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纺粘方式制备具有吸湿转移性不织布的方法_3

文档序号:9920044阅读:来源:国知局
成烙体,W 300c. C. /min的挤压 机压出量将烙体W纺粘方式从纺口挤压出来形成生质聚酷胺6, 10纤维,经由纺口向外W 距离10公分的空气隔距及溫度20°C的冷却风进行拉伸,再W气流牵伸器进行牵伸速度为 1500m/min的高压高速拉伸,使生质聚酷胺6, 10纤维形成均匀性的纤维,并在输送带上堆 积成超细生质聚酷胺6, 10纤维网状结构;接着,使用聚合度为750的纤维素纸浆(plup), 加入氧化甲基玛琳溶剂(N-meth^mo巧holine N-〇xide,简称NMM0),并W 60°C进行混合 后,再利用真空薄膜蒸发器W 12(TC加热,在5分钟内蒸发溶解混合后的水份排除至5~ 13%形成黏液,W 300c. C. /min的挤压机压出量将该粘液W纺粘方式从纺口挤压出来形 成天然纤维素纤维,经由纺口向外W距离10公分的空气隔距及溫度20°C的冷却风进行拉 伸,再W气流牵伸器进行牵伸速度为15〇〇m/min的高压高速拉伸形成均匀性的天然纤维素 纤维,并堆积在前述输送带上的超细生质聚酷胺6, 10纤维网状结构上,最后,喷出水雾使 生质聚酷胺6, 10纤维及天然纤维素纤维凝固再生,并依序经由水针社、干燥及卷取的程序 后,即制得基重39. 9g/m2的具有吸湿转移性不织布,并将前述各项设定的制程参数归纳如 表一所不。
[0058] 表一:本发明中实施例1至4的制程参数设定表
[0059]
[0060] 另W传统聚丙稀(P巧、纯纤维素、聚丙稀(P巧与纤维素、聚醋(Polyester)与纤维 素等为原料,并采用纺粘方式所制得各种不织布来做为与上述各实施例的比较例如下: 阳〇6U 比较例1 :
[0062] 将聚丙稀(P巧原料经230°C高溫烙融成烙体,W 600c. C. /min的挤压机压出量将 烙体W纺粘方式从纺口挤压出来,经由纺口向外W距离10公分的空气隔距及溫度20°C的 冷却风进行拉伸,再W气流牵伸器进行牵伸速度为1500m/min的高压高速拉伸成聚丙稀纤 维,.喷出水雾使聚丙稀纤维凝固再生,再依序经由水针社、干燥及卷取等程序后,即制得基 重40. 7g/m2的聚丙稀纤维不织布,并将前述各项设定的制程参数归纳如表二所示。 W63] 比较例2 : W64] 使用聚合度为500的纤维素纸浆(plup),加入氧化甲基玛琳溶剂 (N-meth^mo巧holine N-oxide,简称NMM0),并W60°C进行混合后,再利用真空薄膜蒸发器 W 120°C加热,在5分钟内蒸发溶解混合后的水份排除至5~13%形成黏液,W 600c. C. / min的挤压机压出量将该黏液W纺粘方式从纺口挤压出来,经由纺口向外W距离10公分的 空气隔距及溫度20°C的冷却风进行拉伸,再W气流牵伸器进行牵伸速度为1500m/min的高 压高速拉伸成天然纤维素纤维,经喷出水雾使天然纤维素纤维凝固再生,再依序经由水针 牵L干燥及卷取等程序后,即制得基重41. 3g/m2的天然纤维素纤维不织布,并将前述各项设 定的制程参数归纳如表二所示。 W65] 比较例3 :
[0066] 首先,将聚丙稀(P巧原料经230°C高溫烙融成烙体,W 300c. C. /min的挤压机压 出量将烙体W纺粘方式从纺口挤压出来,经由纺口向外W距离10公分的空气隔距及溫度 20°C的冷却风进行拉伸,再W气流牵伸器进行牵伸速度为1500m/min的高压高速拉伸成聚 丙稀纤维,并在输送带上堆积成聚丙稀纤维网状结构;接着,使用聚合度为500的纤维素纸 浆(plup),加入氧化甲基玛琳溶剂(N-meth}dmo;rpholine N-〇xide,简称 NMM0),并 W 60°C 进行混合后,再利用真空薄膜蒸发器W 12(TC加热,在5分钟内蒸发溶解混合后的水份排除 至5~13%形成黏液,W 300c. C. /min的挤压机压出量将该黏液W纺粘方式从纺口挤压出 来形成天然纤维素纤维,经由纺口向外W距离10公分的空气隔距及溫度20°C的冷却风进 行拉伸,再W气流牵伸器进行牵伸速度为1500m/min的高压高速拉伸成天然纤维素纤维, 并堆积于前述聚丙稀纤维网状结构上,最后,喷出水雾使聚丙稀纤维及天然纤维素纤维凝 固再生,并依序经由水针社、干燥及卷取的程序后,即制得基重39. 3g/m2的聚丙稀纤维与天 然纤维素纤维复合不织布,并将前述各项设定的制程参数归纳如表二所示。
[0067] 比较例4 :
[0068] 首先,将聚醋(Polyester)原料经290°C高溫烙融成烙体,W 300c. C. /min的挤压 机压出量将烙体W纺粘方式从纺口挤压出来,经由纺口向外W距离10公分的空气隔距及 溫度20°C的冷却风进行拉伸,再W气流牵伸器进行牵伸速度为1500m/min的高压高速拉伸 成聚醋(PET)纤维,并在输送带上堆积成聚醋纤维网状结构;接着,使用聚合度为500的纤 维素纸浆(plup),加入氧化甲基玛琳溶剂(N-meth^mo巧holine N-〇xide,简称NMM0),并 W60°C进行混合后,再利用真空薄膜蒸发器W120°C加热,在5分钟内蒸发溶解混合后的水 份排除至5~13%形成黏液,W 300c. C. /min的挤压机压出量将该黏液W纺粘方式从纺口 挤压出来形成天然纤维素纤维,经由纺口向外W距离10公分的空气隔距及溫度20°C的冷 却风进行拉伸,再W气流牵伸器进行牵伸速度为1500m/min的高压高速拉伸成天然纤维素 纤维,并堆积于前述聚醋纤维网状结构上,最后,喷出水雾使聚醋纤维及天然纤维素纤维凝 固再生,并依序经由水针社、干燥及卷取的程序后,即制得基重39. 7g/m2的聚醋纤维与天然 纤维素纤维复合不织布,并将前述各项设定的制程参数归纳如表二所示。 W例表二:比较例1至4的制程参数设定表
[0070]
[0071] 将W上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的不织布,分别进行机械方向强度(MD)、垂直方向强 度(CD)、吸水率(%)、接触角(度)、水份回渗量(g)、吸水时间(sec)及柔软度的抗弯曲性 测试(mm)等项目的测定如下:
[0072] 机械方向强度(MD)及垂直方向强度(CD)试验:
[007引根据CNS5610标准进行检测,方法如下:分别将各实施例及比较例样品的机械方 向(Mechanical Direction, MD)及垂直方向(Cross Direction, CD),取下拉伸测试试片各 10块,其试片长度至少为180mm,宽度为2. 54mm,使用万能强力试验机作测试,设定夹距为 76mm,拉伸速率300mm/min,实施例1至4样品测试后所得的机械方向(MD)及垂直方向仰) 强度如表Ξ所示,比较例1至4样品测试后所得的机械方向(MD)及垂直方向(CD)强度如 表四所示。
[0074] 吸水率试验: 阳07引根据CNS5612标准进行检测,将各实施例及比较例样品裁剪成26X26cm2各四 片,W透气度试验机:TEXTEST FX3300对26X26cm2的试片进行透气度测试,先将不织布 切取5条纵向试片,每一试片的宽度为76mm,长度则视试片的质量(一条试片的质量为 5. 0 + 0.1 g)而定,试片及网篮沉浸于水内,历经10秒钟,再抓牢网篮的开口端,将试片及网 篮一起自水中取出,让网篮开口端朝上,滴水10秒钟,立即将该试片及网篮一起放入W知 质量的玻璃杯内,称取试片、网篮及玻璃杯的总质量,准确是0.1 g。试片的吸水率值公式如 下:
[0076]
[0077] 实施例1至4样品测试后所得的吸水率如表Ξ所示,比较例1至4样品测试后所 得的吸水率如表四所示。 阳〇7引抗弯曲性测试:
[0079] 根据CNS12915悬臂法,将各实施例及比较例样品使用曲折计(Flexometer)进行 柔软度的抗弯曲性量测,织物的挺性是W其手感及其悬垂性作为研究的主要因素,其抗弯 曲性W公分(cm)表示,当所呈现的数值越大,代表织物的挺性越硬,反之,所呈现的数值越 小,则代表织物越柔软,实施例1至4样品测试后所得的抗弯曲性如表Ξ所示,比较例1至 4样品测试后所得的抗弯曲性如表四所示。
[0080] 吸湿转移性能测试:包括接触角、回渗量及吸水时间等Ξ项,其中,本发明实施例 1至4样品是选择W其生质聚酷胺6, 10纤维面,来进行接触角、回渗量及吸水时间的测试。
[0081] 接触角测定:是固液、固气和气液分子相互作用的直接表现,通过对接触角的研 究,可获得固液相互作用的讯息,由于接触角大小与湿润性成反比,故可W判断液体与固体 表面的湿润性的关系;若固体表面为强亲水性(即高吸水性),则在固体表面上的液滴,因 受到固体表面的作用力甚强,其液滴会完全地贴平在固体表面上,故对水的接触角约为0 度;反之,若固体表面为强疏水性,则在固体表面上的液滴,因受到固体表面的作用力极弱, 故对水的接触角会超过90度,甚至高达150度或近180度。实施例1至4样品W其生质聚 酷胺6, 10纤维面所测得的接触角如表Ξ所示,比较例1至4样品所测得的接触角如表四所 /J、- 〇
[00間水分回渗量测定:
[0083] 采用干燥滤纸上水份的吸收量来进行量测,在测试样品吸收水份后,再于该测试 样品上放置一滤纸进行测试,若测试样本具有水分回渗的能力,便会将水分渗透至滤纸上, 再经由量测该滤纸上液体的重量(g),即可用来判别测试样品的水分回渗能力,本发明是W 疏水层的生质聚酷胺6, 10纤维面来测其水分的回渗量,若回渗量低,表示水份已充分被具 有高吸水率的天然纤维素纤维吸水层所吸附,经实施例1至4样品W其生质聚酷胺6, 10纤 维面所测得的回渗量如表Ξ所示,比较例1至4样品所测得的回渗量如表四所示。
[0084] 吸水时间量测:
[0085] 织物为达成干爽舒适的接触效果,应具备吸收液态水分并能将该液态水分迅速传 导远离皮肤的功能,故量测织物吸水时间的长短,便可得知其对水分转移能力的快慢,根据 AATCC 195-2011的测试方法,是将试样水平放置于上下两层的电流感应器之间,该电流感 应器由各自排列成屯个同屯、圆的金属针所组成,将液态水与试样的「传导层」(实验中试样 的上层,为接触皮肤的一面)接触后,水会沿着「传导层」扩散,同时也会从上层向底层(为 实际穿着或使用时向外的正面,亦称为吸收层)移动W及在底层(吸收层)扩散,在前述过 程中金属针的电阻变化会被记录下来,并计算出各项液态水分传导性能的数值指标后,便 可用来评估织物的吸湿性能,当吸水时间越短表示水份转移能力越快,并能保持疏水层表 面的干燥性,反之,当吸水时间越长表示水份转移能力越慢,而不能保持疏水层表面的干燥 性;经实施例1至4样品W其生质聚酷胺6, 10纤维面所测得的吸水时间如表Ξ所示,比较 例1至4样品所测得的吸水时间如表四所示。
[0086] 表Ξ :本发明中实施例1至4的不织布特性表
[0087]
[0090] 由上列表Ξ中本发明的实施例1至4及表四中的比较例1至4可知,依本发明所 完成的具有吸湿转移性不织布,其机械方向(MD)或垂直方向(CD)的强度与各比较例相当 而具有良好的尺寸安定性,在柔软度的抗弯曲性方面,除比较例2外,也优于其他的比较 例,此外,在接近于相同基重条件下的吸水率表现亦优于各比较例;另在有关吸湿转移性能 中的接触角、回渗量及吸水时间等Ξ项的表现上,本发明的实施例1至4仍优于所有的比 较例,其中,本发明实施例1至4的接触角均超过90度,甚至高达131度而具有强疏水性, 反观比较例1至4的接触角均未超过90度,而不具有强疏水性,又本发明各实施例1至4 的回渗量只有0. 3~0. 7g,反观比较例1至4的回渗量高达1. 2~6. 8g,若W比较例1的 6. 8g回渗量与实施例4的0. 3g回渗量相比,两者的回渗量差距可高达22. 6倍化.8今0. 3 =22. 6),此外,本发明实施例1至4的吸水时间亦均少于比较例1至4的吸水时间,故其 对水分转移的能力显然优于各比较例,故依本发明所完成的具有吸湿转移性不织布,确实 具有高度的吸湿转移性功效;再者,如表一及表Ξ中的实施例1与实施例4所示,当本发明 具有吸湿转移性不织布中的生质聚酷胺6, 10纤维含量较高时,因其吸
当前第3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