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926376阅读:来源:国知局
8.4g/kg、4.2g/kg组(临床日用量的 40、20、10倍),共8组,每组10只。受试药物用蒸馏水配制成混悬液,大鼠 ig给药15ml/kg,对 照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5天,于末次给药后lh,器械用2%桂油一石油醚 娃化,戊巴比妥钠麻醉,主动脉取血,枸橡酸钠9:1抗凝,1500转离心20min上清为富血小板 血浆(PRP),4000转离心20min上清为贫血小板血浆(PRP),校正血小板聚集仪,测血小板最 大聚集率。结果以i ±sr)表示,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组间t检验。各组动物末次给药后Ih血 小板最大聚集率如表1所示。
[0042] 表1本发明中药制剂对大鼠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的影响〇SE),n=l〇)
注:与对照组比较,*P < O . O5,林P < O . OI,*林P < O . OOI;与抗栓胶囊组比较&P < 0·05,&&Ρ<0·01〇
[0043] 从表1所列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中药制剂组和抗栓胶囊组动物的血小板 最大聚集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制剂对大鼠血小板最大聚 集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这种抑制作用高、中剂量组非常显著优于抗栓胶囊,低剂量 组显著优于抗栓胶囊;提示本发明中药制剂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对静脉炎有较好的疗效, 并且其疗效显著优于抗栓胶囊。
[0044] 2、本发明中药制剂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取昆明种小鼠80只,雌雄各半,平均分成8个组,每组10只。给药:空白对照组(等容积 蒸馏水),阿司匹林组(〇.2g/kg),实施例3实验组分别给本发明实施例3所制造的颗粒剂高、 中、低3个剂量的颗粒剂,实施例4实验组分别给本发明实施例4所制造的颗粒剂高、中、低3 个剂量的颗粒剂,剂量同上。各组小鼠以20mL/kg灌胃给药,于给药后Ih静脉注入0.5%伊 文思蓝生理盐水溶液0 . lml/lOg体重,随即腹腔注射0.7%的醋酸,0.2ml/只,20min后将小 鼠脱颈椎处死,剪开腹部皮肤肌肉,用IOml生理盐水分数次洗涤腹腔,吸取洗涤液并合并至 101111,3000转/分离心151^11;取上清液用752型分光光度计于59011111处比色测定其吸光度,以 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2。
[0045] 表2中药制剂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n=10)( p±S;E) )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〇. 05,#P<0.0 l;与阿司匹林组相比,&P<0.05。
[0046] 表2结果显示,实施例3、实施例4所制颗粒剂和阿司匹林均可极显著降低小鼠腹腔 毛细血管通透性,表明实施例3、实施例4所制颗粒剂和阿司匹林均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并 且,这种作用强度3个剂量均显著优于阿司匹林。
[0047] 3、对0.6%HAC致小鼠疼痛反应的镇痛作用: 取雄性健康小鼠80只,随机分为8组,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中药颗粒剂高、中、低剂量 组,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的中药颗粒剂高、中、低剂量组,抗栓胶囊组和空白对照组,剂量同 上,均按0.25ml/10g体重的体积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给等体积的水灌胃给药,连续3天,分 别测定末次药后1小时腹腔注射〇. 6%HAC,0.1 ml/IOg鼠重,记录出现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和15 分钟内的扭体次数,按公式计算疼痛抑制率(%),结果以iiSX)表示,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 组间t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0048]抑制军,=-狂奴%-" 1l1q^ 表3本发明中药颗粒剂对0.6%HAC致小鼠疼痛反应的作用Cf戚;D:,n=l〇)
注:与空白组比较*P < 0.05,#P < O. OI;与抗栓胶囊组相比较&P < 0.05。
[0049] 由表3结果可见,本发明中药颗粒剂高、中剂量均能明显抑制小鼠的扭体潜伏期。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本发明中药颗粒剂高、中、低剂量和抗栓胶囊 均能明显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与空白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提示本发明中药 颗粒剂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从疼痛抑制率结果看:本发明中药颗粒剂高、中、低剂量均优于 抗栓胶囊,高、中剂量具有显著性差异。
[0050] 综上所述,药效学实验显示,本发明中药颗粒剂有较好的抗血栓、消炎和镇痛作 用,提示本发明中药制剂对血栓性静脉炎可能会有显著的疗效。
[0051 ] 实施例7 本发明中药制剂的临床试验 此次临床试验的受试者有342例,均来自某市人民医院,年龄43-68岁,将所有患者随机 分成三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每组114例。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病 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〇. 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口服抗栓胶囊(国药准字 Z20003274,陕西华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每日3次,每次8粒,3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 疗程。试验1组口服本发明实施例3所制造的颗粒剂(规格为:0.56g生药/g颗粒剂),每日3 次,每次15g,3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试验2组口服本发明实施例4所制造的颗粒 剂(规格为:〇.56g生药/g颗粒剂),服用方法同试验1组。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将治疗结果 统计分析如表4所示。
[0052]表4试验结果统计表
表4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疗效显著,特别是试验2组的治愈率达 52.6%,是对照组的3.15倍,总有效率86.8%,比对照组高出20.1个百分点;因此,与现有技术 相比本发明中药制剂具有十分突出的治疗优势,所以本发明在其领域内有着十分显著的技 术优势,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技术成果,其创造性是显而易见的。
【主权项】
1. 一种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述中药制剂的中药 组方为:益母草15-45份、紫花地丁9-27份、赤芍7-25份、水蛭11-31份、全蝎4-12份、玄参12-35份、茵陈12-38份、意仁10-30份、黄柏8_24份、木通8_32份、佩兰7_19份、乳香6_18份、没药 6-20份、山慈姑7-24份、栀子11-35份、僵蚕9-31份、泽泻6-22份、甘草8-15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所 述中药制剂的中药组方为:益母草30份、紫花地丁 18份、赤芍17份、水蛭21份、全蝎8份、玄参 22份、茵陈24份、薏仁20份、黄柏16份、木通15份、佩兰13份、乳香12份、没药13份、山慈姑15 份、栀子23份、僵蚕20份、泽泻14份、甘草11份。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 剂的制备方法为以下步骤: (1 )、按中药组方准确称取各味药材; (2) 、取黄柏、赤芍用40-70%的酒精浸泡4-24小时,沥干,粉碎,炒制,研磨,过70-120目 筛,得混合细粉,备用; (3) 、将益母草、紫花地丁、水蛭、全蝎、玄参、茵陈、薏仁、木通、佩兰、乳香、没药、山慈 姑、栀子、僵蚕、泽泻、甘草分别粉碎混合,加入初始药材5-16倍重量的纯化水,浸泡4-24小 时,回流煎煮1-6小时,过滤,再加入初始重量4-12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1-5小时,过滤 并保留滤渣,合并滤液,浓缩至55 °C相对密度为1.22-1.25的浓缩液备用; (4 )、将步骤(3 )的滤渣加5-14倍重量的浓度65-8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1 -5小 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并浓缩至55°C相对密度为1.22-1.25的浓缩液备 用; (5) 、将步骤(3)和(4)所得的浓缩液合并,加入步骤(2)的混合细粉,混合均匀,继续浓 缩至55 °C相对密度为1.42-1.47的中药稠膏,备用; (6) 、将步骤(5)的中药稠膏,添加适当的辅料,利用现代通用的中药制剂技术,制成临 床需要的中药成品制剂。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被 制成汤剂、丸剂、片剂、酊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或糖浆剂。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血栓性静脉炎的中药制剂,属于中药技术领域。该中药制剂以益母草、紫花地丁、赤芍、水蛭、全蝎、玄参、茵陈、薏仁、黄柏、木通、佩兰、乳香、没药、山慈姑、栀子、僵蚕、泽泻、甘草18味中药材为原料制成。本发明中药制剂在治疗血栓性静脉炎方面具有疗效突出、治愈率高、副作用极低等显著的技术优势;并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便易行、所得制剂药效稳定,因此,适合推广应用以惠及更多的患者,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IPC分类】A61K35/62, A61P9/14, A61K35/646, A61P7/02, A61K35/64, A61K36/8994
【公开号】CN105709120
【申请号】CN201610269361
【发明人】刘学键
【申请人】烟台市华文欣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9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7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