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细纱机集体落纱的可移动式中位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9336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细纱机集体落纱的可移动式中位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纱机集体落纱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细纱机集体落纱的可移动式中位站。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如果要把长车集体落纱装置复制到老式细纱机上进行改造,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抓管器支架摆动空间不足,即由于老式细纱机相互之间的间隔距离窄, 两台相邻的细纱机同时落纱时,抓管器支架容易相互碰触,导致操作不顺畅、不准确。在技术研究中发现,如果在落纱时使锭子和中位站上的纱管插座不在同一截面上,就可以使抓管器支架摆动角度减小,从而解决抓管器支架摆动空间不足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细纱机集体落纱的可移动式中位站,结构简单、实用,可有效解决抓管器支架摆动空间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细纱机集体落纱的可移动式中位站,包括铰链机构1、安装座2、驱动装置3、连杆机构4、中位站滑动轴5和支承座6,铰链机构1的一端固定在墙板上,另一端与驱动装置3相连,驱动装置3固定在安装座2上,安装座2与连杆机构4相连,连杆机构4与中位站滑动轴5相连,中位站滑动轴5与支承座6相连,支承座6固定在细纱机龙筋上。所述的驱动装置3包括至少一个气缸。所述的支承座6至少为两个。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实用,可有效解决抓管器支架摆动空间不足的问题。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细纱机集体落纱的可移动式中位站,包括铰链机构1、安装座2、驱动装置3、连杆机构4、中位站滑动轴5和支承座6,铰链机构1的一端固定在墙板上, 另一端与驱动装置3相连,驱动装置3固定在安装座2上,安装座2与连杆机构4相连,连杆机构4与中位站滑动轴5相连,中位站滑动轴5与支承座6相连,支承座6固定在细纱机龙筋上,驱动装置3是一个气缸,支承座6的数量为M个。当气缸的气缸杆来回伸缩时,中位站滑动轴在连杆机构的作用下沿支承座的内孔左右移动,这样就可以使中位站上的纱管插座在落纱时和锭子不在同一截面上。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细纱机集体落纱的可移动式中位站,包括铰链机构(1)、安装座O)、驱动装置(3)、连杆机构G)、中位站滑动轴(5)和支承座(6),其特征在于,铰链机构(1)的一端固定在墙板上,另一端与驱动装置C3)相连,驱动装置(3)固定在安装座( 上,安装座⑵与连杆机构⑷相连,连杆机构⑷与中位站滑动轴(5)相连,中位站滑动轴(5)与支承座(6)相连,支承座(6)固定在细纱机龙筋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细纱机集体落纱的可移动式中位站,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 包括至少一个气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细纱机集体落纱的可移动式中位站,其特征在于,支承座(6)至少为两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细纱机集体落纱的可移动式中位站,该装置包括铰链机构(1)、安装座(2)、驱动装置(3)、连杆机构(4)、中位站滑动轴(5)和支承座(6),铰链机构(1)的一端固定在墙板上,另一端与驱动装置(3)相连,驱动装置(3)固定在安装座(2)上,安装座(2)与连杆机构(4)相连,连杆机构(4)与中位站滑动轴(5)相连,中位站滑动轴(5)与支承座(6)相连,支承座(6)固定在细纱机龙筋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实用,可有效解决抓管器支架摆动空间不足的问题。
文档编号D01H9/04GK202323214SQ20112048833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1日
发明者唐海庆 申请人:晋中经纬新科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