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假肢的夹持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33034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假肢的夹持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假肢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医学骨科的救治活动中,特别是对假肢等进行加工作业时,已有夹持设备的夹持范围不可调节,仅能适应于一种假肢的加工作业,使用环境单一,进而给医生带来较大诸多不便,同时,极易浪费加工时间,影响对患者的及时救治。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之一。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假肢的夹持装置。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用于假肢的夹持装置,所述用于假肢的夹持装置包括:
[0006]基座,所述基座的两侧为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为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长头螺栓,所述长头螺栓的另一端为螺母;
[0007]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之间,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为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靠近所述固定座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的一侧为第一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块靠近所述固定座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的一侧为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之间的距离可变。
[0008]医生在对假肢进行加工作业时,根据待加工的假肢的大小,调节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的距离,直至适合待加工的假肢的大小,这样就扩大了该夹持装置对假肢的夹持范围,使之使用环境多样化,同时,节约加工时间,提高对患者的救治效果。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一夹持块之间为一级导向部,所述一级导向部包括:
[0010]第二容纳孔,所述第二容纳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块的中心处;
[0011]第一导向柱。所述第一导向柱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中心处的背侧,所述第一导向柱穿设于所述第二容纳孔内。
[00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一级导向部的两侧为一级弹性部,所述一级弹性部包括:
[0013]第一容纳孔,所述第一容纳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块靠近所述固定座的一端;
[0014]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板的背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置于所述第一容纳孔内;
[0015]第三容纳孔,所述第三容纳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块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端;
[0016]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板的背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置于所述第三容纳孔内。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导向柱与第二容纳孔之间为第二缓冲座,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一容纳孔之间为第一缓冲座,所述第二弹簧和所述第三容纳孔之间为第二缓冲座。
[00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块之间为二级导向部,所述二级导向部包括:
[0019]第五容纳孔,所述第五容纳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块的中心处;
[0020]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二导向柱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板的中心处的背侧,所述第二导向柱穿设于所述第五容纳孔内。
[00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二级导向部的两侧为二级弹性部,所述二级弹性部包括:
[0022]第四容纳孔,所述第四容纳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块靠近所述固定座的一端;
[0023]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夹持板的背侧,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置于所述第四容纳孔内;
[0024]第六容纳孔,所述第六容纳孔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块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端;
[0025]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夹持板的背侧,所述第四弹簧的另一端置于所述第六容纳孔内。
[002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导向柱与第五容纳孔之间为第五缓冲座,所述第三弹簧和所述第四容纳孔之间为第四缓冲座,所述第四弹簧和所述第六容纳孔之间为第六缓冲座。
[002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夹持块和所述第二夹持块之间为容纳块,所述容纳块固联于所述固定座的中心处,所述容纳块具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夹持板靠近所述固定座的一端卡入第一限位孔内,所述第二夹持板靠近所述固定座的一端卡入第二限位孔内,所述第一限位孔和所述第二限位孔之间为限位板。
[002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围绕成V字形。
[002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夹持组件设置为偶数个。
【附图说明】
[0030]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003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夹持组件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容纳块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4]图中:100-夹持组件,110-固定座,120-第一夹持块,121-第一容纳孔,122-第二容纳孔,123-第三容纳孔,130-第一夹持块,131-第四容纳孔,132-第五容纳孔,133-第六容纳孔,140-容纳块,141-第一限位孔,142-第二限位孔,143-限位板,151-第一夹持板,152-第一弹簧,1521-第一缓冲座,153-第一导向柱,1531-第二缓冲座,154-第二弹簧,1541-第三缓冲座,161-第二夹持板,162-第三弹簧,1621-第四缓冲座,163-第二导向柱,1631-第五缓冲座,164-第四弹簧,1641-第六缓冲座,210-基座,220-长头螺栓,221-螺母,230-第一支撑柱,240-第二支撑柱,250-连接杆,300-假肢。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36]如图1至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假肢的夹持装置,所述用于假肢的夹持装置包括:
[0037]基座210,所述基座的两侧为第一支撑柱230和第二支撑柱240,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为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长头螺栓220,所述长头螺栓的另一端为螺母221,同时,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为贯穿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连接杆250 ;
[0038]夹持组件100,所述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之间,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座110,所述固定座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为第一夹持块120和第二夹持块130,所述第一夹持块靠近所述固定座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的一侧为第一夹持板151,所述第二夹持块靠近所述固定座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的一侧为第二夹持板161,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之间的距离可变。
[0039]医生在对假肢300进行加工作业时,根据待加工的假肢300的大小,调节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的距离,直至适合待加工的假肢300的大小,这样就扩大了该夹持装置对假肢的夹持范围,使之使用环境多样化,同时,节约加工时间,提高对患者的救治效果。
[004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一夹持块之间为一级导向部,所述一级导向部包括:
[0041]第二容纳孔122,所述第二容纳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块120的中心处;
[0042]第一导向柱153,所述第一导向柱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板151的中心处的背侧,所述第一导向柱穿设于所述第二容纳孔内。
[0043]这样,第一夹持板在移动过程中,一级导向部对其的运动进行导向作用,使得运动更加平稳可靠。
[0044]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导向部的两侧为一级弹性部,所述一级弹性部包括:
[0045]第一容纳孔121,所述第一容纳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块靠近所述固定座的一端;
[0046]第一弹簧152,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板的背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置于所述第一容纳孔121内;
[0047]第三容纳孔123,所述第三容纳孔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块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端;
[0048]第二弹簧154,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夹持板的背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置于所述第三容纳孔内。
[0049]这样,第一夹持板在移动过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