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布料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9703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的布料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以进行紧縮(condense)缝制的缝纫机的布料进给 装置。
背景技术
己知一种紧縮缝制,其在利用缝纫机进行布料等被缝制物的缝 制的情况下,在缝制结束等时,减小缝制间距,使得线迹不易开线。
紧縮缝制中的缝制间距,例如,可以在返回缝制用的螺线管的 柱塞的移动路径上设置止动器,使该止动器与柱塞抵接的位置在柱塞 的移动方向上滑动而进行调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
另外,在缝纫机中,还可以将使被缝制物的进给方向反转的反 向进给杆与进给机构连结,利用该反向进给杆调节缝制间距。具体地 说,设置螺母,将板材的一端固定在缝纫机架上,而使另一端为自由 端。在该螺母上螺合螺栓,螺栓设置为配置在反向进给杆的移动路径 上。并且,在希望调节缝制间距的情况下,改变螺栓相对于螺母的旋 入量。其结果,因为螺栓与反向进给杆的抵接位置变化,所以可以调 节缝制间距。
专利文献l:特开平9一2483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根据前者的使止动器与螺线管的柱塞抵接的位置在柱塞 的移动方向上滑动而进行调节的方法,柱塞的移动方向与止动器的滑 动调节方向相同。因此,由于柱塞往复移动而与止动器抵接,存在止 动器的位置偏移,从而缝制间距偏移的问题。
另一方面,根据后者的使用反向进给杆调节缝制间距的方法, 需要在反向进给杆的移动路径上设置螺栓。因此,配置空间存在限制。
此外,支撑螺栓和螺母的板材也会以一端为支点弯曲。因此,由于反 向进给杆往复移动而与螺栓抵接,存在螺栓的位置偏移,从而缝制间 距偏移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 一种缝纫机的布料进给装置,其可以防止缝制间距的偏移。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为一种缝纫机的布料进给装置(1),其
具有-
进给机构,其利用在针板上出没且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进给动作
的进给齿,使被缝制物进给;
切换机构(63),其将由前述进给机构使被缝制物进给的方向 在正向和反向之间切换;以及
驱动装置(60),其具有与前述切换机构连结且可以往复移动 的驱动部(61)、和可进出地收容前述驱动部的主体部(62),该驱 动装置通过前述驱动部的动作,切换被缝制物的进给方向,
其特征在于,
设有移动限制部件(70),其通过与前述驱动部(61)或前述 切换机构抵接,限制前述驱动部的移动量,
前述移动限制部件设置在缝纫机架(F)上,可以在与前述驱动 部的往复移动方向相交的方向上,滑动调节安装位置,
前述移动限制部件形成为,可以利用向前述缝纫机架安装的位 置,使前述驱动部的移动量变化。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通过在与驱动部的往复移动方向 相交的方向上滑动调节移动限制部件,改变向缝纫机架的安装位置, 从而使驱动部的移动量变化。
由此,可以调节缝制间距。
在这里,移动限制部件因为可以在与驱动部的往复移动方向相 交的方向上滑动移动,所以驱动部或切换机构通过往复移动而与移动 限制部件抵接,可以解决移动限制部件的位置偏移而缝制间距偏移的 问题。
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为,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缝纫机的布料
进给装置上,其特征在于,
前述移动限制部件具有
非抵接部,其不与前述驱动部或前述切换机构抵接;以及
调节部,其利用与前述驱动部或前述切换机构的抵接位置,使 前述驱动部的可移动量变化。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效果的基础 上,在不调节驱动部的可移动量的情况下,可以一使非抵接部位于驱 动部或切换机构的移动路径上的方式安装移动限制部件。
另一方面,在调节驱动部的可移动量的情况下,可以以使调节 部位于驱动部或切换机构的移动路径上的方式安装移动限制部件。此 外,还可以通过移动限制部件的滑动移动而调节其在调节部的哪个位 置与驱动部或切换机构抵接。
发明的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通过在与驱动部的往复移动方向 相交的方向上,滑动调节移动限制部件,改变向缝纫机架的安装位置, 改变被限制的驱动部的移动量。
由此,可以调节缝制间距。
在这里,移动限制部件因为可以在与驱动部的往复移动方向相 交的方向上滑动,所以,通过使驱动部或切换机构往复移动而与移动 限制部件抵接,可以解决移动限制部件的位置偏移而缝制间距偏移的 问题。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发明,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效果的基础 上,在不调节驱动部的可移动量的情况下,可以以使非抵接部位于驱 动部或切换机构的移动路径上的方式,安装移动限制部件。
另一方面,在调节驱动部的可移动量的情况下,可以以使调节 部位于驱动部或切换机构的移动路径上的方式安装移动限制部件。此 外,还可以通过移动限制部件的滑动,调节使其在调节部的哪个位置 与驱动部或切换机构抵接。


图1是表示进给量调节机构及切换机构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表示驱动装置及止动器周围的结构的斜视图。
图3 (a)是止动器的俯视图,(b)是止动器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不调节缝制间距的情况下的止动器的安装位置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调节缝制间距的情况下的止动器的安装位置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调节缝制间距的情况下的止动器的安装位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于本发明涉及的缝纫机的布料进给装置的 最佳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各图中所示的 XYZ轴为基准,确定缝纫机的各部分的方向。也就是说,在将缝纫 机设置在水平面上的情况下,Z轴方向表示成为铅直方向的上下方 向,Y轴方向表示与缝纫机底座部的长度方向一致的左右方向,X轴 方向表示水平且与Y轴方向正交的前后方向。
<缝纫机的结构>
如图1所示,缝纫机的布料进给装置1是可以实施紧縮缝制的 缝纫机。
缝纫机的布料进给装置1具有未图示的进给机构,其利用在 缝纫机底座部(图示略)的针板上出没的进给齿(图示略),使作为 被缝制物的布料进给;以及进给量调节机构20 (参照图1),其增减 调节由该进给机构进行的一次进给动作的进给量、即进给间距。在这 里,进给量调节机构20还作为切换机构起作用,其正反切换由进给 机构使布料进给的方向。 (进给机构)
进给机构为公知的机构,详细说明省略,其具有进给台,其 安装有使布料进给的进给齿;上下进给机构,其向该进给台施加上下
方向的移动力;以及水平进给机构,其向进给台施加水平方向的移动力。
上下进给机构,具有通过缝纫机电动机的驱动而围绕Y轴旋转 的上下进给轴。在该上下进给轴上,以与该上下进给轴的轴心偏心的 状态,设置上下进给凸轮。在上下进给凸轮上,从外侧嵌入而连结上 下进给连杆的另一端部,前述上下进给连杆的一端与进给台连结,可 围绕Y轴自由转动。水平进给机构具有水平进给轴,其通过缝纫机 电动机的驱动围绕Y轴转动。在从该水平进给轴向上方延伸设置的 水平进给腕上,可以围绕Y轴自由转动地支撑进给台的一端。并且, 进给齿通过由缝纫机电动机的驱动进行的上下进给轴的旋转、及水平 进给轴的转动,施加由上下及左右方向的进给动作合成的进给动作。 其结果,进给齿在大致椭圆状(椭圆型)或大致四方形(箱型)的进 给动作的上死点附近,在缝纫机底座部的针板(图示略)上出没。由 此,使布料在水平方向(正方向或反方向)上移动。 (进给量调节机构)
如图1所示,进给量调节机构20具有进给调节体(图示略), 其变更水平方向上的进给齿的移动量。
进给量调节机构20具有进给调节台23,其在一端具有由正向进 给凸轮部23a及反向进给凸轮部23b构成的凸轮部,可以以轴23c 为中心转动地被支撑。
进给量调节机构20具有进给量调节标度盘21 ,该进给量调节标 度盘21具有通过进退移动而与凸轮部23a、 23b抵接的抵接部22, 通过经由该凸轮部23a变更进给调节台23的倾斜角度,从而输入布 料进给量的变更。
进给量调节机构20具有进给调节杆24,该进给调节杆24连结 为使进给调节台23和进给调节体一起转动。
进给量调节机构20具有进给调节弹簧29,其一端部经由弹簧钩 挂部30与进给调节杆24的上端部直接连结,对该上端部施加相对于 进给调节杆24朝向下方的预紧力,以使得正向进给凸轮23a压接到 抵接部22上。进给调节台23利用沿Y轴方向的轴23c,将其中间部可自由转 动地轴支撑在缝纫机架F上。在该进给调节台23的X轴方向的一端 设置凸轮部,其朝向操作者的作业位置侧,以大致V字状扩张。并 且,凸轮部的下部倾斜面成为用于调节正向进给时的布料进给量的正 向进给凸轮部23a,上部倾斜面成为用于调节反向进给时的布料进给 量的反向进给凸轮部23b (参照图1)。这些凸轮部23a、 23b通过与 进给量调节标度盘21的抵接部22抵接而变更其倾斜角度。此外,这 些凸轮部23a、 23b利用进给调节弹簧29的预紧力持续预紧,以使凸 轮部23a、 23b侧的端部上升,向正向进给凸轮部23a与抵接部22压 接的方向转动。
进给量调节标度盘21,可以沿X轴方向自由转动地支撑在成为 操作者的作业位置侧的缝纫机架F的侧壁上。在该进给量调节标度 盘21上,连结沿X轴方向与缝纫机架F的侧壁螺合的螺栓部。该螺 栓部的前端向缝纫机架F的内部凸出,成为与进给调节台23的凸轮 部23a或23b抵接的抵接部22。并且,如果通过操作者的操作使进 给量调节标度盘21转动,则抵接部22沿着X轴方向进行进退移动。 并且,抵接部22与凸轮部23a、 23b抵接而变更其倾斜角度,凸轮部 23a、 23b保持为该角度。
进给调节杆24,其上端部可围绕Y轴自由转动地与进给调节台 23的另一个端部连结。该进给调节杆24的下端部,经由沿Y轴方向 的台阶螺栓25,可以自由转动地与进给调节轴腕(图示略)的一端 部即摆动端部连结。在进给调节轴腕的另一端,经由沿着Y轴方向 的进给调节轴(图示略),可自由转动地连结进给调节体。进给调节 杆24利用进给调节弹簧29向下方预紧。
另外,进给调节杆24的下端部以大致< 字状弯曲形成,其弯曲 部利用台阶螺栓51,可自由转动地与驱动连杆50的一端连结,该驱 动连杆50可自由旋转地固定在缝纫机架F上。并且,在驱动连杆50 的另一端,连结后述的驱动装置60。也就是说,进给调节杆24用于 经由台阶螺栓25、进给调节轴腕、进给调节轴,将进给调节台23和 进给调节体连结,使它们一起转动。并且,通过使该进给调节杆24上下移动,变更进给调节体的围绕Y轴的倾斜,从而可以变更由上 述水平进给机构引起的进给齿向水平方向的移动量,变更布料进给 量。
另外,在进给调节杆24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设置朝向下方的 水平端部即颚部24a。
在缝纫机的布料进给装置1上,设置反向进给杆轴36,其沿Y 轴方向可自由转动地支撑在缝纫机架F上。在反向进给杆轴36的一 端固定反向进给杆35的一端,该反向进给杆35用于将由进给机构使 布料进给的方向切换为正方向或反方向。反向进给杆35的另一端, 向缝纫机架F的外侧延伸出,以L字状在操作者的作业位置侧延伸 设置。另外,在反向进给杆轴36的另一端,固定反向进给杆轴腕37, 其沿大致X轴方向水平地延伸出。在反向进给杆轴腕37的摆动端部, 沿Y轴方向突出设置销38。销38从下方与进给调节杆24的颚部24a 卡合。反向进给杆35被弹簧39向上方预紧,通常处于上方。
如果通过操作者的手动而向下操作反向进给杆35,则经由反向 进给杆轴36、反向进给杆轴腕37,销38大致向上方以弧状摆动。其 结果,与颚部24a卡合而使进给调节杆24向上方移动。由此,进给 调节台23的倾斜角度被变更,反向进给凸轮部23b与抵接部22压接。 另外,与此同时,进给调节体的倾斜角度被变更,进给齿的水平移动 方向向反方向反转。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反向进给杆35处于 上方的状态下,布料向正方向进给,在反向进给杆35被向下方压下 的状态下,布料向反方向进给。 (驱动装置)
如图1、图2所示,缝纫机的布料进给装置1具有与上述驱动连 杆50连结的驱动装置60。驱动装置60具有可以往复移动的作为 驱动部的柱塞61;以及可以进出地收容柱塞61的作为主体部的螺线 管62。通过使柱塞61相对于螺线管62进出,该动作使驱动连杆50 动作,从而切换布料的进给方向。
在柱塞61的前端,可自由旋转地连结反向进给腕63。该反向进 给腕63直接或经由连杆部件间接地与驱动连杆50连结。通过使柱塞
61进出,与柱塞61连结的反向进给腕63也与柱塞61 —起移动。此 外,反向进给腕63也构成切换机构的一部分。
螺线管62形成为大致箱形状,固定在设置于缝纫机架F上的安 装台81上。螺线管62上的柱塞61进出的正面部62a,形成为与安 装台81的上表面正交的平面状。 (移动限制部件)
作为移动限制部件的止动器70,通过与反向进给腕63抵接,限 制与反向进给腕63连结的柱塞61的移动量。
如图2、图3所示,止动器70经由安装台81,利用固定螺栓80 固定在缝纫机架F上,可以在与柱塞61的往复移动方向正交的方向 上,滑动调节安装位置。止动器70设置在夹在与柱塞61连结的反向 进给腕63、和螺线管62的正面部62之间的位置。
止动器70配置为,在固定在安装台81上的状态下,沿着与螺 线管62的正面部62a的表面方向平行的方向。
止动器70配置为,长度方向的一个侧缘沿着螺线管62的正面 部62a。
止动器70的长度方向的一个侧缘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伸出部 71,其伸出而与螺线管62的正面部62a抵接。
止动器70形成为,可以改变被向缝纫机架F的安装位置限制的 柱塞61的移动量。
具体地说,在止动器70的长度方向的侧缘形成非抵接部72, 其在柱塞61移动至最靠近螺线管62侧的情况下,也不会与反向进给 腕63抵接;以及调节部73,其利用与反向进给腕63的抵接位置, 改变柱塞61的可移动量。
非抵接部72形成为,从止动器70的侧缘向螺线管62的正面部 62a凹陷。
调节部73以与非抵接部72相连续的方式形成,其形成为,随 着远离非抵接部72,逐渐向反向进给腕部63侧伸出。
在止动器70上形成槽部74,其沿着止动器70的长度方向延伸, 同时,使固定螺栓80插入。即,在将止动器70安装到安装台81上
时,可以通过使止动器70沿着槽部74滑动,调节止动器70的安装 位置。槽部74和伸出部71,与螺线管的正面部62a平行地形成。 (缝制间距的调节方法)
下面,对于由上述缝纫机布料进给装置1进行的缝制间距的调 节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在不进行紧縮缝制的情况下,即不调节缝制间距 的情况下,以使非抵接部72位于反向进给腕63的移动路径上的方式, 将止动器70安装到安装台81上。
由此,因为柱塞61不会由于反向进给腕63与止动器70的抵接 而阻碍移动,所以,柱塞61可以在可移动的范围内自由地移动。由 此,可以直接以缝制间距进行缝制。
如图5所示,在进行紧縮缝制的情况下,即调节缝制间距的情 况下,以使调节部73位于反向进给腕63的移动路径上的方式,将止 动器70安装到安装台81上。
由此,柱塞61因反向进给腕63与止动器70的调节部73的抵 接而阻碍移动。其结果,因为柱塞61的移动距离变化,所以可以改 变缝制间距。
此外,也可以在希望改变缝制间距的变化的比例的情况下,改 变反向进给腕63所抵接的调节部73的位置。例如,在希望使缝制间 距比在图5所示的抵接位置所实现的缝制间距更小的情况下,如图6 所示,只要在止动器70的调节部73中的向反向进给腕63伸出的位 置处,使其与反向进给腕63抵接,从而确定止动器的位置即可。
<作用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缝纫机的布料进给装置1,通过在与柱塞61的 往复移动方向相交的方向上滑动调节止动器70,改变向缝纫机架F 的安装位置,从而可以改变被限制的柱塞61的移动量。
由此,可以调节缝制间距。
在这里,止动器70可以在与柱塞61的往复移动方向相交的方 向,例如正交方向上滑动,且止动器70的伸出部71与螺线管62的 正面部62a (主体部)抵接,所以通过使反向进给腕63往复移动而
与止动器70抵接,可以解决止动器70的位置偏移、缝制间距偏移的问题。
另外,因为没有如现有技术所示,使用反向进给杆调节缝制间 距,所以也不存在缝制间距偏移的问题。
另外,在不调节柱塞61的可移动量的情况下,可以以使非抵接 部72位于反向进给腕63的移动路径上的方式安装止动器70。
另一方面,在调节柱塞61的可移动量的情况下,可以以使调节 部73位于反向进给腕63的移动路径上的方式,将止动器70安装在 安装台81上。此外,也可以通过止动器70的滑动,调节其在调节部 73的哪个位置与反向进给腕63抵接。
<其它>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形成非抵接部、 调节部的位置可以是任意的,只要是在止动器的侧缘的反向进给腕的 移动路径上即可,可以是任意位置。
另外,不限于使反向进给腕与止动器抵接的结构,也可以是使 柱塞与止动器抵接的结构。
另外,如果在调节部处设置与缝制间距相对应的刻度,则因为 可以很容易地进行止动器的固定位置的调节,所以优选。
另外,与反向进给腕63抵接的调节部不限于倾斜面,也可以以 阶梯状形成。由此,虽然不能连续地调节缝制间距,但可以使得位置 调节变得容易。
权利要求
1.一种缝纫机的布料进给装置,其具有进给机构,其利用在针板上出没且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进给动作的进给齿,使被缝制物进给;切换机构,其将由前述进给机构使被缝制物进给的方向在正向和反向之间切换;以及驱动装置,其具有与前述切换机构连结且可以往复移动的驱动部、和可进出地收容前述驱动部的主体部,该驱动装置通过前述驱动部的动作,切换被缝制物的进给方向,其特征在于,设有移动限制部件,其通过与前述驱动部或前述切换机构抵接,限制前述驱动部的移动量,前述移动限制部件设置在缝纫机架上,可以在与前述驱动部的往复移动方向相交的方向上,滑动调节安装位置,前述移动限制部件形成为,可以利用向前述缝纫机架安装的位置,使前述驱动部的移动量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布料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移动限制部件具有非抵接部.其不与前述驱动部或前述切换机构抵接;以及 调节部,其利用与前述驱动部或前述切换机构的抵接位置,使 前述驱动部的可移动量变化。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纫机的布料进给装置,其可以防止紧缩缝制间距的偏移。其具有进给机构,其利用在针板上出没且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进给动作的进给齿使被缝制物进给;进给调节体,其调节水平方向的进给齿的进给量;切换机构,其正反切换由进给机构使被缝制物进给的方向;以及驱动装置,其具有与切换机构连结且可往复移动的驱动部、和可进出地收容驱动部的主体部,其通过驱动部的动作切换被缝制物的进给方向,其中,具有移动限制部件,其通过与驱动部或切换机构抵接而限制驱动部的移动量,移动限制部件设置在缝纫机架上,可以在与驱动部的往复移动方向相交的方向上滑动调节安装位置,移动限制部件形成为,可以改变被安装位置限制的驱动部的移动量。
文档编号D05B27/00GK101353848SQ20081013328
公开日2009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7日
发明者佐佐木义行, 岩田寿之, 石井一明, 绪方孝宏 申请人:Juki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