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木搭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3153发布日期:2018-06-19 19:55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积木搭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玩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积木搭接结构。



背景技术:

积木通常是立方的木头或塑料固体玩具,一般在每一表面装饰着字母或图画,容许进行不同的排列或进行建筑活动积木有各种样式,可开发儿童智力,可拼成房子,各种动物等。传统的积木玩具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木制积木,积木块可以摆放成不同的造型,积木块之间没有连接部件;第二种是插拔式积木;这两种积木都存在很大的问题,第一种积木摆放过程中容易塌落;第二种积木容易出现插拔困难或卡死的情况。这样使得现有积木在摆放过程中稳定性较差,玩法不够灵活,不易于积木的推广。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磁性积木[申请号:201210444119.9],包括多面体本体,所述多面体本体的至少三个面上均嵌设有单面两极或者单面四极磁铁。

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积木容易塌落的问题,通过磁铁的相互吸引来提高搭积木时的稳定性,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可玩性较差,摆放时连接不够牢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连接强度高的积木搭接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积木搭接结构,包括通过第一转动安装结构设置在呈多面体状且具有内腔的转接块上的连接柱,所述的连接柱贯穿于内腔且所述的连接柱至少一端延伸至转接块外侧,所述的转接块至少一侧设有呈多面体状的积木块,且所述的积木块上具有供连接柱端部插入的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孔内具有内螺纹,所述的连接柱延伸至转接块外侧的端部具有与内螺纹相啮合的外螺纹,所述的连接柱位于内腔中的一端设有具有第一S极和第一N极的第一磁性体,所述的转接块上端或下端设有呈多面体状且具有空腔的控制座,且控制座上通过第二转动安装结构转动设有与连接柱相平行的转动杆,且所述的转动杆一端位于空腔内且在转动杆该端设有与第一磁性体上下相对应且具有第二S极和第二N极的第二磁性体,所述的转动杆另一端延伸至控制座外侧且与转动驱动机构相连。即利用磁性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当转动杆上的第二磁性体转动时通过磁力带动连接柱周向转动,从而使两个积木的螺纹相连,优选地,这里的积木块和转接块可以由透明材料制成,可以看到螺栓的转动从而提高积木的可玩性。

在上述的积木搭接结构中,所述的连接柱一端延伸至转接块外侧,另一端位于内腔中心,且所述的第一磁性体呈圆盘状且和连接柱同轴设置,且所述的第一S极和第一N极均呈半圆形且两者径向拼接而成上述的第一磁性体。也就是说,这里的转接块内的连接柱转动时用于搭接单个积木块。

在上述的积木搭接结构中,所述的连接柱两端分别延伸至转接块外侧,所述的第一磁性体呈环形,所述的第一磁性体套设在连接柱中部且第一磁性体和连接柱同轴设置,且所述的第一S极和第一N极均呈弧形块状且两者径向拼接而成上述的第一磁性体。

在上述的积木搭接结构中,所述的连接柱延伸至转接块外侧的两端均具有外螺纹,且两段外螺纹的螺纹方向相反。这里的转接块内的连接柱转动时用于搭接两个积木块,实现同时将两个积木块与转接块相连。

在上述的积木搭接结构中,所述的第一转动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转接块任意一个面上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的连接柱穿设于第一安装孔内,且所述的连接柱和第一安装孔之间设有能使连接柱相对应第一安装孔轴向定位且周向转动的第一转动安装组件;所述的第一转动安装组件包括设置在连接柱周向外侧的第一环形槽,所述的第一环形槽和第一安装孔之间设有第一转动轴承。

在上述的积木搭接结构中,所述的第二转动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控制座上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的转动杆一端位于空腔,另一端贯穿于第二安装孔并延伸至控制座外侧,且所述的转动杆和第二安装孔之间设有能使转动杆相对应第二安装孔轴向定位且周向转动的第二转动安装组件;所述的第二转动安装组件包括设置在转动杆周向外侧的第二环形槽,所述的第二环形槽和第二安装孔之间设有第二转动轴承。

在上述的积木搭接结构中,所述的转动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控制座上的驱动器,所述的驱动器的输出轴和转动杆固定相连或可拆卸相连。

在上述的积木搭接结构中,所述的转动驱动机构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转动杆一端的转动轮体。

在上述的积木搭接结构中,所述的第二磁性体呈圆柱状且所述的第二磁性体和转动杆同轴设置,且所述的第二S极和第二N极均呈弧形块状且两者径向拼接而成上述的第二磁性体。

在上述的积木搭接结构中,所述的积木块和转接块以及控制座均呈大小相同的正方体。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积木搭接结构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利用磁性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控制螺栓转动,通过磁力控制两个积木或三个积木进行螺纹连接,连接牢固性强,可玩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积木块1、连接孔11、内螺纹12、转接块2、连接柱3、外螺纹31、第一转动安装结构4、第一安装孔41、第一环形槽42、第一转动轴承43、控制座51、第二转动安装结构6、第二安装孔61、第二环形槽62、第二转动轴承63、转动杆7、第一磁性体81、第一S极811、第一N极812、第二磁性体82、第二S极821、第二N极822、转动驱动机构9、驱动器9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积木搭接结构,包括通过第一转动安装结构4设置在呈多面体状且具有内腔的转接块2上的连接柱3,所述的连接柱3贯穿于内腔且所述的连接柱3至少一端延伸至转接块2外侧,所述的转接块2至少一侧设有呈多面体状的积木块1,且所述的积木块1上具有供连接柱3端部插入的连接孔11,所述的连接孔11内具有内螺纹12,所述的连接柱3延伸至转接块2外侧的端部具有与内螺纹12相啮合的外螺纹31,所述的连接柱3位于内腔中的一端设有具有第一S极811和第一N极812的第一磁性体81,所述的转接块2上端或下端设有呈多面体状且具有空腔的控制座51,优选地,这里的积木块1和转接块2以及控制座51均呈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控制座51上通过第二转动安装结构6转动设有与连接柱3相平行的转动杆7,且所述的转动杆7一端位于空腔内且在转动杆7该端设有与第一磁性体81上下相对应且具有第二S极821和第二N极822的第二磁性体82,所述的转动杆7另一端延伸至控制座51外侧且与转动驱动机构9相连。即利用磁性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当转动杆7上的第二磁性体82转动时通过磁力带动连接柱3周向转动,从而使两个积木的螺纹相连,优选地,这里的积木块1和转接块2可以由透明材料制成,可以看到螺栓的转动从而提高积木的可玩性。

具体地,在实施例一中,连接柱3一端延伸至转接块2外侧,另一端位于内腔中心,且所述的第一磁性体81呈圆盘状且和连接柱3同轴设置,且所述的第一S极811和第一N极812均呈半圆形且两者径向拼接而成上述的第一磁性体81。也就是说,这里的转接块2内的连接柱3转动时用于搭接单个积木块1。

同样地,这里的第二磁性体82呈圆柱状且所述的第二磁性体82和转动杆7同轴设置,且所述的第二S极821和第二N极822均呈弧形块状且两者径向拼接而成上述的第二磁性体82。

优选地,这里的第一转动安装结构4包括设置在转接块2任意一个面上的第一安装孔41,所述的连接柱3穿设于第一安装孔41内,且所述的连接柱3和第一安装孔41之间设有能使连接柱3相对应第一安装孔41轴向定位且周向转动的第一转动安装组件;所述的第一转动安装组件包括设置在连接柱3周向外侧的第一环形槽42,所述的第一环形槽42和第一安装孔41之间设有第一转动轴承43。

进一步地,这里的第二转动安装结构6包括设置在控制座51上的第二安装孔61,所述的转动杆7一端位于空腔,另一端贯穿于第二安装孔61并延伸至控制座51外侧,且所述的转动杆7和第二安装孔61之间设有能使转动杆7相对应第二安装孔61轴向定位且周向转动的第二转动安装组件;所述的第二转动安装组件包括设置在转动杆7周向外侧的第二环形槽62,所述的第二环形槽62和第二安装孔61之间设有第二转动轴承63。

优选地,为了带动转动杆7周向转动,这里的转动驱动机构9包括设置在控制座51上的驱动器91,所述的驱动器91的输出轴和转动杆7固定相连或可拆卸相连。或者,这里的转动驱动机构9包括可拆卸地设置在转动杆7一端的转动轮体,通过人工带动转动轮体转动。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原理以及实施步骤和实施例一类似,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柱3两端分别延伸至转接块2外侧,所述的第一磁性体81呈环形,所述的第一磁性体81套设在连接柱3中部且第一磁性体81和连接柱3同轴设置,且所述的第一S极811和第一N极812均呈弧形块状且两者径向拼接而成上述的第一磁性体81,

也就是说,这里的连接柱3延伸至转接块2外侧的两端均具有外螺纹31,且两段外螺纹31的螺纹方向相反。这里的转接块2内的连接柱3转动时用于搭接两个积木块1,实现同时将两个积木块1与转接块2相连。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积木块1、连接孔11、内螺纹12、转接块2、连接柱3、外螺纹31、第一转动安装结构4、第一安装孔41、第一环形槽42、第一转动轴承43、控制座51、第二转动安装结构6、第二安装孔61、第二环形槽62、第二转动轴承63、转动杆7、第一磁性体81、第一S极811、第一N极812、第二磁性体82、第二S极821、第二N极822、转动驱动机构9、驱动器9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