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有反光装置的道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3350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安装有反光装置的道具。



背景技术:

舞台剧演出的主题通常涉及神话故事领域,尤其是在主题乐园或游乐园的剧场中。此类演出为了烘托气氛,需要大量使用道具和灯光辅助演员进行表演,灯光主要用于营造梦幻场景,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使观众更快更充分的融入到场景中。

现有技术的灯光一般采用射光灯,但是大量的灯管设备使用会造成成本过高,耗电量大,控制系统复杂,且高功率灯的发热现象严重,高温工作容易出故障,且庞大的射光灯动作不会过于灵活,营造快速动作光线的能力较弱。另外,灯光投射在暗色调道具上不能反射光线,造成光线利用率降低。因此人们需要在道具上设置配合灯光营造氛围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安装有反光装置的道具。

一种安装有反光装置的道具,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包括前端板、连接在前端板上部后侧的顶板、连接在前端板下部后侧的底板,所述顶板下端面固定有上填充块,底板上端面固定有下填充块,所述上填充块与下填充块的前端面均固定在前端板上,上填充块下端面为前低后高的反光斜镜面,下填充块的上端面为前高后低的反光斜镜面。

所述下填充块与上填充块之间固定有一个透光筒,所述透光筒内放置有个直径小于透光筒内径的反光体,透光筒的下端伸入下填充块中,下填充块中内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的出风口与透光筒的下端密封连接,所述透光筒的上部设有通风口。

所述上填充块与下填充块之间固定有一个三棱锥,所述三棱锥底面压在下填充块上,三棱锥的右侧面压在上填充块上,另外两个侧面均为反光镜面。

所述反光体为正二十面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利用道具上设置的反光装置配合灯光进行反射,使得周围环境的光强更加明显,随着道具的可快速变换反光姿态的反光装置的动作,能够配合射光灯将光线快速进行明灭变化,营造更绚烂的灯光氛围。也能够提高光线利用率,降低道具吸收光线的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左后侧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述。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安装有反光装置的道具,包括框体1,所述框体1包括前端板2、连接在前端板2上部后侧的顶板3、连接在前端板2下部后侧的底板4,所述顶板3下端面固定有上填充块5,底板4上端面固定有下填充块6,所述上填充块5与下填充块6的前端面均固定在前端板2上,上填充块5下端面为前低后高的反光斜镜面,下填充块6的上端面为前高后低的反光斜镜面。

所述下填充块6与上填充块5之间固定有一个透光筒8,所述透光筒8内放置有个直径小于透光筒8内径的反光体9,透光筒8的下端伸入下填充块6中,下填充块6中内置有鼓风机10,所述鼓风机10的出风口与透光筒8的下端密封连接,所述透光筒8的上部设有通风口11。

所述上填充块5与下填充块6之间固定有一个三棱锥7,所述三棱锥7底面压在下填充块6上,三棱锥7的右侧面压在上填充块5上,另外两个侧面均为反光镜面。

所述反光体9为正二十面体,使用时,鼓风机10将正二十面体吹起,并在透光筒8中悬浮,悬浮的同时进行不定向转动,从而实现快速的、变换莫测的光线反射效果,透过正二十面体的风流从通风口11流出。

使用时,框体前侧可喷涂成各种道具,比如墙砖等,也可采用钢丝悬吊在空中,进行表演或展示,射光灯安装在舞台后侧,并向前照射在框体1的后部,上填充块5与下填充块6共同反射光线,将光纤向后上侧与后下侧反射,所述三棱锥7可将光线向后左侧与后右侧反射,当射光灯和反射的光线透过透光筒8时,可被正二十面体反射,反射的方向范围更加广,实现了除前部观众可视的范围以外的其他区域的充分灯光反射,一方面提高了灯光反射量,增加了光线使用率,另一方面可配合射光灯实现射光灯不能实现的光线更加灵活快速的闪烁,营造出不同的光线氛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