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设备的辅助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04200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运动设备的辅助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运动设备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对于受伤、年长,或偏瘫患者,为了治疗或健身需要,必须使用健身或复健设备。但在使用这些健身或复健设备时,因为肌力不足,可能导致姿势不正确,无力支撑,或甚至摔倒。
[0003]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开发一种新的辅助装置,搭配健身或复健设备使用,以修正使用者的操作姿势,稳定身躯,并减轻下肢承受力量。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运动设备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宄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运动设备的辅助装置,能够解决现有的运动设备存在的问题,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宄、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设备的辅助装置,搭配健身或复健设备使用,以修正使用者的操作姿势,稳定身躯,并减轻下肢承受力量。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动设备的辅助装置,包含固定架、支杆组、缓冲组件、高度调整装置,以及护具。该固定架连接运动设备。该缓冲组件连接该固定架,包含一个或多个缓冲件。该支杆组与该缓冲组件枢接。该缓冲组件位于该固定架与该支杆组之间。该高度调整装置连接该支杆组。该护具连接该高度调整装置。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0008]较佳的,上述的运动设备的辅助装置其中该护具包含一个靠垫与两个固定带分别位于该靠垫的两侧。
[0009]较佳的,上述的运动设备的辅助装置其中该支杆组的前段与该缓冲组件枢接,且该支杆组包含套管与杆体,该杆体位在该套管内并可沿着该套管滑动。
[0010]较佳的,上述的运动设备的辅助装置其中该支杆组还包含把手以及夹具,该夹具穿过该套管与该杆体接触,该把手用于控制该夹具的松紧。
[0011]较佳的,上述的运动设备的辅助装置其中该高度调整装置连接该支杆组的后段,该高度调整装置包含调整座、滑座,以及旋转把手。
[0012]较佳的,上述的运动设备的辅助装置其中该调整座连接该支杆组的杆体,该滑座设于该调整座内,并可沿着该调整座上下移动,该滑座的一端连接该护具,该旋转把手穿过调整座,与该滑座接触,用于锁紧或松开该滑座。
[0013]较佳的,上述的运动设备的辅助装置其中该缓冲组件还包含壳体,该一个或多个缓冲件位于该壳体内,该壳体的前段与该支杆组枢接。
[0014]较佳的,上述的运动设备的辅助装置其中该一个或多个缓冲件为弹簧或缓冲垫。
[0015]较佳的,上述的运动设备的辅助装置其中其中该一个或多个缓冲件为弹簧,且该弹簧通过螺杆连接弹力调整钮,以调整该弹簧的弹力。
[0016]较佳的,上述的运动设备的辅助装置其中其中该一个或多个缓冲件为两个缓冲垫,且其中靠近该护具的该缓冲垫,其硬度大于另一缓冲垫。
[001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运动设备的辅助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动设备的辅助装置可搭配健身或复健设备使用,以修正使用者的操作姿势,稳定身躯,并减轻下肢承受力量。
[0019]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运动设备的辅助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运动设备的辅助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0022]图3为本实用新型运动设备的辅助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侧视立体示意图。
[0023]图4为本实用新型运动设备的辅助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0024]图5为本实用新型运动设备的辅助装置安装于一运动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6为本实用新型运动设备的辅助装置安装于图5的包含悬挂座椅的运动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0026]图7为图6中悬挂座椅的立体示意图。
[0027]图8为本实用新型运动设备的辅助装置安装于另一运动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002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9]1:运动设备2:运动设备
[0030]10:辅助装置11:固定架
[0031]12:支杆组13:缓冲组件
[0032]14:高度调整装置15:护具
[0033]20:立架22:支架
[0034]26:支撑架30:输送带
[0035]60:悬挂座椅62:躯干
[0036]63b:第一固定带63a:第二固定带
[0037]64:座椅66:塾
[0038]68:保护带110:握持部
[0039]120:套管122:杆体
[0040]124:把手126:夹具
[0041]128:横向缓冲件130:壳体
[0042]132:缓冲件/弹簧/缓冲垫 134:弹力调整钮
[0043]136:螺杆138:轴
[0044]140:调整座142:滑座
[0045]144:旋转把手150:靠垫
[0046]152:固定带622:前基座
[0047]624:后基座626:板
[0048]632:钩环Fl:力
[0049]F2:力F4:力
[0050]F5: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以下将详述本案的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作为例示。除了这些详细描述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广泛地施行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任何所述实施例的轻易替代、修改、等效变化都包含在本案的范围内,并以之后的专利范围为准。在说明书的描述中,为了使读者对本实用有较完整的了解,提供了许多特定细节;然而,本实用新型可能在省略部分或全部这些特定细节的前提下,仍可实施。此外,众所周知的步骤或组件并未描述于细节中,以避免造成本实用新型不必要的限制。图式中相同或类似的组件将以相同或类似符号来表示。特别注意的是,图式仅为示意之用,并非代表组件实际的尺寸或数量,除非有特别说明。
[0052]图1为立体图,图2为侧视图,图3为另一立体视图,显示根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辅助装置10。如图1至图3所示,辅助设备10的主要组件包含固定架11、支杆组12、缓冲组件13、高度调整装置14,以及护具15。
[0053]如图1至图3所示,固定架11可连接于运动设备(见本文稍后说明),并可具有两个握持部110,供使用者握持。缓冲组件13连接固定架11。支杆组12与缓冲组件13枢接,并与高度调整装置14连接。例如,支杆组12的前段(前端或邻近前端的区域)与缓冲组件13的区域(例如前段)枢接,而支杆组12的后段(后端或邻近后端的区域),通过高度调整装置14连接护具15,其包覆使用者的身躯,例如使用者的腹部或胸部。
[0054]如图1至图3所示,护具15可具有靠垫150与两固定带152。靠垫150的外型可符合人体工学;例如,靠垫150的外型,适合贴合人体的腹部。两固定带152分别位于靠垫150的一侧,需要时,可绑住使用者,以增加使用的安全性。
[0055]如图1至图3所示,支杆组12可具有套管120与杆体122。杆体122装在套管120内,并可沿着套管120滑动。此外,支杆组12还可具有把手124以及夹具126。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