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型双尘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058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凹凸型双尘笼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有效除尘作用的凹凸型双尘笼,尤其是能提高除尘效率和装
置稳定性的凹凸型双尘笼。
背景技术
在开清棉工艺过程中,为了得到充分纯净的纺织原料,以保证生产出品质优良的
棉巻,常会使用尘笼机构来除去原料中的细杂、尘土以及短绒,整个尘笼机构主要由风机、
风道、转轴、尘笼主体等部件组成,其工作过程大致如下电机带动尘笼旋转,且通过风机和
风道在尘笼内部产生负压气流,气流由尘笼表面孔道吸入,并有风机抽出,而棉流在尘笼附
近受其内部负压气流作用,吸附在尘笼表面,随尘笼一同旋转,在运动过程中,纺织原料内
夹杂的细杂、尘土及短绒通过尘笼表面孔道流入其内部,随负压气流排出。 而在目前常使用的双尘笼机构,如单打手成巻机的的双尘笼机构中,两尘笼都是
直圆柱形的,这种尘笼虽然也具有一定的除尘效用,但是其结构特点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首
先,直圆柱型的表面积较小,工作过程中若棉流量较大,则其表面附着的棉层将很厚,对于
外层的原料来说,它所夹杂的尘土、短绒等是很难被吸入尘笼内部的,再者,当棉流量大时,
尘笼表面附着的纺织原料较多,尘笼所承受的作用力也较大,在转动过程中容易在纵向上
发生晃动,这对气流的稳定性会造成影响,从而影响纺织原料在尘笼表面的附着效果,因此
说,该种双尘笼机构的除杂效率和结构稳定性都不够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直圆柱型双尘笼机构除杂效率不高,且结构稳定性差的不足,本 发明提供一种凹凸型双尘笼,该凹凸型双尘笼由一个凹圆柱尘笼和一个凸圆柱尘笼组成, 不仅能有效地除杂,而且提高了除杂效率及结构稳定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两尘笼中的一个制成中间凹陷的 凹圆柱状,另一个制成中间外凸的凸圆柱状,两尘笼轮廓母线相吻合,尘笼转轴、风机、风道 等其他辅助结构以及两尘笼表面之间的距离与原双尘笼结构相同,在尘笼除杂过程中,风 机抽风,气流从尘笼表面吸入,棉块被吸附在尘笼表面,由于尘笼表面积增大,棉流量不变, 使尘笼表面棉层被拉薄,尘杂松散度高,便于被吸入尘笼排出,而双尘笼的凹凸机构在纵向 方向上相互咬住,使整个机构结构稳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但可以有效地除去尘杂,而且通过增加了表面积使表面 棉层变薄,尘杂松散度高,除杂效率较高,并且其巧妙的结构布置使整个双尘笼结构稳定性 很高。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具体实施中,将原双尘笼结构中的一个制成中间凹陷的凹圆柱状,其两端直径 与原尘笼相同,中部直径最小,为原尘笼直径的0. 8倍,母线为一圆弧,另一个制成中间外凸的凸圆柱状,两端直径与原尘笼相同,中部直径最大,为原尘笼的1.2倍,母线亦为一圆弧,则两尘笼母线相互吻合,尘笼转轴、风机、风道等其他辅助结构以及两尘笼表面之间的距离与原双尘笼结构相同,在尘笼除杂过程中,风机抽风,气流从尘笼表面吸入,棉块被吸附在尘笼表面,由于尘笼表面积较大,尘笼表面棉层较薄,尘杂松散度高,便于被吸入尘笼排出,而双尘笼的凹凸机构在纵向方向上相互咬住,使整个机构结构稳定。
权利要求
一种凹凸型双尘笼,能有效地除去清棉工艺过程中的尘杂,其特征是主体由两个尘笼组成,其中一个为中间凹陷的凹圆柱状,另一个为中间外凸的凸圆柱状,两尘笼轮廓母线相吻合,尘笼转轴、风机、风道等其他辅助结构以及两尘笼表面之间的距离与原双尘笼结构相同,双尘笼的凹凸机构在纵向方向上相互咬住,整个机构结构稳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凸型双尘笼,其特征是凹尘笼两端直径与原尘笼相同,中部直径最小,为原尘笼直径的0. 8倍,母线为一圆弧,凸尘笼两端直径与原尘笼相同,中部直径最大,为原尘笼的1. 2倍,母线亦为一圆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凹凸型双尘笼,应用于开清棉工艺除杂过程中,它的设计方案如下将两尘笼中的一个制成中间凹陷的凹圆柱状,另一个制成中间外凸的凸圆柱状,两尘笼轮廓母线相吻合,尘笼转轴、风机、风道等其他辅助结构以及两尘笼表面之间的距离与原双尘笼结构相同,在尘笼除杂过程中,风机抽风,气流从尘笼表面吸入,棉块被吸附在尘笼表面,由于尘笼表面积增大,棉流量不变,使尘笼表面棉层被拉薄,尘杂松散度高,便于被吸入尘笼排出,而双尘笼的凹凸机构在纵向方向上相互咬住,使整个机构结构稳定,该凹凸型双尘笼与现有双尘笼结构相比,其除杂的效率更高,而且结构稳定性更好。
文档编号D01G9/14GK101705540SQ200910232468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7日
发明者李钟平 申请人:李钟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