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式送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194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动式送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一种送纱装置,尤指一种利用气动吹引方式使纱线自动入纱,使具有 较佳气密效果、准确性,并能提高其入纱操作的质量及效率性的气动式送纱装置。
背景技术
现行织布厂是利用针织机来进行布批的织造, 一般针织机设有数目庞大的喂纱器(90 至120个以上),每一喂纱器穿设一条纱线,纱线在进入该喂纱器前是呈纱线绕巻状的纱 轮,当纱轮的纱线抽引供应完毕或欲更换其它纱线的纱轮时,需将新的纱轮纱线以气动 方式接入一纱线引导管道,使各条纱线能井然有序且不相干扰地进入喂纱器、针织机进 行织造。由于现有气动装置其气密效果不佳,致其纱线的吹送入纱操作难以准确进行, 时有落线、漏接的现象,而因纱轮的数量庞大,在进行新纱轮纱线的更换接引时,常需 额外的人力、时间进行气动入纱操作所产生的落线、漏接的处理,相当不符经济效益, 显非理想的操作方式而有加以改进的必要。因此,如何针对现有纱线接引送纱操作上的 缺失问题加以彻底解决,并符合运作使用上的经济效率,诚是业界或有智之士应加以探 究、突破的重点方向。
鉴于现有纱线接引操作上的缺点及其结构设计上未达理想的事实,本发明人基于多 年从事此业研发设计及制造营销的经验,着手研发其解决方案,希望能开发出一种更具 操作简便及效率性的气动式送纱装置,以促进此业的发展,遂经多时的构思而有本发明 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动式送纱装置,其能通过气动方式使纱线自动被吹引 进入纱线引导管道,且其入纱操作具有极好的气密性、精准性,使纱线接引操作具有相 当的便利性及迅速性,可免除额外人工进行纱线漏接处理的费时、费工,进而能积极提 高其生产效率而符合经济效益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一接引装置,其包括有一接引本体及该接引本体向后延伸凸 出的接气管,该接引本体设有内部一气动容室,该接气管内部设有一连通该气动容室的接气道,该接引本体前端设有一置纱区,该置纱区设有一连通该气动容室的排气孔道; 一管道装置,包括有一连结置于该排气孔道上方的导气管; 一送气装置,包括一送气接 头,该送气接头内设有一用与该接气管连结的封抵组件;该接引本体的该内进一步设置.-一弹簧; 一抵接件,抵接于该弹簧,该抵接件上设有一封阻圈; 一气动件,固设于该气 动容室内,该气动件设有一用以容设该抵接件的中空通道,该气动件设有通气凹部,该 通气凹部上设有一连通该气动容室的通气孔,该气动件后端缘设有一斜面,该斜面是受 该封阻圈的抵顶封阻; 一按压帽件,套接于该抵接件前端并凸伸出该气动容室,该按压 帽件是用以连动该抵接件。
该气动容室具有前端一径宽较大的抵接缘面及后端部位的一抵接凹环,该接引本体 设有后端部位设有一螺孔,该接引本体后端下设有一底缺部。
该接引本体前端上方设有一导引部,该导引部后端中央部位设有一导纱凹槽,该导 纱凹槽的后方设有一置纱区,该置纱区设有一连通该气动容室的排气孔道,该接引本体 设有位于该置纱区上方的一管接套。
该抵接件后端设有径宽较小的弹簧接杆及一抵接环端,该抵接件向前凸伸有一径宽 较小的抵接杆,该抵接杆前端设有复数个紧迫环,该紧迫环后继部位设有前凸环部及后 凸环部,该后凸环部的后方是形成一用以供该封阻圈设置的凹环槽。
该气动件设有前端一径宽较大的抵接凸环,该通气凹部的两侧设有封抵端,该按压 帽件后端设有一用以套接于该抵接件的该抵接杆前端的孔柱,该孔柱抵接定位于该前凸 环部,该按压帽件是凸伸出该气动容室。
该管道装置包括有一用以套设该导气管的曲管,该曲管设有弯曲部位的一弧凸部及 该弧凸部下方的弧凸环部,该导气管的底缘是套设有一纱眼孔套,该曲管上方是连接有 一送纱管。
其包括有一用以设置该气动式送纱装置的定位板,该定位板设有至少一管道穿孔、 定位孔及本体穿孔,该管道穿孔两侧设有供该弧凸环部定位的侧槽孔,该定位孔以螺杆 螺结于该接引本体的该螺孔,该接引本体的该底缺部抵置于该本体穿孔底缘。
该送气装置为一呈三通管的送气接头,包括有相连通的一第一送气管、第二送气管 及第三送气管,该第一送气管、第二送气管及第三送气管内分别设有一封抵组件,该封 抵组件是与一气管组接,该气管是连通一压縮机。
该封抵组件包括有一封阻圈、抵环件、爪形弹簧、套口环件及压头环件,其中该抵环件后端具有一抵顶该封阻圈的凸环部,该爪形弹簧为一中空碟形体,包括有复数内缘 具有分离缺缝的组片,该套口环件前端具有一凸环部,该压头环件是插设于该套口环件 内,包括有前端的中央接口及外环的压环部,该压头环件后端设有用以抵接于该爪形弹 簧的锥环部。
该送气装置包括有至少一送气管,该接引本体设有一十字型的固定座,该固定座上 设有一螺孔。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可自动精准、迅速地完成纱线接引操作,具有极好的经济效益性。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特征及其它功效有进一步的了解,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组合示意图2为本发明的分解示意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组装示意图4为本发明的剖视示意图5为本发明送气装置组装操作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送气装置组装操作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气动操作示意图一;
图8为本发明气动操作示意图二;
图9为本发明组装应用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发明组装应用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发明送气装置另一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请阅图1至图4,本发明气动式送纱装置1包括有一接引装置10、管道装置30及送 气装置50。接引装置10包括有一接引本体11及接引本体11向后延伸凸出的接气管12, 且接引本体11内部设有一具开口 140的气动容室14(参图4)。气动容室14前端具有一 径宽较大的抵接缘面141,且其后端部位具有一抵接凹环142。接气管12内部设有一连 通气动容室14的接气道121,且接气道121后端具有一接开口 122。
接引本体11前端上方设有一向后倾斜延伸的导引部13,且导引部13后端中央部位
6设有一导纱凹槽131。于导纱凹槽131之后方设有一置纱区132,且置纱区132设有一呈 倾斜状的排气孔道133并连通于气动容室14。
接引本体11设有位于置纱区132上方略呈一弧管状的一管接套15及于其后端部位 设有一螺孔16,而于接引本体11后端下设有一底缺部17。
此外,气动容室14内设有弹簧21与抵接件22,弹簧21用以抵接于抵接凹环142。 抵接件22后端设有径宽较小的弹簧接杆221与一抵接环端222,且弹簧21可藉由抵接 环端222以套设于弹簧接杆221上并抵接于抵接环端222。
抵接件22更向前凸伸有一径宽更小的抵接杆223,且抵接杆223前端设有数个紧迫 环226。紧迫环226与抵接杆223之间的适当位置设有前凸环部224及后凸环部225。后 凸环部225的后方形成有一凹环槽227,且凹环槽227上设有如橡胶圈之等效组件的封 阻圈23。
于气动容室14内设有气动件24,且气动件24包含有一中空通道241。于气动件24 前端设有一径宽较大的抵接凸环242,且于抵接凸环242后方适当部位设有呈一凹环槽 面的通气凹部243。通气凹部243上设有一连通气动容室14的通气孔244,且通气凹部 243的两侧设有封抵端245,即通气凹部243是位于该二封抵端245之间。
于气动件24后端缘设有一向内的斜面246,该斜面246接连于中空通道241。组合 时,气动件24的抵接凸环242是紧抵接于该气动容室14的抵接缘面141处,而通气凹 部243则相对应于该排气孔道133,即该二封抵端245是位于该排气孔道133的两侧, 且该封抵端245是抵接于该气动容室14,具有封阻气流效果。
再者,抵接件22的抵接杆223是插入中空通道241内,并使后凸环部225封阻于该 中空通道241后端。封阻圈23受弹簧21的抵顶而紧贴触于气动件24后端的斜面246。
此外, 一按压帽件25可对接于气动件24。于按压帽件25后端设有一径宽较小的孔 柱251用以套接抵接件22的抵接杆223前端,且抵接定位于前凸环部224,并使按压帽 件25凸伸出气动容室14的开口 140。
管道装置30包括有一曲管31,且曲管31下方套设有一导气管32。曲管31设有弯 曲的弧凸部311及于弧凸部311下方的弧凸环部312。导气管32的底缘套设有一纱眼孔 套321。
组合时,导气管32是插结于管接套15,并使纱眼孔套321对应于接引本体11的置 纱区132及排气孔道133,且导气管32与排气孔道133是大约呈同样的倾斜度。如图3所示, 一定位板60用以设置复数气动式送纱装置1,定位板60由上而下设 有复数成组的管道穿孔61、定位孔62及本体穿孔63,其中管道穿孔61略呈椭行孔而供 曲管31穿设定位且使曲管31的弧凸环部312卡接于管道穿孔61两侧的侧槽孔611处。
定位孔62可供一螺杆64螺结于接引本体11的螺孔16,使得接引本体11固设于定 位板60上。本体穿孔63提供接引本体11穿设定位,并使接引本体11的底缺部17抵置 于本体穿孔63底缘,藉由上述连接过程使气动式送纱装置1至少可三点固定设置于该定 位板60上,且曲管31的上方是连接有一送纱管33。
如图2、 3所示,送气装置50为一呈三通管的送气接头,包括有以连结管54相连通 的一第一送气管51、第二送气管52及第三送气管53,该第一、二、三送气管51、 52、 53分别具有第一、二、三接口511、 521、 531,第一、二、三送气管51、 52、 53内分别 设有一封抵组件40,以第一送气管51的组装为例(第二、三送气管52、 53同),封抵组 件40包括有相继设于第一送气管51内的封阻圈41、抵环件42、爪形弹簧43、套口环 件44及压头环件45,其中封阻圈41如橡胶圈等。
抵环件42后端具有一抵顶于封阻圈41的凸环部421,且爪形弹簧43是略呈一中空 碟形体并包括有复数内缘具有分离缺缝432的组片431 。套口环件44前端具有一凸环部 441,且套口环件44是插固于第一送气管51的第一接口 511处,并使凸环部441抵接于 第一接口 511外侧。压头环件45是插设于套口环件44内,并包括有前端的中央接口 450 及外环的压环部451。压头环件45后端设有锥环部452抵接于爪形弹簧43。另于第一送 气管51上下端临该第二送气管52、第三送气管53处设有角置管512。
如图5所示,当送气装置50未组合时接引本体11时,压头环件45受爪形弹簧43 的弹性抵顶而向外,且此时该爪形弹簧43的内圈直径较小也无法使该接气管12插入。
当该送气装置50欲进行组合时,如图6所示,按压该压头环件45使向内抵推爪形 弹簧43,造成爪形弹簧43受挤压而使内圈直径变大,即可插入接气管12。当压头环件 45放松后,爪形弹簧43回复并夹住该接气管12,而完成该送气装置50与接引本体11 的组装。
同样,该第二送气管52、第三送气管53也藉该封抵组件40分别与气管54组接, 该气管54是用以连结一压縮机(Air Compresser)80及连结各送气装置50间,如图10所 示。
如图7、 8所示,当本发明欲进行气动式送纱时,即先将一纱轮100的纱线IOI(如图10所示)拉引置于该接引本体11的置纱区132处,然后再按压该按压帽件25,按压 帽件25将推抵前凸环部224使抵接件22向后,并使封阻圈23脱离气动件24的斜面246 的抵顶封阻,使气动件24后端的中空通道241得以局部开通。如此,气流(如图7、 8所 示两个送气方向皆可)将通过送气装置50、接气管12的接气道121进入接引本体11的 气动容室14内,并继由抵接件22的周围从抵接件22与气动件24的斜面246间通路进 入中空通道241内,接下来再通过通气孔244、通气凹部243而进入排气孔道133内, 此时因为高压气流的作用使置于置纱区132的纱线101(包含纱线头端部份)将被冲击吹 送而相继进入导气管32、曲管31及送纱管33内(如图9、 IO所示)。送入送纱管33内 的纱线101将被导引至喂纱器、针织机(未图示)进行织造。
当瞬间送纱作业完成后,放开按压帽件25,使抵接件22、按压帽件25受弹簧21 的回复弹力抵顶而向前,并使封阻圈23再次对气动件24的斜面246产生抵顶封阻,以 使前述气流的通路(气道)形成封闭。
如图11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呈单一通管送气接头的送气装置50A,即送气装 置50A包括有一送气管55,且送气管55同样是设有封抵组件40及连结接引装置10的 接引本体ll,并使其压头环件45凸伸出送气管55外,用以插接气管54(连结压縮机)。 而接引本体11于管接套15的后端设有一十字型的固定座513,该固定座513上设有一 螺孔514。
本发明气动式送纱装置,通过上述构件能使纱线入纱操作具有极好的气密性及准确 性,能避免入纱操作上的诸多漏失而积极提高其入纱操作的质量及效率性。
综合以上所述,本发明确实为一相当优异的创思,依法提出申请发明专利;但是上 述说明的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说明,凡依本发明的技术手段所延伸的变化, 皆应落入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特此说明。
9
权利要求
1.一种气动式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接引装置(10),包括有一接引本体(11)及该接引本体(11)向后延伸凸出的接气管(12),该接引本体(11)设有内部一气动容室(14),该接气管(12)内部设有一连通该气动容室(14)的接气道(121),该接引本体(11)前端设有一置纱区(132),该置纱区(132)设有一连通该气动容室(14)的排气孔道(133);一管道装置(30),包括有一连结置于该排气孔道(133)上方的导气管(32);一送气装置(50),包括一送气接头,该送气接头内设有一用与该接气管(12)连结的封抵组件(40);该接引本体(11)内进一步设置一弹簧(21);一抵接件(22),抵接于该弹簧(21),该抵接件(22)上设有一封阻圈(23);一气动件(24),固设于该气动容室(14)内,该气动件(24)设有一用以容设该抵接件(22)的中空通道(241),该气动件(24)设有通气凹部(243),该通气凹部(243)上设有一连通该气动容室(14)的通气孔(244),该气动件(24)后端缘设有一斜面(246),该斜面(246)是受该封阻圈(23)的抵顶封阻;一按压帽件(25),套接于该抵接件(22)前端并凸伸出该气动容室(14),该按压帽件(25)是用以连动该抵接件(2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式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动容室(14)具有前 端'径宽较大的抵接缘面(141)及后端部位的一抵接凹环(142),该接引本体(ll)设有后 端部位设有一螺孔(16),该接引本体(11)后端下设有一底缺部(17)。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式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接引本体(ll)前端上 方设有一导引部(13),该导引部(13)后端中央部位设有一导纱凹槽(131),该导纱凹槽 (131)的后方设有一置纱区(132),该置纱区(132)设有一连通该气动容室(14)的排气孔道 (133),该接引本体(11)设有位于该置纱区(132)上方的一管接套(15)。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式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抵接件(22)后端设有 径宽较小的弹簧接杆(221)及一抵接环端(222),该抵接件(22)向前凸伸有一径宽较小的 抵接杆(223),该抵接杆(223)前端设有复数个紧迫环(226),该紧迫环(226)后继部位设 有前凸环部(224)及后凸环部(225),该后凸环部(225)的后方是形成一用以供该封阻圈(23)设置的凹环槽(227)。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动式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气动件(24)设有前端 一径宽较大的抵接凸环(242),该通气凹部(243)的两侧设有封抵端(245),该按压帽件(25) 后端设有一用以套接于该抵接件(22)的该抵接杆(223)前端的孔柱(251),该孔柱(251) 抵接定位于该前凸环部(224),该按压帽件(25)是凸伸出该气动容室(14)。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式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管道装置(30)包括有 一用以套设该导气管(32)的曲管(31),该曲管(31)设有弯曲部位的一弧凸部(311)及该弧 凸部(311)下方的弧凸环部(312),该导气管(32)的底缘是套设有一纱眼孔套(321),该曲 管(31)上方是连接有一送纱管(33)。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动式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用以设置该 气动式送纱装置的定位板(60),该定位板(60)设有至少一管道穿孔(61)、定位孔(62)及 本体穿孔(63),该管道穿孔(61)两侧设有供该弧凸环部(312)定位的侧槽孔(611),该定 位孑L(62)以螺杆(64)螺结于该接引本体(11)的该螺孔(16),该接引本体(ll)的该底缺部 (17)抵置于该本体穿孔(63)底缘。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式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送气装置(50)为一呈 三通管的送气接头,包括有相连通的一第一送气管(51)、第二送气管(52)及第三送气管 (53),该第一送气管(51)、第二送气管(52)及第三送气管(53)内分别设有一封抵组件(40), 该封抵组件(40)是与一气管(54)组接,该气管(54)是连通一压縮机(80)。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式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封抵组件(40)包括有 一封阻圈(41)、抵环件(42)、爪形弹簧(43)、套口环件(44)及压头环件(45),其中该抵环 件(42)后端具有一抵顶该封阻圈(41)的凸环部(421),该爪形弹簧(43)为一中空碟形体, 包括有复数内缘具有分离缺缝(432)的组片(431),该套口环件(44)前端具有一凸环部 (441),该压头环件(45)是插设于该套口环件(44)内,包括有前端的中央接口(450)及外 环的压环部(451),该压头环件(45)后端设有用以抵接于该爪形弹簧(43)的锥环部(152)。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式送纱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送气装置(50)包括有 至少一送气管(55),该接引本体(11)设有一十字型的固定座(513),该固定座(513)上设 有一螺孔(514)。
全文摘要
本发明气动式送纱装置包括接引装置、管道装置与送气装置,且于接引装置内设气动容室以连通置纱区的排气孔道,管道装置连接于排气孔道上方的导气管,而送气装置通过一封抵组件与接引装置的接气管连结;接引装置又设置弹簧、抵接于弹簧的抵接件与气动件,抵接件上设封阻圈;气动件固设于气动容室内,且设有用以容设抵接件的中空通道;气动件更设有通气凹部与气动容室相连通,气动件后端缘设受封阻圈抵顶封阻的斜面及一套接于抵接件前端并凸伸出气动容室的按压帽件,以连动抵接件;因此使纱线以气动式自动引入送纱管道内,且其送纱操作具有极佳的气密性与精准性,使送纱操作具有相当的便利性及迅速性,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D04B27/10GK101684587SQ200810168209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5日
发明者陈仁惠, 陈伯霖, 陈佩莹 申请人:陈仁惠;陈佩莹;陈伯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