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板定向回复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494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力板定向回复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力板,尤其涉及一种活力板定向回复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活力板俗称蛇板(SNAKE BOARD),是一种新型的滑板,它与普通的四轮的滑板不同 之处是只有两个轮,因而也称为“两轮滑板”或“二轮滑板”。因其运动起来像龙和蛇一样扭 动,所以国内大多称为“龙板”或“蛇板”。因其滑动起来像冲浪,所以也称为陆地冲浪板。它 以人体运动理论和巧妙的力学原理,主要利用身体(腰部及臀部)、双脚扭动及手的摆动来 驱动活力板前进。目前的活力板通过一根较粗的钢管活动连接两块踏板,在外力作用下两块踏板沿 钢管的轴作往复旋转运动,从而驱动活力板前进。钢管端部设置有扭簧,迫使两块踏板的顶 面在没有外力左右的情况下总是保持平齐,使得起步时两块踏板保持平衡,滑动过程活力 板的两块踏板具有自动回复平齐状态,避免全程依赖外力驱动。现有的活力板的钢管较粗 大,需要消耗较多的金属材料资源,而且还使得活力板本身变得笨重,对于主要消费群体少 年人来说,其携带不方便。钢管端部设置的扭簧需要选择较大规格才可以维持较好的回复 力,扭簧的回复力相对于压簧、拉簧显得较弱,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安装不方便。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得活力板轻 便、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活力板定向回复连接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活力板定向回复 连接装置,其用于连接活力板的前踏板和后踏板,所述活力板定向回复连接装置包括与所 述前踏板固接的第一连接座、与所述后踏板固接的第二连接座、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和 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主轴,主轴两端设有止退结构。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连接座设有弧形滑槽,所述第二连接座设有定向 销,所述定向销插于所述弧形滑槽内,所述弧形滑槽内定向销两侧处设有回复力相同的复 位弹簧。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复位弹簧为压缩弹簧。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所述第二连接座之间设有限位环。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限位环套设于所述主轴。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定向销前端为球头或半球头,所述弧形滑槽底部与所 述定向销前端相适配。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定向销前端设有滚珠,所述弧形滑槽底部与所述滚珠 相适配。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均为铝质块体或者塑料块 体。[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短小的主轴取代粗长的钢管作为活力板旋转中心,使得活力板体积变小,重量变轻,整体轻便,使用携带都较为方便,同时还节省了制作材 料,安装方便,降低了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小巧的主轴使得转动轴与各个配件之间的摩擦 减少,延长了产品是使用寿命。将复位弹簧设于两个连接座之间的连接位置,即设置于活力 板的中部,其作用效果更佳,安装结构更加简单。使用压缩弹簧取代传统的扭簧实现复位功 能,其回复力更大,压缩弹簧比扭簧具有更佳的使用性能,使用寿命更长,可以进一步延长 产品的使用寿命。相同回复力的压缩弹簧比扭簧体积更小,直接安装于相应的槽内即可,避 免了安装过程的繁琐工序。

图1为活力板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活力板定向回复连接装置立体结构图。图3为活力板局部剖视图,主要展示了定向回复连接装置的结构。图4为图3的A-A向剖视图。图5为第一连接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带滚珠的活力板局部剖视图,主要展示了定向回复连接装置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活力板定向回复连接装置,其用于 连接活力板的前踏板10和后踏板15,所述活力板定向回复连接装置包括与所述前踏板10 固接的第一连接座20、与所述后踏板15固接的第二连接座25、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座20 和所述第二连接座25的主轴50,所述主轴50两端设有止退结构52。其中主轴50可以是规 格稍大的螺栓,止退结构52则是螺栓头部以及与其相适配的螺母。止退结构52的作用是 将连接装置的第一连接座20和第二连接座25并排限定于一起,使其只能沿主轴50转动, 实现活力板自身的扭动。具体地,第一连接座20包括第一连板22和垂直于第一连板22延伸的第一支撑体 23,第二连接座25包括第二连板26和垂直于第二连板26延伸的第二支撑体28。第一连板 22与前踏板10通过螺丝、螺栓或者焊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二连板26与后踏板15通过螺丝、 螺栓或者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主轴50穿设于第一支撑体23和第二支撑体28,使得第一连 接座20和第二连接座25可以沿主轴50左右摆动,实现活力板的扭动。使用短小的主轴50取代粗长的钢管作为活力板旋转中心,使得活力板体积变小, 重量变轻,整体轻便,使用携带都较为方便,同时还节省了制作材料,安装方便,降低了材料 成本和制造成本;小巧的主轴使50得转动轴与各个配件之间的摩擦减少,延长了产品是使 用寿命。为了使得连接座在主轴50上转动更加畅顺,应该在主轴50与连接座之间设置轴 承。更佳地,所述第一连接座20设有弧形滑槽30,所述第二连接座25设有定向销35, 所述定向销35插于所述弧形滑槽30内,所述弧形滑槽30内定向销35两侧处设有回复力相 同的复位弹簧32,使得前踏板10与后踏板15总是具有回复平齐状态的趋势。将复位弹簧32设于两个连接座之间的连接位置,即设置于活力板的中部,其作用效果更佳,安装结构更 加简单。弧形滑槽放置弹簧后可以嵌入或者其他方式安装封盖38,放置弹簧掉出,封盖38 应开设弧形通孔使得定向销往复滑动得以实现。本实用新型使用一个简单轻巧的装置实现 了连接和定向回复功能。更佳地,第一连接座20和第二连接座25使用铝质材料或者塑料制作,这些轻质材 料制作的连接座可以使连接装置重量减少,从而降低了活力板的重量使其更加轻巧。更佳地,所述复位弹簧32为压缩弹簧。使用压缩弹簧取代传统的扭簧实现复位功 能,其回复力更大,压缩弹簧比扭簧具有更佳的使用性能,使用寿命更长,可以进一步延长 产品的使用寿命。相同回复力的压缩弹簧比扭簧体积更小 ,直接安装于相应的槽内即可,避 免了安装过程的繁琐工序。更佳地,所述第一连接座20与所述第二连接座25之间设有限位环55。设置限位 环55后可以使得前踏板10和后踏板15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56,从而使得前踏板10与后 踏板15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少,使得活力板的扭动即前踏板10与后踏板15之间往复旋转更 加畅顺。更佳地,所述限位环55套设于所述主轴50,限位环55也可以固设于第一连接座 20或第二连接座25,或者与第一连接座20或第二连接座25连为一体。作为单独配件方便 连接座的模具制作和生产,方便维修更换。更佳地,同时参考图5所示的第一连接座和弧形沟槽30,所述定向销35前端为球 头或半球头,所述弧形滑槽30底部33与所述定向销35前端相适配,从而可使定向销35前 端总是可以抵住弧形滑槽30的底部,使得活力板定向回复连接装置结构更加紧凑,同时可 以防止主轴50发生弯折变形,减少主轴50与连接座中的轴孔58之间的磨损。定向销35 可在前踏板10与后踏板15相互扭动过程中沿弧形滑槽30的弧形延伸方向滑动,并在回复 弹簧的回复力推动下回复中间位置。定向销35前端为球头或半球头,所述弧形滑槽30底 部的截面设为半圆形可以使得滑动过程更加顺畅。更佳地,如图6所示,为了使定向销35在弧形滑槽30中滑动得更加顺畅,可以在 定向销35的前端设有滚珠36,所述弧形滑槽30底部与所述滚珠36相适配,定向销35前端 也需与滚珠36相适配,即设置球面凹槽,其球半径小于或等于滚珠36的球半径。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 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 的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活力板定向回复连接装置,其用于连接活力板的前踏板和后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力板定向回复连接装置包括与所述前踏板固接的第一连接座、与所述后踏板固接的第二连接座、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主轴,所述主轴两端设有止退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力板定向回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设 有弧形滑槽,所述第二连接座设有定向销,所述定向销插于所述弧形滑槽内,所述弧形滑槽 内处定向销两侧设有回复力相同的复位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力板定向回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为压 缩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力板定向回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与 所述第二连接座之间设有限位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力板定向回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套设于 所述主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力板定向回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销前端为 球头或半球头,所述弧形滑槽底部与所述定向销前端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力板定向回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销前端设 有滚珠,所述弧形滑槽底部与所述滚珠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力板定向回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和 第二连接座均为铝质块体或者塑料块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活力板的前踏板和后踏板的活力板定向回复连接装置,所述活力板定向回复连接装置包括与所述前踏板固接的第一连接座、与所述后踏板固接的第二连接座、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的主轴,所述主轴两端设有止退结构。第一连接座设有弧形滑槽,第二连接座设有定向销,定向销插于所述弧形滑槽内,弧形滑槽内处定向销两侧设有回复力相同的复位压缩弹簧。使用短小的主轴使得活力板体积变小,重量变轻,整体轻便,使用携带都较为方便,同时还节省了制作材料,安装方便,降低了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短小的主轴与各个配件之间的摩擦减少,使用压缩弹簧,其回复力更大更持久,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A63C17/06GK201565093SQ20092026385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日
发明者赖怡桦 申请人:赖怡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