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革废水分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605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制革废水分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分流装置,尤其是一种将皮革鞣制、复鞣时产生的含铬 废水单独分离出来的分流装置。
背景技术
鞣制是皮革加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在目前众多的鞣制方法中以铬鞣法的鞣制性 能最为良好,原料皮经铬鞣后,革身柔软丰满,里面细致、弹性较好,因此被业界广泛认可。 皮革的鞣制、复鞣、染色、摔软等工艺都要用到转鼓,由于铬鞣工艺中皮革对铬鞣剂的吸收 率只有70%左右,剩余的铬鞣剂随加工废水排出并与其他制革工序产生的污水混合,含铬 废水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排放,现有技术中给出了不少处理含铬废 水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铬鞣废水中一旦混入其他制革废水,现有的处理 方法就难以适用了,提高了废水的处理难度。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制革废水分流装 置,加工时将铬鞣废水与其他制革废水进行分离,便于铬鞣废水的处理,降低处理难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革废水分流装置,其 特征在于包括设于鞣制转鼓下方的集液装置,所述集液装置包括外壳及设于外壳内收集 污水用的集液槽,所述外壳上设有排液管I与排液管II,所述排液管I的进液口与排液管 II的进液口分别连通集液槽,所述排液管I的出液口与排液管II的出液口下方对应设置分 流渠I与分流渠II,所述排液管I与排液管II的管体内还设有控制管路通断的阀门。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部设有与鞣制转鼓排污口对应的弧形凹口,鞣制转鼓鼓体 下部设于所述的弧形凹口内,所述集液槽的槽口设置在所述弧形凹口的凹面上。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呈半圆环状,所述弧形凹口的凹面为外壳的内环面,所述集液 槽为与外壳对应的半圆环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排液管I与排液管II的进液口连接在集液装置外壳的侧壁底部。进一步的,所述阀门设置在排液管I与排液管II的进液口处。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由连接壳体及通过螺钉固接在连接壳体两端口上的弧形壳体 构成。进一步的,所述鞣制转鼓两端部的下方均设有所述的集液装置。进一步的,所述集液装置的外壳通过三角架固定于地面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鞣制或复鞣工艺中产生含铬废水时,该含铬废水通过 鞣制转鼓排污口流入集液装置的集液槽内,打开排液管I内的阀门,关闭排液管II内的阀 门,含铬废水经排液管I、分流渠I流入对应的铬废水处理系统;当制革工序中有其他污水 排放时,打开排液管II内的阀门,关闭排液管I内的阀门,污水经排液管II、分流渠II进入 正常的污水处理系统;这样使含铬废水与制革工序中的其他污水分离开,降低制革污水处理的难度,减少铬对环境的污染。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制革废水分流装置,包括设于鞣制转鼓1下方 的集液装置2,所述集液装置2包括外壳20及设于外壳20内收集污水用的集液槽21,所述 外壳20上设有排液管I 3与排液管II 5,所述排液管I 3的进液口 31与排液管II 5的进 液口 51分别连通集液槽21,所述排液管I 3的出液口 32与排液管II 5的出液口 52下方 对应设置分流渠I 4与分流渠II 6,所述排液管I 3与排液管II 5的管体内还设有控制管 路通断的阀门7,优选结构如下所述外壳20上部设有与鞣制转鼓1排污口对应的弧形凹口 22,鞣制转鼓1鼓体下 部设于所述的弧形凹口 22内,所述集液槽21的槽口设置在所述弧形凹口 22的凹面上;外 壳20呈半圆环状,所述弧形凹口 22的凹面为外壳20的内环面,所述集液槽21为与外壳20 对应的半圆环结构,有利于污水的收集;所述排液管I 3与排液管II 5的进液口连接在集 液装置外壳20的侧壁底部,阀门7设置在排液管I 3与排液管II 5的进液口处,使槽内及 排液管内不会残留有污水;所述外壳20由连接壳体23及通过螺钉固接在连接壳体两端口 上的弧形壳体24构成,分体式结构的外壳20便于拆卸与维护;上述集液装置2的外壳20 通过三角架8固定于地面上。当鞣制或复鞣工艺中产生含铬废水时,该含铬废水通过鞣制转鼓1排污口流入集 液装置2的集液槽21内,打开排液管I 3内的阀门,关闭排液管II 5内的阀门,含铬废水 经排液管I 3、分流渠I 4流入对应的铬废水处理系统;当制革工序中有其他污水排放时, 打开排液管II 5内的阀门,关闭排液管I 3内的阀门,污水经排液管II 5、分流渠II 6进 入正常的污水处理系统;这样使含铬废水与制革工序中的其他污水分离开,降低制革污水 处理的难度,减少铬对环境的污染。
权利要求一种制革废水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鞣制转鼓(1)下方的集液装置(2),所述集液装置(2)包括外壳(20)及设于外壳(20)内收集污水用的集液槽(21),所述外壳(20)上设有排液管I(3)与排液管II(5),所述排液管I(3)的进液口(31)与排液管II(5)的进液口(51)分别连通集液槽(21),所述排液管I(3)的出液口(32)与排液管II(5)的出液口(52)下方对应设置分流渠I(4)与分流渠II(6),所述排液管I(3)与排液管II(5)的管体内还设有控制管路通断的阀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革废水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上部设 有与鞣制转鼓(1)排污口对应的弧形凹口(22),鞣制转鼓(1)鼓体下部设于所述的弧形凹 口(22)内,所述集液槽(21)的槽口设置在所述弧形凹口(22)的凹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制革废水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呈半圆 环状,所述弧形凹口(22)的凹面为外壳(20)的内环面,所述集液槽(21)为与外壳(20)对 应的半圆环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制革废水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I(3) 与排液管11(5)的进液口连接在集液装置(2)外壳(20)的侧壁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制革废水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设置在排液 管I (3)与排液管II (5)的进液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制革废水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 由连接壳体(23)及通过螺钉固接在连接壳体两端口上的弧形壳体(24)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制革废水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鞣制转 鼓(1)两端部的下方均设有所述的集液装置(2)。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制革废水分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装 置(2)的外壳(20)通过三角架(8)固定于地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革废水分流装置,包括设于鞣制转鼓下方的集液装置,所述集液装置包括外壳及设于外壳内收集污水用的集液槽,所述外壳上设有排液管I与排液管II,所述排液管I的进液口与排液管II的进液口分别连通集液槽,所述排液管I的出液口与排液管II的出液口下方对应设置分流渠I与分流渠II,所述排液管I与排液管II的管体内还设有控制管路通断的阀门。加工时将铬鞣废水与其他制革废水进行分离,便于铬鞣废水的处理,降低处理难度。
文档编号C14C15/00GK201695052SQ20102018686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1日
发明者付建华, 阮道光 申请人:海宁瑞星皮革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