绗绣机针杆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9634发布日期:2019-01-05 00:10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绗绣机针杆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设备领域,更具体涉及绗绣机针杆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绗绣机针杆驱动装置由于采用三个无油轴承和三个滑杆配合驱动,由于是滑动配合摩擦力大,运转到600转/分钟时,噪音大、震动大、发热量高,不利于设备的长期运行,且由于要求三个位置要求装配精确,其加工精度要求高,但是常规设备难保九个位置和尺寸一致,为保证顺滑度加大了轴与孔的间隙,导致驱动装置间隙大,间接引起噪音大,还由于输入轴安装的轴承座使用分体式,安装不能保证两个轴承同心,出现两套轴承受力不一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降低输出机构工作摩擦力的绗绣机针杆驱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绗绣机针杆驱动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连接有输出机构,所述本体的两侧均设有与输出机构运动方向平行的滑轨,所述输出机构的两端分别设有与两个滑轨滚动配合的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机构的输出轴上设有凸轮,所述凸轮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杆对应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输出机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杆固定在输出机构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为圆周侧壁上具有凹弧的轴承,所述轴承套设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与输出机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机构包括电机和设于本体上的轴承座,所述电机通过皮带或齿轮连接轴承座的输入轴。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座上的两套安装轴承采用一体式。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机构两端均设有两个滚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输出机构与本体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为轴承与滑轨之间的滚动摩擦,可以在运转至1000转/分钟时,仍然噪音低,发热量低,震动小,满足市场需求,通过轴承与滑轨的配合,配合精度高,可以调节,降低了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绗绣机针杆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绗绣机针杆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标注说明:1、本体;2、轴承座;3、凸轮;4、第一连杆;5、输出机构;6、第三连杆;7、滚轮;8、滑轨;9、第二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绗绣机针杆驱动装置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绗绣机针杆驱动装置,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上设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连接有输出机构5,所述本体1的两侧均设有与输出机构5运动方向平行的滑轨8,所述输出机构5的两端分别设有与两个滑轨8滚动配合的滚轮7。

工作时,本体1上的动力机构带动输出机构5运动,由于滑轨8是平行于输出机构5的运动方向的,滚轮7在随输出机构5运动的时候,是于滑轨8配合的,对输出机构5进行导向和定位,通过滚轮7与滑轨8的滚动配合,降低了摩擦力,从而使绗绣机针杆驱动装置在运转至1000转/分钟时,仍然噪音低,发热量低,震动小,且由于不是原先的孔轴配合,加工精度低,可调节,从而使其配合精度高,满足市场需求。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的输出轴上设有凸轮3,所述凸轮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4,所述第一连杆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杆9对应第一连杆4的另一端与输出机构5固定,本实施例中凸轮3被输出轴带动转动,凸轮3带动第一连杆4作偏心转动,第一连杆4被凸轮3带动作圆周运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杆9作上下运动,由于第一连杆4的两端均是转动连接的,从而补偿第一连杆4圆周运动的水平位移量,仅驱动第二连杆9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从而实现通过一个输出轴带动输出机构5工作,安装时简易操作,相比现有技术输出机构5工作一致,无需调节两个输出轴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杆9固定在输出机构5的中部,使输出机构5受力稳定。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滚轮7为圆周侧壁上具有凹弧的轴承,所述轴承套设有第三连杆6,所述第三连杆6与输出机构5固定,通过轴承连接,进一步降低其摩擦力。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输出机构5包括电机和设于本体1上的轴承座2,所述电机通过皮带或齿轮连接轴承座2的输入轴,所述轴承座2上的两套安装轴承采用一体式,在加工时,安装孔一次加工完成,保证两套安装轴承同心,避免了轴承受力不一的问题。

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输出机构5两端均设有两个滚轮7,增加其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