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型机燃气加热通风管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9385阅读:10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定型机燃气加热通风管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染设备,具体是定型机燃气加热通风管道系统。
背景技术
定型机燃煤导热油炉间接加热改为天然气直燃直接加热,简称“煤改气”。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拆除原定型机内的导热油管路和翅片式换热器以及部分风管,然后加装燃烧系统及内部风道系统(风管),减少热能转换环节,提高热能利用效率。目前市场上普遍采用的定型机燃气加热通风管道系统如图3所示,定型机每节烘箱的空气被燃烧机加热后,一般设计是通过两台循环风机引风,存在以下缺陷:1.第一引风机、第二引风机的风道进口位置相距较远,所以风量不能合理分配,达不到工艺要求;2.图3中A、B两处易产生死角,而且第一引风机至燃烧机的火焰路线过长,使布匹上下两面升温速度不均匀,而且也影响到布匹左右两侧升温速度;3.现有燃烧机的 出口处没有风量分配装置,所以风量分配不确定;4.现有燃烧机只有顶部一处设循环风进风口,风量不够,并且燃烧机侧面的空气循环不畅,造成局部的温度分配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风量不能合理分配、布匹上下两面升温速度不均匀、风量分配不确定、燃烧机局部的温度分配不均匀等缺陷,提供一种定型机燃气加热通风管道系统。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定型机燃气加热通风管道系统,是在定型机箱体内成组布置分别经第一风道、第二风道从同一燃烧机引风的第一引风机、第二引风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燃烧机上连接一风量分配管,所述风量分配管具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一接口、用于连接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二接口、用于连接所述燃烧机的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分别连通所述的第三接口,在所述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之间设用于分配风量的导流板。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风量分配管呈三通状,所述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的第三接口呈直管状,所述的第一接口朝向所述直管的一侧。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导流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的第三接口处,所述导流板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的邻接处并将所述的第一接口、第二接口隔离。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导流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成折角。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折角的顶点位于所述第一接口的中心线上。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折角的角度为140° -145°。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导流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成过渡圆角。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导流板将所述的第三接口分隔为连通所述第一接口的第一分风口、连通所述第二接口的第二分风口,所述第一分风口的截面积与第二分风口的截面积的比为3:2。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第一引风机经所述第一风道至所述第三接口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引风机经所述第二风道至所述第三接口的长度相当。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燃烧机的顶部、侧面设有循环风进风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第一引风机、第二引风机的风道进口均位于燃烧机处(风量分配管的第三接口),风量能够合理分配,达到工艺要求;2.消除了风道中的死角,第一引风机至燃烧机的火焰路线相对于现有技术得以缩短,第一引风机、第二引风机至燃烧机的火焰路线一致,使布匹上下两面升温速度均匀,也使布匹左右两侧升温速度一致;3.燃烧机的出口处(风量分配管的第三接口)没有导流板作为风量分配装置,可以按照比例向第一引风机、第二引风机分配风量;4.燃烧机的顶部、侧面均设循环风进风口,风量足,促进燃烧机侧面的空气循环,使温度分配均匀。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量分配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定型机 燃气加热通风管道系统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01-定型机箱体;02-第一风道;03-第二风道;04-燃烧机;05-第一引风机;06-第二引风机;07-风量分配管,71-第一接口,72-第二接口,73-第三接口,74-导流板,75-第一接口的中心线,76-第一分风口,77-第二分风口,β -折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定型机燃气加热通风管道系统,如图1所示,其是在定型机箱体01内成组布置分别经第一风道02、第二风道03从同一燃烧机04引风的第一引风机05、第二引风机06,燃烧机04上连接一风量分配管07,风量分配管07具有用于连接第一风道02的第一接口 71、用于连接第二风道03的第二接口 72、用于连接燃烧机04的第三接口 73,第一接口 71、第二接口 72分别连通第三接口 73,在第一接口 71、第二接口 72之间设用于分配风量的导流板74。由此,实现第一引风机05、第二引风机06的风道进口均位于燃烧机处(风量分配管07的第三接口 73),燃烧机的出口处(风量分配管的第三接口)的导流板74作为风量分配装置,可以按照比例向第一引风机、第二引风机分配风量;消除了风道中的死角,风量能够合理分配,达到工艺要求。所述的第一风道02、第二风道03可由直风管或/和弯风管构成。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虽然图1同时包含了以下所有附加技术特征,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该情形,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根据具体作用将它们选用在上段所述的技术方案上。首先,风量分配管07呈三通状(呈符号”状),第二接口 72与第三接口 73呈直管状,第一接口 71朝向直管的一侧。具体实施时,风量分配管还可以呈字母“Y”状。其次,导流板74的一端延伸至第三接口 73处,导流板74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接口 71与第二接口 72的邻接处并将第一接口 71、第二接口 72隔离。第三,导流板74的中间位置设置成折角β (导流板的中间位置也可设置成过渡圆角)。第四,折角β的顶点位于第一接口的中心线上。第五,折角β的角度为140° -145°。第六,导流板74将第三接口 73分隔为连通第一接口 71的第一分风口 76、连通第二接口 72的第二分风口 77,第一分风口 76的截面积与第二分风口 77的截面积的比为3:2。第七,第一引风机05经第一风道02至第三接口 73的长度与第二引风机06经第二风道03至第三接口 73的长度相当。第一引风机05至燃烧机04的火焰路线相对于现有技术得以缩短,第一引风机05、第二引风机06至燃烧机04的火焰路线一致,使布匹上下两面升温速度均匀,也使布匹左右两侧升温速度一致。第八,燃烧机的顶部、侧面设 有循环风进风口。风量足,促进燃烧机侧面的空气循环,使温度分配均匀。此外,第一引风机与燃烧机位于定型机箱体的同一侧,第二引风机位于定型机箱体的另一侧,因此多节箱体连接在一起时,相邻两箱体的燃烧机可分别位于箱体的两侧。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直接用于“煤改气”,即将定型机燃煤导热油炉间接加热改为天然气直燃直接加热,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也可以直接制成设备销售、安装。本实用新型的定型机燃气加热通风管道系统,保证设备内热量供应充足,空气循环流畅有序、热量分布的稳定,即各部分的温差保证在许可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定型机燃气加热通风管道系统,是在定型机箱体(01)内成组布置分别经第一风道(02)、第二风道(03)从同一燃烧机(04)引风的第一引风机(05)、第二引风机(06),其特征是:所述的燃烧机(04 )上连接一风量分配管(07 ),所述风量分配管(07 )具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风道(02)的第一接口(71)、用于连接所述第二风道(03)的第二接口(72)、用于连接所述燃烧机(04)的第三接口(73),所述第一接口(71)、第二接口(72)分别连通所述的第三接口(73),在所述的第一接口(71)、第二接口(72)之间设用于分配风量的导流板(7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型机燃气加热通风管道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风量分配管(07)呈三通状,所述的第二接口(72)与所述的第三接口(73)呈直管状,所述的第一接口(71)朝向所述直管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型机燃气加热通风管道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导流板(7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的第三接口(73)处,所述导流板(74)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接口(71)与第二接口(72)的邻接处并将所述的第一接口(71)、第二接口(72)隔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型机燃气加热通风管道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导流板(74)的中间位置设置成折角(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型机燃气加热通风管道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折角(β)的顶点位于所述第一接口(71)的中心线(75)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型机燃气加热通风管道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折角(β)的角度为 140° -14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型机燃气加热通风管道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导流板(74)的中间位置设置成过渡圆角 。
8.根据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型机燃气加热通风管道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导流板(74)将所述的第三接口(73)分隔为连通所述第一接口(71)的第一分风口(76)、连通所述第二接口(72)的第二分风口(77),所述第一分风口(76)的截面积与第二分风口(77)的截面积的比为3: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型机燃气加热通风管道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引风机(05)经所述第一风道(02)至所述第三接口(73)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引风机(06)经所述第二风道(03 )至所述第三接口( 73 )的长度相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型机燃气加热通风管道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燃烧机(04)的顶部、侧面设有循环风进风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型机燃气加热通风管道系统,属于印染设备,现有技术风量不能合理分配、布匹上下两面升温速度不均匀、风量分配不确定、燃烧机局部的温度分配不均匀,本实用新型是在燃烧机上连接一风量分配管,风量分配管具有用于连接第一风道的第一接口、用于连接第二风道的第二接口、用于连接燃烧机的第三接口,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分别连通第三接口,在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之间设用于分配风量的导流板。实现第一引风机、第二引风机的风道进口均位于燃烧机处,燃烧机的出口处的导流板作为风量分配装置,可以按照比例向第一引风机、第二引风机分配风量;消除了风道中的死角,风量能够合理分配,达到工艺要求。
文档编号D06C7/02GK203096412SQ20132013862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5日
发明者张小根, 何通 申请人:绍兴东方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