、金银花15份、升麻20份、甘草10份、南星13份、朴硝33份;黄柏15份,混合均匀,研磨成粉状过100目筛,装入干净容器中;
(2)向装有药物的容器中缓缓倒入生产不超过2个月的植物油,浸泡0.5-1小时;
(3)搅拌所述容器内的物料,直至植物油与药物混合成粘糊状;
(4)将所述容器内粘糊状药物装入瓶中即可使用。
【主权项】
1.一种治疗口蹄疫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各组分的重量为:山豆根5-10份、大青叶10-15份、板蓝根10-20份、当归10-20份、金银花5-15份、升麻10-20份、甘草5-10份、南星7-13份、朴硝27-33份;黄柏9-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口蹄疫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其各组分的重量为:山丑根7份、大青叶13份、板蓝根15份、当归15份、金银花12份、升麻15份、甘草8份、南星10份;朴硝30份;黄柏12份。3.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口蹄疫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各重量份数的原料,混合均匀,研磨成粉状过筛,装入干净容器中; (2)向装有药物的容器中缓缓倒入植物油,浸泡0.5-1小时; (3)搅拌所述容器内的物料,直至植物油与药物混合成粘糊状; (4)将粘糊状药物装入瓶中即可使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治疗口蹄疫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所述过筛使用100目筛子。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口蹄疫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其各组分的重量为:山豆根5-10份、大青叶10-15份、板蓝根10-20份、当归10-20份、金银花5-15份、升麻10-20份、甘草5-10份、南星7-13份、朴硝27-33份;黄柏9-15份。本发明同时公开了制备该外用中药复方制剂的方法。本发明的优点是可直接作用于患处,被患病动物所吸收,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的特点;原料易得,制备简单,治疗成本低廉,适于大众使用。
【IPC分类】A61K36/8884, A61K33/04, A61P31/14
【公开号】CN105616791
【申请号】CN201410599595
【发明人】陈玉华
【申请人】镇江泰飞尔医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4年10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