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滚筒磨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3359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磨毛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滚筒磨毛机。



背景技术:

磨毛是纺织业中的一种工艺,是布料通过磨毛机和金刚砂皮的磨擦作用,使织物表面形成了一层具有短绒毛层感觉,既保留原有特性又赋予织物新的风格,增加了保暖性和柔软性,厚厚柔柔,质感丰盈,具有不掉色的特性,颜色历久弥新,适用于冬季保暖性产品以及贴身使用的产品。现在的磨毛机容易发生故障,平整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滚筒磨毛机,其不容易发生故障,提高平整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双滚筒磨毛机,其包括进布传动辊、测重器、分丝辊、前展布滚轮、前传动轮、主毛刷、调节辊、中传动轮、后展布滚轮、后传动轮、吸尘器、后整理毛刷、后整传动轮、吸风口、清洁刷、出布传动轮、落布传动轮、框架、摇臂,进布传动辊、测重器、出布传动轮都位于框架上,进布传动辊位于测重器左侧,出布传动轮位于测重器右侧,分丝辊位于测重器下方,前展布滚轮位于分丝辊右侧,前传动轮位于前展布滚轮上方连接,后展布滚轮位于前传动轮上方,调节辊位于后展布滚轮右侧,主毛刷位于与之间,吸尘器位于主毛刷下方,中传动轮与调节辊连接,传动轮位于传动轮下方,后整传动轮位于传动轮右侧,后整理毛刷位于传动轮与后整传动轮之间,吸风口位于后整传动轮上方,清洁刷位于吸风口左侧,框架位于清洁刷上方,摇臂位于框架右侧,落布传动轮安装在摇臂上。

优选地,所述后整理毛刷上有一个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吸风口的形状是圆形的。

优选地,所述进布传动辊上方有一个电机。

优选地,所述框架采用折叠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不容易发生故障,提高平整度,结构简单,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滚筒磨毛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双滚筒磨毛机包括进布传动辊1、测重器2、分丝辊3、前展布滚轮4、前传动轮5、主毛刷6、调节辊7、中传动轮8、后展布滚轮9、后传动轮10、吸尘器11、后整理毛刷12、后整传动轮13、吸风口14、清洁刷15、出布传动轮16、落布传动轮17、框架18、摇臂19,进布传动辊1、测重器2、出布传动轮16都位于框架18上,进布传动辊1位于测重器2左侧,出布传动轮16位于测重器2右侧,分丝辊3位于测重器2下方,前展布滚轮4位于分丝辊3右侧,前传动轮5位于前展布滚轮4上方连接,后展布滚轮9位于前传动轮5上方,调节辊7位于后展布滚轮9右侧,主毛刷6位于7与9之间,吸尘器11位于主毛刷6下方,中传动轮8与调节辊7连接,传动轮10位于传动轮8下方,后整传动轮13位于传动轮10右侧,后整理毛刷12位于传动轮10与后整传动轮13之间,吸风口14位于后整传动轮13上方,清洁刷15位于吸风口14左侧,框架18位于清洁刷15上方,摇臂19位于框架18右侧,落布传动轮17安装在摇臂19上。

后整理毛刷12上有一个传感器,这样可以有效地调节布匹张紧度。

吸风口14的形状是圆形的,这样可以更有效的清洁布匹。

进布传动辊1上方有一个电机,这样可以提供电量。

框架采用折叠结构,这样方便运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进布传动辊、测重器、分丝辊、前展布滚轮、前传动轮、调节辊、中传动轮、后展布滚轮、后传动轮、后整传动轮、出布传动轮、落布传动轮都用于布的传递,主毛刷、吸尘器、吸风口、清洁刷都用于清洁布匹,吸附的碎屑被扫除,吸附干净。框架、摇臂都用于整体的安装。后整理毛刷起到质检作用。布匹从进布传动轮进,经过展布滚轮把布匹分边、平整,然后进入前传动轮、中传动轮,经过测重器给予一定的张力慢慢经过主毛刷进行摩擦,摩擦后布面就产生了浓密的绒毛,紧接着进入后整刷毛程序进行修整,从而达到更理想的效果,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实现自动化生产,不容易发生故障,提高生产效率。进布传动辊把布从外部输送进来。测重器预先设定张力并自动反馈功能,实现恒张力磨毛。分丝辊、前展布滚轮把布边分开、平整作用,提高平整度。前传动轮把布输送进主毛刷进行磨毛。主毛刷在织物上进行摩擦从而产生绒毛。调节辊可以左右调节高度,从而达到不同的要求。中传动轮把布匹导出来。后展布滚轮把布匹展开。后传动轮把布匹从磨毛区导出。吸尘器把毛刷摩擦产生的绒毛清理干净。后整理辊进行二次整理,从而达到更理想的磨毛效果。后整传动辊把后整后的布匹导出来。吸风口连接除尘风管用。清洁刷把布面上的多余绒毛、灰尘清理干净。出布传动轮把磨毛好的布匹导出来。落布传动轮把布匹导出、平叠好。框架连接、支撑各传动系统。摇臂支撑落布装置,可扩充到可以自动打卷装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容易发生故障,提高平整度,结构简单,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