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纱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6074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药纱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纱线,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中药保健效果的功能型纱线。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采用具有保健功能的纱线制品用来纺织成布料,穿着于身,实现对人体保健,但现有的纱线技术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如对人体的保健效果不明显,产品的生产成本过高导致产品推广不顺,给业界带来诸多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纳米中药层的纱线,更具备良好的中药保健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中药纱线,包括基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基材内设置有中药粒子,中药粒子还设置在基材表面形成中药层。所述的中药粒子为纳米级的中药颗粒;所述的基材为尼龙、涤纶、粘胶,其实现方法是中药粒子与基材充分混合后过抽,得到中药纱线。采用上述方案后的中药纱线,由于中药的微小颗粒(其粒径为为纳米级),其具有高效杀菌能力,可有效抑制各种病原菌的发生。其次中药纱线还具有抗静电作用,再者中药纱线可抑制细菌滋生,控制臭味产生,保健效果更明显。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依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中药纱线包括基材2,在基材内设置有中药粒子3,在基材2表面形成中药层I。中药粒子3为纳米级的中药颗粒。中药层I中药棵粒组合而成, 其中的基材2为尼龙、涤纶、粘胶;其原理是将纳米级的中药粒子3与基材2充分混合后过抽,由此制作成中药纱线。并由中药纱线纺织成布。穿着于身时,其具有高效杀菌能力,并可有效抑制各种病原菌的发生。其次中药纱线具有抗静电作用,再者中药纱线可抑制细菌滋生,控制臭味产生,保健效果更明显。本实用新型利用纳米微粒制造技术和纱线开发技术,将多种中药经加工萃取,在抽纱时同时植入中药材。透过创意研发技术,并且结合全球化环保趋势,创造新的机能性保健纺织品。目前生产中药纱,透过纳米萃取技术,生产浅褐中药纱线,此种纯天然的纱线,可做成各种贴身衣物,如袜子、内衣、运动服、牛仔衣裤、家用纺织品等,而且透过大量生产模式,价格也不会过高,对有利于市场的推广。由于具有多种纳米化中药萃取物,以及在锗合金、椰炭纤维等纳米纤维产品开发经验,突破传统,选用这些中药材,萃取后并进行纳米化, 得到纳米级中药抗菌微粉,经过特殊工艺加入高分子纤维,以纺丝方式织出中药纱。中药纱从3种中草药大黄、黄莲、黄苓萃取出来将以上中草药萃取物抽成纱,植入于布料中,利用体外抑菌试验,菜胶打孔扩散法,结果显示以上中药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肺炎杆菌及白色念珠菌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因此,并进一步探讨将中药萃取物于室温或加入于PET或PA6或黏胶后之抑菌差异、最低抑菌浓度进行分析,找出最佳浓度,以期有效应用于高分子中,此种天然药草进行病原菌的预防。将中药萃取物加入高分子进行抽纱后, 此种纱线的效应没有保存期限的问题,甚至应用于中药纱条,置于治疗室无菌柜内放置,中药纱条其保存、使用期限极长。采用高分子材料,添加中药纳米粒子,加工出主体粒100纳米以下的特种功能性中药粉体,并采用特殊方式将超细中药粉体植入不同纺织高分子内;在于中药粉体在纺丝中的分散性以及药性的保持方式,中药药性在纤维中缓释的速度和特点,由于天然中药的植入对纤维制品的抗菌、抗紫外线、抗静电等性能以及理疗性能的改善情况,同时,又需顾及纺织纤维布舒适性及手感。
权利要求1、中药纱线,包括基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材表面设置中药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层为纳米级的中药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材为尼龙、涤纶、粘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药纱线,包括基材,在所述的基材内设置有中药粒子,中药粒子还设置在基材表面形成中药层中药粒子由纳米级的中药颗粒组成,其原理是将纳米级的中药颗粒与基材充分混合后过抽,由此制作成中药纱线。采用上述方案后的中药纱线,由于粒径在纳米等级,其并具有高效杀菌能力,可有效抑制各种病原菌的发生;其次中药纱线具有抗静电作用,再者中药纱线可抑制细菌滋生,控制臭味产生,保健效果更明显。
文档编号D06M13/00GK202347325SQ20112030371
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9日
发明者刘瑞图 申请人:上海南德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