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浆机的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0346发布日期:2019-08-21 00:51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退浆机的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织物印染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退浆机的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退浆是去除织物上浆料的工艺过程,浆料在染整过程中会影响织物的润湿性,并阻碍化学品对纤维接触,因此织物一般都先经退浆,棉织物退浆则兼有去除纤维中部分杂质的作用。而常用的退浆方法为碱液退浆法,其所用的碱液一般为氢氧化钠。

市面上常用的退浆机,一般包括进布机构、退浆机构、水洗机构和出布机构,所述进布机构、退浆机构、水洗机构和出布机构依次流水线布置,进布机构将织物导入至退浆机构中,退浆机构包括退浆箱、设置在退浆箱下方且位于退浆液中的退浆辊以及设置在退浆箱上方的退浆导布辊,织物依次通过退浆辊与退浆导布辊后在退浆液中进行退浆,随后通过水洗机构将织物中的退浆液洗去,最终通过出布机构出布。

但退浆箱中的退浆液浓度将随退浆机使用时间的增长而降低,操作人员需要多次往退浆箱中添加退浆液,由于退浆液中还有碱液,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操作人员在多次加料时可能与退浆液接触,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退浆机的加料装置,可将退浆液储存在加料箱中,通过加料箱将退浆液添加至退浆箱中,减小操作人员与退浆液接触的可能性,提高生产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退浆机的加料装置,包括退浆箱体,所述退浆箱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储存退浆液的加料箱,所述加料箱与所述退浆箱体之间通过加料管连通,所述加料箱顶部设置有加注管;所述加料箱通过升降结构连接在地面上,所述升降结构包括第一升降杆、第二升降杆、升降气缸以及升降板,所述第一升降杆与第二升降杆交叉设置且相互铰接,所述第一升降杆的一端滑移连接在地面上且另一端与升降板滑移连接,所诉第二升降杆的一端铰接在地面上且另一端与升降板滑移连接,所述升降气缸设置在地面上且活塞杆与所述第一升降杆靠近地面的一端连接,所述加料箱设置在升降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操作人员可通过加注管将退浆液一次性倒入至加料箱中,当需要添加退浆液时,使得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拉动第一升降杆靠近地面的一端,使其靠近第二升降杆靠近地面的一端,从而使得第一升降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升降杆的两端相互靠近,从而升起升降板;当加料箱升至退浆箱体中液面上方后,加料箱中的退浆液将会通过加料管流至退浆箱体内,退浆液的添加量足够后,再使得升降板下降,停止加料;每次加料时,操作人员只需通过升降气缸便能实现添加退浆液的目的,减小操作人员与退浆液接触的可能性,提高生产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升降杆靠近地面的一端铰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且地面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滑块嵌入的第一滑轨,所述第二升降杆靠近地面的一端铰接在第一滑轨上,所述升降板靠近地面的一侧开设有燕尾长槽,所述第一升降杆远离地面的一端均铰接有用于嵌入在所述燕尾长槽中的第二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升降气缸驱使第一滑块在第一滑轨中运动,同时两个第二滑块在燕尾长槽中滑动,且第二滑块在垂直于升降板的方向上被燕尾长槽的内壁限位,减小升降板在升降时与第一升降杆和第二升降杆脱离的可能性,提高升降稳定性,便于加料。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料箱通过倒料板设置在升降板上,所述倒料板的一侧与所述升降板靠近所述退浆箱体的一侧铰接,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用于驱使倒料板朝向退浆箱体转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操作人员通过升降结构驱使加料箱上升后,可通过转动组件使得倒料板朝向退浆箱体转动,使得退浆液能够更较顺利地注入至退浆箱体中;且当加料箱中的退浆液量较少时,使用倒料板倾倒加料箱后,能使得退浆液较顺利地注入至退浆箱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升降板上的驱动电机、设置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在升降板上且与主动齿轮啮合的齿条以及转动连接在齿条的一端上且抵触在倒料板远离加料箱一侧的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需要转动倒料板时,启动驱动电机使得其输出轴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使得齿条在升降板上沿竖直方向上运动,此时滚轮抵触在倒料板上且滚动,从而转动倒料板使得加料箱中的退浆液注入至退浆箱体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轮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齿条的一端上,所述倒料板靠近所述升降板的一侧设置有供所述滚轮嵌入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两侧的侧壁朝相互靠近的一侧延伸后形成用于抵触在所述转动轴下侧的限位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驱动电机驱使齿条上升时,滚轮将会在第二滑轨中滚动,不会产生偏移,倒料板转动时较为稳定;且当齿条下降时,转动轴的下侧抵触在限位部上,较好地驱使倒料板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料箱可定位地滑移连接在所述倒料板上,所述加料箱的底部设置有截面为T型的凸块,所述倒料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凸块嵌入的滑移槽,所述倒料板上设置有将所述凸块限位在所述滑移槽中的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需要往加料箱中添加退浆液时,将凸块从滑移槽中滑出即可,安装时将凸块嵌入至滑移槽中,然后推动加料箱使得凸块滑入至滑移槽中;当倒料板转动时,凸块的两侧将会抵触在滑移槽内壁上,防止加料箱从倒料板上掉落,同时限位组件能防止凸块从滑移槽中脱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倒料板上且位于滑移槽一侧的第一限位板、设置在倒料板上且位于滑移槽另一侧的第二限位板、穿设在第一限位板上且用于与凸块抵触的限位块、开设在第二限位板上且供限位块一端嵌入的限位孔、设置在限位块远离第二限位板一端上的连接块以及设置在连接块与第一限位板之间的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凸块滑入至滑移槽中后,滑动限位块使得其嵌入在限位孔中,限位块抵触在凸块上防止其从滑移槽中脱出,且弹簧能使得限位块能始终嵌入在限位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挂钩,所述倒料板上设置有供所述挂钩勾设的挂环。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需要将加料箱取下时,拉动挂钩使得限位块脱离限位孔,将挂钩勾设在挂环上,使得凸块能够脱离滑移槽;当安装时,将挂钩从挂环上取下后,弹簧回弹后驱使限位块能嵌入在限位孔中,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料箱侧壁上安装有观察窗,所述加料箱侧壁上且位于观察窗一侧设置有刻度尺。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每次添加退浆液后,操作人员能通过刻度尺来得知加入的量,并且能通过观察窗得知加料箱中退浆液的量,从而便于添加退浆液。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料管靠近退浆箱体的一端上设置有节流阀。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当加料箱通过加料管往退浆箱体内添加退浆液时,操作人员能通过节流阀调节流入退浆箱体内的量,从而能较好的控制退浆机的退浆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需要添加退浆液时,使得升降气缸将升降板升至退浆箱体上方,随后通过驱动电机使得齿条驱使倒料板转动,此时退浆液通过加料管加至退浆箱体内,添加完毕后将升降板降下即可,每次加料时,操作人员只需通过升降气缸和驱动电机便能实现添加退浆液的目的,减小操作人员与退浆液接触的可能性,提高生产安全性;

2. 加料箱可定位地滑移连接在倒料板上,当加料箱中的退浆液用完后,打开固定组件便能将其滑出,便于添加退浆液,同时倒料板转动时,限位块抵触在凸块上,防止加料箱脱离倒料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用于展示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的连接关系;

图3是图1中B部放大图,用于展示限位组件;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示驱动组件;

图5是图4中C部放大图,用于展示滚轮与第二滑轨的连接关系。

附图标记:100、退浆箱体;110、加料管;120、节流阀;200、加料箱;210、加注管;220、观察窗;230、刻度尺;240、凸块;250、滑移槽;300、升降结构;310、第一升降杆;311、第一滑块;312、第一滑轨;313、第二滑块;320、第二升降杆;330、升降气缸;340、升降板;341、燕尾长槽;400、倒料板;410、限位组件;420、第一限位板;430、第二限位板;440、限位块;450、限位孔;460、连接块;470、弹簧;480、挂钩;490、挂环;500、驱动组件;510、驱动电机;520、主动齿轮;530、齿条;540、滚轮;541、转动轴;550、第二滑轨;551、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退浆机的加料装置,参照图1,包括退浆箱体100,退浆箱体100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储存退浆液的加料箱200,加料箱200与退浆箱体100之间通过加料管110连通,加料管110靠近退浆箱体100的一端上安装有节流阀120。加料箱200顶部安装有加注管210,加料箱200的侧壁上安装有观察窗220,同时加料箱200上且位于观察窗220的一侧粘接有刻度尺230。

参照图1、图2,加料箱200通过升降结构300连接在地面上,升降结构300包括第一升降杆310、第二升降杆320、升降气缸330以及升降板340,第一升降杆310与第二升降杆320交叉设置,且两者铰接,第一升降杆310靠近地面的一端铰接有第一滑块311,地面上焊接有供第一滑块311嵌入的第一滑轨312,升降气缸330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且升降气缸330的活塞杆与第一滑块311焊接。第二升降杆320的一端铰接在第一滑轨312上,且另一端铰接在升降板340靠近地面的一侧上。升降板340靠近地面的一侧开设有燕尾长槽341,且第一升降杆310远离地面的一端铰接有嵌入在燕尾长槽341中的第二滑块313,加料箱200设置在升降板340上。升降气缸330活塞杆运动后使得第一滑块311运动,使得第一升降杆31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升降杆320的两端相互靠近,从而将升降板340升起。

参照图1、图3,升降板340上设置有倒料板400,倒料板400的一端与升降板340靠近退浆箱体100的一端铰接,升降板340上设置有驱使倒料板400朝向退浆箱体100一侧转动的驱动组件500。加料箱200可定位地滑移连接在倒料板400上,加料箱200的底部一体设置有截面呈T型的凸块240,且倒料板400上开设有供凸块240嵌入的滑移槽250。

倒料板400上设置有将凸块240限位在滑移槽250中的限位组件410,限位组件410包括第一限位板420、第二限位板430、限位块440、限位孔450、连接块460以及弹簧470。第一限位板420焊接在倒料板400上且位于滑移槽250的一侧,第二限位板430焊接在倒料板400上且位于滑移槽250的另一侧,限位块440穿设在第一限位板420上,限位孔450开设在第二限位板430靠近第一限位板420的一侧上,同时连接块460一体设置在限位块440远离限位孔450的一端上,且弹簧470的两端分别焊接在连接块460与第一限位板420上。连接块460上焊接有挂钩480,倒料板400上焊接有挂环490。安装加料箱200时,将凸块240嵌入至滑移槽250中,随后将加料箱200推至倒料板400上,将限位块440的一端嵌入至限位孔450中,使得限位块440将凸块240固定在滑移槽250中,当需要拆卸加料箱200时,将挂钩480勾设在挂环490上,便可将凸块240滑出。

参照图4、图5,驱动组件500包括驱动电机510、主动齿轮520、齿条530以及滚轮540,驱动电机510通过螺栓固定在升降板340远离倒料板400一侧上,主动齿轮520安装在驱动电机510的输出轴上。齿条530通过通孔(图中未示出)沿竖直方向滑移连接在升降板340上,且齿条530与主动齿轮520啮合,滚轮540通过转动轴541转动连接在齿条530靠近倒料板400的一端上。倒料板400靠近升降板340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供滚轮540嵌入的第二滑轨550,同时第二滑轨550两侧的侧壁朝相互靠近的一侧延伸后形成用于抵触在转动轴541下侧的限位部551。当驱动电机510工作时,齿条530将会在主动齿轮520的作用下沿竖直方向运动,此时滚轮540将会在第二滑轨550中滑动,从而将加料箱200中的退浆液加入至退浆箱体100中。

原理:当需要添加退浆液时,操作人员启动升降气缸330使得第一升降杆31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升降杆320的两端相互靠近,使得升降板340上升至退浆箱体100上方;随后驱动电机510驱使齿条530上升,使得倒料板400朝向退浆箱体100转动;然后将节流阀120打开,此时加料箱200中的退浆液将会通过加料管110流至退浆箱体100内;根据退浆箱体100观察窗220上的刻度尺230控制添加的量后,先将节流阀120关闭,随后驱动组件500使得倒料板400恢复水平状态,随后下降升降板340即可。每次加料时,操作人员只需通过升降气缸330和驱动电机510便能实现添加退浆液的目的,减小操作人员与退浆液接触的可能性,提高生产安全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