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气织机小区域温湿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6288阅读:831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气织机的温湿度控制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喷气织机小区域温湿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纺织织布工序中,为保证纱线的强度,均对车间内的温湿度进行了控制,企业通常采用工艺送风与环境送风两种送风方式,工艺送风主要是对织机小区域进行温湿度进行调节,环境送风是对车间内大环境温湿度进行调节。企业现有工艺送风设备是安装在织机的上方,由于风口距离织机经纱远且湿度需达到80%以上,长时间工作后,存在以下弊端:其一,风口下方织机的金属器件易锈蚀,这不仅缩短器件的使用寿命,还对经纱通道产生额外阻力;其二,由于风口距织机经纱较远,加湿效率低,风量要求大,电机功率选配较大,自然能源消耗高;其三,由于送风面积大,湿空气向四周扩散较多,增加了车间内环境湿度,令车间内工作人员产生不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耗低,在大幅延长织机使用寿命同时优化工区环境的喷气织机小区域温湿度调节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喷气织机小区域温湿度调节装置,包括主风道,所述主风道设置于混凝土地面下方,所述混凝土地面上方分别由支架设置若干织轴,所述主风道上设置有与织轴对应的支风管,所述支风管另一端分别通过弯头连接有横风管,所述横风管平行设置于织轴一侧的下方,所述横风管分别设置有若干条形风口,所述条形风口送风角度指向织轴下半部;所述支架上分别设置有透明罩,所述透明罩置于横风管的上方。操作时,条形风口持续向一侧织轴上的经纱吹风,主风道送风的温湿度可显著提高经纱的强度。本实用新型的主风道可同时为多织机送风,作业效率高。本实用新型的透明罩阻挡经纱行进过程中棉绒等杂物掉落同时将横风管覆盖形成一小的送风环境,其降低了设备故障率,提高了工效,显著改善了工区环境。优选的,所述条形风口设置两条且送风角度一致。其显著提高送风效率,对经纱退绕的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优选的,所述条形风口距织轴40cm。经大量生产实践,此间距可实现对经纱的最佳温湿度控制,保障成品质量。本实用新型在织机局部形成小的送风环境,由于送风效率的提高,风量要求低,电机功率在原有的基础上可降低40%;同时条形风口与织机金属器件隔离,阻止湿气锈蚀,显著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横风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喷气织机小区域温湿度调节装置,包括主风道7,所述主风道7设置于混凝土地面8下方,所述混凝土地面8上方分别由支架2设置若干织轴6,所述主风道7上设置有与织轴6对应的支风管1,所述支风管1另一端分别通过弯头3连接有横风管5,所述横风管5平行设置于织轴6一侧的下方,所述横风管5分别设置有若干条形风口5a,所述条形风口5a送风角度指向织轴6下半部;所述支架2上分别设置有透明罩4,所述透明罩4置于横风管5的上方。所述条形风口5a设置两条且送风角度一致。所述条形风口5a与织轴6距离设置为40cm。本实用新型横风管5与织轴6设置的间隔距离短,条形风口5a送风时可迅速导向经纱,这降低了电机功率要求,经测算,电机功率降低40%即可满足送风要求。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透明罩4除遮挡经纱引出过程中掉落的棉绒等杂物外,还可依势将横风管5覆盖形成一小的送风环境,这样设置产生以下有益效果:一、减少条形风口5a的送风向外扩散,降低送风对工区大环境的影响;二、实现小环境送风,能耗低;三、对最表层经纱进行加湿同时也对织轴6里层的经纱进行了预加湿,提高加湿效果;四、送风对织机金属器件影响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实际生产中,为确保安全,本实用新型的透明罩4、横风管5均为耐火材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与原有喷气织机配合使用,在实现节能降耗的同时还可改善工区环境、稳定成纱质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