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粘胶纤维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3416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茶叶粘胶纤维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胶纤维生产工艺,具体讲是涉及一种利用茶叶生产粘胶 纤维的工艺技术。属于纺织工艺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目前粘胶纤维是以木材、棉短绒等天然纤维素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工艺处 理而制得的一种用途广泛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由于该纤维及织物具有良好的吸、 放湿性,手感柔软,穿着舒适,接近天然棉性,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特别 是在回归自然、绿色消费的当今,以天然纤维为原料的织物需求更与日俱增, 但是随着木材、棉短绒等传统原料的日益短缺,生产成本急剧上升,因此,开发探索新的原料势在必行;同时从卫生、保健等角度出发,亦对纺织原料提出 更多的特性要求,最突出的即在保健功能要求上。现今国内外保健纤维及织物 均为在纤维或织物生产后期,添加药剂包围于纤维表面而达到目的,但在穿着 及应用过程中随着磨损及洗涤等物理、化学作用的影响,其功能逐渐降低以至 丧失,达不到保健目的,同时药剂也会造成一定过敏反应。 发明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茶叶生产粘胶纤 维的工艺,保健效果好,耐用、环保。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茶叶粘胶纤维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过程包括茶叶备料一切料 —筛选一洗料一预处理一蒸煮一除砂、浓縮一氯化一碱精制一漂白一酸处理一 除砂、浓縮一抄造一浸渍一压搾一粉碎一老成一黄化一研磨一溶解一过滤一脱 泡一过滤一纺丝一牵伸一切断一后处理一干燥一打包,具体为(1) 备料、切料将茶叶霉烂、变质后,经切料机切碎,切料规格长20 40mm;(2) 筛选、洗料切碎后料片经摇摆筛或跳筛筛选后,用热水冲洗料片, 水温60 8(TC;时间10 20分钟,以确保料片中所含泥沙、茶屑等充分淋掉;(3) 蒸煮在蒸煮器中进行蒸煮、制浆;(4) 碱精制碱精制在碱化塔中进行,具体技术条件为浆浓5 10%; NaOH用量对绝干浆量的2 6%;精制温度70 90°C; H202:对绝干浆量0. 5 1.5%;通氧气量对绝干浆量的0. 4 0.6%;时间60 100分钟;(5) 漂白漂白在漂白机中进行,具体技术条件为漂白浆浓5 8%;(6) 浸渍浸渍在浸渍桶中进行,具体技术条件为浸渍温度30 40°C; 碱液浓度230 250g/L;浸渍时间15 30分钟;(7) 压榨压搾在压搾机中进行,具体技术条件为甲纤含量31 33%; 烧碱含量14 16%;(8) 黄化黄化在黄化机中进行,具体技术条件为二硫化碳用量对碱 纤维素重的30 35%;温度终了温度35 40。C;时间40 80分钟;(9) 研磨研磨在粗、精磨机中进行,具体技术条件为粗磨粒度〈6 mm; 精磨粒度〈10ym;(10) 纺丝纺丝在纺丝机中进行,具体技术条件为酸浴液组成硫酸80 100gZL,硫酸钠200 300 g/L,硫酸锌30 45 g/L;酸浴落差〈5g/L;温度35 45°C;浸长400 500 Ml;(11) 后处理(酶处理)后处理在精炼机水洗后进行,在微酸性条件下进 行纤维素酶处理,以期通过生物催化作用,减少微细纤维,使纤维表面光滑, 并强化防菌功能。前述的茶叶粘胶纤维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霉烂、变质的茶叶,其茶多芬含量大于5. 0%。前述的茶叶粘胶纤维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煮工序,具体技术条件为用碱量以NaOH计对绝干浆量8 16《;液比1: 4 6; H202:对绝干浆 量1 3%;通氧气压力0. 70 0,90Mpa;升温总时间150 240分钟;保温温 度125 132°C;保温时间6 11小时。前述的茶叶粘胶纤维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蒸煮工序中加入保护剂,其用量为对绝干浆量的0.2 1.5%。,所述的保护剂的原料及配比为表 面活性剂金属螯合剂渗透剂=10: 10: 1。前述的茶叶粘胶纤维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蒸煮工序中,除NaOH 外,其余化工辅料均为用清水稀释5倍左右随碱液均匀加入。前述的茶叶粘胶纤维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漂白工序中,根据化纤浆粕质量要求及抗菌物质特性,漂白分两段变值漂白第一段PH = 9 11;用氯量对绝干浆量1 3%;温度35 38。C;时间 90 180分钟;第二段PH = 2 4;用氯量对绝干浆量0. 2 0. 5%;温度10 30°C;时 间10 — 30分钟。前述的茶叶粘胶纤维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浸渍工序中,还加入 变性剂,其用量为甲纤重量的0.1 1.0%。前述的茶叶粘胶纤维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黄化工序中,还加入 增强剂,其用量为对碱纤维素重的0.2 0.4%。。前述的茶叶粘胶纤维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纺丝工序中,酸浴时 还加入活性剂,其用量为0.2 0.5%。。前述的茶叶粘胶纤维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酶处理工序中,其具 体技术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19.8 22.8EGU/Kg; PH值5 6;温度30 40°C;以0.6g/L浓度喷洒于纤维表面,处理20 30分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贮量丰富、速生高产,并且自身具有天然抗菌、抗辐射物质茶多芬的茶叶为原料,由于在制浆及制胶中采用了温和的 处理条件,并加入保护剂等,经过工艺处理,所生产的粘胶纤维不仅具有普通 粘胶纤维的特性,而且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抗菌、抗辐射物质茶多芬,无须进行 药剂处理,即可达到抗菌、抗辐射的功能,且对人体无任何过敏等伤害,又不 怕水洗、磨损等,织物耐用,抗菌、抑菌、杀菌、抗辐射持久性长,还具有环 保、清新、凉爽、细腻等特性,达到了其它方法不能达到的目的。


图1为本发明的茶叶粘胶纤维制造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案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参照图l,本发明中的茶叶粘胶纤维的生产工艺流程为茶叶备料一切料一筛选一洗料一预处理一蒸煮一除砂、浓縮一氯化一碱精 制一漂白一酸处理一除砂、浓縮一抄造一浸渍一压榨一粉碎一老成一黄化一研 磨一溶解一过滤一脱泡一过滤一纺丝一牵伸一切断一后处理一干燥一打包。本发明的生产工艺不同于常规工艺之处是(1) 采用茶叶为原料生产粘胶纤维。(2) 用热水预热及洗涤料片。(3) 蒸煮工序采用缓和的NaOH—02—H202制桨工艺。(4) 蒸煮工序加入保护剂。(5) 碱精制工序增加氧气、双氧水处理。(6) 漂白实行变值漂白。(7) 浸渍工序加入变性剂。(8) 黄化工序加入增强剂。(9) 酸浴工序加入活性剂。(10) 增设研磨工序。(11) 在后处理后期,增加酶处理工序。本发明的茶叶粘胶纤维制造工艺与常规工艺相同的工艺参数为(1) 预处埋预处理在蒸煮器中进行,具体技术条件液比1: 2. 5 3. 5;温度160 180。C;时间100 180分钟。(2) 除砂、浓縮蒸煮合格的浆料经过除砂器除去其中所含的泥沙、铁质 等杂物,并由浓縮机浓縮至工艺要求,具体技术条件为除砂浆浓0.5 0.7%;除砂压力0. 30 0. 33Mpa;浓縮机出口浆浓3 4%。(3) 氯化氯化在氯化塔中进行,具体技术条件为氯化用氯量对绝干 浆量的1 4%;氯化浆浓2.8 3.2%;氯化时间40 60分钟;氯化温度;常温o(4) 酸处理酸处理在漂白机中进行,具体技术条件为盐酸用量对绝 干浆量的2 5%;时间20 60分钟;温度常温。(5) 抄造抄造在抄浆机中进行,具体技术条件为定量400 700g/m2; 水份8. 5 11. 5%。(6) 老成老成在老成鼓中进行,具体技术条件为温度18 25°C(7) 牵伸在集束机中进行总牵伸1. 9 2. 2倍;喷丝头牵伸1. 0倍。(8) 后处理(精练)精练在精练机中进行, 一洗水温度40 5CTC;碱洗 温度60 70°C;碱浓度6 8g/L; 二洗水温度;45 55°C;酸浓度1. 0 1.5 g/L;酸洗温度常温;三洗温度40 50°C;上油浓度6 8 g/L;上油 温度常温;精练时间10 15分钟。(9) 干燥干燥在烘干机中进行,前区烘干温度80 90°C;中区烘干温 度90 100°C;后区烘干温度90 95°C;烘干时间;10 20分钟。本发明的茶叶粘胶纤维生产工艺不同于常规的工艺参数为(1) 备料、切料霉烂、变质茶叶含量少于5.0%的茶叶经切料机切碎,切料 规格长20 40腿。(2) 筛选、洗料切碎后料片经摇摆筛或跳筛筛选后,用热水冲洗料片,水 温60 80°C;时间10 20分钟。(3) 蒸煮蒸煮在蒸煮器中进行,具体技术条件为用碱量以NaOH计对 绝干浆量8 16%;液比1: 4 6; H202:对绝干浆量1 3%;通氧气压力0. 70 0.90Mpa;保护剂对绝干浆量的0. 2 1.5%。;升温总时间150 240分钟; 保温温度125 132°C;保温时间6 11小时。蒸煮时加入保护剂,此助剂为本公司独自配制。除NaOH外,其余化工辅料 均为用清水稀释5倍左右随碱液均匀加入。(4) 碱精制碱精制在碱化塔中进行,具体技术条件为浆浓5 10%; NaOH 用量对绝干浆量的2 6%;精制温度70 90°C; H202:对绝干浆量0. 5 1. 5%;通氧气量对绝干浆量的0. 4 0. 6%;时间60 100分钟。(5) 漂白漂白在漂白机中进行,具体技术条件为漂白浆浓5—8%,根 据化纤浆粕质量要求及抗菌物质特性,漂白分两段变值漂白第一段PH二9 11;用氯量对绝干浆量1 3%;温度35 38°C;时间90 180分钟。第二段PH = 2 4;用氯量对绝干浆量0. 2 0. 5%;温度10 30°C;时 间10 30分钟。(6) 浸渍浸渍在浸渍桶中进行,具体技术条件为浸渍温度30 4(TC;碱 液浓度230 250g/L;变性剂甲纤重量的0. 1 1. 0%;浸渍时间15 30 分钟。(7) 压榨压搾在压搾机中进行,具体技术条件为甲纤含量31 33%; 烧碱含量14 16%。(8) 黄化黄化在黄化机中进行,具体技术条件为二硫化碳用量对碱纤 维素重的30 35%;温度终了温度35 4(TC;增强剂对碱纤维素重的0. 2 0.4%。;时间40 80分钟。(9) 研磨研磨在粗、精磨机屮进行,具体技术条件为粗磨粒度〈6 mm; 精磨粒度〈10ixm。(10) 纺丝纺丝在纺丝机中进行,具体技术条件为酸浴液组成硫酸80 100g/L,硫酸钠200 300g/L,硫酸锌30 45g/L;活性剂0.2 0.5 %。;酸浴落差〈5g/L;温度35 45°C;浸长400 500 IM。(11) 后处理(酶处理)后处理在精炼机水洗后进行,在微酸性条件下进行纤维素酶处理,以期通 过生物催化作用,减少微细纤维,使纤维表面光滑,并强化防菌功能,具体技术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19.8 22.8EGU/Kg; PH值:5 6;温度30 40°C; 以0.6g/L浓度喷洒于纤维表面,处理20 30分钟。以下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茶叶粘胶纤维生产工艺所需的原料茶叶、烧碱、H202,氧气、收氯、盐酸、漂液、二硫化碳、硫酸、硫酸钠、硫酸锌、表面活性剂、金属鏊合剂、渗透剂均采用现有技术产品,而(1) 保护剂采用由本公司独自配制的朋T保护剂,原料及配比表面活性剂 金属鳌合剂渗透剂=10: 10: 1。(2) 变性剂采用大连吉连(吉林)石油化学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生产的Lv-3变性剂。(3) 增强剂采用瑞典阿克苏一诺贝尔公司生产的V — 315增强剂。(4) 变性剂采用瑞典阿克苏一诺贝尔公司生产的SPIN653变性剂。(5) 粗磨、精磨机采用奥地利兰精公司生产的XW—40、 CW—40粗磨、精磨机。(6) 纤维素酶由丹麦NovoNordisk公司生产。 按本发明技术方案所述工艺步骤和技术条件操作,即可生产出茶叶粘胶纤维及天然保健型纤维。经批量生产, 一等品率达93%以上,保健效果明显,凉爽 等特性显著,且附加值高,产品大部分销往国外,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在茶叶粘胶纤维的试制过程中,经过不断摸索,总结出以下最佳工艺参数控制范围 实施例1:(1) 预处理液比1: 2.5;温度160。C;时间180分钟。(2) 蒸煮用碱量以NaOH计对绝干浆量8%;液比1: 4; H202:对绝干 浆量1%;通氧气压力0.70Mpa;保护剂HHT:对绝干浆量的0.2%。;升温总时间150分钟;保温温度125°C;保温时间ll小时。(3) 氯化氯化用氯量对绝干浆量的1%;氯化浆浓3.2%;氯化时间 60分钟;氯化温度常温。(4) 碱精制浆浓5%; NaOH用量对绝干浆量的2%;精制温度90°C; H202:对绝干浆量0.5%;通氧气量对绝干浆量的O. 4%;时间100分钟。(5) 漂白第一段PH^9;用氯量对绝干浆量1%;温度38°C;时间180分钟。 第二段PH二2;用氯量对绝干浆量0.2%;时间30分钟。(6) 酸处理盐酸用量对绝干浆量的2%;时间60分钟;温度常温。(7) 浸渍浸渍温度3(TC;碱液浓度230g/L; Lv — 3变性剂甲纤重量 的0. 1%;浸渍时间30分钟。(8) 压榨甲纤含量31%;烧碱含量16.3%。(9) 老成老成温度;18°C。(10) 黄化二硫化碳用量;对碱纤维素重的30%;温度终了温度35°C; V-315增强剂对碱纤维素重的0.2%。;时间80分钟。(11) 纺丝酸浴液组成硫酸80g/L,硫酸钠300 g/L,硫酸锌30 g/L; SPIN653活性剂:0.2%。;温度35°C;浸长500誦。(12) 后处理(酶处理)纤维素酶用量19.8EGU/Kg; PH值5;温度30'C;以0.6 g/L浓度喷洒于纤维表面,处理30分钟。(13) 成品质量干断裂强度2.26CN/dtex湿断裂强度1.34CN/dtex 干断裂伸长率24.1% 线密度偏差率+0. 60% 长度偏差率一5.8% 超长纤维0.2% 倍长纤维3. 3mg/100g 残硫量8. lmg/100g 疵点3. 5mg/100g 油污费纤维0 mg/100g 干强变异系数12.56% 白皮76.6%含油率0.16% 回潮率11.93% 等级优等品。实施例2:(1) 预处理液比1: 3;温度170。C;时间150分钟。(2) 蒸煮用碱量以NaOH计对绝干浆量13%;液比1: 5; H202:对绝干 浆量2%;通氧气压力0.80Mpa;保护剂HHT:对绝干浆量的0.8%。;升温总时 间200分钟;保温温度128°C;保温时间8. 5小时。(3) 氯化氯化用氯量对绝干浆量的2.5%;氯化浆浓3.0%;氯化时间 50分钟;氯化温度常温。(4) 碱精制浆浓8%; NaOH用量对绝干桨量的4%;精制温度80°C; H202:对绝干浆量1%;通氧气量对绝干浆量的0.5%;时间80分钟。(5) 漂白第一段PH40;用氯量对绝干浆量2%;温度37。C;时间130分钟。 第二段PP^3;用氯量对绝干桨量0.35%;时间20分钟。(6) 酸处理盐酸用量对绝干浆量的3.5%;时间40分钟;温度常温。(7) 浸渍浸渍温度35°C;碱液浓度:240g/L; Lv —3变性剂甲纤重量 的0.5%;浸渍时间24分钟。(8) 压榨甲纤含量32.1%;烧碱含量15.3%。(9) 老成老成温度;20°C。(10) 黄化二硫化碳用量;对碱纤维素重的33%;温度终了温度37°C; V-315增强剂对碱纤维素重的0. 3%。;时间60分钟。(11) 纺丝酸浴液组成硫酸90g/L,硫酸钠260 g/L,硫酸锌39 g/L;SPIN653活性剂:0.35%。;温度40。C;浸长450mm。(12) 后处理(酶处理)纤维素酶用量21EGU/Kg; PH值5.5;温度35°C;以0.6 g/L浓度喷洒于纤维表面,处理25分钟。(13) 成品质量 干断裂强度2.23CN/dtex 湿断裂强度1.52CN/dtex 干断裂伸长率23.3% 线密度偏差率+0.99%长度偏差率一2.6% 超长纤维0.4%倍长纤维2.2mg/100g 残硫量9.8mg/100g 疵点2. lmg/100g 油污费纤维0 mg/100g 干强变异系数15.40% 白皮77.2%含油率0. 12%回潮率12.93% 等级优等品。实施例3:(1) 预处理液比1: 3.5;温度18(TC;时间100分钟。(2) 蒸煮用碱量以NaOH计对绝干浆量16%;液比1: 6; H202:对绝干 浆量3%;通氧气压力0.90Mpa;保护剂朋T:对绝干浆量的1. 5%。;升温总时 间240分钟;保温温度132°C;保温时间6小时。(3) 氯化氯化用氯量对绝干浆量的4%;氯化浆浓2.8%;氯化时间40 分钟;氯化温度常温。(4) 碱精制浆浓10%; NaOH用量对绝干浆量的6%;精制温度70°C; H202:对绝干浆量1.5%;通氧气量对绝干浆量的O. 6%;时间60分钟。(5) 漂白第一段PH41;用氯量对绝干浆量3%;温度35。C;时间180分钟。 第二段PP^4;用氯量对绝干浆量0.5%;时间IO分钟。(6) 酸处理盐酸用量对绝干浆量的5°/。;时间20分钟;温度常温。(7) 浸渍浸渍温度40°C;碱液浓度250g/L; Lv — 3变性剂甲纤重量 的1.0%;浸渍时间10分钟。(8) 压榨甲纤含量33.3%;烧碱含量14.2%。(9) 老成老成温度;25°C。(10) 黄化二硫化碳用量;对碱纤维素重的35%;温度终了温度4(TC; V-315增强剂对碱纤维素重的0. 4%。;时间40分钟。(11) 纺丝酸浴液组成硫酸100g/L,硫酸钠300 g/L,硫酸锌45g/L; SPIN653活性剂:0.5%。;温度45。C;浸长400腿。(12) 后处理(酶处理)纤维素酶用量22.8EGU/Kg; PH值6.0;温度40°C;以0.6 g/L浓度喷洒于纤维表面,处理20分钟。(13) 成品质量干断裂强度2.24CN/dtex 湿断裂强度1.37CN/dtex 干断裂伸长率24.7%线密度偏差率+1.09% 长度偏差率_2.8% 超长纤维0.5%倍长纤维3. 5mg/100g 残硫量9,9mg/100g 疵点2. 2mg/100g 油污费纤维:0 mg/100g 干强变异系数14.18%白皮76.1% 含油率0.12%回潮率12.98%等级优等品。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 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权利要求
1. 茶叶粘胶纤维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工艺过程包括茶叶备料→切料→筛选→洗料→预处理→蒸煮→除砂、浓缩→氯化→碱精制→漂白→酸处理→除砂、浓缩→抄造→浸渍→压榨→粉碎→老成→黄化→研磨→溶解→过滤→脱泡→过滤→纺丝→牵伸→切断→后处理→干燥→打包,具体为(1)备料、切料将茶叶霉烂、变质后,经切料机切碎,切料规格长20~40mm;(2)筛选、洗料切碎后料片经摇摆筛或跳筛筛选后,用热水冲洗料片,水温60~80℃;时间10~20分钟;(3)蒸煮在蒸煮器中进行蒸煮、制浆;(4)碱精制碱精制在碱化塔中进行,具体技术条件为浆浓5~10%;NaOH用量对绝干浆量的2~6%;精制温度70~90℃;H2O2对绝干浆量0.5~1.5%;通氧气量对绝干浆量的0.4~0.6%;时间60~100分钟;(5)漂白漂白在漂白机中进行,具体技术条件为漂白浆浓5~8%;(6)浸渍浸渍在浸渍桶中进行,具体技术条件为浸渍温度30~40℃;碱液浓度230~250g/L;浸渍时间15~30分钟;(7)压榨压榨在压榨机中进行,具体技术条件为甲纤含量31~33%;烧碱含量14~16%;(8)黄化黄化在黄化机中进行,具体技术条件为二硫化碳用量对碱纤维素重的30~35%;温度终了温度35~40℃;时间40~80分钟;(9)研磨研磨在粗、精磨机中进行,具体技术条件为粗磨粒度<6mm;精磨粒度<10μm;(10)纺丝纺丝在纺丝机中进行,具体技术条件为酸浴液组成硫酸80~100g/L,硫酸钠200~300g/L,硫酸锌30~45g/L;酸浴落差<5g/L;温度35~45℃;浸长400~500mm;(11)后处理后处理在精炼机水洗后进行,在微酸性条件下进行纤维素酶处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粘胶纤维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霉烂、 变质的茶叶,其茶多芬含量大于5.0%。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茶叶粘胶纤维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煮工序,具体技术条件为用碱量以NaOH计对绝干浆量8 16G/();液比1: 4 6; H202:对绝干浆量1 3%;通氧气压力0. 70 0.90Mpa;升温总时间150 240分钟;保温温度125 132°C;保温时间6 11小时。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茶叶粘胶纤维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蒸煮工序中加入保护剂,其用量为对绝干浆量的0.2 1.5%。,所述的保护剂的 原料及配比为表面活性剂金属螯合剂渗透剂=10: 10: 1。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叶粘胶纤维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蒸煮工序中,除NaOH外,其余化工辅料均为用清水稀释5倍随碱液均匀加入。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粘胶纤维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漂 白工序中,根据化纤浆粕厲量要求及抗菌物质特性,漂白分两段变值漂白-第一段PH = 9 11;用氯量对绝干浆量1 3%;温度35 38。C;时间 90 180分钟;第二段PH = 2 4;用氯量对绝干浆量0. 2 0. 5%;温度10 30°C;时 间10 — 30分钟。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粘胶纤维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浸渍工序中,还加入变性剂,其用量为甲纤重量的O. 1 1.0%。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茶叶粘胶纤维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黄 化工序中,还加入增强剂,其用量为对碱纤维素重的0. 2 0. 4%。。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粘胶纤维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纺 丝工序中,酸浴时还加入活性剂,其用量为0.2 0.5%0。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粘胶纤维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 酶处理工序中,其具体技术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19.8 22. 8EGU/Kg; PH值 5 6;温度30 40°C;以0. 6g/L浓度喷洒于纤维表面,处理20 30分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茶叶生产粘胶纤维及其工艺技术,其工艺过程包括茶叶备料→切料→筛选→洗料→预处理→蒸煮→除砂、浓缩→氯化→碱精制→漂白→酸处理→除砂、浓缩→抄造→浸渍→压榨→粉碎→老成→黄化→研磨→溶解→过滤→脱泡→过滤→纺丝→牵伸→切断→后处理→干燥→打包,在生产工艺中采用缓和的制浆工艺,并加入保护剂,增加酶处理工序。本发明利用茶叶为原料生产粘胶纤维,开创了茶叶在纺织行业应用的先河;并且保留了茶叶原有的抗菌、抗辐射物质茶多芬,及环保、清新、凉爽、细腻等特点,从而使其纤维制品具有天然的抗菌、抑菌、杀菌、抗辐射等性能,为粘胶纤维及其功能性产品的开发创造了一个新领域。
文档编号D01F2/00GK101275292SQ200810025069
公开日2008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6日
发明者马爱民 申请人:南京辉恒纺织服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