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摩擦发电的杀菌薄膜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171147阅读:来源:国知局
表面上设置有一个右手的固定手带(图中未示出),通过上述两个固定手带分别将两只手进行固定,避免了人手与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发生相对滑动,甚至滑落外,使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更好地摩擦。其中,固定手带可以采用粘贴等设置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0040]其中,上述所有实施例中的第一感应电极层和第二感应电极层的材料选自铟锡氧化物、石墨烯、银纳米线膜、金属或合金。其中金属是金、银、铂、钯、铝、镍、铜、钛、铬、锡、铁、猛、钼、妈或Iji ;合金是招合金、钛合金、镁合金、铍合金、铜合金、锌合金、猛合金、镍合金、铅合金、锡合金、锦合金、祕合金、铟合金、镓合金、妈合金、钼合金、银合金或钽合金O
[0041 ] 其中,上述所有实施例中的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的材料分别选自聚酰亚胺薄膜、苯胺甲醛树脂薄膜、聚甲醛薄膜、乙基纤维素薄膜、聚酰胺薄膜、三聚氰胺甲醛薄膜、聚乙二醇丁二酸酯薄膜、纤维素薄膜、纤维素乙酸酯薄膜、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薄膜、聚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薄膜、纤维海绵薄膜、聚氨酯弹性体薄膜、苯乙烯丙烯共聚物薄膜、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薄膜、人造纤维薄膜、聚甲基薄膜,甲基丙烯酸酯薄膜、聚乙烯醇薄膜、聚酯薄膜、聚异丁烯薄膜、聚氨酯柔性海绵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乙烯醇缩丁醛薄膜、甲醛苯酚薄膜、氯丁橡胶薄膜、丁二烯丙烯共聚物薄膜、天然橡胶薄膜、聚丙烯腈薄膜、丙烯腈氯乙烯薄膜和聚乙烯丙二酚碳酸盐薄膜中的一种。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优选采用不同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从而使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的静电序列排序不同,以增加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摩擦发电的能力。另外,为了增加基于摩擦发电的杀菌薄膜的使用的舒适度,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的材料优选为柔性高分子聚合物材料。
[0042]图7和图8分别为平铺后和折叠一定程度后的基于摩擦发电的杀菌薄膜实施例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7和图8所示,该基于摩擦发电的杀菌薄膜包括:第一摩擦部件510、第二摩擦部件520和折叠区域530,第一摩擦部件510和第二摩擦部件520通过折叠区域530进行可折叠连接。
[0043]如图7所示,当基于摩擦发电的杀菌薄膜处于平铺状态时,折叠区域530与第一摩擦部件510和第二摩擦部件520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连接第一摩擦部件510和第二摩擦部件520 ;第一摩擦部件51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保护层511和第一感应层,第一保护层511用于与其中一只人手接触,其中,第一感应层包含层叠设置在第一保护层511上的第一感应电极层512 ;第二摩擦部件52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二保护层521和第二感应层,第二保护层521用于与另一只人手接触,其中,第二感应层包含依次层叠设置在第二保护层521上的第二感应电极层522和第二摩擦层523。
[0044]另外,为了防止第一感应电极层512与第二感应电极层522相互接触导通,折叠区域5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摩擦部件510中第一感应电极层512和第二摩擦部件520中的第二摩擦层523对接。
[0045]由此可知,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实施例五中的第一摩擦部件510中没有第一摩擦层,直接将第一感应电极层512作为电极层和摩擦层使用。第一摩擦部件510的第一感应电极层512和第二摩擦部件520的第二摩擦层523在折叠情况下互相接触产生摩擦作用,分别在第一摩擦部件510的第一感应电极层512和第二摩擦部件520的第二感应电极层522中感应出电荷,使第一摩擦部件510的第一感应电极层512与所对应的人手之间、第二摩擦部件520的第二感应电极层522与所对应的人手之间均形成电场。实施例五与实施例一相比,利用了金属容易失去电子的特性,提高摩擦发电的能力。
[0046]实施例五的基于摩擦发电的杀菌薄膜的具体使用方法与实施例一的具体使用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0047]实施例五的基于摩擦发电的杀菌薄膜的杀菌原理为:当使用者的两只手分别向第一保护层511和第二保护层521施加压力时,由于第一摩擦部件510的第一感应电极层512与第二摩擦部件520的第二摩擦层523在折叠情况下互相接触产生摩擦作用,进而会在第一感应电极层512与第二摩擦层523表面产生表面电荷;当撤去两只手施加在第一保护层511和第二保护层521上的压力时,第一感应电极层512与第二摩擦层523相互分离,同时第一感应电极层512和第二摩擦层523表面产生的电荷会使第一感应电极层512和第二感应电极层522产生感应电荷;此时,由于在第一感应电极层512和第二感应电极层522上存在大量的感应电荷,又由于人的两只手被视作电极与大地相接,因此,在第一感应电极层512与所对应的人手之间会形成一个电场,在第二感应电极层522与所对应的人手之间也会形成一个电场,上述两个电场会杀死处于其中的细菌,也就是说第一感应电极层512与所对应的人手之间形成的电场可以杀死其对应的手掌表面上的细菌,第二感应电极层522与所对应的人手之间形成的电场可以杀死与其对应的手掌表面上的细菌,从而起到为人手杀菌的作用。
[0048]此外,实施例五中的杀菌薄膜的第一保护层511还可以包覆第一感应电极层512的侧表面,第二保护层521还可以包覆第二感应电极层522的侧表面,以防第一感应电极层512和第二感应电极层522在摩擦过程中相互接触,同时也为了更好地保护第一感应电极层512和第二感应电极层522,使第一感应电极层512和第二感应电极层522与外界隔离。应当注意的是,图7中所示的杀菌薄膜的第二摩擦层523的尺寸应当比第二感应电极层522的尺寸大,这样才能使第二保护层521将其对应的第二感应电极层522较好地包覆,而第一保护层511则可直接包覆在第一感应电极层512上,且第一保护层511的一侧表面与折叠区域530相连接。
[0049]另外,还可以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设置微纳结构、凸起结构及至少一个固定手带,设置方式与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设置微纳结构、凸起结构及至少一个固定手带的设置方式相似,此处不再赘述。其中,微纳结构可以设置在第一感应电极层512和/或第二摩擦层523用于接触产生摩擦作用的表面上。
[0050]其中,第一感应电极层512、第二感应电极层522、第一保护层511、第二保护层521和第二摩擦层523所用材料与实施例一中各层所用材料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0051]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摩擦发电的杀菌薄膜实施例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和图11分别为平铺后和折叠一定程度后的基于摩擦发电的杀菌薄膜实施例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0和图11所示,实施例六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保护层和/或第二保护层设置有微孔结构,具体地,第一保护层611设置有第一微孔结构616,第二保护层621设置有第二微孔结构626。设置微孔结构是为了使人手与其接触的第一感应电极层112和第二感应电极层122之间能够更好地形成电场。应当注意的是,必须保证在摩擦的过程中,第一感应电极层112与所对应的人手之间和第二感应电极层122与所对应的人手之间无法通过第一微孔结构616和第二微孔结构626接触,如果一旦接触,则相当于第一感应电极层112和第二感应电极层122分别与所对应的人手都与大地相接,从而不能形成电场,导致无法实现杀菌功能。
[0052]实施例六的基于摩擦发电的杀菌薄膜的具体使用方法及杀菌原理与实施例一的具体使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