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旋切芯板的生产工艺及其制备的新型旋切芯板的应用

文档序号:9900459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新型旋切芯板的生产工艺及其制备的新型旋切芯板的应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切芯板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0002]芯板,是用来生产胶合板、细木工板、模板、贴面板等人造板的材料。目前通常用的芯板是用小木条拼成的,用小木条拼成的芯板木材的利用率比较低,投入3立方米的原木只能出I立方米的芯材,而且在拼接的过程中工艺比较繁琐。在拼接的过程中很难保证木条“等宽等厚”。目前很多木条的生产采用手工进料直接在锯机中锯剖木条,木条的直线度无法保证,如果第一锯稍有偏差,则接下来锯出的木条仿形误差就很大。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所述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用木条拼接,用旋切机切出整张芯板的生产工艺。
[0004]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种新型旋切芯板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I)对原木进行蒸煮;
[0007](2)将蒸煮后的原木旋切成厚度为6_12mm的芯板;
[0008](3)对旋切后的芯板进行干燥。
[0009]进一步地,步骤(I)中将原木放进蒸煮池进行蒸煮。
[0010]进一步地,原木在蒸煮池中蒸煮时,控制蒸煮池内的温度每小时升高4_5°C,当温度升至50_60°C时,保持此温度,并在此温度下蒸煮10_14h。蒸煮可以提高原木的柔软度,为旋切优质原木,提高原木的出材率做准备。
[0011]进一步地,原木在50-60°C的蒸煮池中蒸煮10-14h后,调节蒸煮池内的温度到60-70°C,在此温度下蒸煮24-26h。循序渐进地提高原木的蒸煮温度,这样有利于提高原木的柔软度,使旋切更方便。
[0012]进一步地,原木在60-70°C的蒸煮池中蒸煮24-26h后,调节蒸煮池内的温度到70-800C,在此温度下蒸煮36-38h。
[0013]进一步地,原木在70-80°C的蒸煮池中蒸煮36-38h后,调节蒸煮池内的温度到88-90°C,在此温度下蒸煮12-14h。采用温度逐步升高的方式对原木进行蒸煮,能使煮过之后的木材不易干裂,也有助于防腐防蛀,此外,可以软化木材、增加木材的可塑性和含水率,以减少旋切时的旋切阻力。
[0014]进一步地,芯板在干燥窑中进行干燥。干燥窑是用于工业生产中的一种大型干燥设备,在水泥工业、冶金工业、木材干燥、砖瓦干燥等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干燥窑以木材加工剩余物为燃料,干燥成本低,仅为蒸汽干燥成本的1/3 ;调湿方便,热湿处理效果好,气流循环均匀,木材干燥质量好。
[0015]进一步地,所述干燥分为四个阶段:
[0016]第一阶段:将芯板放入干燥窑干燥时,控制干燥窑内的温度每小时升高4-5°C,直至升温到45-47°C,实现第一阶段干燥;
[0017]第二阶段:在45-470C的条件下,使用蒸汽喷蒸处理12_14h,实现第二阶段干燥;蒸汽喷蒸为了调整木材的含水率分布,减少含水梯度,从而减小木材中的内应力,防止干燥缺陷产生。
[0018]第三阶段:调节干燥窑内的温度到55-57°C,在此温度下干燥72-74h,实现第三阶段干燥;
[0019]第四阶段:第三阶段干燥完毕后,停止加热,自然降温至室温,完成干燥。
[0020]在干燥窑中进行干燥,将芯板进行装窑时需要流出一定宽度的通风道,这样可以避免干燥时出现含水率不均匀现象,将芯板装完窑后要密封好,否则会影响干燥的质量,浪费能源。在干燥的过程中,若第三阶段干燥完毕后,芯板的含水率不在6%_8%的范围内,需要再进行一次蒸汽喷蒸处理。
[0021]这种干燥的方式首先采用逐步升温的方式,使芯板表面的水分蒸发,使芯板表层的含水率低于芯板内部的含水率,这样芯板内部的水分在含水率梯度的作用下向表层移动,这样干燥可以避免芯板受虫菌侵蚀、避免芯板变形,提高芯板制品的质量及使用寿命。
[0022]进一步地,所述生产工艺制备的新型旋切芯板在地板中的应用。旋切原木生产的芯板能做芯板也能做背板,根据地板尺寸的要求将芯板进行切断,然后将切断后的芯板经过砂纸砂光处理后涂胶与表板压合成坯板,将坯板自然放置48h后投入机械加工生产。坯板经过修补砂光修边后成为素板,素板再进行精砂、再修补,再精砂后涂漆成为地板。
[002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新型旋切芯板的生产工艺,对原木采用蒸煮的方式进行处理,这样可以防止木材开裂,也有助于防腐防蛀,此外蒸煮也可以软化木材,增加木材的可塑性、含水率,同时能除去木材中的部分油脂,这样能减少木材在旋切时的部分阻力,提尚芯板的质量。
[0024]本发明所述的新型旋切芯板的生产工艺的干燥是在干燥窑中进行干燥,干燥时采用逐渐升温和蒸汽喷蒸的方式进行干燥,这样可以使芯板表面的水分先蒸发,使芯板表层的含水率低于芯板内部的含水率,这样芯板内部的水分在含水率梯度的作用下向表层移动,这样干燥可以避免芯板受虫菌侵蚀、避免芯板变形,提高芯板制品的质量及使用寿命。
[0025]此外,使用本发明所述生产工艺制备的新型旋切芯板可以直接加工成地板,省去了传统工艺中做芯板帘的程序,节约了原材料且使地板更整齐、美观。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7]实施例1
[0028]一种新型旋切芯板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9]挑选原木,根据原木是否损坏及原木的规格尺寸,挑选出优质原木。截断挑选好的原木,截断时根据客户要求的尺寸进行截断,允许尺寸工差± 20mm。
[0030]将截好的原木放在蒸煮池中进行蒸煮,原木在蒸煮池中蒸煮时,为了可以提高原木的柔软度、为旋切优质原木,提高原木的出材率做准备,在蒸煮时,控制蒸煮池内的温度每小时升高4°C,当温度升至50°C时,保持此温度,并在此温度下蒸煮1h;原木在500C的蒸煮池中蒸煮1h后,调节蒸煮池内的温度到60°C,在此温度下蒸煮24h;原木在600C的蒸煮池中蒸煮24h后,调节蒸煮池内的温度到700C,在此温度下蒸煮36h;原木在70°C的蒸煮池中蒸煮36h后,调节蒸煮池内的温度到88°C,在此温度下蒸煮12h。这样循序渐进地提高原木的蒸煮温度,有利于提高原木的柔软度,使旋切更方便。
[0031 ]将经过蒸煮后的原木进行旋切,为了确保旋切机的工作速度快,减少杂物伤刀,对蒸煮后的原木进行表面清理,清理完成后方可转到旋切机进行旋切。旋切的芯板的厚度为6mm,允许出现±0.1mm的误差。为保证芯板的质量,旋切生产的芯板的表面不允许有背裂、刀痕,如发现以上情况需停机进行调整,以免影响产品的质量及下道工序加工。芯板旋切好后,按照需要加工的尺寸进行剪裁,然后对剪裁好的合格产品进行干燥。
[0032]将芯板放在干燥窑中分四个阶段进行干燥,第一阶段,控制干燥窑内的温度每小时升高4°C,当温度升高到45°C时,实现第一阶段的干燥;然后在45°C的条件下,使用蒸汽喷蒸处理12h,实现第二阶段干燥;第二阶段干燥完毕后,调节干燥窑内的温度到55°C,在此温度下干燥72h,实现第三阶段干燥;第三阶段干燥完毕后,停止加热,自然降温至室温,完成干燥。在干燥窑中进行干燥,将芯板进行装窑时需要流出一定宽度的通风道,这样可以避免干燥时出现含水率不均匀现象,将芯板装完窑后要密封好,否则会影响干燥的质量,浪费能源。在干燥的过程中,若第三阶段干燥完毕后,芯板的含水率不在6%_8%的范围内,需要再进行一次蒸汽喷蒸处理。
[0033]本发明所述生产工艺制备的新型旋切芯板可以应用到地板中。本发明所述生产工艺制备的旋切原木生产的芯板能做芯板也能做背板,根据地板尺寸的要求将芯板进行切断,然后将切断后的芯板经过砂纸砂光处理后涂胶与表板压合成坯板,将坯板自然放置48h后投入机械加工生产。坯板经过修补砂光修边后成为素板,素板再进行精砂、再修补,再精砂后涂漆成为地板。
[0034]实施例2
[0035]一种新型旋切芯板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6]挑选原木,根据原木是否损坏及原木的规格尺寸,挑选出优质原木。截断挑选好的原木,截断时根据客户要求的尺寸进行截断,允许尺寸工差± 20mm。
[0037]将截好的原木放在蒸煮池中进行蒸煮,原木在蒸煮池中蒸煮时,为了可以提高原木的柔软度、为旋切优质原木,提高原木的出材率做准备,在蒸煮时,控制蒸煮池内的温度每小时升高4°C,当温度升至55 °C时,保持此温度,并在此温度下蒸煮12h;原木在55°C的蒸煮池中蒸煮12h后,调节蒸煮池内的温度到65 °C,在此温度下蒸煮25h;原木在65 °C的蒸煮池中蒸煮25h后,调节蒸煮池内的温度到75°C,在此温度下蒸煮37h;原木在75°C的蒸煮池中蒸煮37h后,调节蒸煮池内的温度到89°C,在此温度下蒸煮13h。这样循序渐进地提高原木的蒸煮温度,有利于提高原木的柔软度,使旋切更方便。
[0038]将经过蒸煮后的原木进行旋切,为了确保旋切机的工作速度快,减少杂物伤刀,对蒸煮后的原木进行表面清理,清理完成后方可转到旋切机进行旋切。旋切的芯板的厚度为7mm,允许出现±0.1mm的误差。为保证芯板的质量,旋切生产的芯板的表面不允许有背裂、刀痕,如发现以上情况需停机进行调整,以免影响产品的质量及下道工序加工。芯板旋切好后,按照需要加工的尺寸进行剪裁,然后对剪裁好的合格产品进行干燥。
[0039]将芯板放在干燥窑中分四个阶段进行干燥,第一阶段,控制干燥窑内的温度每小时升高5°C,当温度升高到46°C时,实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