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针单元以及液体注入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71495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注入针单元以及液体注入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更加适合留置在生物体内不断地供给药液的注入针单元以及液体注入装置。解决上述的课题的主要的本发明涉及的注入针单元具备多个注入针;板状部件,设有保持多个所述注入针的基端部的第一面;以及盖部件,与第二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面是所述板状部件的所述第一面的背面,所述板状部件在所述第二面上形成有连接供给所述液体的供给管的第一槽部和向多个所述注入针分配所述液体的第二槽部,所述盖部件在与所述第一槽部以及所述第二槽部相对的区域形成有第三槽。
【专利说明】
注入针单元以及液体注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注入针单元以及液体注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作为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入治疗方法(CSII治疗方法)备受关注。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入治疗方法是患者自己向皮下穿刺留置留置针(插管),通过该留置针从便携式液体供给装置持续性注入胰岛素的治疗方法。在这种背景下,正在研究各种可简单利用的液体注入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向生物体投入药液且具备三根微针的微针投入设备。
[0003]【先行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I:日本特表2005-527249号公报
[0006]液体注入装置是即使在生物体进行活动时也留置在生物体内不断地供给药液的装置,所以对其提出了与一般的注射器不同的各种要求。例如,要求液体注入装置具有携带方便性,供给液体的液体积存单元和留置针等注入针单元形成为一体,且最好实现了小型化(尤其是薄型化)。另外,考虑到液体注入装置还是使胰岛素等注入体内的药液通过的手段,所以最好能够拆卸有些部件,以便能够清洗或更换部件。而且,用于液体注入装置的留置针最好是难以从生物体脱离的,以便能够在接近生物体表面的位置不断地供给液体。
[0007]关于这一点,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液体注入装置(微针投入设备)的形成朝向微针的流路的圆筒状框体的厚度较厚,设备体积较大,从而以将该针留置在生物体内的状态使用则使用方便性上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0008]为此,鉴于上述各种要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更加适合留置在生物体内不断地供给药液的注入针单元以及液体注入装置。
[0009]解决上述课题的主要的本发明(涉及的注入针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注入针;板状部件,设有保持多个所述注入针的基端部的第一面;以及盖部件,与第二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面是所述板状部件的所述第一面的背面,所述板状部件在所述第二面上形成有连接供给所述液体的供给管的第一槽部(供给用槽部)和向多个所述注入针分配所述液体的第二槽部(针用槽部),所述盖部件在与所述第一槽部以及所述第二槽部相对的区域形成有第三槽。第一槽部是从板状部件的边缘向内侧形成的槽。第二槽部是形成在与第一槽部分开的位置上的槽,其与多个所述注入针连通而分配液体。第三槽部是形成在与所述第一槽部和所述第二槽部之间的部位相对的区域上的槽。可通过附图以及说明书中记载的内容,进一步明确本发明的其他特征。
【附图说明】
[0010]图1A、图1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液体注入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0011]图2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液体注入装置的内部构成的截面图。
[0012]图3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液体注入装置的内部构成的截面图。
[0013]图4A、图4B是拆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液体注入装置的主体和注入针单元的观察图。
[0014]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注入针单元的构成示意图。
[0015]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注入针单元的构成示意图。
[0016]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注入针单元的构成示意图。
[0017]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注入针单元的构成示意图。
[0018]图9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注入针单元的留置状态示意图。
[0019]图1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注入针单元的其他样子示意图。
[0020]符号说明
[0021]100注射针单元 100H…接收口
[0022]110…留置针 111…管状部
[0023]112…前端部 120…板状部件
[0024]121…第一槽部 122…第二槽部
[0025]123...校准部 130…盖部件
[0026]200…主体210…液体积存单元
[0027]220…供给管 230…栗单元
[0028]300…固定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在本说明书以及附图中至少公开以下事宜。
[0030]本发明公开了注入针单元,其具备多个注入针、设有保持多个所述注入针的基端部的第一面的板状部件、以及与成为所述板状部件的所述第一面的背面的第二面相对设置的盖部件,所述板状部件在所述第二面上形成有连接供给所述液体的供给管的第一槽部和向多个所述注入针分配所述液体的第二槽部,所述盖部件的与所述第一槽部以及所述第二槽部相对的区域形成有第三槽。根据该注入针单元,能够实现液体注入装置的薄型化以及小型化,而且,还能够从主体容易拆卸。
[0031]优选地,多个所述注入针和所述板状部件连接而形成为一体。从而,在将固定在板状部件的注入针基端部的强度保持在一定水平以上的情况下,实现注入针单元以及液体注入装置的薄型化。
[0032]优选地,所述注入针是留置在生物体内且向所述生物体注入所述液体的留置针,所述注入针具备:包括输送所述液体的中空空间的管状部、以及能够穿刺所述生物体的尖锐形状且非中空的前端部,所述管状部具备从所述中空空间向所述生物体引导所述液体的流路。由此,注入针难以从生物体脱落,能够抑制对生物体组织的影响,因此,能够向接近生物体表面的区域不断地供给液体。
[0033]优选地,在所述注入针单元设有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在所述生物体上固定所述注入针。从而,防止生物体活动时注入针的位置产生偏移,能够向生物体的接近表面的区域可靠且不断地供给液体。
[0034]优选地,所述固定部件将固定面粘贴在生物体的表面,从所述固定面到所述流路的距离与所述生物体的真皮层的厚度相等。由此,能够向接近生物体表面的真皮层持续供给液体。
[0035]优选地,所述流路相对于所述管状部倾斜形成,以使所述流路的开口朝向所述生物体的表面。从而,能够向真皮层中的上层侧区域即乳头层供给液体,能够更加有效地吸收液体。
[0036]优选地,多个所述注入针的所述流路形成在各个所述管状部,以便所述流路彼此朝向外侧。从而,与向被多根注入针包围的区域重复供给液体时相比,能够提高生物体吸收液体的吸收效率。
[0037]并且,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入液体的液体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注入针单元以及主体,所述注入针单元具备多个注入针、设有保持多个所述注入针的基端部的第一面的板状部件、以及与成为所述板状部件的所述第一面的背面的第二面相对设置的盖部件,所述板状部件在所述第二面上形成有连接供给所述液体的供给管的第一槽部和向多个所述注入针分配所述液体的第二槽部,所述盖部件在与所述第一槽部以及所述第二槽部相对的区域形成有第三槽,所述主体具备输送所述液体的栗单元、以及连接于所述注入针单元的所述第一槽部且向所述注入针单元供给从所述栗单元输送的液体的供给管。根据该液体注入装置,能够实现薄型化以及小型化,而且,能够从主体拆卸注入针单元。
[0038]===第一实施方式===
[0039]〈液体注入装置的基本构成〉
[0040]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例子说明用于胰岛素注入治疗方法中的液体注入装置
1
[0041 ]图1A、图1B、图2、图3、图4A、图4B示出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注入装置I的构成例子。
[0042]图1A是从上方观察液体注入装置I时的立体图,图1B是从下方观察液体注入装置I时的立体图。并且,图2是从侧面观察液体注入装置I内部构成时的截面图,图3是从上方观察液体注入装置I内部构成时的截面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中,X轴、Y轴、Z轴是为了在各图中明确各部件的位置关系而表示方向的,将Z轴的前进方向(与留置针110延伸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为上方,X轴是从液体积存单元210的位置延长到注入针单元100的位置的方向,Y轴表示与X轴以及Z轴正交的方向(下面相同)。
[0043]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液体注入装置I具备主体200以及注入针单元100,将主体200安装于注入针单元100来使用。
[0044]图4A、图4B示出了液体注入装置I的主体200安装于注入针单元100之前的状态(拆分状态)。主体200在框体内积存胰岛素(下面,称为“液体”),从流路200B向注入针单元100供给液体。并且,注入针单元100通过接收口(受給口)10H从主体200接收液体,通过注入针(下面,称为“留置针110” )向生物体注入液体。
[0045]并且,液体注入装置I在注入针单元100的下方具备以露出留置针110的方式安装的粘合垫300(固定部件)。粘合垫300在下方侧具有粘合面,通过将粘合面贴在液体注入对象区域(例如,人体的腹部),从而将液体注入装置I固定于生物体。另外,液体注入装置I通过粘合垫300固定于患者,从而即使在生物体正在活动时,注入针单元100的留置针110也能够在穿刺液体注入对象区域的状态保持其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穿刺注入针单元100的留置针110时,例如,在安装有主体200和注入针单元100的状态下,患者自己将留置针110的前端推向注入对象区域来进行。
[0046]〈主体的构成〉
[0047]主体200具备液体积存单元210、供给管220以及栗单元230,将这些收容在框体内(参照图3)。
[0048]液体积存单元210是积存液体的容器,通过供给管220向注入针单元100导入液体。
[0049]供给管220是用于将液体从液体积存单元210导入注入针单元100的流路,由例如橡胶管构成。供给管220的一端连接于液体积存单元210的供给口,另一端连接于注入针单元100的液体接收口 100H,并通过栗单元230使液体从液体积存单元210侧移动到注入针单元100侧。另外,供给管220沿着后面说明的圆盘状的凸轮231的外周以及框体内壁设在框体内。
[0050]栗单元230是将积存在液体积存单元210中的液体输送至注入针单元100的装置,由例如凸轮机构构成。凸轮机构具备圆盘状的凸轮231,其中,凸轮231的一部分向外周方向突出。另外,栗单元230通过使该圆盘状的凸轮231向从供给管220的上游侧(液体积存单元210)朝向下游侧(注入针单元100)的方向旋转,从而该圆盘状的凸轮231的突出部位从上游侧向下游侧压榨供给管220,使供给管220内的液体以从上游侧被挤到下游侧的方式移动。栗单元230通过调整该圆盘状凸轮231的旋转速度,从而调整输送至注入针单元100的液体的量。需要说明的是,供给管220上安装有与圆盘状的凸轮231抵接的多个棘爪221,随着圆盘状的凸轮231旋转,供给管220被该棘爪221推压,从而被压榨以缩小口径。
[0051 ] 并且,主体200在框体底面的中心位置具有嵌合槽200A以及贯通该嵌合槽200A内侧面的流路200B(参照图4A、图4B)。嵌合槽200A具有与向注入针单元100的上方突出的形状100 A匹配的槽形状,注入针单元100以使留置针110朝向下方的状态嵌入,从而将注入针单元100安装于主体200。流路200B使供给管220的供给口从该嵌合槽200A的内侧面突出。另夕卜,流路200B设置为在注入针单元100嵌入该嵌合槽200A中的状态下,供给管220的下游侧的供给口与注入针单元100的接收口 10H连接。
[0052]如上所述,注入针单元100具有在留置针110朝向下方的状态下向上方突出的形状100A,该突出形状100A嵌入主体200的嵌合槽200A。需要说明的是,注入针单元100的突出形状100A以及接收口 100H由后面说明的板状部件120和盖部件130形成。
[0053]另外,还可以设置将注入针单元100以安装在主体200上的状态(主体200的供给管220与注入针单元100的接收口 100H连接的状态)固定的固定部件。例如,可以在主体200的嵌合槽200A中与流路200B相对的位置设置板簧,同时在与注入针单元100的侧面(后面说明的板状部件120的侧面)的接收口 100H相反侧的位置设置接收板簧的槽,从而构成固定部件。
[0054]〈注入针单元的构成〉
[0055]接着,参照图5?图7,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注入针单元100的构成例子。
[0056]图5、图6是从上方观察注入针单元100构成时的立体图。并且,图7是按照图5所示的A-A’方向截面切割注入针单元100的构成的侧面图。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省略了盖部件130。并且,图7示出的箭头表示液体的流路。
[0057]注入针单元100具备留置针110、板状部件120以及盖部件130,板状部件120的第一面上安装有留置针110,成为板状部件120的第一面的背面(離面)的第二面安装有盖部件130。另外,注入针单元100通过形成在板状部件120与盖部件130之间的接收口 100H从供给管220接收液体,并从形成于留置针110的流路IllB向生物体注入。需要说明的是,图5、图6、图7示出了主体200的供给管220的供给口插入接收口 10H中的状态。
[0058]=留置针=
[0059]留置针110是穿刺在生物体,并且为了向生物体供给液体从而以穿刺生物体的状态留置的针。留置针110具备从基端部(表示与板状部件120的下面连接的位置。下面相同。)侧向前端方向延伸的中空空间(中空間)110 A以及与该中空空间110 A连通的流路11OB (参照图7)。中空空间11OA与板状部件120上面的输送液体的针用槽部122 (流路122H)连接,从针用槽部122接收液体后输送至前端侧。另外,在留置针110的前端位置,流路IlOB形成为向下方贯通留置针110部件,从中空空间IlOA接收液体并供给注入对象。
[0060]其中,注入针单元100具备多根(在这里是三根)留置针110,其基端部固定在板状部件120的下面。留置针110是穿刺生物体后留置下来的,所以要求尽量实现其外径的细小化。另一方面,在胰岛素注入治疗方法中,需要注入对应于随时间变化的血糖值的量的胰岛素,所以期望能够扩大胰岛素供给量的调整范围。为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注入针单元100设置多根留置针110,从而实现留置针110的外径的细小化,同时增加每单位时间的供给量。
[0061]并且,留置针110与板状部件120—起通过金属粉末射出成形方法,利用钛一体成形。具体地,向模具(滑动模具)流入(填充)钛粉末和树脂粘合剂的混合物,进行脱脂/烧结,从而将留置针110和板状部件120—体成形。在实现了留置针110的细径化时,特别是固定于板状部件120的留置针110基端部的强度成为问题。针对该问题,通过将留置针110和板状部件120—体成形,能够将固定于板状部件120的留置针110的基端部强度保持在一定水平以上。尤其是,通过采用金属粉末射出成形方法,可形成烧结密度高,且机械强度高的部件。由此,无需在板状部件120的上方另外设置用于保持留置针110的保持部件,能够实现注入针单元100以及液体注入装置I的薄型化。
[0062]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构成留置针110的材料,只要是具有能够贯通表皮的程度的硬度的材料,则可以采用除了钛之外的任意的材料,例如可以采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或者特氟隆(注册商标)等树脂材料。并且,为了保护生物体组织,留置针110的除了流路IlOB之外的区域还可以用软质的树脂材料覆盖。并且,作为形成留置针110的方法,除了金属粉末射出成形方法之外,还可以采用能够成形微细形状的任意方法,比如树脂成形等一体加工、前端加工(例如,挤锻加工)和横洞加工(lateral hole processing)(例如,激光加工、冲头加工、放电加工)的组合等。
[0063]=板状部件=
[0064]板状部件120是成为基础的部件,在上面(与留置针110的前端侧相反侧的面)具备第一槽部121、第二槽部122以及校准部(alignment port1n) 123。板状部件120将供给管220插入第一槽部121而接收液体,并将该接收到的液体通过第二槽部122移动至留置针110的中空空间110A(参照图6)。
[0065]其中,第一槽部121是从板状部件120的边缘(侧面)向内侧方向形成的槽,形成为沿供给管220外形的半圆柱形状,以便供给管220能够从边缘(侧面)插入。
[0066]第二槽部122是形成在与第一槽部121分开的位置上的槽,连通多个留置针110来分配液体。第二槽部122配置在第一槽部121延伸的方向(从板状部件120的边缘向内侧延伸的方向)的延长线上,在槽内接收从第一槽部121流出的液体。另外,第二槽部122形成为延伸至与安装在板状部件120下面的多个留置针110每个相对的位置的槽形状。并且,第二槽部122在分别与该多个留置针110相对的位置具有贯通板状部件120的多个流路122H。即,第二槽部122从第一槽部121侧接收液体,并将该液体输送至多个留置针110各自的位置,通过多个流路122H向多个留置针110各自的中空空间11IA供给液体。
[0067]校准部123是在供给管220从板状部件120的边缘(侧面)插入第一槽部121时为了使该供给管220停止在规定位置而形成的、相对于第一槽部121的槽的平面差异部(段差)。校准部123从第一槽部121逐渐上升,相对于第一槽部121形成平面差异部,从而在向第一槽部121插入供给管220时适度碰撞,成为限制器。这时,供给管220(橡胶管等)以推压校准部123的方式嵌入第一槽部121(接收口 100H),其前端弹性变形,从而安装成紧贴于校准部123。并且,校准部123形成为不会堵塞供给管220的供给口的尺寸的平面差异部。另外,校准部123形成为在第一槽部121延伸的方向(从板状部件120的边缘向内侧延伸的方向)从第一槽部121延伸至第二槽部122的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中,校准部123形成为第一槽部121与第二槽部122具有间隔,从而形成了板状部件120的上面形状的一部分。
[0068]S卩,板状部件120构成为第一槽部121与第二槽部122形成在分开的位置上,在插入供给管220时,使供给管220与校准部123校准并紧贴。另外,根据该构成,防止在插入供给管220时,供给管220的供给口变为被第二槽部122的侧壁面堵塞的状态,向留置针110供给液体的流路122H变为被供给管220堵塞的状态。
[0069]=盖部件=
[0070]盖部件130是以覆盖板状部件120第二面的方式安装且在与板状部件120之间的区域形成液体的流路的部件。盖部件130由例如橡胶部件构成。另外,盖部件130覆盖板状部件120的第二面的、第一槽部121、第二槽部122以及校准部123的区域,并且例如通过焊接安装以便紧贴于这些区域的周围,从而实现密封防止液体泄漏至其他区域(参照图5、图7)。
[0071]并且,盖部件130在与第一槽部121相对的区域具有第三槽部131,以便能够向第一槽部121插入供给管220。该第三槽部131形成为沿供给管220的外形的半圆柱形状,与第一槽部121的半圆柱形状结合,形成符合供给管220的外形的圆柱形状。即,由板状部件120的第一槽部121和盖部件130的第三槽部131形成供给管220的接收口 100H。
[0072]另外,盖部件130的第三槽部131形成为从与第一槽部121相对的区域延伸至与校准部123相对的区域、以及与第二槽部122相对的区域。从而,当从供给管220供给液体时,液体以从第一槽部121到与第三槽部131的校准部123相对的区域、以及与第二槽部122相对的区域作为流路,与针用槽部122流通。
[0073]需要说明的是,盖部件130还可以形成为能够从板状部件120拆卸的密封部件。例如,在板状部件120的第二面沿外周形成凸部,并且在与板状部件的第二面相对的盖部件130的表面形成与板状部件120的该凸部嵌合的凹部,从而能够实现可拆卸且密封以防止液体泄漏到其他区域。并且,盖部件130和板状部件120还可以以相同的材料成形为连接的一体。
[0074]=注入针单元的安装=
[0075]如上所述,在注入针单元100安装于主体200时,板状部件120和盖部件130(突出形状100A部分)嵌入主体200的嵌合槽200A,以使留置针110朝向下方。另外,主体200的供给管220插入注入针单元100的接收口 100H中,供给管220的供给口通过校准部123变成限制器来实现定位,并且被推压,与校准部123紧贴。在该状态下,从供给管220供给液体,从而,如图7所示,液体沿着由第一槽部121、校准部123、第二槽部122、留置针110形成的流路依次输送。
[0076]如上所述,考虑到携带方便性,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注入针单元100构成为满足薄型化和小型化要求的结构。具体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注入针单元100构成为具备:具有第一槽部121和第二槽部122的板状部件120、以及具有第三槽部131的盖部件130。根据该构成,相对于留置针110延伸方向,横向(垂直方向)形成接收口 100H,能够横向插入供给管220,从而与从上方插入供给管220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薄型化。另外,注入针单元100从该一处的接收口 10H接收液体后通过与第一槽部121分开的第二槽部122向多个留置针110分配液体,从而能够使液体顺利流通,同时与在多个留置针110分别设有单独的供给管的情况相比,能够缩小安装于主体200 (嵌合槽200A)的面积。而且,通过将设在注入针单元100的多个留置针110与板状部件120成形为连接的一体,从而能够确保机械强度和液体供给量,同时能够实现薄型化。
[0077]进一步地,根据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注入针单元100,能够简单地从主体200拆卸,能够简单地实现清洗或部件更换。
[0078]===第二实施方式===
[0079]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留置针110构成为从形成在前端的流路I1B供给液体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留置针110构成为更加适合注入胰岛素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留置针110之外的构成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液体注入装置I相同,因此,省略这些构成的说明。
[0080]下面,参照图8、图9、图10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液体注入装置I构成例子。图8是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7对应的位置切割留置针110’的侧面图。并且,图9示出了留置针110’穿刺生物体腹部皮肤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中,注入针单元100通过安装在下面的粘合垫300固定于皮肤(下面,将粘合垫300贴在皮肤上的一面称为“粘合面”或者“固定面”)。
[0081 ]皮肤从最外层起依次由表皮L1、真皮层L2、皮下组织L3、肌肉组织L4构成(参照图9)。作为利用注射针的药物的经皮渗透方法,一般情况下,采用给予能够插入注射针的皮下组织L3、肌肉组织L4的方法。但是,总所周知,在注入胰岛素时,位于表皮LI正下方的真皮层L2中有很多毛细血管,能够有效地吸收胰岛素。而且,当向皮下组织L3的皮下脂肪不断地注入胰岛素时,过度形成皮下脂肪,产生硬化的胰岛素球,降低胰岛素的吸收效率。另一方面,位于表皮LI正下方的真皮层L2是从表皮的最外层起厚度约为0.5mm以上2.5mm以下(根据体格或人种有所差异)的、离皮肤表面较浅的区域,因此,当针仅穿刺该厚度时,针容易脱落,在生物体进行活动时很难使针以穿刺真皮层L2的状态留置。
[0082]为此,鉴于这些问题,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留置针110’构成为更加适合不断地向真皮层L2注入液体(胰岛素)的结构。具体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留置针110’形成为具备基端部侧的中空的管状部111以及配置在该管状部111的前端的非中空的前端部112的结构。另夕卜,留置针110’从中空的管状部111向生物体供给液体,通过非中空的前端部112,稳定地留置留置针110’。
[0083]管状部111的中空空间IllA与形成在板状部件120上面且输送液体的第二槽部122(流路122H)连接,从第二槽部122接收液体后向前端部112的方向输送。并且,管状部111具有横向(表示与前端部112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下面相同。)贯通管状部111部件的流路111B,从而与该中空空间111A连接。即、流入中空空间111A的液体从流路111B流出后被注入成为注入对象的区域。需要说明的是,流路IllB从中空空间IllA贯通构成管状部111的部件,是连接中空空间IllA和外部的流路(下面还称为“流路111B”)。
[0084]前端部112是在留置针110’穿刺生物体时用于提高留置状态的稳定性的区域。另夕卜,前端部112形成为在前端部112延伸的方向上尖锐的形状,以便留置针110’容易穿刺生物体。另一方面,前端部112不具有用于输送从管状部111接收的液体的中空空间,流入中空空间11IA的液体仅通过流路11IB供给注入对象的区域。
[0085]下面,详细说明留置针110’的管状部111以及前端部112的构成以及作用。
[0086]留置针110,在管状部111形成流路11IB,通过该流路11IB向真皮层L2供给液体。另夕卜,留置针110’在管状部111形成多个流路111B,从而以从每个流路IllB向真皮层L2扩散的方式供给液体,在真皮层L2能够高效率地吸收液体。并且,留置针110 ’构成为仅从流路11IB供给液体,从前端并不供给液体。因此,只是向吸收效率较高的真皮层L2供给液体,生物体吸收所供给的所有量。换言之,根据该构成,能够适当地调整注入生物体的注入量。
[0087]为了实现该功能,管状部111的流路IllB配置在穿刺留置针110’时向真皮层L2注入液体的位置上。具体地,以粘合垫300的粘合面为基准,流路IllB配置为从该粘合面到流路IllB的尺寸相当于生物体的真皮层L2的深度。即,从粘合面到流路IllB的尺寸为0.5mm以上2.5mm,更加优选为1.0mm以上2.0mm,在这里设为1.7mm。并且,管状部111形成为例如外径是0.18mm,中空空间11IA的内径是0.11mm。需要说明的是,以规定生物体的表皮最外层位置的位置为基准来设定配置流路IllB的位置和留置针110’的全长,在上述说明中,由粘合垫300的粘合面规定最外层的位置,所以以粘合面为基准来设定。但是,在粘合垫300安装在液体注入装置I的框体中从管状部111的基端部分开的位置上时,注入针单元100的管状部111的基端部(板状部件120的下面)与生物体抵接从而规定生物体表皮的最外层的位置,所以以板状部件120的下面为基准来设定。
[0088]并且,除了管状部111之外,留置针110’还设置不输送液体的前端部112,从而使得留置针110’延伸至比真皮层L2更深的皮下组织L3区域,稳定地保持留置针110’使其难以从真皮层L2脱落。尤其是,通过设置前端部112,从而从真皮层L2的厚度能够穿刺到大致两倍左右的厚度,针对生物体进行活动时在衣服与液体注入装置I的框体之间起作用的摩擦力(向相对于前端部112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起作用的力量),能够提高留置状态的稳定性。即,如果将前端开孔的针穿刺到表皮LI和真皮层L2而未穿刺皮下组织L3,则针较短,所以针的留置状态并不稳定。并且,如果将前端具有孔的针穿刺表皮L1、真皮层L2和皮下组织L3,则针的留置状态是稳定,但是,胰岛素从前端的孔流出,所以难以控制注入真皮层L2的胰岛素的注入量。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留置针110’的前端部112穿刺至皮下组织L3,所以针的留置状态稳定,同时,前端部112为非中空,所以胰岛素不会流入皮下组织L3,从而容易控制注入真皮层L2的胰岛素的注入量。
[0089]并且,通过将留置针110’的前端部112形成为前端不具有开口的实心的尖端形状,尤其是圆锥状,从而能够抑制对生物体组织(表皮L1、真皮层L2、皮下组织L3等)的影响。如果如通常的注射针那样在前端部具有开口,则在穿刺针时,生物体组织被针的前端部分(尤其是,开口的边缘部分)压缩,组织的一部分以被切除的方式进入针的开口内,对生物体组织带来影响。相对于此,如本实施方式,在针的前端部分不形成开口时,可以提高前端部分的尖锐度(角度),能够减轻压缩生物体组织的程度。即,留置针110’的前端部112是圆锥状,所以向生物体穿刺时的穿刺阻力较小,降低穿刺时的疼痛感。如果留置针110’的开口位于皮下部,则皮下脂肪进入开口内,堵塞开口,从而有可能发生留置针110’被堵塞的现象,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留置针110’的开口(流路111B)位于真皮层L2,所以能够抑制皮下脂肪进入留置针110’的开口内。
[0090]需要说明的是,有可能出现前端部112刺激肌肉组织L4的现象,所以,优选地留置针110’的长度在未达到肌肉组织L4的程度的长度。具体地,如果包括管状部111以及前端部112的留置针110’的全长在5.0mm以下,则留置针110’的前端部112不会达到肌肉组织L4,因此比较理想。换言之,优选地,以粘合垫300的粘合面为基准,从粘合垫300的粘合面到前端部112前端的尺寸在5.0mm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为约3.5mm。
[0091]并且,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注入针单元100,为了在真皮层L2更加高效率地吸收液体,在多根留置针110’的管状部111,流路IllB形成为彼此朝向外侧。在这里,“流路朝向外侦Γ是指从与管状部111延伸的方向平行的方向观察多根留置针110’时,流路IllB的开口朝向被多根的留置针110 ’包围的区域的外侧。通过形成朝向该方向的流路111B,与向被多根留置针110’包围的区域重复供给液体时相比,生物体更加容易吸收液体。另外,根据希望真皮层L2吸收的液体(胰岛素)的量或者可以调整液体供给量的范围,适当设定上述的流路IllB的直径或数量、管状部111的内径等。
[0092]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留置针110’,难以从生物体脱落,能够抑制对生物体组织的影响。因此,通过将该留置针110’适用于液体注入装置I,能够向接近生物体表面的真皮层L2不断地供给液体。
[0093](变形例)
[009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在留置针110’的流路11IB形成为在与前端部112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贯通管状部111的部件的形状。但是,更加优选地,流路IllB形成为液体从流路IllB流出的方向朝向生物体的表面侧。即,优选地,流路IllB倾斜形成在管状部111,以使洞穴IllB的开口朝向生物体的表面侧。
[0095]图10是倾斜形成流路IllB的留置针110’的截面图。如图9所示,总所周知,真皮层L2由外层侧的乳头层和内层侧的网状层构成,外层侧的乳头层的毛细血管的分布密度更高,具有更好的液体(胰岛素)吸收效率。另一方面,乳头层是真皮层L2的上层部分0.3mm左右的非常薄的区域,根据体型或人种,其厚度位置有所差异。因此,穿刺留置针110’时不容易使流路IllB配置在该乳头层中。
[0096]对于这一问题,通过在管状部111倾斜形成留置针110’的流路11IB使其朝向生物体的表面侧,从而液体从流路11IB向上流出,能够提高可注入真皮层L2的乳头层的比例。换言之,减少液体的供给量,同时能够适当地控制血糖值。
[0097 ]===其他实施方式===
[0098]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向生物体注入胰岛素的形态。但是,根据本发明的液体注入装置(以及注入针单元)可以用于各种药液。例如,作为不断地注入真皮层的药液,可以是胰高血糖素或生长荷尔蒙等,只要是不断地注入真皮层的药液,还可以是吗啡等。
[0099]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注入针单元的一个方式,说明了由注入针单元100和主体200构成,将注入针单元100安装在主体200上使用的方式。但是,根据本发明的液体注入装置(以及注入针单元)可以有各种变形。例如,从开始起注入针单元被组合在主体中,并不是以患者拆分主体和注入针单元为前提的构成。并且,插入注入针单元的接受口的供给管还可以通过过滤器单元等与从主体的液体积存单元延伸设置的供给管220连接。
[0100]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将液体注入装置I固定在生物体上的固定部件的一个方式示出了粘合垫300。但是,该固定部件可以由除了粘合垫300之外的其他部件构成,例如,可以构成为利用钩环扣部件卷绕在手腕等上来实现固定。
[0101]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具体例子,但是,这些只是一种示例,并不是用于限定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技术包括以上例举的具体例的各种变形、变更。
【主权项】
1.一种注入针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针单元注入液体, 所述注入针单元具备: 多个注入针; 板状部件,设有保持多个所述注入针的基端部的第一面;以及 盖部件,与第二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面是所述板状部件的所述第一面的背面, 所述板状部件在所述第二面上形成有连接供给所述液体的供给管的第一槽部和向多个所述注入针分配所述液体的第二槽部, 所述盖部件在与所述第一槽部以及所述第二槽部相对的区域形成有第三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入针单元,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注入针和所述板状部件连接而形成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入针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入针是留置在生物体内且向所述生物体注入所述液体的留置针, 所述注入针具备:管状部,包括输送所述液体的中空空间;以及,非中空的前端部,形成为能穿刺所述生物体的尖锐的形状, 所述管状部具备从所述中空空间向所述生物体弓I导所述液体的流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入针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注入针单元设有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在所述生物体上固定所述注入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入针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将固定面粘贴于生物体的表面, 从所述固定面到所述流路的距离与所述生物体的真皮层厚度相等。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入针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相对于所述管状部倾斜形成,以使所述流路的开口朝向所述生物体的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入针单元,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注入针的所述流路形成在各个所述管状部,以使多个流路彼此朝向外侧。8.一种液体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注入装置注入液体, 所述液体注入装置具备:注入针单元以及主体, 所述注入针单元具备: 多个注入针; 板状部件,设有保持多个所述注入针的基端部的第一面;以及 盖部件,与第二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面是所述板状部件的所述第一面的背面, 所述板状部件在所述第二面上形成有连接供给所述液体的供给管的第一槽部和向多个所述注入针分配所述液体的第二槽部, 所述盖部件在与所述第一槽部以及所述第二槽部相对的区域形成有第三槽, 所述主体具备: 栗单元,输送所述液体;以及 供给管,连接于所述注入针单元的所述第一槽部,向所述注入针单元供给从所述栗单元输送的液体。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注入针和所述板状部件连接而形成为一体。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入针是留置在生物体内且向所述生物体注入所述液体的留置针, 所述注入针具备:管状部,包括输送所述液体的中空空间;以及,非中空的前端部,形成为能穿刺所述生物体的尖锐的形状, 所述管状部具备从所述中空空间向所述生物体弓I导所述液体的流路。
【文档编号】A61M5/142GK106039461SQ201610214709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4月8日 公开号201610214709.0, CN 106039461 A, CN 106039461A, CN 201610214709, CN-A-106039461, CN106039461 A, CN106039461A, CN201610214709, CN201610214709.0
【发明人】百濑嘉彦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