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便器缓冲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451324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坐便器缓冲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缓冲器组件包括:第一构件,其被构造为接合坐便器或坐浴盆附件的一部分;和弹性第二构件,其被耦接至所述第一构件;其中所述第一构件的刚度大于所述第二构件并包括至少一个卡扣,所述卡扣被构造为选择性地接合所述坐便器或坐浴盆附件的凹槽,以可拆卸地将所述第一构件耦接至所述坐便器或坐浴盆附件。
【专利说明】坐便器缓冲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一般涉及其上具有用于附件(例如座圈或盖)的缓冲器的坐便器或坐浴盆 领域。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改进的缓冲器,其具有被构造为机械锁止附件而无须使用其它 部件的特征,并具有被构造为接触下伏于缓冲器的结构的弹性元件。

【背景技术】
[0002] 坐便器和坐浴盆已经配置有可移动附件,例如座圈和盖。可移动附件可配置有缓 冲器,所述缓冲器被构造为当附件处于关闭位置时接触底层结构(例如坐便器的边缘、坐便 器座圈等)。通常,这些缓冲器被构造为由橡胶制成的单件式缓冲器,并通常压力配合到附 件中。这些缓冲器然后依靠摩擦或紧固件(例如螺钉)将缓冲器保持到附件。这种布置具有 若干缺点,本文仅公开其中一些。首先,这些缓冲器可能相对难以安装,因为有助于保持缓 冲器和附件耦接的摩擦会抑制缓冲器安装到附件。第二,这些缓冲器在将其安装到附件后 具有回弹或反弹的趋势,其可能导致耐久性、外观和性能问题。第三,这些缓冲器可能从附 件脱离耦接,除非它们包括将缓冲器耦接到附件的紧固件,这会以增加零件和劳动力成本 的方式增加费用。
[0003] 提供一种解决一个或多个上述问题并相对简单且高效地安装在坐便器或坐浴盆 上(例如其座圈或罩盖上)的缓冲器组件是有利的。


【发明内容】

[0004] 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涉及一种用于坐便器或坐浴盆附件的缓冲器组件。所述缓冲 器组件包括被构造为接合坐便器或坐浴盆附件的一部分的第一构件,和耦接至第一构件的 弹性第二构件。第一构件的刚度大于第二构件并包括至少一个卡扣,所述卡扣被构造为选 择性地接合坐便器或坐浴盆附件的凹槽以可拆卸地将第一构件耦接至坐便器或坐浴盆附 件。
[0005] 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涉及一种用于坐便器或坐浴盆的附件。所述附件包括具有 凹腔和凹槽的底座。所述附件还包括缓冲器组件。缓冲器组件包括包含至少一个卡扣的第 一构件,和被耦接至第一构件并包括被构造为接触坐便器或坐浴盆的底层结构的至少一个 表面的弹性第二构件。第一构件的刚性大于第二构件,并且至少一个卡扣被构造为当第一 构件接合凹腔时选择性地接合凹槽以将缓冲器组件固定到底座。
[0006] 又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涉及一种制造用于坐便器或坐浴盆的附件的方法。所述方 法包括形成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缓冲器组件,其中第二构件包括弹性材料且第一构 件包括相比于所述弹性材料的相对刚性材料,第一构件包括卡扣;以及将缓冲器组件插入 从底座延伸的突起部分的凹腔内直到卡扣接合设置在突起部分的内壁中的凹槽,以将缓冲 器组件固定到突起部分。弹性第二构件被构造为接触坐便器或坐浴盆下伏于附件的结构, 使得第一构件、底座或突起部分均不接触底层结构。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坐便器的透视图。
[0008] 图2是用于坐便器(例如图1所示的坐便器)的罩盖和座圈组件的示例性实施方案 的透视图。
[0009] 图3A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其上耦接有缓冲器组件的图2的罩盖和座圈组件 的部分的细节图。
[0010] 图3B是被示出为没有缓冲器组件的图3A的罩盖和座圈组件的部分的局部切开细 节图。
[0011] 图4是其上耦接有缓冲器组件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图2的罩盖和座圈组件的截面 图。
[0012] 图5是其上耦接有缓冲器组件的图2的罩盖和座圈组件的另一截面图。
[0013] 图6是被构造为用于附件(例如图2所示的罩盖和座圈组件)的缓冲器组件的示例 性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0014] 图7是图6所示的缓冲器组件的另一透视图。
[0015] 图8是图6所示的缓冲器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0016] 图9是图6所示的缓冲器组件的刚性构件的透视图。
[0017] 图10是图6所示的缓冲器组件的弹性构件的透视图。
[0018] 图11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缓冲器组件的刚性构件的透视图。
[0019] 图1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缓冲器组件的弹性构件的透视图。
[0020] 图13是被构造为用于附件(例如图2所示的罩盖和座圈组件)的缓冲器组件的另 一不例性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0021] 图14是图13所示的缓冲器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般性地参考附图,本文公开的是用于坐便器、坐浴盆等的附件,其包括具有第一 和第二构件的缓冲器(例如缓冲器组件)。本文公开的缓冲器被构造为用于坐便器或坐浴盆 的任何附件,例如但不限于座圈或罩盖(例如盖)。第二构件为弹性的并被构造为接合坐便 器、坐浴盆或附件的底层结构。第一构件相比于所述弹性第二构件为相对刚性的并包括锁 止功能件,所述锁止功能件被构造为接合附件的配套锁止功能件以通过机械锁止件可拆卸 地将缓冲器组件耦接至附件。相对刚性第一构件的机械锁止件可有利地被构造为提供缓冲 器组件与附件之间耐久的、积极的接合,而不需要向组件增加任何其它部件,例如紧固件。 缓冲器的弹性第二构件可有利地被构造为抑制缓冲器与附件之间的相对横向移动和/或 缓冲缓冲器与底层结构之间的冲击(并防止附件与所述结构之间的冲击),而不引致回弹和 摩擦问题。
[0023] 图1示出坐便器1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其包括基座2 (例如底座、坐便池等)、用于 向基座2供水的水箱3和可移动地耦接至基座2的呈罩盖和座圈组件4形式的坐便器附件。 如所示,罩盖和座圈组件4包括坐便器座圈5和坐便器座圈罩盖6,其可枢转地耦接至壁架 或基座2的边缘以允许座圈5和罩盖6在打开或升起位置(如图1所示)和关闭或降下位置 (未示出)之间旋转。罩盖和座圈组件4可包括枢轴7,且座圈5和罩盖6可被构造为绕枢轴 7旋转。枢轴7也可被构造为例如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紧固件将罩盖和座圈组件4耦接 至基座2。
[0024] 坐便器1可包括缓冲器组件,其被构造为布置于例如基座2的边缘和座圈5之间。 因此,当座圈5处于关闭位置时,缓冲器组件可接触座圈5和基座2的边缘两者。因此,当 座圈5关闭时缓冲器组件可将座圈支撑在边缘上。另外,缓冲器组件可被构造为例如在座 圈5落下或被猛力关闭时阻滞或缓冲座圈5,并且罩盖和座圈组件4不包括例如偏置构件 或弹簧的能量吸收构件。可选地,本文公开的缓冲器组件可被构造为布置于例如座圈5和 罩盖6之间。因此,当罩盖6和座圈5均处于打开或关闭位置时,缓冲器组件可接触罩盖6 (例如其下侧)和座圈5 (例如其上侧)两者。应注意,本文公开的缓冲器组件可被构造为用 于坐便器上的其它应用,例如被提供于坐便器水箱和坐便器便池或基座之间,并且所公开 的实施例是非限制性的。
[0025] 图2至图5示出罩盖和座圈组件4,其具有耦接至座圈5的缓冲器组件14。如图2 所示,罩盖和座圈组件4包括耦接至座圈5 (在其相对两侧)前部的两个缓冲器组件14。应 注意,更多或更少数量的缓冲器组件14可被耦接至座圈5,其可被提供于座圈5上的任何位 置。座圈5可为环形或可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座圈5可包括布置于底部50 (例如底侧、 底面等)上的功能件,其被构造为容纳缓冲器组件14。如所示,座圈5包括两个从底部50延 伸的突起部分51,其中每个突起部分51形成被构造为其中容纳缓冲器组件14的凹腔52。 每个突起部分51可具有细长形、椭圆形或任何合适的形状,其可由一个壁或多个壁形成。
[0026] 图6至图10示出缓冲器组件14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其被构造为耦接至附件,例如 罩盖和座圈组件4的座圈5。缓冲器组件14可包括第一构件10和第二构件12。根据一个 示例性实施方案,第一构件10被构造为弹性(例如顺应性、软性等)构件且第二构件12被 构造为相对刚性构件(例如相对于所述弹性构件),其被构造为耦接至一起以形成缓冲器组 件14。当耦接的弹性构件10和刚性构件12被耦接至坐便器附件(例如座圈5的突起部分 51)时,弹性构件10可被构造为接合底层结构的上部表面(例如,当附件为坐便器座圈时接 合基座或坐便器便池的边缘的顶部表面;或当附件为提供于座圈上的罩盖或盖时接合座圈 的顶部表面),并且刚性构件12可被构造为当插入凹腔52时接合突起部分51的凹槽53(例 如底切部分、空腔等)以将刚性构件12耦接至座圈5。
[0027] 如图3B和图4所示,突起部分51包括提供于突起部分51的相对侧上的一对凹槽 53。换句话说,突起部分51可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凹槽53,凹腔52的两个相对侧的每一 侧上配备有一个凹槽53。每个凹槽53被构造为容纳缓冲器组件14的一部分以将其耦接至 突起部分51。如图4所示,第二(例如刚性)构件12包括两个卡扣22,第二构件12的两个 相对侧的每一侧上布置有一个卡扣22,其中每个卡扣22接合一个凹槽53。应注意,附件可 包括更少或更多数量的凹槽,并且缓冲器组件可包括更少或更多数量的卡扣,且本文公开 的那些实施例是非限制性的。
[0028] 图10示出弹性构件10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其由可压缩的柔性材料制成,例如当受 到载荷(例如力)时,但被构造为一旦释放载荷便恢复其原形。例如,弹性构件10可由弹性 体材料(例如热塑性弹性体(TPE))制成或包括所述弹性体材料。又例如,弹性构件10可由 热塑性烯烃(ΤΡ0)、硅树脂(例如具有抗菌性能)、橡胶类材料(例如EPDM、氯丁橡胶)或任何 其它合适的弹性材料制成或包括上述材料。如图8所示,弹性构件10包括底部表面34,其 可被构造为接合底层结构的上表面,其可为玻璃或其它材料。用于弹性构件10的材料的表 面粘附力和摩擦系数特性可在弹性构件10接合底层结构时允许弹性构件10抑制沿着底层 结构(例如玻璃边缘、座圈等)的上表面的横向移动。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用于弹性构 件10的材料可具有约50-70的硬度计弹性。根据一个更特定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弹性构件 10的可具有约60的硬度计弹性。尽管本文公开的弹性构件(例如弹性构件10)可由以上提 供的材料(例如TPE、TPO等)形成,但应注意,弹性构件可由能够提供所需特性(例如弹性、粘 附、摩擦等)的其它合适的弹性材料制成,并且本文公开的实施例是非限制性的。还应注意, 由于底层结构可由可能具有不同特性(例如粘附、摩擦等)的不同材料(例如玻璃、塑料或聚 合物等)制成,所以弹性构件的材料可被调适以适应底层结构的材料。
[0029] 如图8和图10所示,弹性构件10的底部表面34通常可为椭圆形,并且弹性构件 10可包括相对于底部表面34的顶部表面20,其可具有相应的椭圆形。弹性构件10的顶部 表面20和底部表面34之间的厚度可被调适以适于特定应用,并且可例如被构造为允许所 述厚度的第一部分设置在凹腔52内并由突起部分51保持,以及所述厚度的第二部分延伸 超过突起部分51的端部。尽管附图示出了弹性构件(例如弹性构件10)具有特定构造(例 如形状、尺寸等),但应注意,本文公开的弹性构件可被形成为具有不同的构造并且公开的 那些构造是非限制性的。例如,缓冲器组件的构件的形状可被调适以适应坐便器或坐浴盆 的附件的凹腔的形状,并且凹腔的形状可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
[0030] 弹性构件10可包括被构造为耦接至刚性构件的功能件。如图10所示,弹性构件 10的顶部表面20的一部分被构造为耦接(例如接合、界面接合等)至刚性构件12的底部表 面26的一部分。例如,刚性构件12的底部表面26和弹性构件10的顶部表面20可被构造 为通常具有相同形状。又例如,底部表面26和顶部表面20的外周缘可通常为对称的。进 一步地,构件的外周缘可被构造为补充座圈5的凹腔52的形状。
[0031] 另外,弹性构件10的顶部表面20可包括被构造为接合刚性构件12的功能件的多 个突出部分(例如突起部分、构件、臂等)。例如,刚性构件12可包括提供于一个端部和/或 沿其侧部的突出部分,其中突出部分接合刚性构件12的一个容纳功能件。如图10所示,弹 性构件10包括两个端部突出部分18和两个侧部突出部分16,其中端部突出部分18和侧部 突出部分16从弹性构件10的顶部表面20沿相对于顶部表面20的法线方向向外延伸(例 如远离)。两个端部突出部分18可被提供于弹性构件10的相对端并且两个侧部突出部分 16可被提供于弹性构件10的相对侧,使得弹性构件10具有对称构造(例如使用延伸穿过端 部突出部分18的中点的纵向平面和/或使用延伸穿过侧部突出部分16的中点并横贯所述 纵向平面的横向平面)。
[0032] 弹性构件10的端部突出部分18可远离顶部表面20延伸统一长度,使得端部突出 部分18的端部表面18a可通常彼此为平面的和/或平行于顶部表面20。如图10所示,每 个端部突出部分18包括具有半圆柱形状的第一部分18b (例如外部部分)和具有六面体形 状的第二部分18c (例如内部部分)。相应地,每个端部表面18a可包括具有半圆形状的第 一部分和具有矩形形状的第二部分。每个第二部分18c可被构造为接合刚性构件12的容 纳功能件,其具有相对于第二部分18c的互补形状。
[0033] 弹性构件10的每个侧部突出部分16可包括一个或多于一个的部分,其可远离顶 部表面20延伸至某一长度或不同长度。如图10所示,每个侧部突出部分16包括远离顶部 表面20延伸的第一部分16a (例如底座)和远离第一部分16a (和顶部表面20)延伸的第 二部分16b (例如支腿)。每个侧部突出部分16可通常具有L形截面,其中第一部分16a和 第二部分16b两者均具有六面体形状。侧部突出部分16的L形状可被构造为互补刚性构 件12的匹配部分的形状。例如,刚性构件12可具有大致L形部分,其被构造为相对于L形 侧部突出部分16且当弹性构件10和刚性构件12耦接至一起时由所述L形侧部突出部分 16接合。
[0034] 图9示出刚性构件12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其可由相对刚性(例如坚性、硬性等)聚 合材料(例如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制成。例如,刚性材料取决于几何形状可以是柔性 的或可变形的,但是不可压缩的。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用于形成刚性构件12的材料比用 于形成弹性构件10的材料更具刚性(例如更坚、更硬)。对于刚性构件12使用相对刚性材 料有若干优点。首先,刚性材料(例如PP)的表面粘附特性允许刚性构件12以小得多的阻 力(例如相比于弹性体材料时)滑入附件(例如坐便器附件)的容纳孔或开口(例如凹腔52)。 例如,较低刚度或较软材料(例如橡胶或TPE)的表面粘附特性可使弹性构件抑制将弹性构 件安装到附件的孔(例如凹腔52)内。这样的软性或弹性构件然后可能意外滑出或弹出附 件的凹腔52。第二,由相对刚性材料制成的刚性构件12可被形成为具有机械功能件,其被 构造为与附件的一个或多个功能件具有强性积极接合。例如,刚性构件12可包括一个或多 个卡扣22,其被构造为积极接合座圈5的突起部分51的凹槽53,以将缓冲器组件14耦接 至座圈5。
[0035] 参照图7和图9,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刚性构件12可包括大致为椭圆形的主体, 并可包括顶部表面32,其与底部表面26相对。另外,刚性构件12的主体可包括提供于底部 表面26和顶部表面32之间的中空部分30。刚性构件12可包括设置于中空部分30的任一 侧上的侧壁27,其中侧壁27在刚性构件12的两个端部(例如纵向端)之间延伸并在所述两 个端部互连。每个侧壁27包括外表面,其可具有界定刚性构件12的外部径向表面的弧形。
[0036]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刚性构件12可被构造为允许两个侧壁27在受到压缩 载荷时偏转(例如弹性变形)。例如,侧壁27的尺寸(例如在毗邻中空部分30的内表面与刚 性构件12的外部径向表面之间测量的厚度)可被设计为具有特定的载荷偏转特性以允许侧 壁27在压缩载荷期间更近地移动到一起,例如以允许将缓冲器组件14插入座圈5的凹腔 52。换句话说,使侧壁27弹性变形所需的力可被调适,例如以允许人用手将缓冲器组件14 插入凹腔52 (且无需使用工具)。刚性构件12的(例如其侧壁27的)载荷偏转特性可受其 它参数的影响,例如侧壁27的长度(例如刚性构件12的端部之间的距离)、所选材料的特性 (例如强度、模量等)、侧壁27之间的中空部分30的尺寸。因此,应注意,这些参数中的一个 或任意组合可针对坐便器或坐浴盆的特定构造进行调适。例如,侧壁的厚度对于不同材料 形成的刚性构件可以不同。
[0037] 刚性构件12的每个侧壁27可具有统一的厚度或不统一的厚度。例如,每个侧壁 27可被构造为厚度在两个端部附近过渡(例如变窄),使得每个侧壁27靠近每个端部的部 分比侧壁27的毗邻区段更窄。又例如,每个侧壁27可包括相对于侧壁27的毗邻区段具有 减小的厚度的容纳部分28,其中容纳部分28被构造为容纳弹性构件10的一部分(例如L形 突出部分16)。换句话说,每个侧壁27可包括具有第一厚度的第一部分(例如端部附近)和 具有第二厚度的第二部分(例如容纳部分28、中间部分等)以及提供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 之间的具有第三厚度的第三部分。如图9所示,第一厚度大于第二厚度,且第三厚度大于第 一厚度。刚性构件12的侧壁27的每个过渡可提供"断点",在所述断点处侧壁可向内弯曲。 换句话说,侧壁27的过渡的位置和部分的厚度可被构造为调适刚性构件12的偏转位置和 偏转量。因此,应注意,尽管本文公开的特定刚性构件包括特定构造(例如形状、厚度等)的 侧壁,但刚性构件的其它示例性实施方案可被构造为具有不同的构造,其可被构造为提供 不同的载荷偏移特性,并且本文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是非限制性的。
[0038] 仍然参考图9,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刚性构件12包括至少一个被构造为容 纳弹性构件10的一部分的凹槽。例如,刚性构件12的底部表面26可包括多个凹槽(例如 空腔、凹部、狭槽、凹腔等),例如两个端部凹槽24和两个侧部凹槽25。端部凹槽24可被构 造为容纳弹性构件10的相应端部突出部分18,且侧部凹槽25可被构造为容纳弹性构件10 的相应侧部突出部分16。
[0039] 如图9所示,两个端部凹槽24可形成于刚性构件12的两个相对端部(例如纵向端) 上,并可具有六面体形状或与端部突出部分18互补的任何其它合适形状。端部凹槽24可 延伸等于底部表面26与顶部表面32之间的距离的大约一半的高度。进一步地,端部凹槽 24的高度可被构造为对应于弹性构件10的端部突出部分18的高度(例如从顶部表面20至 端部表面18a的距离)。每个端部凹槽24可延伸短于中空部分30的深度,其中在中空部分 30和端部凹槽24之间提供壁,如图9所示。
[0040] 可选地,刚性构件12可包括被构造为相比于端部凹槽24延伸不同深度的端部凹 槽。图11示出刚性构件112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其包括两个相对的端部凹槽124, 所述端部凹槽延伸直至设置于两个侧壁127之间的中空部分130。换句话说,每个凹槽124 可完全延伸穿过侧壁127的端部,使得在各自端部没有互连侧壁的带状物或桥接件。每个 凹槽124可延伸至刚性构件112的底部表面126。进一步地,每个侧壁127可包括被构造为 其中容纳弹性构件110的一部分的过渡部分128。如所示,每个过渡部分128为半圆形槽口 的形式,所述槽口在沿着相应侧壁的内表面横贯底部表面126的方向上延伸。然而,每个过 渡部分128可具有不同的形状,例如三角形、半圆形和三角形的组合或任何合适的形状,其 可互补接合过渡部分128的弹性构件110的部分的形状。图12示出弹性构件110的另一 示例性实施方案,其包括被构造为接合刚性构件112的端部凹槽124的端部突出部分118。 每个端部突出部分118可包括第一部分和/或第二部分,其可类似于、相同于或不同于对于 弹性构件10所公开的那些部分。每个端部突出部分118可包括被构造为接合至少一个过 渡部分128的部分119 (例如第三部分,如果构件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如所示,每个 端部突出部分118包括被构造为接合两个过渡部分128的部分119,所述过渡部分设置于 刚性构件112的两个端部中的一个处。每个部分119可包括从两个侧部延伸的指状物,使 得每个指状物接合一个过渡部分128。部分119的每个指状物可具有被构造为与过渡部分 128的形状互补的形状(例如半圆形、三角形、矩形、其组合等)。
[0041] 返回参考图9和图10,由端部凹槽24界定区域的一部分可在刚性构件12的外部 径向表面与中空部分30之间延伸。因此,弹性构件10的每个端部突出部分18的一部分可 被构造为耦接至刚性构件12的中空部分30。
[0042]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每个侧部凹槽25可被提供于刚性构件12的侧壁27的 一个中,例如其中一个侧部凹槽25位于每个侧壁27上两个端部凹槽24之间的大致中间位 置上。进一步地,两个侧部凹槽25可包括多个部分,其中每个部分可从底部表面26向下延 伸至不同高度。例如,每个侧部凹槽25可包括从中空部分30向外径向定位的第一凹陷部 分,其中第一凹陷部分具有刚性构件12的顶部表面32与底部表面26之间的大约一半的高 度。每个侧部凹槽25的第一凹陷部分的尺寸可被构造为对应于弹性构件10的每个侧部突 出部分16的一部分的尺寸。例如,第一凹陷部分的高度可对应于侧部突出部分16的第一 部分16a的高度。第一凹陷部分可延伸一定深度通过侧壁27。
[0043] 刚性构件12的每个侧部凹槽25可包括第二凹陷部分,其可从第一凹陷部分径向 向外定位。第二凹陷部分的尺寸可对应于弹性构件10的每个侧部突出部分16的一部分的 尺寸。例如,第二凹陷部分的高度可对应于第一部分16a和第二部分16b的组合高度,并且 第二凹陷部分的深度可对应于侧部突出部分16的第二部分16b的深度。因此,第二凹陷部 分的高度可等于从卡扣22至刚性构件12的底部表面26的距离。换句话说,侧部凹槽25 的每个第二凹陷部分的高度可稍低于刚性构件12的高度。
[0044] 参考图7和图9,刚性构件12可包括卡扣22 (例如锁H、构件、法兰、突起部分、耳 状物、键状物、臂等)。如所示,刚性构件12包括两个卡扣22,其中一个卡扣22被提供于刚 性构件12的每一侧上。例如,每个卡扣22可从容纳部分28和/或侧壁27向外延伸。换 句话说,卡扣22可从刚性构件12的径向表面横向向外延伸。此外,刚性构件12可被构造 为弯曲(例如偏转、变形等),使得卡扣22朝向彼此向内移动,例如以允许缓冲器组件14被 插入附件(例如凹腔52)并允许卡扣22接合附件的容纳功能件(例如座圈5的凹槽53)以 将缓冲器组件14耦接至附件。例如,卡扣22的位置可在两个端部凹槽24之间的大致中间 位置(例如在侧壁27的长度的中点),并且刚性构件12的侧壁的该中间位置可被构造为经 受最大弹性变形。每个卡扣22可向外延伸一定距离,该距离使得卡扣22当弹性构件10处 于凹腔52中时接合凹槽53。
[0045] 如图4所示,刚性构件12的卡扣22包括作为引导平面(即其为当缓冲器组件14 被插入其中时将刚性构件12引导至凹腔内的表面)的成角度表面。成角度表面可更易于将 缓冲器组件14插入凹腔52。卡扣22也可包括通常平行于顶部表面32的拖曳表面。拖曳 表面通过具有接合凹槽53的尖锐边缘可帮助将刚性构件12保持在凹腔内。此外,卡扣22 可靠近顶部表面32与刚性构件12 -体形成。应注意,每个卡扣22的构造(例如形状、尺寸 等)可以不同于本文公开的那些实施例,并且所公开的实施例是非限制性的。
[0046]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用于弹性构件10和刚性构件12的材料可被构造为彼 此以化学方式接合在一起。例如,刚性构件12可由PP形成,且弹性构件10可由TPE形成, 应理解,根据其它示例性实施方案,可使用其它材料(例如另一聚合物材料、复合材料或任 何其它合适的材料)来制造本文公开的缓冲器组件的刚性构件或弹性构件。
[0047] 现在参考图6至图8,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弹性构件10被构造为耦接至刚性 构件12以形成缓冲器组件14。例如,当弹性构件10被耦接至刚性构件12时,弹性构件10 的端部突出部分18可被构造为容纳于刚性构件12的端部凹槽24内(如图9和图10所示), 且端部突出部分18的高度可对应于端部凹槽24的深度。另外,侧部突出部分16可被构造 为容纳于侧部凹槽25内。此外,侧部突出部分16的高度可对应于侧部凹槽25的深度。根 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当弹性构件10被耦接至刚性构件12时,侧部突出部分16的一部 分可被耦接至卡扣22。
[0048] 根据各种示例性实施方案,多种工艺可被用于将弹性构件10耦接至刚性构件12。 例如,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双射模制工艺可被用于将弹性构件10耦接至刚性构件12 (例如,将塑料注入模具以形成刚性构件,旋转模具,并将TPE注入模具中以将弹性构件形 成至刚性构件)。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可采用嵌入模制工艺,其中在独立的工艺中 模制刚性构件,然后放入另一个模具,在其周围可以模制或包覆模制弹性构件。尽管已经 描述了可以形成缓冲器组件的刚性构件和弹性构件并将其耦接至一起的不同工艺,但应注 意,根据其它示例性实施方案,本文公开的缓冲器组件的弹性构件和刚性构件可用其它方 式(例如通过机械功能件、压力配合在一起、使用粘合剂、通过表面粘附等)形成并耦接至一 起。
[0049]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弹性构件10可通过使用机械功能件耦接至刚性构件 12。例如,刚性构件和弹性构件中的一个可包括突起部分(例如延伸部分、突出部分、构件、 钩、法兰等),其被构造为接合所述刚性构件和弹性构件的另一个中的凹腔(例如孔、狭槽、 开口等)。图13和图14示出包括刚性构件212和弹性构件210的缓冲器组件214,所述刚 性构件和弹性构件通过多个突起部分219和多个凹腔217耦接至一起。刚性构件212的多 个突起部分219被构造为通常具有六边形形状,并且被构造为从刚性构件212的一部分的 外表面延伸。弹性构件210的多个凹腔217被构造为具有互补于突起部分219的形状,以 便当刚性构件和弹性构件被耦接至一起时每个凹腔217在其中容纳突起部分219。应注意, 构造(例如形状、尺寸)可不同于六边形,例如圆形、椭圆形或合适的形状。
[0050] 此外,例如,刚性构件(例如刚性构件12、112、212)可包括至少一个凹腔(例如设置 于每个侧壁中),并且弹性构件(例如弹性构件10、110、210)可包括被构造为由所述至少一 个凹腔容纳的至少一个突起部分。相应地,刚性构件和弹性构件可通过机械锁止件耦接至 一起以形成缓冲器组件。机械锁止件可有利地提供构件之间改进的连接且/或可允许使用 无须彼此化学连接的材料来制造构件。
[0051]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多个缓冲器组件14、114、214可被构造为当坐便器附 件处于降下位置时,在坐便器附件的底部表面与底层结构(例如坐便器、坐浴盆等)的上部 表面之间提供统一间隙。类似地,缓冲器组件14、114、214可被构造为当坐便器附件处于降 下位置时,在两个独立的坐便器附件(例如座圈和盖或罩盖)之间提供统一间隙。例如,与完 全由弹性体材料形成的单件式缓冲器组件相比,具有由刚性材料制成的刚性构件12、112、 212的缓冲器组件14、114、214可经受较小的弹性变形。此外,缓冲器组件14、114、214在长 期使用中可比单件式缓冲器组件经受较小的变形(塑性和/或弹性变形)。因此,相比于单 件式缓冲器组件,两件式缓冲器组件14、114、214可被构造为在长期使用后,在附件与坐便 器或坐浴盆之间提供保持更一致(例如统一)的间隙。
[0052]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缓冲器组件14、114、214可被构造为从附件与坐便器 便池、坐浴盆之间或两个附件之间的冲击中吸收能量。因此,来自例如坐便器附件与坐便器 便池之间的冲击的声音可明显降低。此外,这种冲击对附件和/或坐便器或坐浴盆的其它 部位的应力可明显降低。相反,完全由硬性、刚性材料制成的缓冲器可被设计为不从附件与 坐便器便池或坐浴盆的冲击中吸收能量。
[0053]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附件(例如坐便器附件、坐浴盆附件等)可被构造为容 纳缓冲器组件14、114、214。例如,多个突起部分(例如突起部分51)可通过在被构造为形 成突起部分的工具周围模制附件来形成于附件的表面上(例如底部50)。如所讨论,每个突 起部分51可包括设置在其中的凹腔52。凹腔52可被形成于前端附近,当坐便器附件被组 装至坐便器时位于坐便器附件的任一侧上。每个凹腔52的周缘可被构造为对应于缓冲器 组件14、114、214的周缘。另外,每个突起部分51可包括一个凹槽53或多个凹槽53 (例如 槽、狭槽、底部切口等),其可位于例如突起部分51的两个纵向端部之间的大约一半的位置, 例如一个凹槽53位于突起部分51的任一侧上并靠近凹腔52的底座(例如底部)。
[0054]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具有凹腔52和凹槽53的突起部分51可通过在坐便器 附件已完全固化(例如硬化、凝固、冷却等)之前从附件上移除工具来形成。所述工具可包括 形成凹腔52的底座和被构造为当从附件上移除工具时形成凹槽53的法兰(例如唇缘、突出 部分等)。应理解,尽管已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描述了形成具有凹腔和凹槽的突起部分 的方法,但可使用其它方法来形成具有凹腔和凹槽的突起部分。例如,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 施方案,突起部分51的凹槽53可通过使用可收缩工具来形成。这种可收缩工具可具有在 从附件上移除工具之前向内收缩的法兰。根据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二次工艺或后工艺 (例如机械加工工艺)可被用于形成附件的凹腔52和/或凹槽53。
[0055]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缓冲器组件14可通过将刚性构件12插入凹腔52来组 装至坐便器附件中。例如,缓冲器组件14可被定向为使得刚性构件12面向凹腔52。接着, 刚性构件12可被压入凹腔52中。随着刚性构件12被压入凹腔52中,刚性构件12和/或 卡扣22的侧部可向内弯曲以降低刚性构件12的宽度从而允许缓冲器组件14配合至坐便 器附件的凹腔52内。附件的突起部分51内的每个凹槽53可从突起部分的毗邻内表面底 切,其中刚性构件12可变形以允许卡扣22从第一偏移距离偏离至第二偏移距离,所述第一 偏移距离大于突起部分51的两个相对毗邻内表面之间的间隔,所述第二偏移距离小于或 等于所述间隔,以允许刚性构件12配合到凹腔52中。一旦卡扣22与突起部分51中的凹 槽53对齐,则卡扣可向外弯曲至凹槽53内以将缓冲器组件14固定(例如保持、固持、锁止 等)至坐便器附件内。因此,缓冲器组件14的卡扣可提供将缓冲器组件耦接至坐便器附件 的机械装置。应注意,对于特别提及的"坐便器附件",可预期为用于坐便器或坐浴盆的任何 附件,并且特定实施例是非限制性的。
[0056] 有利地,两件式缓冲器组件14、114、214可通过使用一体形成的机械功能件(例如 卡扣22)由坐便器附件来保持。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本公开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 案中提供的缓冲器组件可不要求使用紧固件来将缓冲器组件保持在附件的凹腔和/或突 起部分内。因此,人可更容易地将缓冲器组件14、114、214组装至附件。另外,本领域技术 人员将理解,可使用相对廉价的材料(例如聚合物和/或弹性体材料)来制造本公开的不同 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提供的缓冲器组件。
[0057] 如本文所用,术语"大约"、"约"、"基本上"、"大体上"以及类似术语意在具有与本 公开的主题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共知和接受用法一致的广泛含义。阅览本公开的本 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这些术语意在允许说明所描述和要求保护的某些特征,而不将这些 特征的范围限制在所提供的精确数值范围。因此,这些术语应被阐释为指示对所描述和要 求保护的本主题所作的非实质或非紧要改进或改变也被视为在所附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 本公开的范围内。
[0058] 应注意,本文用于描述不同实施方案所用的术语"示例性"意在指示这些实施方案 是可能的实施方案的可能的实施例、表示和/或图例(且此术语非意在表示这些实施方案 必定是非凡的或最好的实施例)。
[0059] 本文所用的术语"耦接"、"连接"等是指两个构件彼此直接或间接地接合。这种接 合可以是固定的(例如永久性)或可移动的(例如可移除的或可释放的)。这种接合可以利用 两个构件或者两个构件及一体形成的任何附加中间构件实现为彼此的单一整体,或利用两 个构件或者两个构件及任何附加中间构件实现为附接至彼此。
[0060] 本文提及的元件的位置(例如"顶部"、"底部"、"高于"、"低于"等)仅用于描述附图 中不同元件的取向。应注意,根据其它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不同元件的取向可不同,并且这样 的变化也意在包括于本公开中。
[0061] 要着重注意的是,具有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示的缓冲器组件的附件的结构和 布置仅是说明性的。尽管本公开中仅详细描述了少量实施方案,但阅览本公开的本领域技 术人员将容易理解,在没有实质脱离本文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旨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修 改是可能的(例如不同元件的大小、尺寸、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安装布置、材料的 使用、颜色、取向、制造工艺的变化等)。例如,被示为一体形成的元件可由多个零件或元件 构造,元件的位置可以相反或以其它方式变化,并且离散元件或位置的性质或数量可以改 变或变化。任何工艺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可根据替代实施方案进行变化或重新排序。 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的前提下,也可对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工作条件和布置进 行其它替换、修改、改变和删减。
【权利要求】
1. 一种用于坐便器或坐浴盆附件的缓冲器组件,所述缓冲器组件包括: 第一构件,其被构造为接合所述坐便器或坐浴盆附件的一部分;和 弹性第二构件,其被耦接至所述第一构件; 其中所述第一构件的刚度大于所述第二构件并包括至少一个卡扣,所述卡扣被构造为 选择性地接合所述坐便器或坐浴盆附件的凹槽,以可拆卸地将所述第一构件耦接至所述坐 便器或坐浴盆附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构件包括弹性体材料,且所述第 一构件包括不是弹性体材料的相对刚性材料。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包括至少两个卡扣,每个卡 扣从所述第一构件的两个相对侧壁中的一个向外延伸,且其中每个卡扣被构造为选择性地 接合布置于所述坐便器或坐浴盆附件的部分中的至少两个相对凹槽中的一个。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器组件,其中每个凹槽处于所述坐便器或坐浴盆附件的 部分的突起部分中并从所述突起部分的毗邻内表面进行底切,且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可变形 以允许所述至少两个卡扣从第一偏移距离偏离至第二偏移距离,所述第一偏移距离大于所 述突起部分的两个相对毗邻内表面之间的间隔,所述第二偏移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间隔, 以允许所述第一构件配合到所述突起部分内的凹腔中。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冲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两个侧壁 之间的中空部分,以允许所述侧壁朝向彼此变形从而改变所述两个卡扣之间的所述偏移距 离。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包括被构造为容纳所述第二 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的凹槽。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缓冲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包括两个端部凹槽,且所述 第二构件包括被构造为接合所述两个端部凹槽的两个端部突出部分。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缓冲器组件,其中所述两个端部凹槽延伸至所述第一构件的 所述中空部分内。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缓冲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构件还包括两个侧部凹槽,且所 述第二构件包括被构造为接合所述两个侧部凹槽的两个侧部突出部分。
10. -种用于坐便器或坐浴盆的附件,所述附件包括: 底座,其具有凹腔和凹槽;和 缓冲器组件,其包括: 第一构件,其包括至少一个卡扣;和 弹性第二构件,其被耦接至所述第一构件并包括至少一个被构造为接触所述坐便器或 坐浴盆的底层结构的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构件的刚度大于所述第二构件;且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卡扣被构造为当所述第一构件接合所述凹腔时选择性地接合所述 凹槽以将所述缓冲器组件固定到所述底座。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坐便器或坐浴盆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卡扣包括从所述 第一构件的第一侧壁向外延伸的第一^^扣和从第二侧壁向外延伸的第二卡扣,且其中所述 底座包括被构造为容纳所述第一卡扣的第一凹槽和被构造为容纳所述第二卡扣的第二凹 槽。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坐便器或坐浴盆附件,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 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之间的中空部分,以允许所述侧壁朝向彼此移动从而向内移动所述 卡扣进而允许所述缓冲器组件插入到所述凹腔内。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坐便器或坐浴盆附件,其中每个侧壁包括至少一个过渡 部分,所述过渡部分相对于所述侧壁的毗邻区段具有减小的厚度以影响所述第一构件的变 形。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坐便器或坐浴盆附件,其中每个侧壁包括过渡部分,所述 过渡部分具有的减小的厚度并设置在所述侧壁的每个端部附近。
15.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坐便器或坐浴盆附件,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 中的一个包括至少一个从其外表面向外延伸的突起部分,且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 中的另一个包括至少一个被构造为容纳所述至少一个突起部分的凹腔,以提供将所述第一 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耦接在一起的机械锁止。
16. -种制造用于坐便器或坐浴盆的附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形成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缓冲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构件包括弹性材料且所述 第一构件包括相比于所述弹性材料的相对刚性材料,所述第一构件包括卡扣;和 将所述缓冲器组件插入从底座延伸的突起部分的凹腔直至所述卡扣接合设置在所述 突起部分的内壁中的凹槽,以将所述缓冲器组件固定至所述突起部分; 其中所述弹性第二构件被构造为接触所述坐便器或坐浴盆下伏于所述附件的结构,使 得所述第一构件、所述底座或所述突起部分均不接触所述底层结构。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构件的所述相对刚性材料是聚合材 料,且所述第二构件的所述弹性材料是被模制到所述第一构件上的弹性体材料。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包括设置在两个侧壁之间的中空 部分,以允许所述第一构件变形从而移动所述卡扣以配合到所述凹腔内。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包括至少两个卡扣,至少一个卡 扣设置在所述两个侧壁的每一个上,且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可变形以移动所述至少两个卡扣 以配合到所述凹腔内直到所述卡扣毗邻一对凹槽,其允许所述卡扣扩张以接合所述凹槽。
20.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弹性第二构件的形状和尺寸匹配所述凹腔 的开口的形状和尺寸,使得所述弹性第二构件与所述突起部分形成密封以防止流体进入到 所述突起部分内。
【文档编号】A47K13/04GK104207715SQ201410213938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31日
【发明者】J·劳恩德里 申请人:科勒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