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晕车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_2

文档序号:9852587阅读:来源:国知局
采摘,置沸水中略煮或蒸至表面呈灰色,杀死蚜虫,取出,干燥,按外形 不同,分为"肚倍"和"角倍", 26、 何首乌:本品为寥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其藤茎称"夜交藤",秋、冬二季叶枯萎 时采挖,削去两端,洗净,个大的切成块,干燥, 27、 浮小麦:禾本科小麦属植物小麦的干燥轻浮瘪瘦的果实,果实成熟时采收,取瘪瘦 轻浮与未脱净皮的麦粒,去杂质,筛去灰肩,用水漂洗,晒干, 28、 麦冬: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沿阶草)的干燥块根,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暴晒、堆 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须根,干燥, 29、 橹豆衣:为豆科植物大豆黑色的种皮,取黑大豆用清水浸泡,待其发芽后,搓下种 皮,晒干。贮藏于干燥处, 30、 百合:秋季采挖,洗净,剥取鳞叶,置沸水中略烫,干燥, 31、 决明子: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32、 枸杞子:本品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呈红色时采收, 热风烘干,除去果梗,或晾至皮皱后,晒干,除去果梗, 二、制备 1、 将所述重量的苍术、灵香草、砂仁、麝香、鸡内金、冰片、谷芽、苏合香、莱菔子、石菖 蒲、香橼、人参、佛手、西洋参、青皮、蜂蜜、橘皮、白术、旋复花、饴糖、远志、胡桃仁、酸枣仁、 肉苁蓉、五倍子、何首乌、浮小麦、麦冬、橹豆衣、百合、决明子、枸杞子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 加水8倍量,武火煎煮沸腾10分钟,再用文火煎煮25分钟,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液; 2、 将第一次过滤后的药渣加水6倍量,武火煎煮沸腾,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得第 二次煎煮液; 3、 合并两次煎煮液,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10分钟即得药液,分为四剂服用。
[0009] 本发明药物具有生清降浊,调理脾胃,醒神辟邪的功能,用于治疗晕车见效快、疗 效好、不复发。
[0010] 以下通过试验例来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药物的有益效果,这些试验包括本发明药物 的动物毒性试验和临床疗效观察试验。
[0011] [试验例1 ]本发明药物的动物毒性试验 取西德兔30只,雌雄兼用,体重2.0-2.5kg,分两组,每组15只,其中一组为超剂量试验 组,另一组为正常量试验组。超剂量试验组为25ml/kg,正常量为10ml/kg,给药方式为灌胃 法给药,每天二次,连服7天,每天观察给药反应,结果表明二组家兔活动、饮食正常,药物无 不良毒副作用。
[试验例2 ]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疗效观察 1、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患者共36例。
[0012] 2、诊断标准 晕车原因:内耳前庭器是人体平衡感受器官,它包括三对半规管、前庭的椭圆囊和球 囊。半规管可感受各种特定运动状态的刺激。当汽车启动、加减速、刹车、船舶晃动、颠簸,电 梯和飞机升降时,这些刺激使前庭椭圆囊和球囊的囊斑毛细胞产生形变放电,向中枢传递 并感知。这些前庭电信号的产生、传递在一定限度和时间内人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但每个 人对这些刺激的强度和时间的耐受性有一个限度,这个限度就是致晕阈值,如果刺激超过 了这个限度就要出现运动病症状。
[0013] 3、治疗方法 选用上述药剂,给患者服用,每日二次,每次一剂,连续服用1天。
[0014] 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晕车症状痊愈,恢复正常。
[0015] 好转:晕车症状减轻,逐步好转。
[0016] 无效:达不到好转标准者。
[0017] 5、治疗结果(见下表):
在上述治疗中,用本发明药物治疗晕车患者36例,结果显效33例,显效率为91.67%,好 转2例,好转率为5.55%,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2%。
【主权项】
1.本发明组分的药物用量也是发明人经过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的用量在下述 重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的疗效: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一、备料 1、 苍术: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撞去须根, 2、 灵香草: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灵香草以地上全草入药,春夏秋均可采集,阴干备用或 鲜用, 3、 砂仁:夏、秋间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 4、 麝香:本品为鹿科动物林麝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野麝多在冬季至次春猎 取,猎获后,割取香囊,阴干,习称"毛壳麝香";剖开香囊,除去囊壳,习称"麝香仁",家麝直 接从其香囊中取出麝香仁,阴干或用干燥器密闭干燥, 5、 鸡内金:本品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干燥沙囊内壁,杀鸡后,取出鸡肫,趁热立即剥下内 壁(不要先用水洗,否则难剥离且易破碎),洗净,干燥, 6、 冰片:分机制冰片与艾片两类,机制冰片以松节油、樟脑等为原料经化学方法合成的 龙脑;艾片为菊科艾纳香属植物大风艾的鲜叶经蒸气蒸馏、冷却所得的结晶,又称"艾粉"或 "结片", 7、 谷芽: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粟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将粟谷用水浸泡后,保持适 宜的温、湿度,待须根长至约6毫米时,晒干或低温干燥, 8、 苏合香:本品为金缕梅科楓香属植物苏合香树的树干渗出的香树脂,经加工精制而 成, 9、 莱菔子: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 搓出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10、 石菖蒲: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 沙,晒干, 11、 香橼: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香圆亦可整个或对剖两半 后,晒干或低温干燥, 12、 人参: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栽培者为"园参",野生者为"山参",多于秋 季采挖,洗净;园参经晒干或烘干,称"生晒参";山参经晒干,称"生晒山参";经水烫,浸糖后 干燥,称"白糖参";蒸熟后晒干或烘干,称"红参", 13、 佛手: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花朵和花蕾,于早晨日出前疏花时采收,或拾取落花,晒 干或坑干, 14、 西洋参:本品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均系栽培品,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或 低温干燥, 15、 青皮: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5--6月 收集自落的幼果,晒干,习称"个青皮"或"青皮子";7-8月采收未成熟的果实,在果皮上纵 剖成四瓣至基部,除尽瓤瓣,晒干,习称"四花青皮", 16、 蜂蜜:本品为蜜蜂科昆虫中华蜜蜂所酿的蜜,春至秋季采收,滤过, 17、 橘皮: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10月以后采摘成熟果实,剥取 果皮,阴干或晒干, 18、 白术: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 泥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19、 旋复花:夏、秋二季花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阴干或晒干, 20、 饴糖:加工品,将米或其他淀粉物质,经过浸渍蒸熟后,加入麦芽,使其发酵,再加水 煎熬,溶出所有糖分,滤除渣质,浓缩,即成饴糖,本品有软硬之分,药用以软饴糖为佳, 21、 远志: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 22、 胡桃仁: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种仁,于白露前后果实成熟时采收,将果实外皮怄烂, 击开核壳,取其核仁,晒干,本品易返油、虫蛀,立夏前后,须藏于冷室内, 23、 酸枣仁:本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 肉及核壳,收集种子,晒干, 24、 肉苁蓉:本品为列当科植物肉苁蓉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多于春季苗未出土或刚 出土时采挖,除去花序,切段,晒干, 25、 五倍子:秋季采摘,置沸水中略煮或蒸至表面呈灰色,杀死蚜虫,取出,干燥,按外形 不同,分为"肚倍"和"角倍", 26、 何首乌:本品为寥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其藤茎称"夜交藤",秋、冬二季叶枯萎 时采挖,削去两端,洗净,个大的切成块,干燥, 27、 浮小麦:禾本科小麦属植物小麦的干燥轻浮瘪瘦的果实,果实成熟时采收,取瘪瘦 轻浮与未脱净皮的麦粒,去杂质,筛去灰肩,用水漂洗,晒干, 28、 麦冬: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沿阶草)的干燥块根,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暴晒、堆 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须根,干燥, 29、 橹豆衣:为豆科植物大豆黑色的种皮,取黑大豆用清水浸泡,待其发芽后,搓下种 皮,晒干,贮藏于干燥处, 30、 百合:秋季采挖,洗净,剥取鳞叶,置沸水中略烫,干燥, 31、 决明子: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32、 枸杞子:本品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呈红色时采收, 热风烘干,除去果梗,或晾至皮皱后,晒干,除去果梗, 二、制备 1、 将所述重量的苍术、灵香草、砂仁、麝香、鸡内金、冰片、谷芽、苏合香、莱菔子、石菖 蒲、香橼、人参、佛手、西洋参、青皮、蜂蜜、橘皮、白术、旋复花、饴糖、远志、胡桃仁、酸枣仁、 肉苁蓉、五倍子、何首乌、浮小麦、麦冬、橹豆衣、百合、决明子、枸杞子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 加水8倍量,武火煎煮沸腾10分钟,再用文火煎煮25分钟,过滤得第一次煎煮液; 2、 将第一次过滤后的药渣加水6倍量,武火煎煮沸腾,再用文火煎煮20分钟,过滤得第 二次煎煮液; 3、 合并两次煎煮液,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10分钟即得药液,分为四剂服用。
【专利摘要】晕车病是汽车、轮船或飞机运动时所产生的颠簸、摇摆或旋转等任何形式的加速运动,刺激人体的前庭神经而发生的疾病。患者初时感觉上腹不适,继有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旋即有眩晕、精神抑郁、唾液分泌增多和呕吐。本发明药物是选择苍术、灵香草、砂仁、麝香、鸡内金、冰片、谷芽、苏合香、莱菔子、石菖蒲、香橼、人参、佛手、西洋参、青皮、蜂蜜、橘皮、白术、旋复花、饴糖、远志、胡桃仁、酸枣仁、肉苁蓉、五倍子、何首乌、浮小麦、麦冬、穞豆衣、百合、决明子、枸杞子药物进行组合制备的,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晕车。
【IPC分类】A61K35/57, A61K35/55, A61K35/64, A61P1/08, A61K31/045, A61K35/644, A61K36/9064
【公开号】CN105617210
【申请号】CN201510987145
【发明人】薛学明
【申请人】薛学明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